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著中国通史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作者:吕思勉  页数:391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在上海光华大学,讲过十几年的本国史。其初系讲通史。后来文学院长钱子泉先生说:讲通史易与中学以下的本国史重复,不如讲文化史。于是改讲文化史。民国二十七年,教育部颁行大学课程;其初以中国文化史为各院系一年级必修科,后改为通史,而注明须注重于文化。大约因政治方面,亦不可缺,怕定名为文化史,则此方面太被忽略之故。用意诚甚周详。然通史讲授,共止一百二十小时,若编制仍与中学以下之书相同,恐终不免于犯复。所以我现在讲授,把它分为两部分:上册以文化现象为题目,下册乃依时代加以联结,以便两面兼顾。此意在本书绪论中,业经述及了。此册系居孤岛上所编,参考书籍,十不备一,而时间甚为匆促。其不能完善,自无待言。但就文化的各方面加以探讨,以说明其变迁之故,而推求现状之所由来;此等书籍,现在似尚不多,或亦足供参考。故上册写成,即付排印,以代钞写。不完不备之处,当于将来大加订补。此书之意,欲求中国人于现状之所由来,多所了解。故叙述力求扼要,行文亦力求浅显。又多引各种社会科学成说,以资说明。亦颇可作一般读物;单取上册,又可供文化史教科或参考之用。其浅陋误缪之处,务望当代通人,加以教正。民国二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吕思勉识。

内容概要

学历史不是为了可以做前车之鉴。我们从历史得到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其实略加思考,任何事物所以如此,莫不有很深远的原目在内;深求其故,无不可以追溯至极远之世的。

书籍目录

文化卷 绪论 第一章 婚姻 第二章 族制 第三章 政体 第四章 阶级 第五章 财产 第六章 官制 第七章 选举 第八章 赋税 第九章 兵制 第十章 刑法 第十一章 实业 第十二章 货币 第十三章 衣食 第十四章 住行 第十五章 教育 第十六章 语文 第十七章 学术 第十八章 宗教政治卷 第十九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 第二十章 中国史的年代 第二十一章 古代的开化 第二十二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 第二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 第二十四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第二十五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 第二十六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第二十七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二十八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第二十九章 前汉的衰亡 第三十章 新室的兴亡 第三十一章 后汉的盛衰 第三十二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第三十三章 晋初的形势 第三十四章 五胡之乱(上) 第三十五章 五胡之乱(下) 第三十六章 南北朝的始末 第三十七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 第三十八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第三十九章 唐朝的中衰 第四十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第四十一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四十二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 第四十三章 北宋的积弱 第四十四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 第四十五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第四十六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 第四十七章 明朝的盛衰 第四十八章 明清的兴亡 第四十九章 清代的盛衰 第五十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 第五十一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 第五十二章 清朝的衰乱 第五十三章 清朝的覆亡 第五十四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

