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孙丽英 等主编 页数:483
内容概要
《汤头歌诀》一书为清代著名医家汪昂编著。全书选录名方205条,近人严云又在原著基础上增补常用方剂近百首,作为增辑,使其内容更加完整丰富。全书分门别类,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将每个汤剂的名称、用药、适应证、随证加减等都写入歌中,内容简明扼要,音韵王整,读之朗朗上121,便于使用记忆,深受广大中医学者的欢迎。但由于文体所限,原著使人难以深悟,本书为其白话解,首先对每类方剂首冠概说,简述本类方剂的概念、分类、适应范围、使用注意等。每首正方下列方名与方源、方歌、组成、用法、功用、主治:证治机理、方解、临床运用等项。本书详略得当、层次分明,是一本科学实用的中医工具书,可供中医师;中医爱好者、中医院校学生参考。
书籍目录
一、补益之剂
1.四君子汤(附: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
2.升阳益胃汤
3.黄芪鳖甲散
4.秦艽鳖甲散
5.秦艽扶赢汤
6.紫菀汤
7.百合固金汤(丸)
8.补肺阿胶散
9.小建中汤(附:黄芪建中汤、十四味建中汤)
10.益气聪明汤
增辑
1.独参汤
2.龟鹿二仙胶
3.保元汤
4.还少丹
5.金匮·肾气丸(附:济生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丸、都气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参麦地黄丸)
6.右归饮
7.当归补血汤
8.七宝美髯丹
9.补心丹
10.虎潜丸
11.河车大造丸
12.斑龙丸
二、发表之剂
1.麻黄汤
2.桂枝汤(附:桂枝麻黄各半汤)
3.大青龙汤
4.小青龙汤
5.葛根汤(附:桂枝加葛根汤)
6.升麻葛根汤
7.九味羌活汤
8.神术散(附:太无神术散,海藏神术散,白术散)
9.麻黄附子细辛汤
10.人参败毒散(附:败毒散,消风败毒散)
11.再造散
12.麻黄人参芍药汤
13.神白散(附:葱豉汤)
14.十神汤
增辑
……
三、攻里之剂
四、涌吐之剂
五、和解之剂
六、表里之剂
七、消补之剂
八、理气之剂
九、理血之剂
十、祛风之剂
十一、祛寒之剂
十二、祛暑之剂
十三、利湿之剂
十四、润燥之剂
十五、泻火之剂
十六、除痰之剂
十七、收涩之剂
十八、杀虫之剂
十九、*疡之剂
二十、经产之剂
附录A 使用杂方
附录B 幼科
索引
章节摘录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证。脘腹拘急疼痛,时轻时重,喜温喜按,神疲乏力;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或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证治机制】中焦虚寒,阳气失于温煦,肝木侮犯脾土,肝脾失和,故脘腹拘急疼痛,时轻时重,喜温喜按。中焦虚寒,化源匮乏,阴阳俱虚。阳气亏虚,不足以温养精神,故神疲乏力,心中动悸;营阴亏虚,失于濡润,故烦热,口燥咽干;舌淡苔白,脉细弦,亦为气血不足,肝脾失和之象。本方病证临床表现繁杂,但总以脘腹疼痛,喜温喜按为主症;病机涉及诸多方面,但总以中焦虚寒,肝脾失和为首要。治疗当以温补中焦为主,兼以调和肝脾,滋阴和阳,使中气强壮,肝柔脾健,化源充足,诸症自愈。 【方义分析】方中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一者温中补虚;一者缓急止痛。一药而两擅其功,故以为君。臣以辛温之桂枝,温助脾阳,祛散虚寒。饴糖与桂枝相伍,辛甘化阳,温中益气,使中气强健,不受肝木之侮。正如张秉承所言:“此方因土虚木克起见,故治法必以补脾为先。”(《成方便读·卷二》)臣以酸苦之芍药,其用有三,一者滋养营阴,以补营血之亏虚;二者柔缓肝急止腹痛,与饴糖相伍,酸甘化阴,养阴缓急而止腹痛拘急;三者与桂枝相配,调和营卫、燮理阴阳。佐以生姜,助桂枝温胃散寒;大枣,助饴糖补益脾虚;炙甘草,益气补虚,缓急止痛,兼调和诸药。综观本方,饴糖配桂枝,辛甘化阳,温补脾气;饴糖配芍药,酸甘化阴,滋营柔肝。诸药合用,可使脾气强健,肝脾调和,中气建立,阴阳调和,诸症痊愈。正如《金匮要略心典》卷上所云:“是方甘与辛和而生阳,酸得甘助而生阴,阴阳相生,中气自立。”本方重在温补中焦,建立中气,故名“建中”。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