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任之堂主人  页数:220  字数:144000  
Tag标签:无  

前言

  2009年秋天,一个病号开着小轿车过来就诊,进门后看了看我,笑着说:“这么年轻的中医,水平能咋样?你看看我有啥病?”很多病人都认为中医应该是年迈的老者,因为我年轻,测试我诊疗水平的事情时有发生……  我看了看病人,头发稀稀拉拉的,头皮油光可见,眼圈发暗……我没有切脉,只是看了他几秒钟,然后告诉他,“你平时经常头昏、心情烦躁、腰部酸痛……”  病人吃惊地看着我,问我是如何知道的。我笑了笑,“你的脸上、头上不是写着吗?”接下来是诊脉、开药……每天我都在为病人切脉、望诊、解释病情、辨证用药,这些知识是太爷从小教给我的,从我幼年开始,他用他的方式,为我走上中医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将我培养成一名合格的中医,他老人家付出了晚年全部的心血,在临终前仍不忘告诫我行医的准则……在中医的路上能够走到今天,我要感谢的是太爷他老人家,还有系统传授我中医知识的大学老师、教给我草药知识的药农朋友以及开启我中医感悟之门的世外高人,更应该感.谢我的亲人朋友及那些信任我的病人。

内容概要

   本书讲述了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作者从牙牙学语开始,在太爷的引导下,学习了阴阳、五行、脉诊、望诊和临床知识……历经曲折,最终成功地走上了中医之路。本文展示了中医的神奇,阐述了中医深邃的道理,剖析了中、西医之间的区别,提炼出融会在中医文化中的人生智慧,结合现代人常常忽略的传统知识,提出了不少现代快节奏生活下值得深思的健康问题,并且总结出自己对中医的理解和感悟。语言通俗,寓意深远,适合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传记式中医入门讲述,还不如说是一段教人永不言弃的励志传奇!

书籍目录

一、童年的回忆(上)	二、童年的回忆(中)	三、童年的回忆(下)	四、太爷教我学阴阳	五、太爷教我学诊脉(上)	六、太爷教我学诊脉(中)	七、太爷教我学诊脉(下)	八、太爷教我学望诊	九、太爷教我学五行	十、太爷带我上临床(上)	十一、太爷带我上临床(中)	十二、太爷带我上临床(下)	十三、太爷的逝世	十四、少年的中医感悟	 十五、中医路之探索篇	十六、中医路之社会调查篇	十七、中医路之静悟篇	十八、中医路之见习篇	十九、中医路之中药篇	二十、中医路之实习篇(上)	二十一、中医路之实习篇(下)	 二十二、中医路之彷徨篇	二十三、中医路之游历篇	二十四、中医路之下海篇	 二十五、中医路之创业篇	二十六、中医路之成长篇	二十七、中医路之伤痛篇	二十八、中医路之提高篇	二十九、中医路之太极篇(上)	三十、中医路之太极篇(下)	三十一、中医路之感悟篇	三十二、中医路之挑战篇	 三十三、中医路之亮剑篇(上)	三十四、中医路之亮剑篇(下)	三十五、中医路之求索篇

