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衡医案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吴佩衡 著  页数:130  
Tag标签:无  

前言

  《吴佩衡医案》是从他生前写下的临证验案及会诊记录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一部分验案编辑而成,内容大致概括如下几方面:  一、外感表证的治疗  对外感疾病的治疗,他首先注重表证的及时处理,强调贵在早治、急治,以免导致病邪传变入里为患。如伤寒表证初起,他能切实地把握住“太阳”这一关,采用桂枝汤、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或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方剂分别施治,对证下药,往往一汗而解,并且根据人体正气的强弱,感邪的轻重,在方药配伍及剂量增减上灵活掌握,权衡变通,使之能多发汗、少发汗、微似汗出、不令汗出或反收。

内容概要

  本书是《吴佩衡医案》的修订再版。从名医吴佩衡生前留下的大量临证验案和会诊记录中,精选85例医案,分为外感表证、瘟疫与温病、阳虚阴寒、内科杂病及寒热辨证要领等部分,全面介绍临床诊治和处置要点。本书附有吴佩衡医药简述,是他对中医学和中药学几个具体问题的研究心得,包括“先天心肾与后天脾胃的关系”、“中药十大‘主帅”’等。本书病例记述详尽,心得体会独到,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当代名家医案的经典之作,适合中医临床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和基层卫生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吴佩衡(1886-1971年),名钟权,四川会理人,1921年至云南行医,云南四大名医之一,当代火神派的重要传人之一。  吴佩衡18岁时,受业于当地名医彭恩溥先生,20岁左右曾听学于火神派真传弟子卢铸之(1876-1963年)先生的“扶阳医坛”。其后深精《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及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先生(1804-1901年)《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部著作,中年以后集中精力研究张仲景学术思想。  1930年吴佩衡先生代表云南中医界应邀赴沪,出席全国神州中医总会,抗议汪精卫取缔中医之条例。其后留沪行医6年,抗战前夕返回昆明并行医.1939年被推选为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1945年创办《国医周刊》杂志,以促进中医学交流。1945-1950年间,创办云南私立中医药专科学校。解放后,先后任云南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云南中医药学校校长、云南中医学院院长等职,桃李满门,从事中医临床、教学60年,为火神派传播竭尽力量。  吴佩衡主要著作有《中医病理学》《伤寒论条解》《伤寒与瘟疫之分辨》《麻疹发微》《吴佩衡医案》《伤寒论新注》等。吴佩衡先生精辨寒热、十六字诀,推重阳气、擅用附子,崇尚经方、善用峻药,独步医林,为后世学习火神派的扶阳学术思想留下了重要的学术经验,可谓是当代火神派重要传人、重量级人物之一。

书籍目录

太阳伤寒表实证小儿急惊风(一)小儿急惊风(二)(风寒误治救逆)小儿慢惊风太阳少阴两感于寒证(重感冒)瘟疫病燥热内结证瘟疫病阳明燥实证瘟疫病阳明急下证瘟疫病热盛逼阴证瘟疫病热深厥深阳极似阴证瘟疫病误治变证转阳极似阴证瘟疫病小儿热极生风证瘟疫病狂汗瘟疫病战汗春温病表寒里热证春温病阳明经热证春温病少阴热化证春温病冷水治愈案暑证(一)暑证(二)赤痢小儿时疫痢(小儿志贺杆菌性痢疾)小儿湿热痢(三阳合病下痢)秋燥燥咳寒疟阴证误下救逆案伤寒病少阴寒化证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一)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二)伤寒病少阴阴盛格阳证小儿伤寒病并肠出血危证少阴头痛少阴咽痛厥阴证(耐药性金黄葡萄球菌性急性严重型肺脓疡)胁痛(肝炎肝脏肿大疼痛)阴瘅证(慢性胆汁性肝硬化)肝水肿(肝硬化腹水)胸痹心痛寒湿胃痛脘腹痛虚寒胃痛呃逆气虚便秘蛔厥腹痛(胆道蛔虫证)痰饮咳嗽痰喘咳嗽兼气虚便秘哮喘虚劳咳嗽童子痨肾水肿(慢性肾炎并腹水)石淋(肾结石虚寒证型)厥阴病缩睾证寒闭(误服蚕沙酒引发危证)经闭经行血崩经行血崩及口鼻出血不止妊娠胎漏(先兆流产)半产血崩(流产失血)产后失血乳痈(一)(乳腺炎)乳痈(二)(乳腺炎)虚火牙痛牙龈出血衄血(一)衄血(二)目赤肿痛小儿目赤肿痛阴疽核肿丹痧证并多发性脓疽痄腮(急性腮腺炎)风湿关节痹痛下肢瘀血阻滞疼痛(慢性血栓性静脉炎湿疹脱发服使君子仁呃逆治验麻疹过表变证补救麻疹治验二则病后体弱出麻疹变证严重麻疹误服表凉药转阴证麻疹危证扶阳救逆二例、顺证一例麻疹后转“肺炎”虚寒重证三例麻疹后邪热灼肺麻疹后湿热下痢麻疹后阴虚阳燥附录:吴佩衡医药简述

章节摘录

  太阳伤寒表实证  王某,男,四十二岁,某厂干部。患者于昨夜发热,体温38.9℃,今晨来诊仍发热,头痛,颈项强直,肢体酸楚而痛,流清涕,心泛欲呕、食减而不渴,脉浮紧,舌苔薄白。此系风寒伤及太阳肤表所致。《内经》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照仲景法,当以辛温发散以解表邪,拟麻黄汤加昧主之。  麻黄6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法半夏6克,防风6克,甘草6克,生姜3片。  嘱温服而卧,取汗自愈。殊料病者家属畏忌麻黄一药之温,恐燥热伤津,自行将药中麻黄减除,服一碗,未得汗。见其躁烦,热势反增,体温升至39.7℃。继服第二碗,则头痛如裂,身痛如被杖,恶寒较昨日更甚,疑为药不对症,邀余急往诊视,脉来浮紧急促,苔白腻,呼痛呻吟,虽言失治,幸喜表寒证型未变,释明其意,即嘱仍用原方,万不能再去麻黄。经照方服药二次后,温覆而卧,稍顷汗出热退,表邪解,遂得脉静身凉而愈。  按:世有畏麻、桂如蛇蝎者,以为其性温而易伤津化燥,不知表寒实证无麻黄之辛散,何以开发腠理,驱邪外出?无桂枝之温通,何以助阳温经而散寒?不畏邪之伤于人,而畏药性之辛温,实为姑息养奸之弊也。盖用药不在医家之喜恶,而在于审证之明确,有是证用是药,用之得当则药到病除。用之不当,易变化莫测。阳热偏胜者,辛温固不宜用,营血不足,里虚内伤等证,亦不宜汗。

编辑推荐

  《吴佩衡医案》病例记述详尽,心得体会独到,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当代名家医案的经典之作,适合中医临床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和基层卫生人员阅读参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吴佩衡医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