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温木生 编著 页数:438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主要介绍背针疗法的源流与发展、背部解剖与经络分布、治疗机制、治疗作用、取穴与配穴、背针的操作方法、背穴的针刺安全深度研究、背穴常用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与注意事项、针刺意外的处理与预防,以及常用背部腧穴等;下篇为各论,主要介绍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传染科、皮肤科和五官科135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要点、操作方法、运用效果、处方精荟和按语。为增强临床实用性,每病精选了行之有效的处方数则,供临床选用。本书适于临床相关科室医师、中西医研究人员和基层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温木生,重庆江津人,汉族,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及针灸临床工作。任重庆市巴南区中医学会秘书长、重庆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临床医学会副理事长等国内外60余个学术职务。在《中医杂志》、《中国针灸》及美国、英国、世界针联《世界针灸杂志》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及交流论文500余篇,编著《皮下针疗法治百病》等专著18部,在国内外获奖60余次,8次获科技进步奖,荣获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重庆市劳动模范、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重庆市名中医、巴南区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二等功。
书籍目录
上篇总论 第1章 源流与发展 第一节 背部腧穴的演变 第二节 背穴治疗的发展 第三节 脊柱治疗的兴起 第2章 背部解剖与经络分布 第一节 背部解剖 一、背部肌肉 二、背部韧带 三、背部骨骼 四、背部神经系统 五、肺与背的体表投影 第二节 背部经络分布 一、督脉 二、足太阳膀胱经 三、手太阳小肠经 四、手少阳三焦经 五、足少阳胆经 第三节 脊髓节段与组织器官的关系 一、脊髓节段与体表定位标志的关系 二、脊髓节段与肌肉的关系 三、脊髓节段与皮肤感觉区的关系 四、脊髓节段与内脏牵涉痛的关系 五、交感神经与内脏和血管的关系 六、节段性交感神经与内脏的关系 七、脊柱与相关病症的关系 八、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关系 九、交感神经与内脏的关系 十、督脉穴与主治疾病的关系 十一、夹脊穴与主治疾病的关系 十二、夹脊穴、压痛点与各系统的关系 第3章 治疗机制 第一节 神经节段学说 第二节 脏腑经络理论 第三节 生物全息理论 第4章 治疗作用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 一、督脉的作用 二、背腧穴的作用 三、夹脊穴的作用 第二节 西医学理论 一、镇痛作用 二、免疫调节作用 三、对器官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第5章 取穴与配穴 第一节 取穴方法 一、神经节段取穴 二、辨证取穴 三、阳性反应点取穴 第二节 配穴方法 一、对应配穴法 二、表里关系配穴法 三、五行生克配穴法 四、异经配穴法 …… 第5章 取穴与配穴 第6章 操作方法 第7章 背穴针刺安全深度研究 第8章 背针常用疗法 第9章 适应证、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第10章 针刺意外及处理 第11章 常用背部腧穴下篇 各论 第12章 内科疾病 第13章 外科疾病 第14章 妇科疾病 第15章 儿科疾病 第16章 传染病 第17章 皮肤科疾病 第18章 五官科疾病
章节摘录
第1章 源流与发展第一节 背部腧穴的演变背针疗法是针灸背部腧穴治疗人体柑关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主要包括背、腰、骶尾部腧穴的应用,必要时,还涉及枕区、颈部、颈后区穴位,临床尤以夹脊穴、背腧穴和督脉穴的应用最为广泛。背腧穴与督脉穴、背部奇穴又统称为背腧穴。《黄帝内经》对于背腧穴的论述,莫定了该疗法的理论基础。此后,历代医家对其理论不断探讨,尤其在临床应用方面,从不同角度提出看法,见仁见智,使对背腧穴的认识更臻完善。夹脊穴是奇穴,背腧穴是经穴,二者皆是由阿是取穴法发展而来的。阿是取穴法是古代针灸取穴的最主要的方法。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中,无意中被石块碰撞或被火烤身体的某些部位而使所患疾病得到缓解或消失,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人体某些部位可以治疗疾病,由此产生了穴位的最初概念。《素问•骨空论》中曾论及:“譩譆在背下挟脊傍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谅谙,譩譆应手。”以后人们就有意识地借此处来缓解疾病。这种穴位后来被称为“阿是穴”,阿是穴是古人最早发现的穴位,然后在大量阿是穴基础上发现一些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穴点,最后形成现代的穴位。《素问•长刺节论》说:“迫脏刺背,背腧也。”即指背腧接近内脏。由于人体内脏都集中于胸背之间,产生的疾病最可能在背部出现阳性反应点。后来演变成为背部的腧穴。
编辑推荐
《背针疗法治百病》适于临床相关科室医师、中西医研究人员和基层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