章节摘录

  只见父亲举起斧子劈下去,木柴分成两半,干净利索,动作潇洒之极。我心里也痒痒,于是走过去对父亲说:“我来试试!正好活动活动筋骨,十多年没劈过柴了!”  父亲笑了笑,将斧子递给了我。我参照刚才父亲劈柴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劈了起来。父亲在一旁一边抽烟,一边看我劈柴。没劈几块,我就感到双臂发酸,头上、身上开始出汗,似乎没有父亲劈柴时那么轻松。父亲笑着说:“十几年没拿斧头了,能劈成这样算是不错了!劈柴也是有些讲究的!斧子举得要高一些,利用腰部和臂膀同时发力,人才感到轻松,刚才你劈柴时我观察了,斧头举得低了些,这样全靠臂膀发力,自然很累了!”  父亲一边说一边示范,我按照父亲的指点,果然轻松了不少。我一边劈柴,一边想着父亲所说的话。“劈柴也是有些讲究的,斧子举得要高些,利用腰部和臂膀同时发力。”看似简单的劈柴动作,若不经父亲的指点,还真是没想到这些。随后我想到了打拳,拳击手出拳时,总是先将拳头收回来,再打出去,这样才有力度,与这劈柴倒有几分相似的道理啊。劈柴是“欲下而先上”,拳击手出拳则是“欲出而先收”,我一边劈柴,一边思索。  父亲看出了我走神,担心劈出什么意外,让我别劈了,剩下不多的他收尾好了,我站起身,试着拳击手出拳的样子,思索这其中的道理……  妻子走过来,笑着挖苦我,“又发什么呆,劈了几块柴,还劈出感想了?”我笑着说:“这下大发了!”欲下而先上,欲上而先下:欲升而先降,欲降而先升;欲寒而先热,欲热而先寒;欲补而先泻,欲泻而先补;欲散而先收,欲收而先散……我一口气说了很多。“什么意思啊?”“你看这劈柴,要想斧头下去有力道,得先将斧头举起来,举到合适高度,下去才有力道,不是欲下而先上吗?”“那欲上而先下作何解释?”“我们跳高时,先蹲下来,再向上跳,才能跳起来,才能跳得高,这不是欲上而先下?”“有那么回事,继续说!”妻子也来了兴趣,就连劈柴的.父亲也停了下来,听我讲了。“欲升而先降说的是用药治病了,如果想用药升提人体的气机,得先考虑反佐什么降气的药,这样气机得以升发,而不会升发太过,同时升发力度也会增强!”“欲降而先升,如果想用药降人体的气机,得先考虑反佐什么升气机的药,这样气机得降,也不会降得太过,同时降气的力度也会增强!”“有这样的配伍吗?”“有啊!只是以前没有想通这些配伍的妙处,今天想通了。比如枳壳配桔梗,两者用量相等,一升一降,调节人体气机;如果桔梗量大,枳壳量少,则以升提气机为主;如果枳壳量大,桔梗量小,则以降气为主;还有枳实配白术、珍珠母配柴胡等。”我兴奋地说。  “欲寒而先热是指运用寒凉的药物来清人体热邪时,先要考虑反佐一味温性的药物,这样不会因为大量寒凉的药物进入体内,导致经脉收缩,气机不畅,形成寒药包热邪的‘寒包火’的变证,同时有温药开路,寒药才能深入热邪中央,起效更快!”  “欲热而先寒是指运用大量补火散寒药时,先要考虑反佐一味凉性的药物,这样散寒的效果会更好。就好比冰冻的肉块,放在温水中融化比放在沸水中融化还要快,一样的道理!”  “临床上寒热搭配的药物有吗?”学西医的妻子问道。  “有很多啊!比方半夏泻心汤中的黄芩与干姜;乌梅丸中黄连、黄柏与细辛和干姜;芍药汤中的大黄与肉桂!”我轻松地回答道。  “欲补而先泻是指运行补药的同时,搭配一些泻药,泻去邪气,补药发挥作用更强,就好比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经典妙方!”  “欲泻而先补也是很常见的,治疗风湿时,运用祛风除湿药物的同时,适当运用补气的药物,这样祛风除湿的力度更强;运用破气、理气的药物治疗气滞时,配合使用补气的药物,这样破气而不伤正气,破气力度也会加强。欲散而先收,欲收而先散,同样运用了相同的理论……”

编辑推荐

  网络原名《我的医学故事》  感动了几十万中医爱好者、中医学子的网络热文  向你展示了真实的民间中医师徒式教育  揭开民间中医师承的神秘面纱,见识民间中医的种种奇方妙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7条)

 
 

