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范晓清 页数:221
内容概要
《中医望诊测健康》介绍中医望诊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先简单介绍中医诊断学基本知识及中医望诊基本知识,重点讲述通过望诊来测试健康状况,如何望神、望形体、望头颈、望眼、望耳、望鼻、望口腔、望舌、望手、望足等,用中医辨证的诊断理论和方法,了解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判断人体是否患病及所患疾病的情况,以便及早进行诊治。 《中医望诊测健康》适宜各阶层人士和正在学习中医以及从事中医的医护人员阅读。
书籍目录
第1章 中医诊断学基本知识一、什么是中医诊断学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三、八纲辨证及内容四、病因辨证及内容五、气血津液辨证及内容六、五脏辨证及内容七、六腑辨证及内容八、脏腑兼病辨证及内容九、卫气营血辨证及内容十、三焦辨证及内容十一、中医其他诊断方法十二、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第2章 中医望诊基本知识一、望诊属于中医诊断方法之一二、望诊的主要内容与全身望诊三、什么是局部望诊及内容四、什么是排出物望诊五、什么是儿童指纹望诊六、望诊的重中之重在望舌七、望舌的内容有哪些八、望手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九、望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望诊与其他诊断方法的关系十一、望诊简史概述第3章 望神测健康一、望神的内容有哪些二、什么叫得神、失神与假神三、为什么说望神的关键在眼神四、神气不足与健康五、神志异常与精神疾病第4章 望形体测健康一、整体望形及内容二、局部望形及内容三、望姿态及内容第5章 望皮肤测健康一、皮肤的色泽与荣枯二、皮肤斑疹的望诊要点三、皮肤发黄的望诊要点四、其他皮肤病变的望诊要点第6章 望头颈测健康一、望面色测健康二、正常面色三、异常面色四、五色主病及内容五、望头发测健康六、头部异常与病证表现七、面部、颈部异常与病证表现第7章 望眼测健康一、眼与健康的关系二、眼睛与脏腑的关系三、眼病的主要症状表现第8章 望耳测健康一、耳与健康的关系二、耳与脏腑的关系三、耳病的主要症状表现第9章 望鼻测健康一、鼻与健康的关系二、鼻与脏腑的关系三、鼻病的主要症状表现第10章 望口腔测健康一、口腔与健康的关系二、口腔与脏腑的关系三、口腔异常与症状表现第11章 望舌测健康一、舌与健康的关系二、舌诊的内容与作用三、舌色变化与病证表现四、舌体形态与病证表现五、舌苔变化与病证表现六、舌与脏腑的关系七、望舌时应注意的问题第12章 望手测健康一、手掌是健康的晴雨表二、望手掌如何预测疾病三、手掌纹路与健康的关系四、手指形状也有象征意义五、望指甲如何预测疾病六、望手形与健康的关系七、手上有哪些穴位与经络八、手掌按摩为什么能治病九、手掌按摩的保健功效十、手掌按摩的治病效果第13章 望足测健康一、足与健康的关系二、为什么说人体衰老从脚开始三、足底穴位是如何分布的四、足底按摩的技巧与方法五、足底按摩的治病效果
章节摘录
十二、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吏 在我国的历史上,中医诊断的理论和方法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公元前5 世纪,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就非常擅长于“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 所在”。后代的医家更是在各自的临床实践中,从不同的方面不断地丰富和 发展了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和方法。下面就以各个时期的医学经典著作为代表 ,予以简要叙述。 (一)秦汉时期 1.《黄帝内经》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 经》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它奠定了中医四诊学说和辨证论 治的基础。该书认为,在诊断疾病时,应使用四诊的方法,并结合气候、水 土、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生活习惯、性情爱好等致病的内外原因,对 病情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 2.“诊籍”早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就创造了对病人的姓名 、居住地址、疾病症状、治疗方药等内容进行详细记载的“诊籍”,来作为 复诊时的参考,这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早的“病历”。 3.《伤寒杂病论》公元3世纪初,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诊疗经验,用六经论伤寒,脏腑论杂病,充实了中医辨 证论治的理论。 4.《中藏经》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华佗在《中藏经》中,总结了他历年的 诊病经验,对证、脉、脏腑寒热虚实、生死顺逆之法等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P32
编辑推荐
望诊是中医查病的第一步,是医生获取表象、体察虚实、辨别证候的下手功夫。本书介绍中医望诊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本书尽力将中医有关望诊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介绍给广大读者。希望能对大众的日常保健有所帮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