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中国市场出版社 作者:雷原 页数:247
前言
雷原同志学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跨越历史学、经济学、哲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还能理论联系实际。他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学习经济、金融与管理。并且在此期间担任华龙证券公司总裁职务,后又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哲学系进一步深造,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寻找一个“通”字。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使支离破碎的知识有一条贯穿的线索。但是光凭读书很难有此效果,还要“学而时习之”,将学习、读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领悟书中的道理,况且如果所学不能用于实践,不能学以致用,岂不是如同身体上长出来的疣赘。 雷原同志一直坚持这一原则,在来北京大学之前,在本职工作之余还经常到农村去,他一直认为农村是中国的重中之重的问题,现在的城市化建设在很多地方表现为对乡村的破坏,甚至有一种观点要取消乡村,新农村建设就是将农村变为城市,他认为这种思潮与偏颇对中国的和谐发展极为不利。 在北京大学深造期间,他继续从事新农村建设实践,带领学生在很多地方建立了“新农村建设实验基地”,在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担任领导工作期间,通过对研究所力量的整合,展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西经济思想、中西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中西历史进行研究,希望探索出一套以天下为胸怀,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天下学。 在经济学方面,他认为现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即西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至少有两大”?第一,视野过分狭隘。要么从企业工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要么从,卟州家的角度考虑问题,这种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有失狭隘、偏颇、片面,最后的结果不是企业得利了,就是国家利益受损了;或者不是某些国家得利了,就是其他国家受损了。这就是所谓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其实是国家经济学、资本家经济学。比如美国生态环境好了,别的国家生态被毁了。这样最终结果是人类不可能安宁,不可能有健康可持续的未来。第二,将经济问题与伦理道德相分离。这种缺失道德的经济学与狭隘的个人本位结合起来,更是雪上加霜。从而使经济欺诈、金融侵略、唯利是图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在这本书中对美国的金融奥秘进行了分析。 美国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即以其货币的发行、金融衍生品以及虚拟经济交易所为方法掠夺世界财富,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向全世界印刷了97万亿美元。但是美国并没有因此发生通货膨胀,此中奥秘何在? 1.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美元在结算过程中形成一定数量的货币沉淀,这些沉淀在结算途中的一定数量的货币不会产生购买力。假如在结算途中沉淀出来的美元为30万亿元,那么美国即可以白白印刷30万亿元,这30万亿元不需要黄金兑付,也不会发生实际的商品购买力。因为美元是结算货币,其他国家必须储备足够的美元,况且储备的美元数量往往大于用于实际结算的美元数量。 2.美国为全世界构建了强大的虚拟经济体。虚拟经济体主要是指各类虚拟经济交易所,每个虚拟经济交易所都是一个存储资金的“大水池”,填满这个“大水池”需要很多资金支撑。假设支撑资金需要50万亿美元,那么美国又给世界白白发行50万亿美元。这50万亿美元对于美国是印刷品,但对于其他国家却是用真实的商品、黄金换取的。这50万亿美元印钞因为虚拟交易所的存在也不会产生实际的商品购买力,不会对美国国内经济发生实质性的购买作用,因此美国又向世界白白印发50万亿美元的钞票,并且没有引起美国的通货膨胀。 3.美国金融机构还通过大量理财方式,代理世界各国的货币形态的财富,从而达到对世界财富的控制,并在理财中通过放大货币与收缩货币的方式控制货币汇率,得以赚取利润。 4.美国还通过对战略物资诸如石油价格的控制,支撑美元的强势地位,并且赚取丰厚的利润,从而缓解由于美元的过度发行带来的美元危机。 5.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实体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正好弥补了美国实体经济的不足,为美国进一步发展虚拟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美元的大量发行必然会引起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化的通货膨胀,中国的实体经济豢养了一个硕大的寄生虫。 他认为世界今天如此糟糕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信奉的西方价值实际上是西方资本主义推崇的个人本位、财富本位、对立本位、竞争本位、人性恶的价值思想体系所致。这种价值体系在马克思时代就遭到揭露与批判,但是世界的发展必然是“仇必和而解”。这种“仇必和而解”的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和”,即超越两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胞物与,万物同体,世界大同。 这种以中和为核心的文化要发扬光大。本书中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将文化与金融相结合,而文化与金融结合的最有效的途径即是文化艺术品份额化暨组建文化产权交易所。也就是说文化事业推动既需要以文化教育、学术研究的方式推进,还需要一种适合当今人类热衷于经济生活的,能寓教于投资生活当中的快捷而便利的,将投资生活与教化合而为一的传播方式。这种方式即是将文化艺术品作为标的物,通过鉴定、评估、托管、份额化,从而使之成为一种类似艺术品股票的东西。在人们投资过程中港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 雷原同志自2002年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就着力于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问题。2006年就向北京市相关领导提交了组建北京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提案,这一提案后来还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2008年他又将此创意落户天津。 在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创立了以艺术品份额化发行与交易为主要模式的“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此交易所目前已有20多件文化艺术品上市,交易市值5亿多元,开户资金50亿元左右,价格平稳,运行正常。