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中国法制 作者:飞跃公考辅导中心 页数:302
内容概要
《2013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历年真题新解(2003-2012)(飞跃版)》收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08~2012年真题、“申论”2003~2012年真题,遴选最具典型性的2009~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公务员“面试”真题,向考生真实展示公务员考试全貌。既有利于全面复习,也可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新解( 2008~2012)历年试题结构分析及技巧提示20121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及解析附:2012答案速查2011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及解析附:2011答案速查2010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及解析附:2010答案速查2009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及解析附:2009答案速查2008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及解析附:2008答案速查第二部分 申论历年真题新解( 2003~2012)2012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详解2011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详解2010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详解2009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详解2008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详解2007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详解2006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详解2005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详解2004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详解2003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三部分 2009、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及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精选
章节摘录
3.发达国家并非生来就是“世界上食品供应最安全的国家”。类似的“食毒时代”,他们也经历过。1906年2月,美国长篇小说《屠场》面世,揭露肉联厂工人非人道的劳动状况,“本想打动公众的心,不料却击中了他们的胃”。 “从腌肉车间里取出的猪肉常常发酸,就搓上苏打粉,去掉酸臭味,经过化学处理,需要什么颜色、什么香味、什么味道就能有什么颜色、什么香味、什么味道,然后卖到自助午餐柜台上去。”“凡是已经腐烂得再也不能派任何用场的臭肉,连同地面铲起的渣滓一道,用来制成罐头,或者剁碎制成香肠。已经生霉发白没人买又运回来的食品,用硼砂和甘油处理之后,又作为原料重新制成正品。”据说,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白宫边吃早点边读这本小说。看到这令人作呕的描述,总统大叫一声,跳起来,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窗外。《屠场》导致美国肉类食品消费和出口急剧下降,瞬间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强烈关注。在舆论压力下,美国国会当年6月通过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肉类制品监督法》,由此逐步进入了食品安全管理法制化的时代。 1927年,美国农业部成立了一个新的下属机构:食品、药品和杀虫剂组织。1930午,该机构名称改为“食品药品管理局”,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FDA。和FDA一起在联邦层面上负责食品安全的,还有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农业部下属的食品安全和检验局、动植物卫生检验局等机构。20世纪以来,美国政府陆续通过了近20部重要的食品药品监管法律,赋予FDA更多的职权。对于被查出问题的食品,FDA毫不手软,生产商和销售商都会受到处罚,且要花巨额费用召回相关食品。 4.2011年9月,某报刊刊登了一篇评论员文章。文章指出,在“陌生人社会”里多数人会本能地希望把必须要相处的陌生人变成熟人,托关系、人找人,因为“熟人信得过”、“熟人好办事”。对偶然相遇的陌生人,则首先选择不信任。文章还认为,互不信任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一方面对陌生人处处提防,认为这是让自己利益免受伤害的必要方式,另一方面抱怨“人性冷漠”、“道德滑坡”;一方面指责他人“麻木不仁”、“见死不救”,另一方面又提醒亲人朋友遇事别“出手”、少“出头”。伦理学家指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既有反映统治阶级要求,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观念和规范,又有反映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观念和规范。比如,孔融让梨中的谦让、孟光梁鸿举案齐盾中的和睦、乐羊子妻断机劝夫中的深明大义……每个故事都反映出一个时代所提倡的社会道德风尚,也成为今天我们增进人际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参考教材。但封建伦理道德中宣扬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则是糟粕,应该否定。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 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以儒家的性善论为主流,在实践中,儒家以礼与法的结合作为人性修养在他律方面的补充。