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2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作者:张进军
内容概要
《G金融基础知识(修订本)》是在原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利息和利率,金融市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银行业务,货币政策,金融机构体系,国际金融等。《G金融基础知识(修订本)》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形式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第三节 货币制度第四节 国际货币第二章 信用第一节 信用及其产生第二节 信用的功能第三节 信用形式第三章 利息和利率第一节 利息和利率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利息的计算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第四章 金融市场第一节 金融市场要素与分类第二节 金融工具第三节 货币市场第四节 资本市场第五章 金融机构体系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与发展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职能与组织形式第三节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第六章 银行业务第一节 商业银行业务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务第三节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七章 保险第一节 保险与保险市场第二节 保险的原则第三节 保险合同第四节 保险业务第五节 保险业务管理第八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一节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第二节 通货膨胀第三节 通货紧缩第九章 货币政策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工具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第四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第十章 国际金融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第二节 国际收支第三节 国际储备第四节 银行国际业务第五节 国际金融机构
章节摘录
200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降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年利率在现行基础上平均下调0.25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年利率在现行基础上平均下调o.5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利率由2.07%下调为1. 89%。中国人民银行的各档次再贷款利率分别下调0.54个百分点,其中一年期再贷款利率由3.78%下调为3.24%。 从200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机构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2006年4月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到5.85%,8月份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2007年3月、5月、7月、8月、9月、12月又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又一重要步骤,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定价能力,防范金融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再次重申,各金融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利率法律、法规。任何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存贷款利率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其高息部分,任何单位、个人、金融机构均有权拒付。对违反国家利率政策的责任机构和责任人,中国人民银行将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利率杠杆的功能能否发挥,发挥的怎样,与利率管理体制有率市场化。所谓利率市场化,是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利率的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提出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党的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都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金融市场的需要,人民银行将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基本步骤,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三)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自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1.1996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