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人民军医 作者:刘宁//王国玮 页数:155
前言
《王鸿士临证经验实录》(以下简称《实录》)出版了,我作为小字辈的学生实在不敢为老师辈的《实录》写序,但我很愿意为此《实录》写点感言。王鸿士教授是京城已故的一位肝病大师。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经常耳濡目染,领略王老治疗肝病的妙法。王老处方字迹清秀,排列有序,常用佛手、香橼、青陈皮以舒气,小蓟、白茅根以凉血,连翘、败酱草以解毒,二至丸以补肾。20世纪70年代,我曾治疗一位东城区委的肝病患者,疗效不佳,即请王老指教,王老用吴鞠通的三石汤加马鞭草,取甘寒清利而获愈,至今难以忘怀。我很羡慕当时经常跟王老临诊的医师,如郭士滋、戴梅芳、陈增潭等,他们不仅受益匪浅,而且经常整理王老的处方经验。1985年,《中医杂志》社约我组稿,为《专题笔谈》编写“乙型肝炎证治”,我当即请王老为第一撰稿人,随后我便经常按王老的思路治疗乙肝,收益良多。我深深感悟到:“多拜师、多拜名师”才是自己成长的必由之路。今天《实录》出版了,我一定再次细读并认真领会王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用于临床,在体验中提高自己的中医诊疗本领。我到肝病科工作后接触王老更多了,发现王老常用生石膏、寒水石等甘寒清气药,验之于肝病或热病常获奇效。细究其由,才知早在王老就读于孔伯华等人创办的“北京国医学院”前后,他即随孔老学习诊疗温热病和现代传染病的经验特长。孔伯华先生治病诊脉多见弦象,并称诸病多生于郁,郁而不舒则不遂肝木条达之性,故脉多见弦。且郁未有不病火者,火未有不由郁者,是以脉弦而多数也。孔伯华先生谓石膏“其泻胃火,解肌表,生津液,除烦渴,退热疗狂,宣散外感温邪之实热,使从毛孔透出,其性之凉并不重于其他凉药,但其解热之效,远较其他凉药过之”。
内容概要
王鸿士先生是诊治肝病和疑难杂病的著名中医专家。本书为“王鸿士名家研究室”历经3年的收集、整理、研究而成,系统阐述了王鸿士先生的学术理论和一整套的辨病辨证体系、用药规律,对很多难治病症提供了医治思路和方法。全书分四篇:成才篇讲述了王鸿士先生的成长经历、从医之路;学术篇讲述了王鸿士先生的学术渊源、思想成就;医术篇讲述了王鸿士先生独到的临证经验、医案分析;传承篇讲述了后人感怀和王鸿士先生的学术影响。书末附有王鸿士先生的生平年表和学术论文集。本书既有实用的经验又有人文的感悟,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社会意义,适于各级中医师和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刘宁,女,北京人,现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史文献教研室主任。1982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治疗工作,尤其善于内科、妇科等多种常见病的诊治。先后在《时珍国医国药》《中医文献杂志》《新中医》等专业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多部教材,主持并参与多项市、局级科研课题,是北京中医药管理局“薪火传承3+3工程”王鸿士名家研究室负责人。
书籍目录
成才篇——成长经历、从医之路 一、家学启蒙与学院经历 二、拜师之路 三、医家生涯学术篇——学术渊源、思想成就 一、王鸿士治肝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王鸿士治肝学术特点 三、王鸿士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思想及方法 四、王鸿士治疗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的思想及方法 五、王鸿士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及治疗学术思想 六、王鸿士治疗郁证的学术思想 七、王鸿士治疗胸痹的学术思想 八、王鸿士治疗温热病的学术思想医术篇——临证经验、医案分析 一、肝病临证经验 二、疑难病症治疗经验传承篇——后人感怀、学术影响 一、父爱深沉 二、师恩难忘 三、医者之心 四、医道传承附录A 王鸿士生平年表附录B 王鸿士学术论文集编后语
章节摘录
王鸿士先生1919年出生于天津武清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他的祖辈七代为医,其祖父、父亲都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家庭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幼的王鸿士,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扶伤济困、行医治病的种子。15岁的王鸿士就已经随父应诊看病,侍奉左右了。这段时间他在家庭的熏陶下,父亲的指导下,主攻岐黄之术,而这也为他日后的行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家学对王老的影响,今天我们能了解到的只有这些,更多的关于王老早年学医经历的资料涉及的都是他拜师求学的内容。王老生活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段动荡的岁月。这不仅表现为连年的战争和外敌的入侵,也表现在思想和文化领域。1919年在北平(今北京)暴发了一场波及整个中华大地,并影响深远的事件——五四运动。这场运动掀开了中国声势浩大的文化西学革命的序幕,而与之相呼应的另一结果便是传统文化遭受到了学术界前所未有的批判。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与传统历史、传统文化有关的一切都被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自然也在其中。对中医的怀疑和否定从20世纪初年就已开始。随着国家命运的颠沛流离、每况愈下,华夏文化的所有成果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同时,随着外来西方文明的不断引进,这一趋势愈演愈烈,而对此推波助澜者甚至包括我们熟知的一些大学者。近代第一位提出废除中医的人就是著名学者俞樾,他于1879年开始撰写《俞楼杂纂》一书,共50卷,其中的第45卷里专有《废医论》一文。这可谓开批判中医之先河,随后对中医的贬斥、误解便不断生发。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的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文中他对中医有如此评介:“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其想像之最神奇者,莫如‘气’之一说。其说且通于力士羽流之术;试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此‘气’之为何物也!”新文化运动中的旗手都如此看待中医,整个运动的导向就可想而知了。
编辑推荐
《王鸿士临证经验实录:学术成就与医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