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蓝天 作者:唐复全//谢适汀|主编:卜延军//唐复全 页数:413 字数:656000
内容概要
本着这一宗旨和理念,我们为潜在的、可能的未来军事家们,设计并编纂了一套军事理论和相关知识方面的图书,我们很是珍爱地将其取名为“未来军事家学识丛书”,
目的就是要为我军年轻的士兵和基层军官,
同时也为社会上那些有志青年和广大军事爱好者,提供一套可资学习、了解和借鉴的军事学识方面的书籍。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成为军事家的军人或军事爱好者,也不是真正好的军人和爱好者。而要成为一名军事家,也许(仅仅是也许)存在着某种天赋,但绝对离不开后天的军事理论的学习和军事实践的锤炼。该套丛书,针对当代职业军人和广大军事爱好者的特点和兴趣,特别是针对这个群体中广大基层官兵、莘莘学子和社会青年的特点和兴趣,从中外军事历史、军事理论、军事科技、军事文化和战争实践或军事实践等等所汇聚的军事知识海洋中,萃取其精要和“管用”的知识,精心打造了一套军事知识与军事精神的文化大餐,倾力钜献,是以飨之。
作者简介
卜延军 1957年4月出生,军事思想专业博士,现为国防大学出版社编审。主要著作有:《毛泽东与社会预见》(专著)、《军事预见研究》(专著),《邓小平智慧论》(合著)、《潇洒英风恸大地——陈毅兵法》(主编),《人文社会科学十万个为什么》(主编);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主编的《外国军事思想史论》,获第七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
唐复全 1952年6月出生,1991年8月毕业于国防大学研究生院军事思想专业,现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书籍)40余部,承担海军级以上科研课题30余项,获全军级科研奖]3项.海军和省、部级科研奖17项。曾被评为海军优秀教员、获全军育才奖,海军军事理论研究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一次。主编的《外国军事思想史论》,获第七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
书籍目录
中国著名将帅
“一个神秘的中国人”——孙武
中国“第一流名将”——吴起
军事舞台上的“千古高手”——孙膑
“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白起
诸葛亮的曾经“偶像”——乐毅
最善“谋战”的中国古代名将——田单
从“平民、食客”到名人、名将——赵奢
赵国存亡之所寄——李牧
“老谋深算”拔头筹——王翦
修筑长城的始者——蒙恬
一代“人杰”、“鬼雄”——项羽
将兵百万、屡战皆捷——韩信
大诗人李白垂青的英雄——周亚夫
龙城“飞将军”——李广
“从奴隶到将军”——卫青
“匈奴不灭,无以家为”——霍去病
“精通谋略”的军事战略家——赵充国
“马革裹尸”的践行者——马援
“投笔从戎”第一人——班超
“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曹操
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周瑜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吕蒙
古代将帅中一颗璀璨的“将星”——陆逊
“兵动若神,谋无再计”——司马懿
从“结巴”到世人瞩目的名将——邓艾
“以计代战一当万”——杜预
从“闻鸡起舞”到“中流击楫”——祖逖
“虽不视兵书,暗于孙、吴同契”——石勒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李世民
“才兼文武,出将人相”——李靖
“乎叛大将军”——郭子仪
“以奇用兵、以少败众”——李光弼
“精忠报国”垂千古——岳飞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振古之名将,万里之长城”——戚继光
“忠魂依旧守辽东”——袁崇焕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努尔哈赤
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晚清“中兴名臣”——左宗棠
“有公足壮海军威”——邓世昌
中国近代的“班都护”、“马伏波”——蔡锷
“守诚守拙”的“怪物”——冯玉祥
集军事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于一身——毛泽东
“中共最早的军事领导人”——周恩来
“老总”和“中国红军之父”——朱德
“没有军衔的元帅”和“老帅们的班长”——邓小平
“谁敢横刀立马”——彭德怀
“守土古范韩,论兵新孙吴”——刘伯承
革命军中一“活龙”——贺龙
“上马杀敌,下马写诗”——陈毅
“国有疑难可问谁”——罗荣桓
……
外国著名将帅
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在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的军事舞台上,中国历代的将帅灿若河汉,不可胜数。其中,2500多年前的孙武,可称得上是“一个神秘的中国人”。美国著名的现代战略家柯林斯就曾对孙武及其“战略智慧”感到十分惊讶,他在《大战略》一书中写道:“孙武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今天没有一个人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当前环境中仍具有当时同样重大的意义。”1991年1月,幽默的美国记者又从战云密布的海湾战场发回这样一条消息:尽管中国在这里没有派驻一兵一卒,但有一个神秘的中国人却亲临前线,操纵着作战行动,他就是2500多年前的孙武。孙武,何许人也?为什么说孙武是“一个神秘的中国人”?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人。据唐以后典籍记载,孙武为齐国田氏(即陈氏)后裔,祖父田书伐莒(今莒县)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其子孙因从此姓。周景王十三年(前532),齐国内乱,田、鲍两族与栾、高两族相攻,孙武避乱出奔吴国。身处诸侯争霸、列国兼并、大夫争权、社会变革的动乱之世,为寻求以战止战、保国安民的途径和方法,孙武入吴后长期避隐深居,潜心研究兵学,总结春秋时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著书立论,成兵法十三篇。吴王阖闾即位后,在行人伍子胥辅佐下,整军经武,增强国力,欲破楚以图霸,经伍子胥多次举荐,以所著兵法十三篇献吴王阖间,深得阖闾赞赏。传说,为检验孙武的军事指挥才能,吴王阖闾派出180名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在操练中,因宫女不听号令,孙武不顾吴王阻拦断然杀掉吴王的两个爱姬,吴王虽然痛失爱姬心中不悦,但通过观看孙武信赏明罚、以法治军的操练,他认为孙武是一位真正足以“折冲销敌”的将才,于是当即任命孙武为将军。周敬王八年(前512),阖闾兴兵攻楚拔舒邑,乘胜直捣楚都。孙武着眼全局,认为楚国甚强,吴国“民劳”,大举攻楚的时机尚不成熟,主张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此后数年间,按照孙武提出的分吴军为三部轮番击楚之策,吴国多次出兵袭扰楚军于江、淮之间,迫使楚军疲于奔命,削弱其战斗力。十四年,孙武与伍子胥共谋利用唐(今湖北随州西北)、蔡(今河南新蔡)两国与楚的矛盾,将其争取为吴的盟国,既使楚陷于孤立,又扼楚之项背。随即企图与伍子胥、太宰豁等佐阖闾统领大军攻楚,避开楚军防守正面,沿淮水迂回进军,由楚守备薄弱的东北部直驱楚腹心的江汉地区,打破楚军战略部署,进而调动楚军脱离有利阵地,大败楚军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一说今汉川北),又乘势追击,连战连胜,攻占楚都郢城(今荆沙市江陵西北),创造春秋时期具有明显战役特征的著名战例(见柏举之战),表现出孙武指导战争重谋略、重虚实、重人为的鲜明风格。
编辑推荐
《将帅传略:铁马金戈的战争舞者》是未来军事家学识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