章节摘录

第二章 族制人是非团结不能生存的。当用何法团结呢?过去的事情,已非我们所能尽知;将来的事情,又非我们所能预料。我们现在只能就我们所知道的,略加说述而已。在有史时期,血缘是人类团结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恒狃于其所见闻,遂以此为人类团结惟一的因素,在过去都是如此,在将来也非如此不可了。其实人类的团结,并非是专恃血缘的。极远之事且勿论,即上章所说的以年龄分阶层之世,亦大率是分为老、壮、幼三辈,间有分为四辈的。但以分做三辈为最普通。《礼记.礼运》说:“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论语.雍也篇》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亦都是分为三辈。而不再问其人与人间的关系的。当此之时,哪有所谓夫妇、父子、兄弟之伦呢?《礼记。礼运》说:大同之世,“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左传》载富辰的话,也说“大上以德抚民,其次亲亲,以相及也”。僖公二十四年。可见亲族关系,是后起的情形了。人类愈进步,则其分化愈甚,而其组织的方法亦愈多。于是有所谓血族团体.血族团体,其初必以女子为中心。因为夫妇之伦未立,父不可知;即使可知,而父子的关系,亦不如母子之密之故。如上章所述,人类实在是社群动物,而非家庭动物,所以其聚居,并不限于两代。母及同母之人以外,又有母的母,母的同母等。自己而下推,亦是如此。逐渐成为母系氏族。每一个母系氏族,都有一个名称,是即所谓姓。一姓总有一个始祖母的,如殷之简狄,周之姜螈即是。简狄之子契,姜螈之子稷,都是无父而生的。因为在传说中,此等始祖母,本来无夫之故。记载上又说她俩都是帝喾之妃,一定是后来附会的。契、稷皆无父而生,见《诗玄鸟》、《生民》。《史记·殷周本纪》所载,即是《诗》说。据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所考证,太史公是用鲁诗说的。姜螈、简狄。皆帝喾之妃,见《大戴礼记·帝系篇》。《史记.五帝本纪》,亦用其说。女系氏族的权力,亦有时在男子手中。参看下章。此即所谓舅权制。此等权力,大抵兄弟相传,而不父子相继.因为兄弟是同氏族人,父子则异氏族之故。我国商朝和春秋时的鲁国、吴国,都有兄弟相及的遗迹。鲁自庄公以前,都一代传予,一代传弟,见《史记.鲁世家》。这是由于东南一带,母系氏族消灭较晚之故,已见上章。由于生业的转变,财产和权力,都转入男子手中,婚姻非复男子人居女子的氏族,而为女子人居男子的氏族,见上章。于是组织亦以男为主,而母系氏族,遂变为父系氏族。商周自契稷以后,即奉契、稷为始祖,便是这种转变的一件史实。族之组织,是根据于血缘的。血缘之制既兴,人类自将据亲等的远近,以别亲疏。一姓的人口渐繁,又行外婚之制,则同姓的人,血缘不必亲,异姓的人,血缘或转相接近。所谓族与姓,遂不得不分化为两种组织。族制,我们所知道的,是周代的九族:(一)父姓五服以内。(二)姑母和他的儿子。(三)姊妹和他的儿子。(四)女儿和他的儿子。是为父族四。(五)母的父姓,即现在所谓外家。(六)母的母姓,即母亲的外家。(七)母的姊妹和她们的儿子。是为母族三。(八)妻之父姓。(九)妻之母姓。是为妻族二。这是汉代今文家之说,见于《五经异义》。《诗·葛藟疏》引。《白虎通·宗族篇》同。古文家说,以上自高祖,下至玄孙为九族,此乃秦汉时制,其事较晚,不如今文家所说之古了。然《白虎通义》又载或说,谓尧时父母妻之族各三,周贬妻族以附父族,则今文家所说,亦已非极古之制.《白虎通义》此段,文有脱误,尧时之九族,无从知其详.然观下文引(《诗》“邢侯之姨”,则其中该有妻之姊妹。总而言之:族制是随时改变的,然总是血缘上相近的人,和后世称父之同姓为族人,混同姓与同族为一不同,则是周以前所同的。九族中人,都是有服的。其无服的,则谓之党。《札记.奔丧》郑《注》。是为父党,母党,妻党。同姓的人,因人口众多,血缘渐见疏远,其团结,是否因此就松懈了呢?不。所谓九族者,除父姓外,血缘上虽然亲近,却不是同居的。同姓则虽疏远而仍同居,所以生活共同,利害亦共同。在同居之时,固有其紧密的组织;即到人口多了,不能不分居,而彼此之间,仍有一定的联结,此即所谓宗法。宗法和古代的社会组织,有极大的关系。今略述其制如下:(一)凡同宗的人,都同奉一个始祖。均系此始祖之后。(二)始祖的嫡长子,为大宗宗子。自此以后,嫡长子代代承袭,为大宗宗子。凡始祖的后人,都要尊奉他,受他的治理。穷困的却亦可以受他的救济。大宗宗子和族人的关系,是不论亲疏远近,永远如此的,是谓大宗“百世不迁”。(三)始祖之众子,嫡长子以外之子。皆别为小宗宗子。其嫡长子为继祢小宗。继祢小宗的嫡长子为继祖小宗.继祖小宗的嫡长子为继曾祖小宗。继曾祖小宗的嫡长子为继高祖小宗。继祢小宗,亲兄弟宗事他。受他治理,亦受他救济.继祖小宗,从兄弟宗事他。继曾祖小宗,再从兄弟宗事他。继高祖小宗,三从兄弟宗事他。至四从兄弟,则与继六世祖之小宗宗子,亲尽无服,不再宗事他。是为小宗“五世则迁”。以一人之身论,当宗事与我同高、曾、祖、考四代的小宗宗子及大宗宗子。故曰:“小宗四,与大宗凡五.”(四)如此,则或有无宗可归的人。但大宗宗子,还是要管理他,救济他的。而同出于一始祖之人,设或殇与无后,大宗的宗子,亦都得祭祀他。所以有一大宗宗子,则活人的治理、救济,死人的祭祀问题,都解决了。所以小宗可绝,大宗不可绝。大宗宗子无后,族人都当绝后以后大宗。以上是周代宗法的大略,见于《礼记.大传》的。《大传》所说大宗的始祖,是国君的众子。因为古者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札记.郊特牲》谓不敢立其庙而祭之。其实大宗的始祖,非大宗宗子,亦不敢祭。所以诸侯和天于,大夫和诸侯,大宗宗子和小宗宗子,小宗宗予和非宗子,其关系是一样的.所以国君的众子,要别立一宗。郑