  •   我是一位中医爱好者,强烈推荐喜爱中医的人都要读读任之堂主人著的这几本书!
    这本《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我是一口气读完的,阅读中我被祖孙两代人的中医传承情怀所深深感动,也被作者执着探索中医至高至深之道、致力于振兴祖国传统医学的精神所激励和鼓舞。
    前半部分,讲述了作者难忘美好的童年时光,太爷以独特的方式将中医思维和理念传授给儿时的作者,为了培养5岁的孩子对中医的兴趣和热爱,太爷可谓倾尽心血绞尽脑汁,在平时的劳动玩耍诊病中时时刻刻给作者以启蒙和引导。读这部分时,真的是非常羡慕作者有一位这样的老太爷,羡慕祖传中医的这种充满爱与期许的中医传承方式,被祖孙情深深打动。
    后半部分是老太爷去世后,作者继承老太爷的遗愿,矢志不渝地在中医之旅中奋力求索,有求学经历、有传奇际遇、有励志拼搏、有大彻大悟,看得人心情是跌宕起伏,感慨万千!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坚定的学习中医的信念,对中医的复兴更是充满了信心,感谢任之堂主人!
    除了这本书,我还买了《医间道》,江南名医朱良春老先生将此书推荐给学中医的子女和学生们学习,朱老说:“本书是一本对当前中医同仁之指南针,可以端正方向,理顺思维,发皇古义,运用精义,辨证施治,发挥优势,提高疗效,攻克疑难,回归中医,成为真正之中医,而立于不败之地。”喜爱中医的朋友,《医间道》更加值得一读!
  •   与其说是一本传记式中医入门讲述,还不如说是一段教人永不言弃的励志传奇!
  •   作为中医爱好者买这本书,主要想看老太爷是如何教中医的。当然,本书不是纯粹的教材,脉诊、望诊都比较简略。因此有些失望。但三指定脉势、气血运动、望色主病、经络受损等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另外还知道道教现在还是有高人的,只是缘分浅的遇不到。总之,个人觉得买得值了,因此在当当又下一单,购买《医间道》。
    当然,要想光看了本书就成为中医高手,那是不太可能的。
  •   病人就诊就是性命所托,作为医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有标准,只有姿势摆正了,才有可能取得病人的信任。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是没法让病人信服的。——《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中的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感觉,作为一名医学生,医德是第一位的。但是又怎么又能眼睁睁的看着祖国医学在眼前而不去探索了?这本薄薄的十多万字的书给了我很大的感动和震撼。不单单是知识的收获,更多的是体会到作者传达的思想,大医精诚的思想。日后的学习要注意这方面。及时复习永远比获得新知重要,所以读一遍很快就会忘记的,要多看两边。我觉得我现在看到的各种思想在脑子里很乱,也特别注意这方面,因为撒齐尔夫人说要注意你的想法,它会影响你的思想,要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决定你的习惯……直接从最深刻的思想起步,我想,可以事半功倍。接下来要看《医间道》,领悟下任之堂主人的中医魅力。
  •   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中医爱好者的理想选择!
  •   看看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在联系一下自己,学习做一个真正的中医
  •   一口气将这本书读完,其中有几次被作者对中医的热情而感动。这是一本中医爱好者的如本书,作者从5岁开始跟随太爷爷开始学习中医,这其中的乐趣与苦楚、迷茫与彷徨、信念与坚持让我羡慕和渴望,中医之中有这样年轻的接触人才,让人看到了中医文化传承的希望。好书,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与一书,不枯燥,值得一读!
  •   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确实是本好书。我一口气看完
  •   一本拿起就放不下的中医入门书,本书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故事,让人感悟中医。看了后让人感慨:这才是真正的中医!希望作者的医术越来越高!
  •   这本书真是太好了,值得从事中医(特别是初学者)的人,对人生感悟也有一定价值
  •   很好的一本书,边看小说边学中医,阴阳五行也好理解,期待余老师的又一力作上市
