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于欣
内容概要
过去20年来,神经科学和遗传学的发展为精神医学的突破累积了必要的基础,也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年精神医学新进展》的各位专家围绕近年老年精神医学研究的热点、难点展开论述,讲解了老年期精神障碍流行病学,以及老年期抑郁症、睡眠障碍、精神病、谵妄、物质滥用、创伤后应激障碍、Alzheimer病、双相情感障碍等老年期常见精神疾患的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国内外综合医院的老年精神科服务、社区老年精神卫生服务、长期养老机构中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外老年精神科培训。体系、国内外老年精神医学资源。
《老年精神医学新进展》内容突出了学科的先进性、时效性和实用性,是临床医师学习与再提高的实用参考读物。
书籍目录
引言
老年精神医学的未来
一、老年精神医学的微环境研究
二、老年精神医学的小环境研究
三、老年精神医学的大环境研究
研究篇
第1章 老年精神医学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
一、诊断研究
二、干预研究
三、其他
第2章 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一、老年期抑郁症
二、非痴呆老年人社交恐怖症
三、认知功能下降
第3章 老年期抑郁障碍
一、分类学研究
二、病因学研究
三、临床表现
四、治疗和干预措施
第4章 老年期双相情感障碍研究
一、基本概念与发病特点
二、流行病学研究
三、中枢神经递质研究
四、临床特征研究
五、神经心理领域研究
六、睡眠节律研究
第5章 老年期原发性精神病研究
一、老年期精神分裂症
二、妄想性障碍
第6章 老年期谵妄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和危险因素
三、谵妄的病理生理学
四、临床评估
五、预防和治疗
第7章 老年人群的物质滥用
一、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二、正常老化与物质(药物)滥用
三、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及症状与物质(药物)滥用
四、老年人酒依赖
五、与可卡因、安非他明、阿片及镇静催眠药物滥用有关的问题
六、老年人物质滥用的易患因素
第8章 老年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研究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学
三、临床表现和评估
四、老年期PTSD的临床干预
第9章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生物标志研究进展
一、蛋白质组学
二、神经生化
三、神经影像
四、脑电生理
第10章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进展
一、化学药物治疗
二、天然药物治疗
三、营养素治疗
四、刺激性治疗
五、治疗策略
第11章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研究进展
一、精神行为症状的评估
三、痴呆与认识损害者精神行为症状流行学特征与临床特征
三、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
第12章 老年期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一、失眠
二、嗜睡
三、昼夜睡眠节律障碍
四、异态睡眠和睡眠相关运动障碍
第13章 老年期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评估研究进展
一、神经认知功能评估
二、社会功能评估
三、神经影像学技术在老年精神科评估中的应用
服务篇
第14章 综合医院的老年精神科服务国内外发展现状评述
一、国内外综合医院老年精神科的设立情况
二、国内外综合医院老年精神科的服务现状
三、老年精神科展望
第15章 社区老年精神卫生服务国内外发展现状评述
一、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产生和发展
二、老年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三、国外社区老年精神卫生服务简介
四、我国社区老年精神卫生服务现状
第16章 长期养老机构中精神卫生服务国内外发展现状评述
一、国内长期养老机构中常见的精神障碍及服务需求
二、国内长期养老机构心理卫生服务现状
三、国外长期养老机构中的精神卫生服务状况
培训篇
第17章 国外老年精神科培训体系介绍
一、美国研究生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
二、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师学院(RCPsych)
三、皇家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精神科医生学院(RANZCP)
第18章 国内外老年精神医学资源
一、学术团体
二、教育与考试机构
三、服务团体与资源
测试题
学习培训及学分申请办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病因学研究 (一)遗传因素 一般认为,老年抑郁患者的遗传负荷较早发的抑郁患者少。一项孪生子研究显示,42岁以上的双生子抑郁症同病率女性为42%,男性为29%,与同年龄一般人群无异。双胞胎中一人患重症抑郁同胞患抑郁风险,早年起病者高于35岁以后起病者。近年对APOE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AD)之间关系的研究最多,发现APOE 4基因与AD易感性有关。虽然遗传因素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似乎显得不太重要,但老年抑郁症与AD关系密切,在症状学特征、病理、生理或解剖上都可能有类似于AD的变化,APOE基因仍有可能是老年抑郁症的潜在病因,但目前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研究提示APOE4基因与老年抑郁患者的自杀有关。也有人关注血清素转运体基因(5—HT—ILPR)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RF),结果尚不明确。 (二)神经生物学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许多年龄相关的生理病理改变以及多种躯体疾病影响抑郁的发生,涉及神经内分泌、炎症、免疫、循环和神经解剖改变。较为公认的是与抑郁相关的神经生化改变,包括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乙酰胆碱等多种神经递质以及神经内分泌也发生相应改变。老年患者与年轻抑郁患者相比,有更为突出的脑室扩大、脑萎缩,以及额、颞叶、扣带回区域的局部脑血流量下降。较多的研究支持老年抑郁患者白质高密度和白质变性突出,血管性损害的特征也在老年抑郁患者中表现更为突出。 1.去甲肾上腺素(NE)系统情绪抑郁与脑组织内受体部位儿茶酚胺,特别是NE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有关,NE系统的活动性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以往的研究表明,随年龄的增长,蓝斑核的神经细胞数目减少。由于这种神经核向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分布NE能纤维,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内NE的含量下降。在这种神经细胞减少的同时,合成NE所必需的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脱羧酶活性降低,而有降解作用的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反而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特别是女性,绝经期后雌激素分泌减少,造成脑组织内NE浓度降低,但也有相反的报道。 2.5—羟色胺(5—HT)系统5—HT含量减少与抑郁症发病有重要关系,许多学者在研究探讨年龄增长引起的5—HT变化。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研究5—HT受体的结果表明,随年龄的增长,5—HT2受体的结合在苍白球、壳核、前额叶均减少。这一结果提示,5—HT神经细胞减少或与5—HT2受体结合的5—HT过剩,形成代偿性变化。5—HT系统随年龄增长的变化,尚无一致的研究结果。色胺酸是合成5—HT的前体,有报道说抑郁症患者血液中色胺酸下降,支持5—HT功能低下的假说。 3.多巴胺(DA)系统大脑组织中的DA含量降低,与机体老化有关。已有的研究表明,随着正常老化过程,一些特定的脑区,特别是黑质纹状体DA含量明显下降,可能是酪胺羟化酶和多巴胺脱羧酶不足所致。近期研究提示,DA功能减少是老年人易患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4.乙酰胆碱(Ach)系统有学者认为,胆碱能系统参与情感调节,并提出情感调节的胆碱能一肾上腺素能平衡学说。即肾上腺素能增强,可引起人和动物兴奋,乙酰胆碱能增强则引起抑郁。正常时二者相互制约,保持正常的神经功能状态。Newhouse提出,毒蕈碱能神经功能障碍与老年性抑郁的认知和情感变化密切相关。但是,年龄造成的Ach系统变化还不能肯定。由此可见,机体老化过程明显影响单胺机制,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易感因素。
编辑推荐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老年精神医学新进展(2011-2012)》为“2011—201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中的一本。全书除引言外,分为三篇,共十八章,主要内容包括: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老年期双相情感障碍研究,老年人群的物质滥用,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研究进展,社区老年精神卫生服务国内外发展现状评述,国外老年精神科培训体系介绍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老年精神医学新进展(2011-2012)》突出了学科的先进性、时效性和实用性,是临床医师学习与再提高的工具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