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眼病治疗新概念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宋琛  页数:222  

前言

《缺血性眼病治疗新概念》于2005年8月出版至今已3年多了。一种治疗眼缺血较系统的新理念与全国眼科界同道见面了,它有力地推动了缺血性眼病的正确治疗,给患者带来了福音。当然,新理念一提出有赞成的、有惊喜的、有质疑的,也有不屑一顾的,这些都是学术民主、学术进步的体现,《缺血性眼病治疗新概念》正需要在这样的环境里茁壮成长。由于第1版编写时间仓促,有些与缺血有关的内容欠缺,如自主神经系统、颈内动脉缺血、放射性视神经病变、干眼症等;有的与治疗有关的问题交代不全面,如用复方樟柳碱是否要做过敏试验;个别解释有错误,如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错误地解释成足太阳膀胱经。对欠缺的应予以补充,不全面的应尽量使其完善,错误的应认真纠正。近3年来,虽然我更年迈,但尚未完全脱离临床,每周出2次门诊,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有新发现和新体会。现在CA已被眼科同道们在缺血性眼病的治疗上普遍采用,并扩大了其适应证,如用于弱视、干眼症、过敏性眼疾等,都看到了希望。可惜有的医师对眼缺血的治疗不是单独用CA,而仍然是首先用大剂量激素,多途径中、西扩血管药治疗再加CA,庞大的药群作用,压制了单独应用CA的效果,延长了病程,甚至使病情恶化,造成患者身、心痛苦和经济、时间上的损失,身为医师,深感痛心。所有这一切都是第2版的客观需要。第2版凝结着我和同道们这3年来的心血,愿它能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北京紫竹药业公司市场部助理产品经理陈明同志协助对该书第2版增加的图谱进行一一拍照并输入计算机;第2版的出版,得到了该药业经营公司张永顺副总经理的关心与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书中的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过去被眼科学界欠加关注的缺血性眼病,实际上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并随着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升高和各种外伤发生的增多而呈上升趋势。宋琛教授将自己几十年积累的眼科临床宝贵经验和长期实验研究成果及独到的见解编撰成书。本书深刻地阐述了由于严重情感激动的精神创伤,使自主神经调节血管运动功能失调而发生眼缺血的新理念;详细地介绍了缺血性眼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各种检查方法、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特别是重点突出地介绍了她首创的复方樟柳碱治疗方法,并以动物实验及多中心临床验证以证实其特效。全书共分14章,内容新颖,观点独到,病例典型生动,图像精美清晰。此书可供各级医院眼科医师在工作中参考,亦可供高年资研究生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宋琛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女,汉,1924年11月生于辽宁海城,中共党员。1945年10月参军,毕业于辽宁盛京医科大学。解放前,任辽东军区第8医院外袢医生,兴山中国医大外科教员,附属医院外科住院总医师,东线卫生部26医院副医务科长;曾参加大孤山、凤凰城、临江、三下江南、四平战役的伤员救治及培训战伤外科医师。1948-1949年10月任大连关东医学院外科讲师、教育科长。解放后,任北京人民医院外科医生、北京友谊医院眼科主任、北京第二医学院眼科教研室主任、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主任、军医进修学院教授。曾参加朝鲜战争手术队.西南边境自卫反击战眼科巡回医疗指导。1998年3月离休。
曾任全军眼科学科委会主任委员,军队医学科技进步奖评委、国家医学科技进步奖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中华眼科等5种杂志编委。
擅长眼外伤、眼底病的治疗及眼成形手术等。对碱烧伤、挫伤、快中子损伤有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对缺血性眼病(包括外伤缺血)的研究已达较高水平。
曾获亚太眼科学术会杰出贡献奖(1993)、国家卫生部医药卫生技术革命先锋奖(1958)、国家进步奖及发明奖各1项,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14项,其他医疗成果奖9项,是解放军总医院“八五”、“九五”科技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发明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各种缺血性眼病,其效果突破了传统的治疗,获国家发明专利ZL 971201 75.7,并获中国香港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已投放市场。中美眼科学会授予中华眼科金苹果奖。
编著《眼科经验汇辑》、《眼成形外科学》第1、2版,《缺血性眼病治疗新概念》第1、2版;主编《眼组织电镜图谱》、《手术学全集·眼科卷》第1、2版;参与编著《眼科诊断学》、《眼创伤学》等10部著作。发表论文100余篇。

