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陈辉树 编 页数:294
前言
本书共有21章.包括概述(血液病骨髓检查的发展过程及其临床意义)、骨髓的结构和功能、造血细胞分化成熟过程和骨髓组织学及细胞形态学、血液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常用血液病检查技术五部分。血液肿瘤部分包括概述、临床特点、骨髓病变特点、免疫表型、遗传学、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等。全书收集400多张骨髓组织学、骨髓细胞学、细胞化学和免疫组化彩色图片。每章附有适量相关参考文献。感谢《中华临床病理学丛书》编委会和人民军医出版社的举荐。感谢本书全体作者在十分繁忙的日常工作的情况下,仍以积极、热心、认真负责的精神,为编写本书所付出的辛劳。感谢于明华医生为本书提供全部骨髓与外周血细胞涂片的典型照片、崔雯副主任技师提供全部骨髓细胞化学的典型照片,王慧君医生提供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照片,北京儿童医院陈振萍博士提供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的照片.陈辉树提供全部骨髓活检切片照片。感谢中国医科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病案室赵芊、高洁等同志提供该院住院患者疾病分类的统计资料,感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祁森医生对本书编写工作的帮助。
内容概要
本书依据现代血液肿瘤诊断新模式,即基于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诊断模式,参照《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第4版)的标准与国内公认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编写而成。内容包括血液肿瘤(如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淋巴组织肿瘤等)、转移性非血液肿瘤疾病,以及常见的非肿瘤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类白血病反应和白细胞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疾病、脂质代谢异常、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骨髓改变、骨髓移植过程中的骨髓改变、少见类型血细胞异常疾病等,同时还介绍了常用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 本书内容丰富,图片资料珍贵,可作为血液病理学及相关临床、检验专业医师与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章 论 第一节 骨髓活检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 骨髓活检病理诊断的程序及特点 第三节 血液肿瘤病理诊断模式的变革第章 髓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造血组织的发生与骨髓组织形态学 第二节 正常骨髓组织的细胞形态 第三节 常见骨髓病理病变第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各亚型临床病理特点 第三节 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第章 性髓系白血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 第三节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性改变 第四节 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第五节 急性髓系白血病,非特指型 第六节 髓系肉瘤 第七节 与DOWN综合征相关的骨髓增殖 第八节 母(原始)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第章 性未定系列白血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各种急性未定系列白血病临床病理特点第章 髓增殖性肿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BLI阳性 第三节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四节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非特指型 第五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第六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第七节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第八节 肥大细胞增生症 第九节 骨髓增殖性肿瘤,无法分类第章 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慢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 第三节 不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BCR-ABL阴性 第四节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第五节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无法分类第章 系及淋系肿瘤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及PDGFRA、PDGFRB异常 第一节 髓系与淋系肿瘤伴PDGFRA重排 第二节 髓系肿瘤伴PDGFRNB重排 第三节 髓系与淋系肿瘤伴FGFR异常第章淋巴组织肿瘤 第一节 前体淋巴细胞肿瘤白血病 第二节 成熟淋巴细胞肿瘤白血病 第三节 其他小B细胞淋巴肿瘤白血病 第四节 伯基特淋巴瘤白血病 第五节 浆细胞性骨髓瘤 第六节 其他淋巴瘤侵犯骨髓第章 生障碍性贫血 第一节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二节 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三节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第章营养性贫血 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 第二节 巨幼细胞性贫血第章 血性贫血 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O 第二节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第章类白血病反应与白细胞减少症 第一节 类白血病反应 第二节 白细胞减少症第章 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第章 核吞噬细胞系统疾病 第一节 噬血细胞综合征 第二节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第三节 组织细胞肿瘤第章 质代谢异常疾病 第一节 戈谢病 第二节 尼曼-匹克病 第三节 蜡样组织细胞增生症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第章 IDS的骨髓改变第章 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骨髓改变第章 髓转移性肿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骨髓转移瘤的临床表现 第三节 各种骨髓转移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第章 见类型血细胞异常疾病 第一节 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 第二节 寄生虫感染血细胞形态异常 第三节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第章 用骨髓病理检查技术 第一节 骨髓病理制片技术 第二节 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技术 第三节 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第四节 免疫分型技术 第五节 常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第六节 骨髓细胞电镜技术附录A 髓系肿瘤免疫分型诊断抗体组合推荐表附录B 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表型抗体附录C T和NK-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表型附录D 霍奇金淋巴瘤免疫表型
章节摘录
插图:由小变大,胞质由少变多并逐渐出现细小颗粒。胞核由小变大,由圆变为不规则。幼巨核细胞核经数次核内复制(可见分裂象,常为多极对称或不对称核分裂象),但胞体不分裂,形成巨核细胞。巨核细胞为多倍体细胞,常见8倍体和16倍体,少数为32倍体和64倍体。成熟巨核细胞形状不规则,直径50~70um,核呈多个分叶,胞膜折叠为分界膜系统结构并将胞质分隔成迷宫样小区,一个小区为一个前体血小板,含10个左右血小板颗粒。骨髓内巨核细胞伸出细长胞质突起穿过血窦壁进入血窦内,胞质末端脱落形成成熟血小板进入血液。一个巨核细胞约生成2000个血小板。正常情况下,巨核细胞越大,胞质越丰富,形成的血小板越多;反之亦然。5.淋巴细胞的分化淋巴细胞在骨髓、淋巴结、胸腺或弥散于黏膜内的淋巴组织中分化,包括前驱、幼稚和成熟3个分化阶段。前体淋巴细胞存在于骨髓和胸腺,幼稚淋巴细胞存在于胸腺、淋巴结和黏膜内淋巴组织。淋巴细胞包括多种亚群,小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呈现母细胞化(CDl0+,非TdT+)。母细胞化(或转化性)淋巴细胞胞核中等大小、染色质匀细、浅染,核仁小或不明显。淋巴细胞亚群和处于不同转化阶段的淋巴细胞主要依靠其免疫学表型进行鉴别。四、骨髓非造血细胞的功能骨髓非造血细胞即指广义的骨髓间质细胞,包括内皮细胞、网状细胞、脂肪细胞、基质细胞、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内皮细胞、网状细胞、脂肪细胞是最重要的骨髓非造血细胞,这些细胞构成骨髓海绵样结构并合成、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参与造血调控。
编辑推荐
《骨髓病理学》为中华临床病理学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