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方60首讲记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宋永刚  页数:271  字数:278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方剂是在中药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配伍结构和关系稳定的治病工具,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名方,一首名方的形成经历了多年的临床验证,行之有效,世代传承,治疗效果已为历代医家所公认。所以,名方是临床经验的总结,是人体实验的客观记录,是中医药学中的精华。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方剂学也不例外。准确把握方剂学理论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名方和学习名方。中医几千年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有继承才能有发展,不管是从现有的方剂数量来看,还是从历代名医的观点来看,现有的名方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这从现行的《方剂学》教材即可看出。教材是以距今约1800年的《伤寒杂病论》方为主体,而近百年中医的飞速发展,创制了众多的验方和效方,但大部分的验方和效方仍是从名方化裁而来。理论终究是理论,其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只有服务于中医临床才能体现其医学价值。  多年来的中医院校《方剂学》教材所选用的方剂大部分是名方,这为名方的传承奠定了基础。然而,基于教材的编写要求,及中医这一古老医学的特殊性,有些术语晦涩难懂,给初学者的学习和领悟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如何将专业术语用直白的语言讲清楚,如何把临床应用讲好,把要点讲清,直接关系到初学者对于方剂的理解和应用.这就是笔者撰写本书的目的所在。  一、编写体例  每一首方剂均从来源、组成、剂量、用法、配伍、应用、加减、名家论述共8个方面进行讲解。  来源:从方剂的来源可以看出作者创制该方时的初衷,有必要对其进行了解。在原方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方应用的指征加以点明,同时进行简单地讲解。  组成:主要阐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方剂中有关的药物进行讲解,阐述其性味、作用、炮制等。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以自己的方剂课堂讲稿为基础,分别从来源、组成、剂量、用法、配伍、应用、加减、名家论述3个方面,介绍了常用名方60首的学用心得,既有翔实的理论知识,又有具体的临床实践,内容详略得当,讲解通俗易懂,适合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白虎汤清营汤黄连解毒汤龙胆泻肝汤葛根黄芩黄连汤青蒿鳖甲汤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玉屏风散四物汤归脾汤炙甘草汤六味地黄丸肾气丸完带汤酸枣仁汤半夏厚朴汤苏子降气汤旋覆代赭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温经汤生化汤黄土汤川芎茶调散消风散镇肝熄风汤黄连阿胶汤平胃散茵陈蒿汤五苓散猪苓汤真武汤独活寄生汤二陈汤止嗽散半夏白术天麻汤乌梅丸附录索引

章节摘录

  麻黄汤  【来源】  本方来源于《伤寒论》,主要条文如下: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2.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3.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讲解  1.《伤寒论》中与麻黄汤主治或风寒表证病机相关的条文多达10余条,第(1)条是太阳病的提纲证,凡是外感风寒均可出现“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麻黄汤证也不例外。  2.第(3)条是太阳伤寒的临床表现,对伤寒来说,初期可以不伴发热,但时间稍长则多伴有发热,故有“或己发热,或未发热”之说,但一定有“恶寒、体痛、呕逆、脉浮紧”的表现。  3.第(35)条是本方的主治证,因主治证有八个症状,故称“麻黄八症”,大致分为三组,第一组为邪气在表,发热、恶寒;第二组为诸痛证,即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第三组为肺气失宣,表现为无汗而喘。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名方60首讲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非常实用,书中没有君臣佐使等玄理,应用指征写的非常明确,实用性强。
  •   是对传统方剂学的颠覆,适用于临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