然而在一个道德松弛、舆论不张、管理乏力的社会里,“他律”的作用会大打折扣。某省委宣传部E部长认为:解决他律问题,道德教化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当前主要应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通过教育,使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人道主义情感、正义感、自尊感等都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当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建立了具有良好公德共识的体系,一个社会的发展便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推动力。 5.不久前,中央美院油画系研修班第一届部分同学在一家报纸发表声明,称2010年6月,某拍卖行以7280万元高价拍出的徐悲鸿油画《人体蒋碧薇女士》系他们1983年的临摹习作。商人谢某自行伪造“金缕玉衣”,出钱请出国内五位鉴定专家为其鉴定。在收取了不菲的评估费后,专家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联合签署了一份估价24亿元人民币的鉴定报告。谢某由此向银行骗贷5个亿。近年来,随着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意愿更加畅通的表达,每个公民都有自由言说的空间。从“天、价烟局长”周某的落马,到在敦煌撒泼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团副团长夫妇的被免职等等,一系列的案例,说明网民意愿、网友监督,在国家民主政治的进程中,作用越来越大。但著名文化学者、某大学Z教授认为:媒体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本应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去引导社会舆论,但有时部分媒体和网络却在没核实、没法甄别真伪、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充当了造谣者的“帮凶”。2011年3月,一位母亲为获捐款,抱着患眼癌的女儿跪地前行,这是职业网络推手精心策划炒作的“母亲跪爬求助”事件。推手已向“跪爬母亲”致歉,“跪爬母亲”也向社会道歉,表示愿将得到的二十余万捐款退回。对于此事,人们看法不一,有的人觉得利用谎言炒作募捐不道德,有的人认为救命远比道德更重要……央视某主持人说:网络推手出于善意目的制造“缺德炒作”,对社会诚信造成的损害是不可估量的。 某网站针对所谓“社会道德危机”,曾组织网民在网上进行讨论。 网民A认为:道德失范的根源应归咎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盲目性、自发性、趋利性、等价交换性等致命弱点,必然导致拜金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滋长、蔓延和泛滥,引发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诚信缺失。 网民B认为: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物欲主义的侵蚀,使不少人越来越远离向内心的叩问,在不少人身上理想、信仰的感召力在减弱。人们应当重拾信仰,让信仰不再缺席。6.某媒体报道:当前医疗领域,个别医生不讲医德,“开单提成”收受医药产品销售回扣的现象屡禁不绝。更有甚者,将病人视作唐僧肉,不从病情出发,多开贵重药品,动辄作“CT”、上“核磁”,徒增患者负担,为小团体牟利。另有报道指出:在教育界,也有一些学校出现少数教师借补课、家访、排座位、安排班干部等事务,公然收取好处的现象。某市一中学给学生家长每人寄了一封信,在信上学校划定了20本名著,要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很多家长认为,学校给指定的书店打广告,一个中原委令人生疑。还有个别领导干部忽视自身的道德建设。出了事故,主管领导极力隐瞒事实真相者有之;面对群众的质疑,搪塞推诿者有之。还有些干部利欲熏心,玩弄数字游戏虚报功绩,甚至大搞损害民生的“政绩工程”希图换来个人的升迁。 7.近年来,“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显著标志和重要推动力量。上海世博会上,200余万名社会志愿者参与世博活动的志愿服务;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有59万名志愿者投身其中;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有20万人次志愿到灾区帮助抗震救灾;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不到一天,志愿者就成为救援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这种来自民间、集中爆发的志愿精神,诠释了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汶川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人类无法抗拒,但面对灾难,举国上下凝聚成了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大地震当夜,成都街头就出现了无数个献血点和医疗站,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成灌高速路上,数百辆出租车开着应急灯奔赴都江堰灾区,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更没有任何人有过要求和命令;唐山市组织了医疗队和抢险队从抗震纪念碑启程,赶赴四川灾区。曾经有过同样伤痛的唐山人,在互联网上深情地留言:“告诉灾区人民,我们和你们在一起。”唐山人曾被别人感动,在汶川大地震中则感动着别人。唐山某村13名老乡,自发组成了一支救援小分队,赶往四川北川救灾现场,用最直接、最朴实的行动,对“感恩”一词进行完美的诠释。 前不久,一位普通农妇刘女士在骑电动三轮车赶集的归途中,遇到同村76岁的李老太太及其孙女步行回村,遂热心搭载她们坐“顺风车”。不料路上三轮车侧翻,三人均受伤,其中李老太太伤情最重,经抢救无效去世。出于愧疚,刘女士主动提出给予经济赔偿,而李老太太家属四次坚决拒绝。刘女士说:“如果不是我好心办坏事,老太太就不会走得这么早。无论花多少钱都必须补偿!”李老太太家属则说:“我们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却得不到好报”。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