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经济评论2007年卷下(总第10辑)

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页数:123  

内容概要

《财政经济评论》作为一个平台、一种纽带和一个载体,展示着关注全球尤其是中国财政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同仁们的成果,努力反映出中国最新的财政经济研究水平。本书编委会以此为契机,联络那些财经学界耳熟能详的著名专家、学者,也结识那些肯于钻研,成果显著的学界新人,使本学科点的教学与研究溶入国内外财政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熔炉之中,一起来浇铸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研究的大厦,并为推动我国财经改革的实践贡献应有的力量。本书为《财政经济评论(2007年卷下总第10辑)》。

书籍目录

一、经济评论 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本配置效率逆向关系研究 非税收入:理论辨析、实践规范二、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作为改革导向的理想 武汉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证分析与对策 政府会计与预算改革的国际潮流及其借鉴意义 公共预算理论的分化与整合:一个文献述评三、农村财政 “一品两制”与城乡收入差距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基于江苏、广西、武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探讨四、税收理论 解析税收负担评价体系 稳健财政政策下税收负担问题研究 税权纵向划分:理论、借鉴、问题、对策 财产税和地方公共支出对房产价值的影响研究英文摘要(Abstract)

章节摘录

  一、经济评论  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本配置效率逆向关系研究  赵志耘 吕冰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区域问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加深,区域间要素禀赋结构发生很大改变,区域间产业分工的调整影响着资本在区域间的配置。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本配置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其根本原因在于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导致发达地区对资本渴求比相对不发达地区更不易得到满足,于是呈现发达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反而低于中西部地区的形态。  一、引言  自从Romer(1986)、Lucas(1988)等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新增长理论研究浪潮后,近十多年国际经济学界纷纷将经济增长研究重点放在对新增长理论拓展上,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思路似乎不再令人注目。然而,在跨国实证分析中,各新增长理论的适用性仍值得探讨。对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已经完成,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增长的动力以技术创新为主,因而学术界似乎不再重视对资本配置效率的研究;就是有些研究涉及到资本配置效率问题,一般也旨在说明金融效率的高低(McKinnon,1973;Jayaratne and Strahan,1996;Wurgler,2000;Chari and Henry,2002;Acharya,et al.,2006)。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市场结构不完善,资源配置特别是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仍是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组成部分。Madison(1970)的一项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l959--1965年韩国由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带动经济增长达到1.1%,台湾省达到3.3%。因此,对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经济体而言,特别是我国在努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仍然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前,国内学术界对资本配置效率的研究,大多利用Wurgler(2000)框架分析,主要研究两种关系:一是资本配置效率与金融市场完善之间的关系,认为资本要素市场发育完善有利于资本配置效率提高(韩立岩等,2002a,2002b,2005;潘文卿,张伟,2003)。

编辑推荐

  《财政经济评论(2007年卷)(下)(总第10辑)》作为一个平台、一种纽带和一个载体,展示着关注全球尤其是中国财政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同仁们的成果,努力反映出中国最新的财政经济研究水平。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财政经济评论2007年卷下(总第10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