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郭伟 编 页数:597
内容概要
本书编者郭伟分37章系统介绍了腔内血管外科技术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全面讲解了主动脉夹层、胸及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头臂动脉狭窄、内脏及周围动脉瘤、肾动脉及肠系膜动脉狭窄、静脉曲张、静脉血栓、布-加综合征、血管创伤和血管畸形等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腔内治疗技术,重点阐述了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以及静脉曲张的临床诊治。《腔内血管外科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是一部血管外科高端参考书,适合普通外科医师,血管外科临床、科研工作者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篇 血管疾病的诊断与评估
第1章 血管腔内技术与腔内血管 外科学
第2章 超声在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一节 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
第二节 椎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
第三节 锁骨下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
第四节 肾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
第五节 肠系膜动脉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六节 胸主动脉瘤的超声诊断
第七节 主动脉夹层的超声诊断
第八节 经食管超声在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第九节 腹主动脉瘤的超声诊断
第十节 超声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第十一节 超声在内脏及周围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第十二节 主髂动脉病变的超声评价
第十三节 股胭动脉病变的超声评价
第四节 胫腓动脉病变的超声评价
第五节 血管内超声(IVUS)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第3章 CTA在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一节 颈动脉狭窄的CT诊断
第二节 椎动脉狭窄的CT诊断
第三节 颅内动脉与CTA
第四节 锁骨下动脉狭窄的CT诊断
第五节 肾动脉狭窄的CT诊断
第六节 肠系膜动脉血管疾病的CT诊断
第七节 胸主动脉瘤的CT诊断
第八节 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
第九节 腹主动脉瘤的CT诊断
第十节 内脏及周围动脉瘤的CT诊断
第十一节 髂动脉及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的CT诊断
第十二节 肺动脉栓塞的CT诊断
第4章 MRA在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一节 MRA的成像原理
第二节 颈部血管病变的MRA诊断
第三节 主动脉病变的MRA诊断
第四节 腹主动脉分支病变的MRA诊断
第五节 下肢动脉病变的MRA诊断
第六节 布一加综合征的MRA诊断
第七节 腔静脉及外周静脉疾病的MRA诊断
第八节 血管畸形的MRA诊断
第5章 血管造影技术进展
第一节 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血管造影成像原理及技术
第三节 现代血管造影技术进展
第四节 血管造影的临床诊断
第二篇 国术期管理与血管腔内基本技术
第6章 术前危险因素评估与控制
第一节 术前心功能评估
第二节 术前肺功能评估
第三节 术前肾功能评估
第四节 术前肝功能评估
第五节 术前脑血管评估
第六节 术前血糖评估和处理
第7章 围术期监测
第一节 心电、血压、呼吸监测方法与意义
第二节 心肺肾功能监测方法与意义
第三节 凝血状况监测方法与意义
第四节 切口与穿刺部位监测与意义
第五节 术后病变部位的检查方法与意义
第8章 腔内血管外科常用抗栓药物
第一节 抗凝药物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物
第三节 扩张血管药物
第四节 兼有抗血小板及扩张血管作用的药物
第五节 溶栓药物
第9章 对比剂肾病
第一节 对比剂的种类及理化性质
第二节 对比剂肾病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第三节 对比剂肾病的发病机制
第四节 发生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第五节 对比剂肾病的防治
