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用药心悟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王超,王博 编著  页数:404  字数:328000  

前言

  清代医家曹颖甫认为:“凡治一病,必有一病之主药.”一病之所以会有主药,是由于一种疾病所用的各味药物之间存在着疗效的差异,一般以疗效最佳者即为该病之主药,亦称为关键用药。一病之关键用药是多元的,广泛地存在于该病所用药物的每一类别之中,即每一类药物中皆有所治疾病的关键用药。治疗一种疾病,如果能精准选用到关键用药组成方剂,对于临床疗效至关重要。鉴于此,我们根据多年成功的用药经验,并参阅古今医家临床秘验,删繁就简,去粗取精,总结出28种内科常见病200余味关键用药,著成《临证用药心悟》一书。  纵观全书有以下六大特点:  一、本书专论关键用药,写作形式新颖、独特,对于临证组方选药颇具参考价值。  二、众所周知,如冠心病活血化瘀应以丹参为关键用药,如糖尿病滋补肾阴应以熟地黄、生地黄为关键用药,但其应用的原理,历代医家却鲜少论述。本书阐明古蕴,启发新义,就此类问题予以详尽诠释,这是一种全新的中药应用的理论性探讨。

内容概要

  《临证用药心悟:中医关键用药的思路与实践》是一本专论中医临床关键用药的学术著作作者对2S种内科常见病的每一味关键用药,从性味归经功效、应用原理解说、临证应用心得及名家经验介绍4个方面依次进行论述,所论内容丰富,立意新颖,条分缕析,通俗易懂,具有概括性强和实用性强的特点,能很好地启迪读者的用药思路,适合各级中医业者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感冒  发散风寒关键用药——麻黄  发散风热关键用药——金银花  疏风解表关键用药——荆芥  化湿关键用药——藿香  止咳关键用药——杏仁  清热解毒关键用药——金银花  退热关键用药——石膏  补气关键用药——人参  养阴关键用药——玉竹第2章  阻塞性肺气肿 清肺热关键用药——鱼腥草 化寒痰关键用药——半夏 化热痰关键用药——贝母 化饮关键用药——葶苈子 活血化瘀关键用药——丹参 补益肺气关键用药—?人参 ……第3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第4章 心力衰竭第5章 心律失常第6章 高血压病第7章 慢性胃炎第8章 胃下垂第9章 溃疡性结肠炎第10章 慢性乙型肝炎第11章 原发性肝癌第12章 胆石症第13章 便秘第14章 慢性肾小球肾炎第15章 肾盂肾炎第16章 前列腺肥大第17章 勃起功能障碍第18章 癫第19章 中风后遗症第20章 头痛第21章 神经衰弱第22章 重症肌无力第23章 多汗症第24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第25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第26章 糖尿病第27章 肥胖病第28章 风湿性关节炎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感冒是由感冒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可分为一般性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以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咳嗽、周身肌肉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伤风”“感冒”范畴。其发病多为感受风寒、风热、暑湿及气阴亏虚等病因病机所致。在临床中,常选用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疏风解表药、化湿药、清热解毒药、补气药、养阴药等相关中药予以治疗。  发散风寒关键用药——麻黄  (性味归经功效)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功效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消肿散寒。  (应用原理解说)麻黄味辛性温,辛能发散,温能散寒,最擅长发散感冒在表之风寒。正如《本草通玄》所说:“麻黄轻可去实,为发表第一药,惟当冬令在表真有寒邪者,始为相宜。”现代药理实验证明,麻黄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麻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亚甲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临证应用心得)麻黄常作为发散风寒的关键药物用于感冒的风寒证型。如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稀薄色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可用麻黄伍以桂枝、荆芥、防风、紫苏、杏仁、白前、桔梗、川芎、生姜、甘草诸药组方施治。  麻黄用于风寒感冒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①麻黄炙用功在止咳平喘,生用功在发汗解表,故感冒用麻黄应用生者。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临证用药心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我很喜欢这本书,对我有帮助。
  •   阅读了本书,如果想从书本的“心悟”中得到点心悟的话那么你会有些失望的,经粗略统计,作者以二十八大类的疾病分类形式共选编介绍了一百二十四种中药的药理及在分类疾病中的作用,都是从各种书籍及资料中汇编而成,如果有什么作者的临床“心悟”的话那可能令你失望了,建议你去购买《中药学》就可以了。由于中药的味性及炮制复杂,一味药可以用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上,所以本书一味药重复介绍了多次,如黄芪重复了十七次、人参十二次、丹参十二次、石膏五次、麻黄三次、金银花三次、半夏六次、贝母二次、葶苈子二次、补骨脂二次、附子八次……等等,至于有无这样的必要,只有作者知道了,其实用不了这样厚厚的一本,也算是作者的“创新”和“心悟”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