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熊旭东 主编
前言
近年来随着细菌的多重耐药、病毒的隐匿变异和自然灾害的不断出现,感染病药物治疗的迅猛进展,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感染病药物治疗新知识和国内外感染病药物治疗最新进展。鉴于这样的宗旨,我们编著了本书,从临床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出发,给临床工作者在抗感染药物治疗方面提供临床参考。本书分四篇共21章,第一篇为感染病药物治疗的临床基础,着重介绍全身反应综合征和脓毒症的基础知识等;第二篇为抗感染药物,重点介绍细菌耐药机制,细菌、病毒、真菌感染的常用抗菌药物的相关进展以及免疫调节药物治疗;第三篇为病原微生物感染及其治疗,根据微生物分类,分别阐述微生物的致病特点、临床治疗与预防的进展;第四篇为常见组织器官感染的治疗,从临床分类的角度出发,介绍对各系统具有代表性的感染病的药物治疗方案与临床指南。本书以上海20多位感染病学专家、教授为主的编委会,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最新专著和期刊,广泛征求了临床各科在抗感染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全体编写人员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限于主编和作者水平,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前辈和同仁不吝指正。
内容概要
为适应广大医药工作者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抗感染药物的基本知识和最新进展需要,由临床一线知名专家、教授撰写了本书。全书分4篇,共21章,分别论述了感染病药物治疗的临床基础,全身反应综合征和脓毒症等基础知识;重点介绍细菌耐药机制,细菌、病毒、真菌感染的常用抗菌药物的相关进展以及免疫调节药物治疗等。 本书实用性、指导性强,是一部指导临床医生提高感染性疾病治疗水平的参考书,也可供医学生、研究生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感染病药物治疗的临床基础 第1章 感染的免疫反应性组织损害 第一节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第二节 脓毒症 第2章 感染的常见临床表现 第一节 发热 第二节 皮疹 第三节 肝脾大 第四节 全身中毒症状 第3章 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第一节 感染的治疗 第二节 感染的预防第二篇 抗感染药物 第4章 抗菌药物作用及耐药机制 第一节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第二节 细菌耐药机制 第5章 细菌感染药物治疗 第一节 青霉素类抗生素 青霉素 苄星青霉素 哌拉西林 第二节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头孢拉定 头孢呋辛 头孢哌酮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第三节 头霉素类抗生素 头孢西丁 头孢美唑 第四节 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曲南 第五节 β-内酰胺酶抑制药复合制剂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第六节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 第七节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第八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阿米卡星 奈替米星 依替米星 第九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 莫西沙星 第十节 糖肽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第十一节 唑烷酮类抗菌药 利奈唑胺 第6章 病毒感染药物治疗 第一节 抗疱疹病毒药 阿昔洛韦 更昔洛韦 伐昔洛韦 第二节 抗反转录病毒药 司他夫定 齐多夫定 拉米夫定 奈韦拉平 第三节 其他抗病毒药 金刚烷胺 干扰素 利巴韦林 利托那韦 茚地那韦 第7章 深部真菌感染药物治疗 第一节 多烯类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 第二节 唑类抗真菌药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第三节 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 卡泊芬净 第8章 免疫调节药物治疗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制剂 第二节 细胞因子制剂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 第四节 其他免疫调节药第三篇 病原微生物感染及其治疗 第9章 病毒性感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痘与带状疱疹 第三节 EB病毒感染 第四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 第五节 人腺病毒感染 第六节 乙型病毒性肝炎 第七节 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 第八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九节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第十节 流行性感冒 第十一节 狂犬病 第十二节 艾滋病 第十三节 柯萨奇、艾柯病毒感染 第10章 细菌性感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表皮葡萄球菌感染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感染 第四节 肠球菌属感染 第五节 奈瑟菌属感染 脑膜炎球菌感染 淋球菌感染 第六节 肠杆菌科细菌感染 大肠埃希茵属感染 克雷伯菌属感染 肠杆菌属感染 枸橼酸杆菌属感染 沙雷茵属感染 变形杆菌属感染 第七节 葡萄糖非发酵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铜绿假单胞茵感染 不动杆菌属感染 嗜麦芽窄食单胞茵感染 第八节 沙门菌属感染 伤寒 副伤寒 第九节 志贺菌感染 第十节 弧菌科细菌感染 霍乱 第十一节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第十二节 嗜肺军团菌感染 第十三节 分枝杆菌属感染 肺结核 第十四节 厌氧菌感染 艰难梭茵感染 破伤风 第11章 衣原体感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肺炎衣原体感染 第12章 支原体感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支原体肺炎 第13章 深部真菌感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念珠菌感染 第三节 隐球菌感染 第四节 曲霉感染 第五节 毛霉感染 第六节 组织胞浆菌感染 第14章 寄生虫感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疟疾 第三节 血吸虫病第四篇 常见组织器官感染的治疗 第15章 全身性感染 第一节 血流感染 第二节 脓毒性休克 第16章 呼吸系统感染 第一节 社区获得性肺炎 第二节 呼吸机相关肺炎 第三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 第17章 循环系统感染 第一节 病毒性心肌炎 第二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18章 消化系统感染 第一节 感染性腹泻 第二节 真菌性肠炎 第三节 细菌性腹膜炎 第四节 细菌性胆道感染 第19章 泌尿系统感染 第一节 前列腺炎 第二节 肾盂肾炎 第20章 神经系统感染 脑脓肿 第21章 皮肤、骨、关节感染 第一节 蜂窝织炎 第二节 化脓性骨髓炎 第三节 化脓性关节炎
章节摘录
第1章 感染的常见临床表现第一节 发热发热是感染性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大部分发热也都是感染性疾病所致,但发热也可见于非感染性疾病,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内脏血管梗死及药物热等。一、发热的定义发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解中枢或体温中枢本身功能紊乱等原因,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则称为发热。一般认为体温正常值为37℃,但这是一种粗略的说法,它随测量的时间、方法不同而有一定程度的不同。人体的体温一日间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下午较早晨高,但相差一般不会超过1℃。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进餐后体温可暂时升高。妇女在月经期体温可较平日为低,排卵期和妊娠期体温常稍高于正常。高温作业时体温也可稍高。此外,老年人代谢率较低,其体温也可较青壮年稍低,而小儿的代谢较高,其体温可较成年人稍高。一般成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舌下)温度波动在36.3~37.2℃这样一个较小的范围,不同个体的正常体温也稍有差异。直肠内温度一般比口腔的高0.3~0.5℃,腋窝温度比口腔的低0·2~o.4℃。以直肠温度最为准确,但因为口腔温度既较准确又比较方便测量,目前临床多采用口腔测得的温度。
编辑推荐
《实用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临床药物治疗系列。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