第10章 血管外科杂交手术室
第一节 杂交手术室构建与人员配备
第二节 环境和患者的护理
第11章 穿刺与止血技术
第一节 穿刺技术
第二节 动脉穿刺
第三节 静脉穿刺
第四节 止血技术
第12章 鞘管与鞘管技术
第13章 导丝与导丝技术
第一节 导丝的分类、结构、特点
第二节 导丝操作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 选择导丝的一般原则
第14章 导管与导管技术
第一节 导管的分类、结构、特点
第二节 如何应用不同的导管
第15章 球囊与支架
第一节 球囊
第二节 支架
第三节 单轨系统
第16章 腔内治疗特殊器材与应用技术
第一节 CT0病变辅助器材
第二节 微导管
第三节 切割球囊
第四节 外周覆膜支架
第五节 溶栓及机械取栓
第六节 远端栓子保护装置
第17章 血管造影技术
第一节 动脉造影术
第二节 静脉造影术
第18章 血管栓塞与溶栓技术
第一节 血管栓塞技术
第二节 插管溶栓技术
第19章 再狭窄与闭塞的处理技术
第一节 再狭窄的原因及发生率
第二节 目前处理再狭窄的主要方法
第三篇 血管疾病的腔内治疗
第20章 头臂动脉狭窄的腔内治疗
第一节 颈动脉狭窄的腔内治疗
第二节 椎动脉狭窄的腔内治疗
第三节 弓上分支动脉病变的腔内治疗
第21章 主动脉缩窄的腔内治疗
第一节 病因、病理、流行病学
第二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第三节 术前准备
第四节 腔内技术操作
第五节 并发症与处理
第六节 疗效评价
第22章 肾动脉狭窄的腔内治疗
第一节 病因、流行病学及病理生理学
第二节 临床表现及检查方法
第三节 筛查与诊断
第四节 肾动脉腔内治疗
第五节 腔内治疗后的疗效评价
……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进入20世纪90年代,血管腔内技术发展的步伐显然加快了。如果说镍钛合金支架的研制成功使狭窄性动脉病的腔内治疗逐步走向成熟,那1991年Parorli报道将支架型血管成功应用于临床绝对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也标志着扩张性动脉疾病真正微创腔内治疗的开始。分叉支架型人T血管、三分又支架型血管、多分支支架型血管、开窗支架型血管等在此后的10年中应运而生。从真性动脉瘤到假性动脉瘤再到主动脉夹层,从肾下主动脉到胸主动脉再到胸腹主动脉、主动脉弓和升主动脉。经验在飞速积累,挑战在不断延续。20年前,腔内仅适用于局限性病变,而外科适合所有不同程度病变。有严重并存疾病的患者不能接受外科,但同样因病变弥散也不适合腔内。但支架和支架型血管改变了现状,让更复杂的病变能够进行腔内治疗。患者需求和技术发展推动了天平逐步向腔内治疗倾斜。如果说血管腔内技术是在最近20年内逐步走向成熟的话,设备和器材发展对技术的推动功不可没。如今,先进的血管成像系统不仅让我们能够以更少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更快的速度观察到更大范围、更微细的血管、更细致的病变,不仅是血流,而且包括血管壁和血管外组织。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这是行使高质量血管腔内技术的重要保证。腔内器材的改进也体现在技术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从不同部位、不同质地、不同型号的穿刺套装到操作完成后的封堵装置;从不同形状、直径、长度、质地的导丝导管与鞘管到制作工艺精良的多种材料、形态、特点的球囊与支架。一切正在向更方便、更实用、更精细的方向发展。更细的导丝平俞和单轨操作系统、携载药物的球囊与支架、旋切与旋磨、冷冻与内照射、激光与血管内超声……腔内处理血管病变我们有更多选择。从动脉狭窄性疾病到扩张性疾病、从静脉阻塞性疾病到反流性疾病、从后天获得性血管疾病到先天性血管畸形,m管腔内技术几乎影响到每一类血管疾病的治疗。开口病变、分又病变、多阶段病变、长段闭塞病变、栓塞与栓病变、动脉瘤等,无不留下腔内治疗方式、方法和结果的证据。不仅如此,腔内治疗引起的并发症也正越来越多的通过腔内方法解决。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腔内治疗即时失败率、需紧急外科干预率和临床恶化率也将逐步降低。药物支架与球囊、分支支架、器材微型化、低毒性对比剂、各种再通技术和支架及支架型血管的合理化设计终将成为现实,并将成为改善腔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些现状与发展成果已经和正在改变血管疾病的治疗模式。从美国多个数据库获得的住院患者资料表明:随着支架和输送系统的不断改进及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对于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等,接受腔内治疗的患者数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而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则明显下降。
编辑推荐
《腔内血管外科学》是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