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 编 页数:1028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大型经济学术资料系列丛书,也是一部工具书。编辑的目的是为经济决策部门、经济工作者和从事经济研究、历史研究以及教学等方面的人员提供比较系统全面的经济档案资料。
全书按专题立卷,包括综合、工业、农业、商业、财政、金融、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就业与收入分配、交通邮电、外贸共10卷。
本书是《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内容包括: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政策;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调整;发展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农田水利建设;国营农场的发展;农作物的发展;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八部分。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政策
一、发动农业生产大跃进
二、建立农村人民公社
三、农业税收政策
四、支援农业政策的实施
五、农业科学技术政策的实施
六、农产品价格政策
第二部分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调整
一、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初步调整
二、庐山会议“反右倾”后公社体制调整的中断
三、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重新调整
四、“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的实施和被否定
五、农村公共食堂的兴办与停办
第三部分 发展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
一、农作物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
二、农作物栽培和耕作制度改革
三、土壤改良和增施肥料
四、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五、农具改良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第四部分 农田水利建设
一、农田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
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及其管理
三、农田水利建设成就
第五部分 国营农场的发展
一、发展国营农场的方针政策
二、国营农场的经营管理
三、国营农场发展情况
第六部分 农作物的发展
一、粮食作物
二、棉花
三、油料
四、蔬菜
五、水果
六、茶叶
七、橡胶业
八、麻、烟、糖、中药材等
第七部分 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的发展
一、林业生产
二、畜牧业生产
三、渔业生产
四、副业生产
第八部分 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一、农业生产统计
二、农民生活情况
附录一 要事年表
附录二 本卷所用部分资料书目索引
章节摘录
八、关于工资制 评定社员的工资,关系到每个社员的劳动积极性,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应当办得更好。各地许多人民公社都实行了评定工资级别,按照级别发固定工资。几个月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是不完善的。为了促进社员的劳动积极性,现在有些地方的公社实行了“死级活评”,即是把工资级别作为基础,类似过去实行“死分活评”时的劳动底分,根据实际劳动情况评工记分,按所得的工分多少多发或者少发工资。还有些地方的公社采用了定额管理、评工记分、按劳动日分配的办法。评工记分是从办合作社以来群众就熟悉的办法,看来把这个办法和评定工资级别的办法结合起来是适宜的。人民公社计算劳动报酬的原则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各地公社应当根据这个原则,征求群众的意见,制订出一些简便易行的办法,把工资制度加以改善。必须使每个社员都感到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合理的报酬,有利于劳动积极性的发扬。 九、关于供给制 各地人民公社根据自己的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分别实行了伙食供给制(包括油、盐、菜蔬等)或者粮食供给制(不包括油、盐、菜蔬等)。还有少数生产水平低、收入少的公社,实行了粮食半供给制,即是一部分口粮实行供给制,另一部分口粮的代价在工资中扣除。人民公社实行的供给制符合于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的要求,得到他们的拥护,因此必须坚持下去。为了约束农村中的二流子和懒汉,人民公社应当作出一些具体规定,使供给制同按劳分配结合起来。现在有的公社实行“定工吃饭,旷工交(饭)钱”的办法,还有的公社实行“基本伙食工分”的办法,都是经过群众的民主评议,对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社员评定一定的劳动日或者劳动工分。完成这些劳动日或者劳动工分,作为享受供给制待遇的条件,做不到的要补交伙食费。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和没有劳动能力的儿童,则仍然给以供给制的待遇。这些办法既保持了供给制的优越性,使一些不能劳动的人吃饭问题得到保障,又体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不劳动不得食的社会主义原则。这些办法,对于维护劳动纪律和鼓励社员的劳动积极性,是有利的,各地可以研究推行。 外出人员(机关干部、军人、职工、华侨等)的家属,原来是外出人员负担生活费用的,他们的伙食供给不能由公社负担,应当由外出人员寄钱回来,向公社交伙食费或者按照家属参加公社劳动的情况,交一部分伙食费。外出人员寄给家属的钱,除了应当缴纳的伙食费以外,其余的全部归他们的家属支配,公社或者生产队都不得扣留或者挪用。如果外出人员的收人很少,确实无力养家,经过所在单位的证明和社员的评议,伙食费可以酌情减免。外出人员的家属如果不参加公社劳动的,自己愿意在家里做饭,不参加食堂的伙食,公社应当允许。家中有赡养人口,本人没有经过公社准许,私自外出流动的,家中人口的伙食供给也不能由公社负担,应当由个人自理。 为了节约粮食,公社的食堂可以在口粮依人定量的基础上实行饭票制度,每月结算一次,社员节余的粮票可以从食堂换出粮食或者现金,归自己所有。 十、1959年的粮、棉生产指标 1959年粮食产量10 500亿斤,棉花产量1亿担,这两项指标必须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完成。稻、麦和玉米等在粮食产量中所占的比例需要提高,薯类产量的绝对数,除了薯类种植过分集中的地区以外,一般也不宜降低,并且还要准备在必要的时候多种一些晚薯。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1958-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 PDF格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