在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带动下,全国先后已成立的交易所有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陕西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湖南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广州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浙江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汉唐艺术品交易所、云南元盛文化产权交易所、江苏紫金文化产权交易所、内蒙古蒙元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其他省份也在积极筹建中。 据说香港已开始模仿此项创意着手组建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所。现在法国也在仿效,估计不久的将来美国也会出现类似的交易所。 因此,他迫切呼吁国家应重视此事,支持此事,如果美国也搞起来了,我们再予以支持,这时主动权已交给美国人了。 本书认为在传统金融体系中,我们已经处于从属地位,况且传统金融体系缺乏道德责任感,具有很强的掠夺性。那么如何构建一个有良知、有责任的、以我们为中心的金融体系,文化艺术品份额化正是另辟蹊径,既有另建一个对中国有利的金融体系,又有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将金融、经济与复兴文化相结合的一条途径。 文化艺术品份额化必然会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为中国创造一个难以估量的绿色GDP。据初步统计至少有300万亿元人民币的潜在价值,这不仅对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巨大的作用,也对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作用巨大。 眼前正在兴起的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是领先世界的,一旦这一规则由近而远,由国内而国外,成为全世界认可的交易模式后,中国就可以以此为基础组建全球化的文化产业wT0,从而与西方人取得平等的对话地位。 况且伴随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广泛深入的传播,不仅中华传统的文化精神会得以继承与发扬,而且中国教育文化、饮食文化、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服饰文化、中医文化、体育文化、手工业文化等自然而然地也会深入人心,并且使这些相关产业也会获得巨大的附加值。这些产业的复兴又会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本书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理论论述,又有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还建立在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实践的基础上,因此具有可操性。对大家担心的八大问题都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本书的出版正值六中全会之后,对于正在兴起的中华文化复兴事业必将是一个贡献,对于正在发展的文化产业也必将会产生巨大推进作用,尤其是本书提出的文化艺术品份额化。将文化艺术的财富效应发挥、放大,不仅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对普通百姓财富概念的转变、投资方式的转变都会带来积极的作用,可以说为人类打开一扇新的财富大门。 汤一介 2011年10月25日
内容概要
文化艺术品份额化必然会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为中国创造一个难以估量的绿色GDP。 《打开文化财富的钥匙》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理论论述,又有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还建立在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实践的基础上,因此具有可操性。对大家担心的八大问题都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内容包括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有效机制——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暨组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重在于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金融体系、文化艺术品份额化的灵魂是大众化、文化艺术品份额化暨组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等。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有效机制——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暨组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一、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产业二、发展文化艺术品投资市场是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关键三、当前发展文化艺术品市场遇到的障碍四、解决途径——文化艺术品份额化暨组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第二章 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重在于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金融体系一、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宗旨在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二、中华传统文化除了价值观层面,更重要的在于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三、文化艺术品份额交易结算货币是人民币,旨在打破美元独霸世界的金融体系,重新构建一个以文化艺术品为标的物的文化金融体系四、文化艺术品份额化需要一套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理论为支撑,可以说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出现,会引发一场新的包括经济学理论在内的学术革命第三章 文化艺术品份额化的灵魂是大众化一、只有大众的参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化艺术品的终端出口二、为什么文化艺术品份额化暨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没有最早出现在资本化程度高的西方发达国家,却出现在欠发达的中国?