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王世民,王永吉 主编 页数:370 字数:205000
前言
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是选方遣药,医生在“望闻问切”确立诊断之后,首要的就是善于选择适宜的方剂和中药施于病人,才能使方对病,药对症,效如桴鼓。本书是方与药兼备,便于临证时参考、使用,故名《实用中医方药手册》。此次修订,除参考了一些读者的意见之外,主要做了以下调整或修订。方剂部分压缩和删除了少用或过时的方剂或成药;增加了目前常用方药或新方,如地奥心血康,中西药合璧的消渴丸等;对某些可能有潜在新用途的药品也加以介绍,如双黄连口服液,实验研究证明对禽流感病毒杀灭率可达94.3 7%,提示对人禽流感防治有研究的潜力,并告知本品与氨基苷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能有配伍禁忌等。在中药部分,对有发展、开发潜力的药品,在备注项中尽量略加介绍。如有益生元作用的菊芋,其同科植物菊苣,据研究对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有调节作用,其提取物可能成为降尿酸的有效药物,而菊芋与其同科,似也可能大有希望。再如补益良药人参,传统都是用其根入药,而现在已知人参花蕾中的有效成分是根的5倍以上,岂不更有开发价值。对于中药材的品种混乱,如大青叶、板蓝根、郁金、姜黄、莪术等,都在备注项下做了尽可能简要的说明。 本次修订,虽然有多人参加,但限于我们的水平,不足和错误仍恐难免,敬希读者指正为感。
内容概要
本书由中医方药学专家编著,分方剂和中药两部分。方剂部分共精选经方、验方980余个,按其功能效用分类,分别介绍其组成与用法、主治和临床应用;中药部分共精选中药545味,以表格形式阐述,包括性味、功能、主治病症和常用剂量等。本书的特点是内容精练,阐述简明,实用性强,既适合中医院校学生学习方药之用,又可作为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临证用药的工具书,还可供中医药爱好者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方剂 一、解表剂 麻黄汤 [附方] 三拗汤 华盖散 麻杏薏甘汤 桂枝汤 [附方] 葛根汤 新加汤 小青龙汤 [附方] 从龙汤 桂龙咳喘宁胶囊 射干麻黄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附方] 麻黄附子甘草汤 再造散 银翘散 [附方] 清瘟解毒丸 感冒退热颗粒 复方鱼腥草片 小儿速热清口服液 双黄连口服液 桑菊饮 [附方] 葱豉桔梗汤 葱豉汤 活人葱豉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附方] 大青龙汤 越婢汤 柴葛解肌汤 [附方] 清眩丸 防风苍术汤 竹叶柳蒡汤 …… 二、泻下剂 三、和解剂 四、表里双解剂 五、清热剂 六、开窍通关剂 七、温里回阳剂 八、消导化积剂 九、补益剂 ……第二部分 中药附录方药索引
章节摘录
【主治】咽喉肿痛,单双乳蛾及无名肿毒。 【临床应用】本方是一个作用多方面的制剂。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常用于口腔咽喉肿痛、白喉、腭扁桃体炎、腮腺炎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主要作用是抗炎、抑菌、镇痛、强心,并发现本药还能抗癌,治疗消化道肿瘤和白血病。日本人以此方加减,制成了“救心”,用于心脏疾患,行销全世界。与此方相类的还有不少,如六应丸(《中国药典》)其组成是上方去麝香,加丁香,也是微丸,用量及功效基本相同。 【附方】 梅花点舌丸(《中国药典》)原名梅花点舌丹冰片、硼砂、葶苈子、沉香、血竭、制乳香、雄黄、熊胆、制没药各30g,麝香、牛黄、朱砂、制蟾酥各60g,珍珠90g,依法制为水丸,每10粒重1g,每次服3粒,每日1~2次;外用以醋化开,敷于患处。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疔疮痈肿初起,咽喉、齿龈肿痛,口舌生疮。可用于化脓性炎症,局部红肿疼痛者;也可用于胃癌等肿瘤。孕妇忌服。 解毒消炎丸(《常用中成药》)附:消炎解毒丸公丁香135g,雄黄、蟾酥各60g,朱砂45g,依法制成小丸,每16粒重0.3 g,成人每次服4~6粒,小儿2~3粒,每日3次,饭后吞服(本药不宜空腹时服用,也不要研碎服);外用可取数粒,用少许冷开水或米醋化开,涂于患处(溃烂后禁外涂)。功能解毒,消肿,止痛。治痈、疖、疔疮、毒虫咬伤、乳蛾、咽喉肿痛等。可用于一般咽喉部炎症、腭扁桃体炎及皮肤化脓性炎症等。消炎解毒丸(《中药制剂手册》)蒲公英25000g,金银花、连翘、甘草各600g,防风300g,依法制成浓缩丸,每170粒重30g,每次服20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炎。治毒热引起的疮疡疖肿,红肿疼痛,妇女乳疮,小儿疮疖等症。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