媒体关注与评论

  (钱穆)先生治学则受吕思勉诚之先生影响最大。诚之先生为校中最年轻教师,任历史与地理两课,时有鸿议创论,同学争相推敬,而对于先生深为奖掖。先生成名后,仍常与诚之先生做学术切磋,互相欣赏,互有补益。    ——著名史学家严耕望  编著中国通史的人,最易犯的毛病,是条列史实、缺乏见解……极为枯燥。自吕思勉先生出,有鉴于此,乃以丰富的史实和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的写作开一个新的纪元。……按时代略述政治大事,叙述中兼有议论,纯从社会科学的立场上,批评中国的文化和制度,极多石破天惊之新理论。    ——著名史学家顾颉刚  “当时常州府中学堂诸师长尤为余毕生难忘者,有吕思勉诚之师。”    ——国学大师钱穆

编辑推荐

  与陈寅格、钱穆、陈垣并称为史学四大家。史学大家写给普通人看的历史书。易中天最推崇的历史学家。

名人推荐

(钱穆)先生治学则受吕思勉诚之先生影响最大。诚之先生为校中最年轻教师,任历史与地理两课,时有鸿议创论,同学争相推敬,而对于先生深为奖掖。先生成名后,仍常与诚之先生做学术切磋,互相欣赏,互有补益。  ——著名史学家  严耕望编著中国通史的人,最易犯的毛病,是条列史实、缺乏见解……极为枯燥。自吕思勉先生出,有鉴于此,乃以丰富的史实和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亢为通史的写作开一个新的纪元。……按时代略述政治大事,叙述中兼有议论,纯从社会科学的立场上,批评中国的文化和制度,极多石破天惊之新理沦。  ——著名史学家  顾颉刚“当时常州府中学堂诸师长尤为余毕生难忘者,有吕思勉诚之师。”  ——国学大师  钱  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吕著中国通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7条)

 
 

