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曹玉文 页数:172
前言
本书系笔者结合临床工作几十年的诊断与治疗实践经验,依据科学的理念,采用图解形式,对颈椎、腰椎病的诊断、治疗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详解,力求文字简洁易懂,治法实用简单。本书内容包括:颈椎、腰椎伤,脊髓神经受累或脊柱肌肉劳损,引起脊柱与软组织损伤,出现的相关部位疼痛综合征;因颈椎病引起的脊髓神经、椎动脉、交感神经受压迫或刺激,以及器官组织生理功能受干扰,出现的相关疾病。 希望本书能提高广大患者对颈椎、胸椎、腰椎病的认识,指导患者自诊、自疗;使广大群众真正掌握保健治疗的要点与方法,防患于未然,消除疾病隐患,避免生活与工作中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疾病发生。并为广大基层医务人员诊断治疗疾病提供参考。 本书是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手法矫治脊柱骨伤难症》一书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如要了解更多关于颈椎、腰椎病难症的诊断与治疗,或手法矫治法的相关内容,请参阅此书。 希望本书的出版对广大颈椎、胸椎、腰椎病患者的自诊、自治有所帮助。书中不妥协之处敬请同仁指正,以期再版时完善。
内容概要
本书针对临床上常见而又多发的颈椎、胸椎、腰椎伤,椎间盘与肌肉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而编写,对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急性或慢性损伤与所引起的相关部位疼痛综合征,及引起的相关器官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进行了深入论述。本书内容系统、方法实用,适合颈、胸、腰部伤病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使用,对广大基层医务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曹玉文,1948年出生于山东济宁。在老中医大伯的熏陶下,从小酷爱医学。中学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后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进修。在手术治疗和传统手法治疗骨伤疾病的基础上,研究和创立了“手法矫治法”,治疗强调局部与整体并重。
对颈、胸、腰椎急性和慢性损伤导致的多种类型的颈腰椎病,如椎体急性骨折、脱位,外伤性截瘫,颈椎陈旧性外伤综合征,颈、胸、腰椎伤病后遗症,单椎体或多椎体脱位,椎间盘脱出,脊柱侧弯畸形,颈椎寰齿关节与寰枕关节损伤,颈椎反曲畸形,椎管变形与狭窄,椎动脉型颈椎病,腰椎综合征,以及骨盆损伤综合征,四肢骨关节损伤,如肩关节周围炎、医源性肘关节损伤、膝关节外伤后粘连、膝关节骨化性骨病等,均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治疗经验,且疗效明显。
书籍目录
第1章 脊柱应用解剖 第一节 脊柱结构 第二节 胸椎、腰椎、骶椎结构 第三节 脊髓 第四节 脊柱损伤第2章 人类脊柱生物力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脊柱的活动功能 第三节 枕、寰、枢椎运动 第四节 颈椎运动范围 第五节 颈椎的耦合性 第六节 颈、胸、腰椎运动功能 第七节 脊柱损伤机制第3章 颈椎病的分型第4章 颈椎伤病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颈型颈椎病 第二节 神经根型颈椎病 第三节 脊髓型颈椎病 第四节 椎动脉型颈椎病 第五节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第5章 颈肩部伤综合征 第一节 颈前斜角肌损伤综合征 第二节 枕大神经疼痛综合征 第三节 颈椎病外伤综合征 第四节 寰枢关节损伤综合征 第五节 颈、肩、背疼痛综合征 第六节 颈、肩、臂疼痛综合征第6章 胸椎急性扭挫伤第7章 胸椎慢性损伤第8章 腰椎急性扭挫伤第9章 腰部慢性损伤第10章 腰背疼痛综合征第11章 腰骶疼痛综合征第12章 脊柱伤引起的相关疾病 第一节 颈椎病、胸椎病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节 颈椎病心脏综合征 第三节 颈椎病心律失常 第四节 颈椎病血压升高 第五节 消化系统疾病 第六节 肝、胆、胰腺、胃、肠疾病 第七节 生殖器官疾病 第八节 泌尿系统功能障碍第13章 颈椎病引起的相关证候 第一节 脊柱与脏器生理和病因学关系 第二节 头痛 第三节 眩晕 第四节 霍纳综合征 第五节 晕厥 第六节 疲劳睡眠障碍综合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自诊 患者可参考本书中对枕大神经疼痛综合征的有关检查、治疗资料,进行自诊或自治。颈椎病引起的枕大神经疼痛刺激和所致综合征,主要病因在颈椎,在颈椎的上段出现病理改变的情况下产生对枕大神经的压迫和刺激,而引起疼痛反应。即当头颈姿势改变时,一般先出现颈部疼痛,再出现枕大神经支配区疼痛,即可因头颈姿势的改变,先出现颈部痛,而诱发枕大神经受累出现疼痛,或使疼痛加重,就可以作出颈椎病所致枕大神经痛的诊断,并可以进行自我矫正头颈姿势,以颈部痛、枕大神经疼痛得到缓解为前提,即可找出枕大神经受压迫引起疼痛的病因所在进行自诊。 2.自治 (1)保健治疗:即缓缓地自行端正头颈,做颈部小范围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运动,目的是使颈椎病良性恢复。对颈脊柱变形、椎体移位、椎间盘脱出者,可先找专科医生治疗,并按医嘱做颈椎保健。(2)按摩治疗:对枕大神经出现的炎症与疼痛症状,可做自行按摩治疗,用患侧手或对侧手均可,在风池穴部位可较容易地触到该神经。可先进行左、右分理治疗,然后顺枕大神经做推按治疗,即可使疼痛缓解。(3)发汗法:如果与受风寒病因有关,可运用发汗法,使头颈部和全身出汗,达到祛除风寒的目的。发汗法包括热疗法、体育锻炼法、健身法。(4)点穴法:取风池穴、太阳穴、合谷穴点穴治疗。(5)体育锻炼法:游泳、做体操、打太极拳等,进行整体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改善免疫功能,对健康有益。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