三、只有大众投资者真正成为市场投资的主力军时,文化艺术品份额交易市场才会真正地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第四章 文化艺术品份额化暨组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一、艺术品份额化不在法律禁区二、二十多年的证券市场的发展为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文化艺术品份额化暨组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重大意义第五章 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实践与理论一、关于组织机构与监管二、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主要业务流程三、关于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风险管理四、艺术品份额化价格影响因素第六章 当前艺术品份额化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一、关于对文化艺术品份额化八个问题的认识二、目前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市场尚很脆弱,更要加强自律三、组建“中国文化金融监督办公室”四、组建“中华文化研究院”,梳理文化,构建文化产业WT0”第七章 论管理思想的转变——东方管理学体系一、东方管理学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二、东方管理学体系的价值理念与研究方法三、东方管理学的特点四、东方管理学体系的基本框架五、对未来世界及中国的展望参考文献附录论中国文化产业与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抵制美国金融侵略构建有良知的文化金融体系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陕西艺术品交易所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浙江文化产权交易所南方文交所简介湖南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汉唐艺术品交易所潍坊文化产权交易所内蒙古蒙元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杏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仁文化产业集团昆明元盛文化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坦博艺苑夏荆山佛化艺术后
章节摘录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有效机制——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暨组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 一、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产业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可持续性的竞争力。对内可以整合资源。增强凝聚力;对外可以化解各种敌对力量,使不利于自己的力量减到最小。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具有柔能克刚的强大感召力;它是一种道德与精神。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它是一种智慧,一种可以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它也是一个民族的哲学与思维方式。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浅层次看是物质层面的竞争;其次表现为人才层面的竞争;再次表现为制度层面的竞争;但是最核心的竞争是价值与思维方式层面的竞争。价值与思维方式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所在。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类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诸如天人合一、天下为公、中庸、无为、仁政王道、和而不同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得以检验,也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不断丰富和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就是中国文化中的这些精神使中国人实现了天下一家的理想,实现了修、齐、治、平的终极追求。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在更大范围的天下视野中,世界大同、天下太平仍然是当今人类的终极理想。 天人合一思想可以帮助人类尽可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仁道思想可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不是个人本位的利己主义,也非集体主义的利他观念。许倬云先生说:基督教文化本有强烈的个人主义文化基因,随着工业化社会演变,又加上了群体化的成分。印度文化重个人,伊斯兰教文化重教团,各趋一个极端,而唯有儒家文化由个人而天下,并且个人不会因为是群体的一部分而丧失个体的自我。同时,仁道是以全仁为终极的目的,仁是人性的发扬,仁是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仁道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不是说人是宇宙之本,而是说人是社会生活之本,“人与天地参”,人在天、地、人中占有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可见人的地位在儒家文化看来是可以参赞天地之化育的,地位是很高的。这一思想正好可以回答为什么当今人类因科技发展和工业生产而呈现的工具化和手段化的理性,而缺少目的性的关怀。人类在异化,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还在日益加剧。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认为人都是罪人,所以其重在上帝或者在天,讲的是“天学”;佛教则认为人类是苦难的,故重在鬼神,讲的都是人死后的事,这是“鬼学”;中国文化讲的是“人学”,着重是“人”。从这个意义上,只有中国文化才能使人走出“被工具化”的理性,从而成就人之所以为人的终极目标。 中国文化的“和而不同”精神正符合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汤一介先生提出,在世界文化发展中出现了两股不同方向的文化潮流:某些西方国家的理论家从维护自身传统利益或传统习惯出发,仍然坚持“西方中心论”。与此同时,某些取得独立或复兴的民族,抱着珍视自身文化的情怀,形成一种返本寻根、固守本土文化的民族主义和回归传统的保守主义。甚至某些东方学者鉴于两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对世界造成的灾难和自身曾受到的欺压,而提出文化上的“东方中心论”。如何使这两股相悖的潮流不致发展成大规模的对抗,实在是当前一大问题。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在西方国家与民族、东方国家与民族之间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也会引起纷争和冲突。如何使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国家和地域能够在差别中得到共同发展,并相互吸收,形成全球化的多元文化发展形势,“和而不同”的原则为人类提供了正面的价值资源。“和而不同”曾经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发挥过这样的作用,使儒、佛、道三家文化通过交往和对话,在不同中寻找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各自的发展,这个过程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一方,而是在承认“不同”的基础上实现“和”,“和实生物,同则不济”,从而使各自的文化都能得到发展。在新的全球化时代,“和而不同”依然能帮助人类解决文化传统方面的差异,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