  •   吕思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四大名家之一,这本中国通史是他的史学成名作,也是他流传最广的史学名著。吕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历史是很繁的。要想博览,很不容易。专看其一部分,则知识偏而不全。前人因求简要,钞出的书,亦都偏于一方面。如《通鉴》专记理乱兴衰,《通考》专详典章经制等。且其去取的眼光,多和现在不同。近来所出的书,简是很简的了。但又有两种毛病:1.其所谓简,是在全部历史里头,随意摘取几条。并不是真有研究,知道所摘出的事情,都是有关紧要的。2.措词的时候,随意下笔,不但把自己主观羼入,失掉古代事实的真相;甚至错误到全不可据”。
  •   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与钱穆的《国史大纲》可以说是中国历史学研究的两本巨作,历来都作为大学历史学专业教材,更是代表着中国历史学的最高水平。此次一同买了《吕著中国通史》和《国史大纲》。书中不仅有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历朝历代的制度政治,还有中国古代各朝的官制、赋税、货币、学术、宗教等等内容,很具体很透彻,赞一个,
  •   中国通史有太多的书,我最推重的有两部。一部是吕思勉先生的这部中国通史,还有一部是傅乐成先生及其弟子们编著的。吕先生这部通史尤其好,想对中国历史做整体了解,这部书是必读书。
  •   先前看过电子版的,觉得吕思勉的史学造诣不是一般深厚,其特点就是言简意赅,而总能个人以新的认识,他的书从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正像他自己说的,看以看到极其深远的东西。今日能以较实惠的价格买到这本通史书籍,也算是一大幸事。
  •   史学四大家之一的书,绝对没得问题
  •   书无论从排版还是内容上都非常好,吕思勉先生不愧是中国史学四大家之一
  •   之前看过钱穆先生的历代政治得失,感觉纵向比较的历史还是比较好看的,吕思勉先生的通史更不必言了,很好,很过瘾!而且国学功底实在深厚,佩服、叹为观止哈
  •   比我原来看的好多历史书好多了,原来的一些书就是和你说大概都发生过什么事情,而吕著这本书先是文化卷,了解社会习俗由来,然后第二部分还没看,但是非常有用,不足支出就是,有许多语言还是有点文言的感觉,要好好读上几遍才能弄懂~总之~灰常好滴一本书~
  •   吕著中国通史,名家经典
  •   独立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观吕思勉先生和钱穆先生之书,其他所谓的图文并茂的中国通史可以休也!
  •   品历史,读吕著
  •   吕著通史一直便是经典。
  •   好书,吕先生确实是大家,带有自己评论的不同于我们教科书式的中国通史,值得阅读与收藏。
  •   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册分章按时代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政治历史的变革。作者认为当时上海流行的通史著作,虽然在叙述理乱兴亡的过程中,夹叙一些典章制度,但是往往缺乏条理系统,上下不够连贯,使初学者摸不清头绪,不能构成系统的历史知识。特别是大学文科的学生,他们正需要有系统的历史知识,以求进一步的钻研,因此就有采用这样特殊体例来编写通史的必要。在今天看来,这种体例的中国通史,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用处的,它对帮助读者初步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系统的历史知识有很大的好处。
  •   很喜欢吕大师 也很喜欢历史 历史使人明智 这次慕名而来 果然受益匪浅
  •   吕先生的叙述,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历史~~
  •   吕思勉先生的作品,有厚度,个人觉得适合做研究用,毕竟文字有时代感,不太算是普及本。但是如果都能读一读,对史学观的培养是很好的。
  •   作为史学或是国学的初学者,很有帮助。虽然是民国时期的书,但有些观点可能放在现在仍然十分的超前,对作者的思想表示钦佩!
  •   其实,最适合消遣的
    还是蔡东藩著的历史系列
    通俗易懂
    了解了不少历史往事
  •   学术性与通俗性兼有的史学著作
  •   吕思勉先生所著《中国通史》,知识详尽,析理透彻,考证详实,读起来真是一种享受。记得上学那会,老师开口就是“吕思勉先生认为……”,“吕思勉先生说……”
  •   吕著 不一般
