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供货及其价格监控机制初探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颜晓岩、 吴小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12出版)  

内容概要

《协议供货及其价格监控机制初探》内容简介:计划经济时期,官员几乎很少面对市场,更说不上有应对市场的经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多数政府官员的工作并不直面市场。然而,政府采购工作让政府采购监管者与采购官员(集中采购机构的工作者)必须直面市场。政府采购,顾名思义,就是政府买东西。政府买东西,与个人消费者买东西的相同之处是,也要逛市场,也要了解市场行情,买到物有所值的东西;不同之处是,前者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制度,要体现政府的导向和意志。政府采购监管者,要制定政府采购的相关办法、规则、制度;采购官员要依法来执行这些办法、规则、制度。说到底,政府采购监管者是要直面市场的:我们的办法是否行得通,是否具有操作性,哪儿需要完善,最终的操作结果是否实现了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等。

作者简介

颜晓岩,女,硕士研究生,高级编辑,现任《中国政府采购报》总编辑。1988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系财政专业,其后被免试推荐攻读中央财经大学国家预算专业研究生。1991年3月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财经报社。1998年起,在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任职,是我国较早致力于政府采购宣传的资深媒体人。迄今,已公开发表理论文章和报道作品百万多字,其中一些文章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代表作品有:《激励创新,不能区域保护》、《正确认识当前政府采购工作》、《扶持本地企业垄断购买?》、《统一配置是时候了》等。吴小明,女,现任江苏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处长。2006年从事政府采购工作以来,积极推进江苏省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与创新,在政府采购实践和理论研究领域作出了诸多积极建树。在政府采购媒体评选中,荣获政府采购十大阳光人物称号、优秀论文特等奖及摄影二等奖。

书籍目录

1 协议供货概述1.1 协议供货的基本概念1.2 推行协议供货制度的意义2 我国协议供货制度的发展现状2.1 我国协议供货制度的历史沿革2.2 我国协议供货的几种典型运行模式3 协议供货存在的问题及其价格调查3.1 协议供货存在的问题3.2 协议供货价格调查4 协议供货价格问题成因分析4.1 契约理论体系简介4.2 引入契约理论的协议供货4.3 不完全契约与协议供货价格4.4 契约当事人的行为博弈5 完善协议供货价格监控机制的主要思路5.1 完善协议供货执行的基础条件5.2 建立协议供货价格与市场价之间的联动机制5.3 完善协议供货价格控制的具体执行措施5.4 强化协议供货的价格监督5.5 完善协议供货价格监控机制的配套措施参考文献附录附录I《中国财经报》协议供货价格专项调查报道附录Ⅱ欧美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协议供货实践附录Ⅲ中关村价格指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3.1.1 协议供货制度面临五个问题应该说,协议供货是政府采购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较好地解决了政府采购中普遍存在的效率和效益的问题。但不容忽视的是,协议供货制度在全国的推开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盲目执行协议供货制度,背离制度设计初衷。2002年,协议供货制度最初只是从中央一级的计算机等办公设备项目开始实施的,但是随着试点的成功和时间的推移,协议供货制度不但在中央一级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而且在地方一级也受到了推崇。各级政府采购部门看到了协议供货的优势,积极尝试这种新的管理模式,甚至县一级的政府采购部门也纷纷照抄照搬,出现了全国范围的不分级别、不分大小的协议供货浪潮,还出现了同一地区,省、市、区三个政府采购协议供货系统并存的现象。这些属于同一地区不同行政机构管理的协议供货招标,不但造成了各级政府采购部门的重复劳动,而且使供应商为了相似的项目多次投标,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从本质上分析,协议供货实际上是将平时经常重复的零星采购集中起来,采用一次采购、分批供货的方式,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因此,要达到良好的实施效果,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其一,需要一定数量的采购规模来吸引更多的投标供应商,以便形成有效竞争,取得较好的采购效果;其二,投标供应商必需具备及时供货的能力和强大的售后服务体系,保证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优质的服务。第一个条件尤其重要,只有更大的采购规模,才有更大的谈判砝码。

编辑推荐

《协议供货及其价格监控机制初探》是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协议供货及其价格监控机制初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