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张栋 编  页数:235  
Tag标签:无  

前言

  名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文献相比,它们更加鲜活,更具实用性,是中医药学这个伟大宝库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必须要让其得以继承,并发扬广大。因此,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研究,是中医继承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继承是我们首先需要做好的重要的基础工作。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不能很好地继承,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这是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启动会上的讲话所强调的。  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包涵了名老中医的诊法、辨证、处方、用药经验等。其中,名老中医效方验方是中医理、法、药综合运用的具体反映形式。它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有力验证,也是名老中医传承、发扬中医理论的有效载体。加强名老中医验方的学习和研究,领略并掌握中医处方里所蕴涵的学术内涵、临证思路,乃是中医业者拓展临证诊治思路,提高中医临床水平有效途径。  验方能经得起临床实践的反复验证。本书所辑录的验方均经名老中医或其学术传人、其他医师反复验证,临床可谓是屡试屡效。读者应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有是证用是方,借鉴名医处方用药思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不可盲目照搬照用,以免贻误病人。

内容概要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按病证分类,精心辑录了名老中医临床长期应用的屡试屡效验方,主要介绍了名老中医验方的主治应用及心得体会,让读者得以领会名老中医的组方用药独到之处。大部分验方附以具体病例,以便于读者对该验方的领会运用。验方作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重要载体,在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各级中医师、中医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内科病证风寒表证——葛苏汤(王逢寅方)四时感冒-青瘟汤(姚树锦方)暑天感冒——清暑退热饮(鲍正飞方)体虚易感——扶正解表汤(臧堃堂方)外感热病——通变柴胡汤(李绍南方)湿温——藿朴清震汤(赵炯恒方)脾咳——理饮汤(张锡纯方)咳喘——九宝降气汤(杨介宾方)咳喘——温肺逐饮汤(杨百茀方)咳喘痰——三拗射胆汤(董漱六方)咳喘痰——麻黄合剂(王渭川方)痰喘——五子定喘汤(祝谌予方)哮喘——哮喘必止方(董漱六方)哮喘——截喘汤(姜春华方)虚证哮喘——食果丹(张百庆方)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方(张海峰方)慢性支气管炎——佛耳草汤(陈孝伯方)慢性支气管炎——四子养亲汤(曹玉山方)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七子汤(臧堃堂方)肺痨——双百膏(秦增寿方)悬饮——源堤归壑汤(焦树德方)冠心病——保元养心汤(袁海波方)冠心病——舒心汤(杨培君方)冠心病心绞痛——通阳宣痹旋气方(张鹳一方)早搏——益心汤(李辅仁方)心律失常阳虚型——韫阳复脉汤(张志钧方)病毒性心肌炎——四参安心汤(张学文方)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组方(周信有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方(周信有方)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方(杨牧祥方)高血压病——桑菊平肝汤(杨介宾方)高血压病——于氏镇肝熄风汤(于己百方)眩晕——平肝清晕汤(张子琳方)眩晕——益气清眩汤(孙伯杨方)眩晕——定眩饮(姚树锦方)眩晕——补肾化痰汤(郑绍周方)眩晕等——益气聪明汤(金寿山方)低血压病——低血压方(周信有方)头痛——慢性头痛方(陈宝田方)偏头痛——偏头痛基本方(杨继荪方)中风——滋阴清肝汤(张殿隆方)中风中经络一恿络活血汤(王季儒方)中风中经络——通络益气汤(王季儒方)中风中脏腑——镇肝益阴汤(王季儒方)中风中脏腑——固脱保元汤(王季儒方)中风偏瘫——通络复瘫汤(邱幸凡方)脑病——乌龙丹(臧堃堂方)慢性脑病——三黑荣脑汤(谢海洲方)血管性痴呆——醒脑汤(陶根鱼方)震颤麻痹——通络定颤汤(杨百茀方)痫证——安神定痫汤(成孚民方)癫癎——金枣代赭汤(王以文方)癫癎——癫癎丸(何任方)神经衰弱——挹神汤(焦树德方)情志相关病——八味解郁汤(黄煌方)情志相关病——八味除烦汤(黄煌方)狂证——增损旋覆代赭汤(武九思方)郁证——菖蒲郁金汤、温胆汤化裁方(吉良晨方)失眠——神经衰弱失眠验方(施今墨方)失眠——血行不畅之失眠验方(施今墨方)失眠——气机不畅之失眠验方(施今墨方)顽固性失眠——调燮阴阳汤(张鹳一方)神经衰弱——柴胡枣仁汤(谢海洲方)胃脘痛——疏肝和胃散(裘吉生方)胃脘痛——三合汤(焦树德方)胃脘痛——胃脘痛基本方(于慎中方)胃脘痛——调气汤(张其昌方)消化性溃疡——溃疡方(周信有方)胃炎——楂梅益胃汤(廖金标方)胃炎——清中消痞汤(李寿山方)慢性胃炎——于氏萎胃宁(方)胆汁反流性胃炎——胆胃汤(钟坚方)慢性浅表性胃炎——慢胃平(张镜人方)萎缩性胃炎——益胃平萎汤(周信有方)慢性萎缩性胃炎——萎胃安(张镜人方)慢性腹泻——仙桔汤(朱良春方)腹泻——溃疡性结肠炎(王国三方)腹痛泄泻——香姜红糖散(张志远方)结肠炎——乌梅败酱方(路志正方)便秘——平肝和胃方(王鹏飞方)习惯性便秘——扶脾益肾润肠方(张鹳一方)肝炎——舒肝化癥汤(周信有方)肝炎——茵陈消黄汤(薛泱洪方)乙肝——犀泽汤(颜德馨方)慢性肝炎——护肝汤(张琪方)肝炎肝硬化——疏肝化瘀汤(刘学勤方)肝硬化——化瘀消癥汤(谢兆丰方)肝硬化腹水——肝硬化腹水方(张梦侬方)肝硬化腹水——兰豆枫楮汤(邹良材方)肝硬化腹水——苍牛防己汤(方药中方)肝硬化腹水——利水消臌汤(乔保钧方)肝硬化腹水——通利散结活血汤(乔保钧方)脂肪肝——化脂腹肝汤(张瑞霞方)脂肪肝——蒲黄降脂汤(臧堃堂方)脂肪肝——脂肪肝经验方(林鹤和方)慢性肝病——新订鸡胫汤(葛仰山方)胆病——利胆汤(俞尚德方)胆病——清胆排石汤(臧堃堂方)结石——软坚汤(孙一民方)尿路结石——消坚排石汤(张琪方)水肿——泄洪饮(陈潮祖方)阴水——消水肾愈汤(宋文耀方)特发性水肿——开郁消胀汤(吕承全方)淋证——清热通淋汤(张子琳方)肾病——龙芪鱼草汤(杨景柱方)尿路感染——利湿通淋汤(臧堃堂方)乳糜尿——乳糜尿经验方(张羹梅方)慢性肾炎——戴氏经验方(戴希文方)肾病综合征-青解肾康灵(曾章超方)慢性肾功能不全——灌肠方(张琪方)尿毒症——尿毒症方(谢海洲方)高脂血症——决明子饮(张琪方)糖尿病——降糖对药方(祝谌予方)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清化复阴汤(廖金标方)旭痹——补肾祛寒治虺汤(焦树德方)旭痹——补肾强督治尫汤(焦树德方)旭痹——补肾清热治尫汤(焦树德方)寒湿痹痛——韫经止痛散(杨介宾方)第2章 妇科病证第3章 儿科病证第4章 男科病证第5章 外科病证第6章 五官科病证第7章 皮肤科病证第8章 其他病证

