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刘建 编 页数:193 字数:158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近若干年,中医药的发展与工作要点,强调的是继承与创新。党和政府向我们明确指出应该“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近代国医宗师张锡纯则是早期中西医结合派的代表人物。须予侧重表述的是,张锡纯具有深广而丰富的中医学术经验,特别是方药运用中的继承与创新。元代名医危亦林在他撰著的《世医得效方》中提示读者,作为一名医生从事临床的“疗病之本”时,他根据前贤的名言,加以生动地阐析,书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也就是说,精于诊疗的辨治、立法疏方、对证用药,以及对药物配伍、组合和斟酌用量,是精于医、熟练掌握“用药如用兵”的必备条件。在当前中药品类繁多的现状下,我们需要学习、研究张锡纯善于选择良效之品,精于药性辨析与治效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张氏在传承先贤用药经验的基础上,每能独抒己见而颇多发明,对世后临证殊多启迪。刘建副主任医师,英年好学,多年来从事张锡纯临床方药的习读、研究,此书突出地将张氏用药,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新用等,作较为全面地撰论,这就增强了读者对张锡纯用药的参阅、借鉴价值。忆及南宋医家施发在《察病指南·自序》中说:“医自为学,自“神、圣、工、巧”之外,无余说。”张锡纯作为影响卓著的医学大家,其方治、药用的神、圣、工、巧,需要我们认真学>-j与研讨。刘建医师此编体现了他对张锡纯诊疗方药精粹内涵的传承与弘扬,也反映了“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是为序。
内容概要
本书对张锡纯药物讲义中的88味中药附以现代药理研究、临床新用等内容的解读,便于学者古今结合,临床运用。为进一步研究张氏学术思想,探讨其用药奥旨,便于读者阅读,全书仍按张氏原著中用药顺序编排,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以及自学中医者、西学中人员、中药研发人员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石膏人参西洋参黄芪山茱萸白术代赭石山药地黄甘草朱砂鸦胆子龙骨牡蛎石决明玄参当归芍药川芎大黄朴硝、硝石厚朴麻黄柴胡桂枝三七滑石牛膝远志龙胆草半夏瓜蒌天花粉干姜生姜附子、乌头、天雄肉桂知母天冬麦冬黄连黄芩白茅根苇茎、芦根鲜小蓟根麦芽茵陈蒿莱菔子枸杞子地骨皮海螵蛸、茜草罂粟壳竹茹沙参连翘川楝子薄荷茯苓、茯神木通蒲黄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常山山楂石榴龙眼肉柏子仁大枣核桃仁五味子萆薢鸡内金穿山甲蜈蚣水蛭全蝎蝉蜕羚羊角血余炭指甲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石膏之质,中含硫氧,是以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神农本经》谓其微寒,则性非大寒可知;且谓其宜于产乳,其性尤纯良可知。医者多误认为大寒而煅用之,则宣散之性变为收敛(点豆腐者必煅用,取其能收敛也),以治外感有实热者,竟将其痰火敛住,凝结不散,用至一两即足伤人,是变金丹为鸩毒也。迨至误用煅石膏偾事,流俗之见,不知其咎在煅不在石膏,转谓石膏煅用之其猛烈犹足伤人,而不煅者更可知矣。于是一倡百和,遂视用石膏为畏途,即有放胆用者,亦不过七八钱而止。夫石膏之质甚重,七八钱不过一大撮耳。以微寒之药,欲用一大撮扑灭寒温燎原之热,又何能有大效。是以愚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实热,轻证亦必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重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或单用,或与他药同用,必煎汤三四茶杯,分四五次徐徐温饮下,热退不必尽剂。如此多煎徐服者,欲以免病家之疑惧,且欲其药力制在上焦、中焦,而寒凉不至下侵致滑泻也。盖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实热,断无伤人之理,且放胆用之,亦断无不退热之理。惟热实脉虚者,其人必实热兼有虚热,仿白虎加人参汤之义,以人参佐石膏亦必能退热。特是药房轧细之石膏多系煅者,即方中明开生石膏,亦恒以煅者充之,因煅者为其所素备,且又自觉慎重也。故凡用生石膏者,宜买其整块明亮者,自监视轧细(凡石质之药不轧细,则煎不透)方的。若购自药房中难辨其煅与不煅,迨将药煎成,石膏凝结药壶之底,倾之不出者,必系煅石膏,其药汤即断不可服。
编辑推荐
《张锡纯用药新解》:张锡纯主张药精量大,推崇生用,讲究炮制,注重煎服;为了体验药物的性能,即使是甘遂、细辛、麻黄、等峻烈之品,里豆,硫黄等有毒之药,也是亲尝屡试,先验于己,后施与人;因此,张氏对于药物的见解与应用,不乏真知灼见,发古人之未发。正如锡纯所言,此书中药,于常用之品亦多未备,非略也。盖凡所载者,皆自抒心得,于寻常讲解之外,另有发明,其不能另有发明者,虽常用之药亦不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