  •   年后返宅,虽说不是一气读完而是几天读完此书,也觉是笔者多年未见之有较大吸引力的奇书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此追逐于中医,实际是追逐于一种清新原生态的生活,反思老祖宗的哲学,生命话题,个中阴阳,搭脉乾坤,视野太极。说的是祖孙两代的中医情怀,读到的是崭新的生命体悟,弘扬中医就是弘扬中华文明,文化,精神。中国的经济是有了大的发展,但是文化的的大发展还差之千里,希望有更多的,脚踏实地的中华子孙,我辈们从中受益,得识。
  •   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写出了自己中医从入门到熟稔的过程,值得一看。
  •   中午到的书,现已读完。 好书,好书,难得一见的好书,平实。 内容是,一个传统中医的学艺过程,由浅至深,上下求索。 感悟,养心在静。沉心漫漫。
  •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作者自己的学医经历融入到中医基本知识的讲述中,饶有趣味,也引起人的思索和学习中医的志趣~谢谢作者
  •   一个中医的文笔确实不太值得称道,读起来好像是小学生作文,但是中医确实大道的医术,让人深思。
  •   一个中医师的成长之路,在当前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医有太多羁绊,作者的路是别人难以重复的,大道不远人,中医在民间。
  •   书类似一个传记,记录从小学习中医的因缘,然后求学,实践思考的各种际会。读来很能感受到作者的真诚,是对国学经典中医的执着,医德医风令人敬佩不已。如果仅仅是对一个基层中医的单方偏方的记录,那估计只不过是一本偏方汇集之类的书,所喜作者跳出如此险隘框框,一直在寻找医间道,在世间寻找医理,在生活小事中读懂医道,把中医之根扎在基层,还发愿把中医传播给普罗大众,实在难植难得。期待作者继续推出好的书刊。推荐!
  •   成长的历程也给我们带来对于中医哲学的认识和体悟
  •   传记、医理、励志、传道,迄今为止最喜欢的一本中医入门书,老妈现在也津津有味看着呢,难得!
  •   我是通过看他的脉诊,才了解他的,觉得他得医术很牛,才去搜他的书,我觉得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学中医的方法和经验
  •   一位中医从小在爷爷的爱护下了解中医药,在生活中学习中医,在工作中遇到不同的人扩大自己的中医知识,并进了山林采药,了解道医。他丰富的中医知识让我更明白中医的浩大,一定要学习中医,让自己学习中草药的知识是。
  •   真实感人,对中医和传统文化一了全新的理解,是一本好书。
  •   读了直教人羡慕,这才是真正学中医的方式!本书穿插了许多中医知识,非常值得一读。
  •   书是偶然看到的,马上就买下来了,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医传承者,从小就接触与学习中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   读者跟着作者能学会很多中医小方,会由浅入深的理解中医文化,也会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失为一本中医知识的普及书。希望所有的人都跟我一样在这本书里有所收获。
  •   非常值得学习的好书,适合中医初学者
  •   很好啊!可以看到中医传承的传统形式,也可以看到中医的现代形态!
  •   作者写的很朴实,把原来很神秘的中医用比较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我们可以拨开中医的面纱,去了解它,敬重它,我想这本书如果能够普及开来,让更多的人阅读,应该可以吸引一些人去学中医,将我国的中医文化发扬光大。
  •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之前在油麻菜的博客上看过关于这本书和作者的介绍,一直没有机会拜读,这回终于拿到书了。白天上班没时间,用两个晚上的时间就读完了。不说是一口气吧,应该也差不多!本书装帧比较简单,但内容充实,介绍中医知识通俗易懂,娓娓道来。既有身边的平凡人、平常事,又有深山修行、道骨仙风的高人,从中不仅了解到了一些中医的知识、理念,更重要的是读到了医道的深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偶的太爷爷也是中医,可惜没有传下来
  •   买此书时是一时的兴起,并不知书中内容如何,收到书时还一度担心,怕写得不好,买的后悔,但翻看几页后,我竟再也放不下手了,即使和同事们两日游,我也把此书放在了包中,因为还没看完,而且牵肠挂肚的。
    这本书可以是一本小说,也可是游记,更是一本中医启蒙书,读之有趣,道意深远!面对西医各种药剂的负作用和动辄让人切切切的做法,我真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中医,解除人的病苦。总之,这本书很不错!
  •   用通俗的语言道出了中医的道理,让人们不禁就爱上了中医。
  •   好书值得看,生动,能学到中医知识.通俗.
  •   有理论,有实践,语言通俗易懂,例证贴切。在一定程度上让国人对本是国粹的中医雾里看花的的感觉得到改变。值得一读!!!