章节摘录

  【加减】若咳嗽痰多,舌苔厚腻者加冬瓜仁、白术、桔梗以健脾祛湿,清肺化痰;咳喘较甚者加紫菀、款冬花、前胡、桑白皮以降气平喘,止咳化痰;痰涎壅盛,大便不通者,加葶苈子、白芥子、桃仁以泻肺涤痰,润肺通便;胸痛气塞者,加瓜萎皮、郁金以宽胸理气,通络化痰:痰色转黄,口干渴者,去麻黄,减干姜用量,加川贝母、天花粉以清肺生津,化痰止咳。  【验案】王某,男,59岁。1992年2月21日诊。咳喘20余年,每于冬春加重,久治不愈。近因感冒而咳喘加重,尤以夜间至凌晨为甚,不能平卧,咳吐白黏痰,口干而不欲饮,后背及下肢发冷、恶寒。舌质暗淡苔白厚,脉弦滑。此乃宿有寒饮贮肺,复加风寒袭肺,痰气相触而发咳逆喘息。治以温肺散寒,化痰止咳。投温肺镯饮汤:细辛3g,法半夏、紫苏子、杏仁、枳壳、厚朴各10g,干姜、五味子、甘草各6g,茯苓、麦冬各15g。服7剂后,咳喘大减,夜能安卧入睡,惟偶咳白黏痰。遂于上方加陈皮、桑白皮、炙紫菀、炙款冬花各10g,再进7剂,咳喘平息而愈。  【体会】本方服法尤具特点,虑其咳喘日轻夜甚,故除日服2次外,择夜间阴寒之气较甚,阳气较弱之时,临睡前加服1次,以加强助阳散寒,温化痰饮之效。本方证辨证关键是要掌握寒饮阻肺,反复咳喘,痰质清稀,形寒肢冷的病症特点,若属痰热咳喘,则不可妄投。  杨老认为咳喘日久,常伴有脾肾两虚之证。脾失运化,肾失温煦,而导致痰湿内生,咳喘不愈,故在使用温肺逐饮汤俟寒邪发散,咳喘缓解后,应从健脾、固肾着手治疗,酌情使用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参蛤散等以图治本。且应“冬病夏治”,从夏秋季即开始服药,至冬春则可望咳喘减轻或痊愈。  【方源】郑晓英,杨百茀医方治验选介.四川中医,1993(1):12  咳喘痰——三拗射胆汤(董漱六方)  【组成】净麻黄5g,大杏仁10g,嫩射干9g,紫苏子9g,净蝉蜕4.5g,炒僵蚕9g,制半夏9g,广陈皮4.5g,江枳实5g,制胆南星9g,桔梗4.5g,生甘草4.5g,鹅管石(煅,杵)12g。

编辑推荐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监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学这个伟大宝库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是中医继承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名老中医效方验方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有力验证,也是名老中医传承、发扬中医理论的有效载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