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人民军医 作者:姚美玉
前言
中医作为我国四大国粹之一,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绽放着璀璨的光芒,而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医,一直是困扰当代中医教育界的关键问题。现有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虽然提高了中医人才培养的效率,但受体制所限,只能够培养具备中医药基础知识的基本人才或储备人才,难以成就高级中医药临床人才。中医是经验性很强的医学体系,其理论的独特性和临床思辨的灵活性决定了中医经验传承的复杂性和“中医临床家”培养的难度,也形成了中医传统“师承教育”模式产生和延续的基础。在传统中医“师承教育”模式下,基本保证了经验传承的有效性,但徒弟继承的经验多带有单一性和局限性,且人才培养的效率及综合素质不高,在中医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远远无法满足社会对中医药高级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在保证名老中医经验有效传承的前提下,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中医临床人才,正是我们现在探讨新型中医药师承教育模式所希望达到的目的。1990年,国家在充分肯定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历史贡献的同时,由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人事部联合召开了拜师大会,正式推行高级师承继续教育。这是以培养名医为目标的继续教育,内容是为全国名老中医配备精选的高级徒弟,教学方式采用师带徒模式。这些名家带徒,在一对一传授之外,还举办讲习班、研修班,请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组织名老中医药专家介绍学术经验,以期让学术继承人不仅学习指导老师的经验,还能博采各家之长。
内容概要
本书是王秀霞老教授行医数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系统阐述了王老在诊治妇科病,特别是疑难杂症方面的独到经验。对每种疾病,编者先总结古代及近现代的中医理论经验,再分析王老独特的辨治思维,病案解析部分揭示了其遣方用药的心得和独到特色,突出了临床实用性和中医辨证思维。
作者简介
王秀霞,教授,女,70岁,全国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接受《中华医药》专题采访。2010年获得哈尔滨市“百年风采女性”称号。
王秀霞教授临床工作近50载,在妇产科教学、医疗、科研工作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撞长中医药治疗妇科疑难疾病包括月经失调、各类型闭经、围绝经期综合征、免疫性不孕反复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盆腔炎、外阴自斑等。
其自行研制的中药坤宁安、痛可舒在临床中取得显著疗效,其研究成果《坤宁安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研究》予2005年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痛可舒对外在性内导症病灶作用的研究》获哈尔滨市科技局科研成果三等奖。获其他各类奖项五项,发表文章30余篇。
书籍目录
第1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特色治疗崩漏 一、中医对崩漏的认识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分型 四、治疗 五、王秀霞特色治疗崩漏的经验总结 六、病案第2章 辨证辨病相结合治疗闭经 一、西医对闭经的认识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分型 四、辨证辨病相结合第3章 古方今用治疗痛经 一、古代中医对痛经的认识 二、近代中医对痛经的认识 三、王秀霞治疗痛经的经验总结第4章 加减化裁治疗经断前后诸证 一、古代中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二、近代中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三、王秀霞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总结 四、病例第5章 预培其损治疗滑胎 一、古代中医对滑胎的认识 二、近代中医对滑胎的认识 三、王秀霞治疗经验总结 四、病例第6章 辨证求因治疗不孕 一、古代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二、现代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三、王秀霞治疗不孕症的经验总结第7章 祛瘀生新治疗药物流产后恶露不绝 一、古代中医对产后恶露不绝的认识 二、现代中医对药物流产后出血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王秀霞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经验总结 四、病案第8章 扶正祛邪治疗妇科肿瘤 一、中医对妇科肿瘤的相关认识 二、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现代研究 三、现代医学对于妇科肿瘤的研究 四、王秀霞治疗妇科肿瘤的经验总结第9章 首创干扰素疗法治疗外阴自斑 一、中医对外阴白斑的认识 二、中医药对外阴白斑的现代研究 三、现代医学对外阴白斑的认识 四、王秀霞治疗外阴白斑的经验总结 五、病案第10章 茯苓导水汤如减治疗子肿第11章 清肝引经汤加减治疗经行吐衄 第12章 趁痛散加减治疗产后身痛第13章 补肾健脾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第14章 “周期疗法”治疗经行乳胀第15章 “周期疗法”治疗经行乳胀第16章 异病同治一琥珀治疗宫外孕第17章 特殊病例王秀霞教学经验总结附录A 科研成果附录B 论文著作
章节摘录
(1)补气升提:方中黄芪性温,味微甘,能补气,兼能升气,具有补气升提之功效,妇女崩漏者多由气虚而致,故用之以补气升提,且为补气之功最优,因此黄芪被推为补气升提药之长;白术性温而燥,气香不窜,味苦微甘微辛,善补气健脾以统血。二药相合,共奏补气升提以统血之功效。 (2)固涩通瘀:龙骨味淡,微辛,性平,质最黏涩,具有翕收之力(以舌舐之即粘舌不脱,有翕收之力可知),有收敛元气、镇惊安神、固涩滑脱之效,其味微辛,收敛之中仍有开通之力,故《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泻利脓血,女子漏下,而又主瘾瘕坚结也。”牡蛎味咸而涩,性微凉,功能收敛固涩;山茱萸味酸性温,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酸收之中,大具开通之力。二药与龙骨相合,收敛固涩且通瘀,以防收敛之药虽能止血于一时,但不能固其本,恐其迅速复发。正如张锡纯先生说:“龙牡、萸肉性皆收涩,又兼具开通之力……以成止血之功而又不至有遽止之患,致留瘀血为恙也。”海螵蛸味咸而涩,性微温,本品能收敛止血;茜草味苦,性寒,功能化瘀止血,本品苦寒泄降,专人肝经血分,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化瘀,遂善治夹瘀之崩漏。二药结合,既能固涩止血,又可化瘀行血。 (3)补气养血:生地黄微苦微甘,性寒,具有清热、滋阴、养血之功。《神农本草经》载其“逐血痹”“除积聚”“除痹”。说明其性不腻不滞,为功补兼备之药;白芍味苦微酸,性凉多液(单煮之其汁甚浓),善滋阴养血,退热除烦。二药寓于补气药之中,体现出补气升提同时不忘养血之义。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