书籍目录

第1章 眼球及其附属器的血液供应  第一节 动脉系统    一、颈内动脉    二、眼动脉  第二节 眼球的血液供应    一、视网膜中央动脉    二、睫状血管系统  第三节 脉络膜各层的组织结构    一、脉络膜上腔和脉络膜上组织    二、脉络膜血管层    三、脉络膜血管分区供应的临床意义    四、脉络膜血管床的分水界及其临床意义    五、脉络膜玻璃膜层    六、脉络膜静脉    七、脉络膜的神经供应    八、葡萄膜的血液供应  第四节 自主神经系统    一、交感神经    二、副交感神经    三、自主神经对各器官的支配    四、自主神经的化学传递第2章 缺血性眼病  第一节 眼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第二节 眼缺血  第三节 脉络膜缺血的病因    一、局部因素    二、全身因素  第四节 眼缺血的发病机制  第五节 眼缺血的生理病理变化    一、眼缺血时血管活性物质——血栓素与前列环素的变化    二、眼缺血时自由基活性的变化    三、眼缺血时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的变化    四、眼缺血时内皮素对眼血管及血流量的影响第3章 临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没意识到眼外伤致眼缺血  第二节 对精神创伤的应激反应是眼缺血的发病诱因缺乏理解  第三节 误诊问题  第四节 对传统治疗方法的误解  第五节 解决存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第4章 缺血性眼病的分类  第一节 原发性眼缺血  第二节 继发性眼缺血第5章 缺血性眼病的检查方法  第一节 视野检查  第二节 眼血流图描记法    一、正常眼血流图三项指标    二、几种眼病的眼血流图    三、眼血流图及亚硝酸异戊酯吸入试验  第三节 眼球压迫试验  第四节 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术  第五节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  第六节 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  第七节 计算机X线断层照相术  第八节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  第九节 视觉诱发电位第6章 原发缺血性眼病的临床表现第7章 继发性缺血性眼病——眼外伤第8章 全身性血管病变致眼缺血第9章 缺血性眼病的治疗第10章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眼病的方法第11章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眼病的机制第12章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期临床试验总结第13章 复方樟柳碱口服液治疗缺血性眼病第14章 典型病例介绍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4.黄斑部脉络膜循环黄斑中心凹是缺乏视网膜血管的独特区域,主要由其下方的脉络膜循环供血。荧光造影发现,正常人黄斑区似乎缺乏一级动脉网,仅由大血管干的分支供应,这些大血管干发出分支走向黄斑区。黄斑部脉络膜来自数支血管干,并非由个别血管供应。脉络膜内除血管外,还有间质组织,包括胶原纤维、弹性纤维、色素细胞、平滑肌纤维、内皮细胞等。它和脉络膜上组织的区别:越向内胶原纤维越增多,弹性纤维越减少,内皮细胞减少,结缔组织细胞增多。老年人脉络膜间质增厚,胶原纤维增多,甚至发生硬化和变性,尤其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结缔组织的变性更明显。脉络膜间质内弹性纤维前起于睫状体,向后到达眼的后极部,斜行相连,它的作用是和睫状体的纵肌相平衡和对抗的。当睫状体纵肌收缩时,使脉络膜内组织开放,血管充盈,血量增多,通过这种联系,使脉络膜和睫状体形成一个整体,发挥其对眼内循环和眼内压的调节和控制作用。三、脉络膜血管分区供应的临床意义1.赤道部脉络膜它是睫状后短动脉的末梢和睫状前动脉的返回支汇合之处,血液供应不足,故易发生病变,如视网膜色素变性,除了此处杆状体较多的原因外,这部分血液供应较差也是一个原因。2.周边部脉络膜由于周边部脉络膜和后极部脉络膜的血液供应是截然分开的,当视网膜中央动脉完全阻塞时,其周边部视网膜还可保留一部分功能,说明周边部脉络膜血液供应的独立性,它能够供应视网膜全层,而不像其他部分脉络膜只供应视网膜的外层。3.黄斑部及其附近脉络膜此处脉络膜血管的特点:一是毛细血管特别密,而且毛细血管之间的空隙特别小;二是单位面积内血管含量特别多。临床上局限于黄斑部及其附近的病例很多,如黄斑变性、近视性脉络膜出血、继发于脉络膜毛细血管变性之后的视网膜囊样变性,均局限于黄斑部,在老年性脉络膜硬化病中,黄斑及其附近的脉络膜毛细血管可发生显著萎缩性改变,而其余部分的脉络膜可完全不受累。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可能和供应眼后极部的睫状后短动脉管径狭窄有关。4.视盘外围脉络膜此区的脉络膜动脉及毛细血管网也是独成一个系统。尽管它有一部分是由秦氏动脉环的分支所供应,并与视盘部的毛细血管有联系。但是,它和脉络膜其他部分的血液供应几乎是完全分开的,在眼球钝伤的病例中,有时可使这部分脉络膜血管破裂,导致视盘周围脉络膜萎缩。

编辑推荐

《缺血性眼病治疗新概念(第2版)》是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缺血性眼病治疗新概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探索性的书价值自不必说,就是价格偏贵了
  •   书外壳是烂的。包装是好的。显然是故意的!~好在不影响使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