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物权论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徐同远  页数:315  字数:229000  

内容概要

  《国家转型与法学丛书·担保物权论:体系构成与范畴变迁》同时致力于担保物权的“宏大叙事”和“微观见著”,通过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担保物权的体系构成进行了历史展现和比较分析,对担保物权主要范畴的变迁、对支撑担保物权体系构成和范畴变迁的法政策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挖掘,并对我国担保物权的体系构成和范畴问题作了探讨。

作者简介

  徐同远,山东滕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书籍目录

导言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成果综述
三、分析方法
四、写作思路
第一章 担保物权的形成:罗马法、日耳曼法、教会法上的担保物权
第一节 罗马法上的担保物权
一、两种基本类型
二、精神
三、动因
四、客体
五、缺陷
第二节 日耳曼法上的担保物权
一、类型划分
二、动产质
三、不动产质
四、公示
第三节 教会法与担保物权:以高利贷禁令对担保物权的影响为中心
一、高利贷禁令
二、定位
三、溯源
四、精神
五、改革
六、类型
第二节 德国法上的担保物权
一、发展轨迹:以不动产担保物权(抵押权)为中心的考察
二、本质探讨:以不动产担保物权本质的学说史为中心
三、发展路径
四、类型:法律与实践的背离
第三节 法国法和德国法的比较:以不动产担保物权(抵押权)为中心的分析
一、差异综述
二、差异的原因
三、德国独立不动产担保物权(土地债务)在欧洲的胜出?
第三章 英美法上的担保利益(物权)
第四章 担保物权范畴变迁的理论分析
第五章 担保物权体系构成与范畴变迁的法政策分析
第六章 我国担保物权的体系构成与范畴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担保物权的形成:罗马法、日耳曼法、教会法上的担保物权  本书接下来将进入对担保物权体系的分析。本书对担保物权体系的探讨将围绕着它在西方法律传统中的发展演变来进行。本书将分析罗马法和日耳曼法上的担保物权、以法国法和德国法为代表的大陆法上的担保物权、以英国法和美国法为代表的英美法上的担保物权。  成型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大陆法系,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欧陆既有法律文明成果积淀的产物。对大陆法系的形成作出重大贡献的欧陆法律文明主要包括罗马法、日耳曼法和教会法,它们被并称为近现代欧洲法的三大基本渊源。就本书探讨的担保物权法而言,罗马法和日耳曼法都有着较为成熟与完整的担保物权体系。罗马法和日耳曼法是孕育担保物权的母体。透过它们丰富的材料、精细的制度,我们会发现罗马法和日耳曼法对担保物权的建构呈现的是一种动态的进程:担保物权从无到有,从有一种担保物权到有数种担保物权,从一种担保物权有此种效力到其有彼种效力,或者从一种担保物权有一种效力到担保物权没有该效力。它们比较完整地展现了担保物权形成的初始过程。在近现代法之初,法律所呈现的担保物权恰恰是担保物权在罗马法和日耳曼法发展的终结。当然,罗马法与日耳曼法各自所建构的担保物权,没有完全纳入近现代法。毕竟它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们建构的担保物权不能完全适用于近现代社会。至于教会法,它对担保物权没有做出什么直接的贡献,它坚持的高利贷禁令倒是对担保物权的运用产生了影响,一些担保物权的形式或其雏形因规避高利贷禁令而形成、遭到禁止或获得重视。  第一节 罗马法上的担保物权  罗马法对担保物权的构造对当今的担保物权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譬如,法国、意大利的抵押制度是直接继受罗马法的。不过,罗马法上的担保物权制度是有着比较严重的缺陷的。后世的法律对罗马法关于担保物权的规定所采取的立场是扬弃或者将其抛弃。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担保物权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内容很实用,如果能再深入些就更好了!
  •   觉得写得更深入一点就更好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