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崔承斌,邢孝民 主编 页数:171
前言
序 中医治疗头痛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许多相关的记载,如《灵枢·经脉》曰:“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素问·五脏生成》曰:“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人肾。”至金元时代,始有偏头痛的病名,李呆在《内外伤辨惑论》谓:“如头半边痛者,此偏头痛也。”此外,张从正的《儒门事亲》也述及:“病额角上,耳上痛,俗呼为偏头痛。” 对偏头痛的治疗,历代针灸医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卷九》云:“厥头痛,痛甚,耳前后脉涌,有血,泻其血,后取足少阳。”王国瑞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记载:“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高武的《针灸聚英·百症赋》云:“囟会连于玉枕,头风疗以金针;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徐凤的《针灸大全·席弘赋》曰:“列缺头痛及偏正,重泻太渊无不应。”及至现代,又有诸如耳针、头针、腕踝针等众多针法,大大丰富了针灸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偏头痛多能取到针到病除、立竿见影的效果,故世界卫生组织把偏头痛列为针灸的临床适应证之一。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与内分泌、饮食、遗传、精神等因素有关,导致颅内、外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西医治疗多给予镇静药与镇痛药,常有程度不等的药物毒性作用,而针灸推拿作为一种纯自然疗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肯定,且完全克服了西药的这些缺点,已经成为广大偏头痛患者乐于接受的治疗手段。 ……
内容概要
本书由学验俱丰的针灸推拿专家撰写,从中西医两个方面全面介绍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详细讲解传统及现代的针灸推拿治疗方法,结合典型病例提高读者的临床感性认识,最后给出作者的整体治疗体会。全书内容精练、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强,实为学习偏头痛针灸推拿治疗的一本好书。本书适合中医师、中医院校学生、偏头痛患者及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认识偏头痛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一、发病原因 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第二节 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 一、病因 二、病机 三、中医诊断标准第2章 偏头痛的治疗基础 第一节 针灸相关理论 一、经络学说 二、标本根结 三、背俞理论 第二节 推拿相关理论 一、中医理论 二、西医理论 第三节 治疗常用穴位 一、腧穴基本知识 二、常用穴位定位第3章 偏头痛的针灸治疗 第一节 常用针灸方法 一、毫针疗法 二、耳穴疗法 三、放血疗法 四、艾灸疗法 第二节 其他针灸方法 一、火针疗法 二、皮肤针法 三、腧穴注射疗法 四、穴位贴敷 第三节 综合治疗方法 一、毫针结合艾灸 二、毫针结合火针 三、毫针结合穴注 四、毫针结合拔罐 五、电针结合耳穴 六、电针结合放血……第4章 偏头痛的推拿治疗第5章 治疗体会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认识偏头痛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一、发病原因 偏头痛的病因纷杂,目前尚无定论,亦可以说多种因素均与偏头痛的发作有关,包括遗传、内分泌、情绪、药物、生活、环境等因素。 (一)内分泌因素 偏头痛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首次偏头痛发作多在青春期前后,于40岁左右达到发病高峰,以后逐渐下降。青春期前,男女患病率相似,青春期后,女性发病较男性明显增多,女性月经来潮时偏头痛常见,妊娠期头痛减轻或消失,绝经期前后头痛可加重。约有半数女性的偏头痛与月经有关,说明偏头痛的发作与内分泌激素水平有密切的关系。雌激素是一种神经调节因子,它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与月经期偏头痛发作有关。 (二)遗传因素 偏头痛具有家族发病倾向,偏头痛患者中的家族性病例占34%~90%,遗传因素对有先兆偏头痛的患者的影响比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影响要高1倍,母亲的遗传对偏头痛发病的影响因素要强于父亲。双亲患有偏头痛,子女发病率为75%,近亲有偏头痛则发病率为50%,远亲有偏头痛则发病率为20%。 (三)情绪因素 快节奏的社会环境、生活或工作上的不顺心和压力、各种事务及关系的谨慎考量,往往使人的情绪转化剧烈,情绪失衡,从而导致偏头痛的发生。临床发现,性情急躁、争强好胜且容易把愤怒与敌意压抑在内心的人群,较性情平和的人群更容易激起偏头痛发作。偏头痛患者中,43.3%是由情绪因素诱发的。 (四)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血管扩张药、激素替代药物、麦角胺等头痛治疗药物,都可导致药源性的偏头痛。 ……
编辑推荐
《图解偏头痛针灸推拿治疗》精讲了治疗偏头痛疗效最佳的针灸、推拿方法,腧穴定位准确,手法精准,一目了然;结合临床典型病例,便于读者理解掌握;并将作者多年的临床治疗体会与读者分享,让读者一学即会,一用即灵。希望通过本书能够为偏头痛患者解除疾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