  •   仔细从头读到尾,真是一气呵成,是引领你走上中医之路的绝佳之作,强烈推荐
  •   我自己是学中医的都觉得收获颇丰,只有对中医的深入理解才能写得出这样浅易的道理,作者悟性极高,还会关注他的书
  •   通过作者质朴真挚的语言 看出了中医在民间的生生不息 薪火相传 让自己对自己的未来 充满希望和憧憬 很励志 很真挚 谢谢于浩老师 金玉良言!!
  •   在黄剑的博客中看到这位声称永远不受诊费的中医,马上就到当当上订了这本书,也算是对于医生的一点支持吧。看看当今有点名气的中医,包括黄剑博客介绍的其他中医,无不是诊费昂贵,实在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承担得起的啊,中医,真的渐渐变成贵族中医了。希望余医生能独善其身,弘扬中医!希望有一天能有机缘结识余医生!
  •   一个中医的成长故事,耐人寻味
  •   真希望全体中国人都能有文化自信,都能真正了解自己文化的价值。中医,比西医科学了一百倍,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故事书,也是让我们有所学习身体健康方面的起蒙书。值得爱好中医的朋友看。
  •   不要迷恋大医院,不要迷信专家,这些地方太多假中医,真正的传统中医药在民间,民间卧虎藏龙
  •   这本书不仅仅是说中医的事,如果早看到,可能对一个人的人生都会有很大帮助呢
  •   希望多出一些像这种中医人的学医和生活的传记。期待!
  •   入门学中医的方式,对初学者有益
  •   很适合初学者和想了解中医的人。对从事中医的人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强推。
  •   拜一个比较优秀的中医大家,跟师学习一段时日,你的思路会更清晰,医路也会更宽广更有效,像李玉宾遇到任启松后,齐玉茹遇到李可后,医术都有了质的发展。另外是否应该注重一下宏观思维。
  •   好书,我除了上班只用了一天多一点就一口气读完了。本书让人感受到了学习中医的艰辛之路,也感受到了中医的精奥,力挺!!!愿更多的读者购买并研读此书哦。
  •   作者以故事的方式讲述中医,很不错!
  •   这本书可以引导人学习中医的兴趣!
  •   值得一看,收获很大。对于中医临床人员犹有帮助!
  •   想开始自学中医的人不妨看看,作者用不疾不徐的语调以说故事的形式,把自己自小学习中医的过程娓娓道来,其中有很多中医基础的东西让你不知不觉地就吸收了。有了恶这个做基础,再看别的中医理论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   任之堂的书值得读,非常喜欢,确实少有把中医的理能讲得这么简单通俗易懂的。
  •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决定请作者为我诊病,虽然赶了不少路才找到作者,但服用他为我开的中药后,我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非常感谢推荐这本书给我的姐姐,也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能通过这本书找到一位真正的中医。
  •   好书!我是西医转学中医的医者。是本好书!
  •   这书更适合当做中医入门教材,从现实中进入中医之门,而不是坐在象牙塔里硬生生塞进脑子
  •   成长为好中医实在不易
  •   实实在在的经历,真挚的情感,详实的资料和感想。尤其作者对中医的理解和实践,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使人看到中医的希望,也为作者的精神所感动。
  •   这本书对于一个学习中医的医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反正对我是的,它给了我动力,给了我信心,坚定了我学习中医的信息。
  •   非常喜欢的书,适合中医入门者看,我购买的第一本拿到手通宵看完。余浩的书《医间道》更适合专业学医者看,自古以来,少数有中医把中医的理能讲得这么简单、通俗易懂。
  •   知中医,学中医,祖国的宝贵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希望越来越多像作者这样的有识之人,不断努力。
  •   一直以为,好中医找不到了,买了“医间道”后,也不知道是任堂主写的,所以没大看懂。在看了这本书后,豁然开朗,再看医间道,突然觉得看进去了。谢谢任堂主呕心沥血,弘扬中医。期待着下一本新书。
  •   民间中医传承,值得学习。
  •   中医人的眼福,值得一读。
  •   学中医的人值得一读的书。
  •   学中医这么多年,不如8岁的小孩!作者对中医的热爱和信任深深的感动了我,从书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感谢作者无私的解开一些秘方的面纱,谢谢!
  •   原来学习中医这么的难!

