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作者:陈银娥 等著 页数:278
内容概要
《绿色经济的制度创新》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生态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正确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不仅认真总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而且高度重视世界各国发展的实践经验,从而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等一系列崭新发展理念和重大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国家、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经济发展问题上重大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创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绿色经济的演变
第二节 绿色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节 中国绿色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章 绿色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第一节 转型期绿色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第二节 生态文明时代的制度环境
第三章 中外向绿色经济转型的有益探索
第一节 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
第二节 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有益探索
第四章 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制度环境现
第一节 现有制度安排的缺陷
第二节 发展绿色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第五章 产权制度创新
第一节 明确环境资源产权
第二节 实施和保护环境资源产权
第三节 生态产业的产权制度创新
第六章 激励机制创新
第一节 绿色投融资制度创新
第二节 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第三节 绿色价格制度创新
第七章 非正式制度安排
第一节 和谐文化与绿色经济发展
第二节 绿色社会责任
第三节 环保NGO(非政府组织)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 环境保护事业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一些人愿意为此支出付费,而更多的人也许不愿意为此付费,但却仍然可以从环境保护中得到好处。这就产生了“搭便车”问题,即经济主体不愿主动为公共产品付费,总想让别人来生产公共物品,而自己免费享用。“搭便车”行为的存在使得市场对公共品的供给往往达不到社会所需要的水平。生态林建设就是正外部性问题的典型例子。生态林可以涵养水流,防止水土流失,还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这些都是它向所在地域提供的公共品。不仅如此,全球经济都能够从中获益,因为它的作用还体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间的联系,以及吸收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等诸多方面。但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导致生态林建设不足。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林建设的公共物品属性、经济外部性和社会性,决定了需要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和依法组织管理,以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保障生态建设。(三)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外部性问题的实质是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存在某种偏差。负外部性的产生是因为外部性施放者没有承担外部性的成本,导致其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如果某项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从当代人延伸到后代人、后几代人和未来人,那么,不言而喻,社会成本远远超出私人成本,或者说根本无法计算未来的社会成本。如何解决这种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巨大偏差,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以庇古为代表的政府干预理论和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安排理论。
编辑推荐
《绿色经济的制度创新》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