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程爵棠,程功文 编著 页数:436 字数:356000
前言
本书自1999年初版、2004年再版以来,因内容实用、操作简便、疗效确切而受到读者的厚爱,曾多次重印。同时也接到一些读者来信或电话,既给予鼓励赞扬,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与建议,希望再次修订再版。为此,我们在保留原版特色基础上,根据作者新的经验体会和一些读者的建议,对本书进行再次修订。此次修订,删除了常用穴位与主治一节和一些不常见的6种病证,压缩了同一病证较多的配穴方100余首,使读者更便于选用;新增疾病9种,新配穴方20余首,同时修正了原书的错漏。修订后的全书涉及疾病190余种,刮痧有效配方830余首,使本书内容更加精练、实用。 在本书修订过程中,蒙程美红、文力、程铭、程华、新苗、刘荷花、刘一平、刘华等大力协助,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在此谨表谢意。虽经修订,但因水平所限,仍难免有误,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上下两篇,对刮痧疗法的基本知识和实际运用作了全面阐述。上篇介绍了刮痧疗法的历史、理论依据和作用机制,刮痧治病的三个关键、治疗范围、经络和穴位分布、刺激部位,以及刮具、刮法等;下篇介绍了内科、儿科、妇科、外科、皮肤科、五官科等190余种常见病和部分疑难病的800余首刮痧配方治疗经验,以及保健刮痧法等。本书是作者长期临床实践和四代家传、师授经验的总结,并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临床医师和基层医务人员参考,也可供有一定中医基础的广大读者自疗和保健之用。
书籍目录
总论 一、刮痧疗法和“痧”的含义 二、刮痧疗法的源流与展望 三、刮痧疗法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功用 (一)理论依据 (二)作用机制 (三)功用 四、刮痧治病的三个关键 (--)刺激的手法和补泻 (二)刺激的部位和刺激点 (三)刺激的时机与取穴多少及治疗间隔 五、刮痧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 六、经络与常用刺激部位、穴位及主治 (--)经络概述 (二)腧穴部位与主治 (三)特定穴的作用与应用 (四)神经特定作用点与主治 (五)特定刺激部位 (六)患者体位 (七)取穴方法 (八)选穴配方原则 七、刮痧疗法应用的检查方法 (一)概述 (二)检查方法的理论依据 (三)检查时患者的体位 (四)检查方法 八、刮具与刮法 (一)刮具 (二)介质 (三)刮法 (四)刮具和刮法的选择原则 九、操作方法 (--)术前准备工作 (二)操作方法与要求 (三)人体分部刮痧顺序与方向 (四)刮痧时限与疗程 十、刮痧疗法的优点与注意事项 (一)优点 (二)注意事项 各论 一、内科疾病 …… 二、儿科疾病 三、妇科疾病 四、外科疾病 五、皮肤科疾病 六、五官科疾病 七、保健刮痧法
章节摘录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涉及到祖国医学的“不寐”、“心悸”、“郁证”、“虚损”、“遗精”、“阳痿”等病症,是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失去平衡引起的一种功能性疾病。临床所见大致属功能减退一类病变反应,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病因】中医认为,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皆属心肝所主,所以神经衰弱离不开心肝功能活动的衰退或亢进,与脾肾有关。所以本病之起多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房事不节,肾气亏损;情志不舒,肝气郁滞;肝肾阴虚,虚火上扰;心胆气虚,神志不宁;脏腑失调,阳不交阴所致。 【症状】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一般常见的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减弱、易激动,耳鸣眼花、疲劳气短、消化不良、失眠多梦、情绪低沉、全身不适、心悸健忘、焦虑不安、遗精、阳痿或月经不调,以及一些原因不明的症状。 【疗法】 配穴方一 脊柱两侧,头部各区,胸骨柄区,胸5-8及腰骶椎及其两侧、膝眼下。伴消化系统症状配上腹部;性功能障碍配下腹部、腹股沟区。并结合患者主诉症状的某些部位。 治法:用刮痧法。先轻刮脊柱两侧3行,再重点刮胸5-8与腰骶椎,中刮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再轻刮头部各区(也可用梅花针轻叩刺)、胸骨柄区及膝眼下,然后刮配区和患者主诉症状的某些部位。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神经衰弱。 附记:笔者家传经验。多年使用,坚持治疗,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配合药物治疗,则效果更佳。 配穴方二 分2组:一为风池、大杼、心俞、三焦俞、关元、内关、足三里;二为天柱、身柱、厥阴俞、肾俞、气海、神堂、三阴交。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传统疗法丛书。 《刮痧疗法治百病》既突出了中医的特色,又兼顾了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避免了枯燥的理论介绍,而是采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的说明,让晦涩难懂的理论变成每个人都可以身体力行的手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