    这究竟是鼓励人还是让我们这些对中医有兴趣的人只难而退呢?

    不过,书里充满了作者的真诚与善意,可读性是很强的。
  •   看了一部分才来评价的,里面穿插了很多中医知识,如果没有一定中医基础的人可能会感觉有点吃力,但是其实还是很简单的知识,对于学中医的同学来说也算得上是一本激励自己的好书吧。
  •   挺喜欢的一本书 可以初步了解中医的知识
  •   这本书说明中医在民间,中医是民间智慧的结晶,中医的根在民间,民间也最需要中医,看完这本书,我就开始很自己为什么没有去学中医。
  •   很好的一本书,看了这本书后对中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   喜欢中医的朋友值得一看
  •   真实感人,值得了解的中医真相
  •   业余者可以通过这些书慢慢入门中医,了解中医
  •   推荐,中医入门!
  •   可作中医入门之基,写得生动形象。
  •   这是一本很好的中医入门书,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
    第一次读是在图书馆,读完之后受益匪浅,便果断买了一本,每次读都会有新的收获!
  •   一段感人至深的民间中医传承故事!很好!
  •   中医爱好者可以试试读读看看
  •   中医总是学无止境的,同是学中医的人,看到像作者一样认真努力学中医的劲头,总是能受到感染和鼓舞。
  •   中医就是应该立足于普通百姓间,继承发扬中医是每一位中国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很好的书,看到了作者的坚持与执着,也看到了老一辈人的苦心,愿中医可以发扬光大!
  •   感谢作者的至诚之心,读后受益匪浅。尤其是老爷爷那段,一丝淡淡的伤感。伟大的中医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多少大医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而现在还在坚持更是难能可贵!
  •   这真是一本好书!!!
    你可以把它当小说看。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让你对中医有更多的认识。
  •   写的很流畅,了解如何成为一个好中医。。。
  •   很好的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医的传承。
  •   还没开始看,别的书还没看完。但原来在网上看过任之堂主人在一个中医网上发的帖子,叫《医间道》,里边讲的不错。但没注意到他出书,刚好看到,就买了。习惯看书,觉得比看电脑舒服些。
  •   非常好,希望更多的中医有缘人看到这本书。
  •   爱好中医的人必看的一本书。
  •   看了这本书,你会不由自主爱上中医,并且想去学中医,上面很多药方很实用,我几个朋友都看了这本书,每个人都夸这本书写的好,孩子也很喜欢看,而且立志长大了要学中医,这是一本意义深远的书
  •   一本好书可能会对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影响。通过这本书不仅能了解到中医,更能隐隐感受到藏在背后的“道”:天地之道,中华文明之根。
  •   我是学中医的,大概因为高中学的理科,又阴差阳错的上了中医学院,水土不服了几年。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我对中医也很没信心,直到后来逐渐看了些启发中医兴趣的书,才算开了眼界,真是后悔虚度的几年光阴!这本书在买之前我就看过几遍网上文字版的了,还是在第一时间买回来珍藏,书中又加了些很好的内容,值。
  •   乡下也需要中医文化的滋养。这是送给父老乡亲的。以前都是自取,这次送货上门啦。感谢乡村邮送员,感谢当当网。
  •   首先我想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我本来买来当小说读,有空时看看,结果一拿到书,我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一直给他看完。看后感触很多。很为作者为中医事业所做的贡献深表敬意。随后,看了作者的博客,更是敬佩他的为人。
  •   作者写得很生动,如果对中医感到茫然的时候,应该读读这样的好书。
  •   原来中医就是我们的生活!看了这书,对我等普通人自学中医增加了信心
  •   网络上看还是不如手头有一本捧着阅读开心。她为我从另一方面打开了认识中医的大门。
  •   对学习了解中医有一定的帮助。
  •   学习中医的草根必看
  •   想学中医的人,看过会更有兴趣学中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