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蓝天出版社 作者:钟声 页数:190
内容概要
《从医生到民主革命家:孙中山》为“世界名人非常之路”丛书之一。《从医生到民主革命家:孙中山》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包括政治领袖、将帅英雄、思想大家、科学巨子、文坛泰斗、艺术巨匠、体坛健儿、企业精英、探险英雄、平凡伟人等,主要以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尽量避免冗长的说教性叙述,而采用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通达他们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以便使读者产生思想共鸣和受到启迪。
书籍目录
懂事机智的少年做懂事的孩子铸造坚强性格从小就有志向喜欢提问动脑筋反对封建礼制强烈的好奇心艰辛的外出求学初步认识新世界强烈的求知欲为中国人争光接受西方的思想破除封建迷信坚持完成学业学医为了治国努力学习医学结交有识之士为革命事业而奋斗提出开放思路成立兴中会发动广州起义在伦敦蒙难发起惠州起义顽强领导斗争辞去大总统之职重新组织政党拥有了甜蜜爱情发起护法运动思考革命方向再次挥师北伐与共产党合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统一扶病北上拥有坚定的斗志为革命鞠躬尽瘁附录经典故事年谱名言
章节摘录
“我不要,我真的不饿。”阿姐推辞着。帝象一听,忙转身从阿姐手中夺番薯,咬了一口,却停着发愣了。 “阿弟,你在想什么?”阿姐见帝象发愣,奇怪地问道。 帝象说:“村外的地里,种的都是稻谷,村上人却吃不上米饭,只能天天吃番薯。而东家不种田,为什么天天都能吃米饭?” 阿姐不假思索地回道:“人家说东家命好,有福气。” “不对!”帝象打断阿姐的话,“不是穷人命不好。村上的人不应该这样下去,而是应该有米饭吃,有鞋子穿!” 阿姐看着帝象摆出一副像大人说话的神气,忍不住“噗”地笑了起来,问道:“你怎么会想得这么多呢?” 帝象坚定地说,“中国的老百姓不应该这么困苦下去,孩子们应该有米饭吃。” “哪有那么多米饭?你还是快把番薯吃了吧。”阿姐笑着催促着帝象。 帝象吃了一口番薯,又自言自语道:“应该想,会有那么一天,穷苦人能有米饭吃的。” 孙中山小时候,由于家里穷,大米太贵。所以,他很少吃大米饭。一年到头,都是以番薯为主食,而且经常连番薯都吃不饱挨饿,对于童年时代的孙中山来说,是家常便饭。 孙中山是和穷人孩子一起长大的。所以,他从很小的时候,就体会到了底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封建压迫以及种种不平等的遭遇。 这种环境,使孙中山对劳动人民的痛苦,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同情,从而对他后来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孙中山一直认为,中国农民的生活不该长此这样困苦下去。中国的儿童应该有鞋穿,有米饭吃。由个人经历推演到对一个民族命运的思考,正是革命家应有的胸怀。 正是童年艰苦的生活,对孙中山以后的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编辑推荐
不断地奋斗,就是走上成功之路。 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才能始终为此而奋斗!贫困不等于没有志向,艰难不等于不能成功/贫困并不可怕,只要去改变;困难并不可怕,只要去克服/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心信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古人进步最大的理由,是在能实行/能实行便能知,到了能知,便能进步。 孙中山(英文:Sun Yatsen,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字德明,号逸仙,原名孙文,广东省中山市人,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号召“起共和而终帝制”。1894年,他赴日本,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905年成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终结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