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刘沛然 页数:1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河北省名老中医刘沛然的医学名著,结合5。多年的临床经验,阐述了细辛在临床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治疗疑难重奇证时的特殊功效,并附73例临床医案以说明细辛在不同病证中的配伍及用量变化。本书语言简练,理论精辟,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临床指导意义,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药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刘沛然(1920年11月一2010年3月),河北省名老中医,内科杂病专家,曾任河北中医研究所内科组组长、河北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晚年还承担了国家交给他的“研攻红斑狼疮等四大疑难病症”等大型课题。自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刘沛然从医超过6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善用细辛治疗疑难杂症,在中医界广受关注。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与人合著医书21部,个人出版了《细辛与临床》
《十万金方》《实用中药歌诀》等7部医学著作。
书籍目录
概论
1.总说
2.考证
3.对《本草别说》的几点评论
4.历代医家医著对细辛作用的论述
5.细辛传令作用与其用所内应
6.细辛在方剂中的作用
7.细辛之配伍
8.细辛用之所慎
9.略述细辛在方剂中的地位
10.细辛与方剂顺逆从使
疑、难、重、奇医案
1.癃闭
2.寒厥吊阴腹痛
3.癃闭
4.颈项软案
5。风湿性脑动脉内膜炎
6.中心性视网膜炎
7.动脉栓塞脉管炎
8.无脉症(大动脉炎)
……
章节摘录
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善驳其非必自验。写细辛必赞美细辛,用细辛须明细辛。略谈细辛及其临床应用。 审证与用药,医者莫大于此。力争至理,要审疾度势,基于客观情况,善于运用机智,从实际出发,关键在于知其所以,才能斟酌正治、从治,重剂、轻剂,主药、辅药等。 药与药量,是临床关键之关键。药与量是求效之中心,用之不当则罔治。所谓方药尽其责,量之不及妄为也,量之所过亦枉为也。正确掌握药量之轻重应做到:①明了药之气味、性能;②衡定临床症与证之特点;③方与药配伍关系;④疾病之所需。不能盲目制定某药之轻重,药量应合病机,药与药须相得益彰。增删不独是药,药量有时比药味更为重要。程国彭说:“医家误,药不称。重病药轻,轻反重,轻重不均皆误人。”处方用药理应有独、特、奇之功。药量不同又能改变药的性能及方剂名称,并能转化定局与变局的关系。故古人有“不传之秘,皆在用量上”之说。我认为,方药为“经”,量为“纬”。朱应皆云:古方所谓“各等分”者,非同一分之谓,谓病以定药之轻重耳。此为中医学术重点之一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