  •   一直找不到一本概括中国上下五千的历史书,而这本书正是我苦苦寻找的,但该书故事性不够强,读起来并非十分有趣,是真正喜爱历史的人的读本。
  •   从政治和文化不同的角度解读中国历史,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一读。不想一般的历史书那样枯燥无味,还是比较好看的。
  •   参加满200减100买的,书真的不错,排版也很合理,看着就顺眼,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按时代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政治历史的变革。很实用,对帮助读者初步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系统的历史知识有很大的好处。
  •   本书分文化和政治两方面阐述中国历史,虽然我才刚开始看,只看了几页,但觉得这部书对于掌握中国历史知识,尤其是一些学术上的知识大有帮助。
  •   非常好的书,能让人从各个层面总体上了解中国的历史,让我对历史更感兴趣了。但是可能是我个人原因,这本书排版的字体虽是正常大小,可是由于都是文字,看久了还是有点犯困。
  •   好书。名家写历史,好读。
  •   吕先生的书,没啥好说的,可读性强。
  •   了解通史的大作,《每天学点中国史》快看完了,然后集中时间好好学习这本吧
  •   很好的一本历史论著,吕思勉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书内容丰富,而且是以白话文叙述的,比较厚重,需要有一定文学修养和耐心才能阅读!
  •   虽然这本书不是那种正统的历史书,但是在作者参杂自己的见解以自己的话向我们讲述历史的方式反而让我看的更有味道,而且篇幅是按一个个主题而说,看的时候更像是听作者在探讨,不过带有文言文的语言风格有时看起来确实有点不太费劲但还好已经趋向白话了
  •   很喜欢,不同于历史课本的历史书
  •   第一次读大师的历史书,因为教科书的影响,很少读成套的中国史,以为都是教条,本书是大师的书,确实不一样,不愧是四大史学家,这才是历史书,中学教科书误人子弟,以后要多读一些大师的著作。
  •   由于本人不是学习历史专业的,读起来真的很费劲!不过书得内容编排的很好!
  •   看网上推荐的,说是四大历史书之一!
  •   书中把历史分成文化和政治两条线,不光是历史事实的陈述,还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不错。
  •   想快速、明晰了解中国历史的有益读本
  •   看完了,受益匪浅,对中国历史又有了理解。
  •   对了解中国历史有价值。补充许多知识
  •   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成长的国度。
  •   吕思勉先生的书最主要的是能够深入浅出的介绍,能从中得到很多方法上的启示,难怪吕老先生在中国史学界有他自己的地位,推荐收藏。
  •   体例的中国通史。
  •   吕老先生在中国通史方面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这本书性价比很高,推荐推荐。。。
  •   一本系统的中国通史
  •   短小精炼,文笔流畅,较准确之中国通史!有可读性…
  •   很好,四大家!吕思勉!!!
  •   吕先生的历史观很让人受益
  •   真实的历史,一直是我希望看到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历史book其实只是一种宣传,而且成功的洗了几代人的头。通过名家看历史,或许是一条快速一点的路,但仍然要加上自己的思考。多读必是有益的。其实本书还没看,希望有近代内容。
  •   学生时代没能好好学学历史,惭愧啊。读史可以明智,没有错。
  •   本书的叙述目录给人极大地兴趣,我们都想知道历史上的那些食物是怎么规定的,正在研究古代婚姻O(∩_∩)O哈哈~
  •   本书不只是单独的按历史时期叙述,而且给出了历史本来的内涵,当下教科书不一样。值得一读。
  •   感觉能看到自己不知道的很多历史事件
  •   清晰的历史脉络,独到的看法
  •   想了解下历史,所以决定买来看看,包装什么都不错,还没开始看
  •   学习历史都是从学校课本上学的,现在看看名家的作品,感觉不错
  •   用另一个视角看历史。
  •   对历史的进一步认识,不错的一本书!
  •   与众不同的一种写法,这种讲述历史的方法我很喜欢。
  •   需要一定的文学功底才能读懂,建议先把历史的来龙去脉读完,在来看这本书!
  •   很好的历史,我喜欢
  •   经典就是经典,恐怕他的观点影响着历史的研究家们,喜欢那个时代真正做事,真正研究的人,讨厌现在的浮华的学术界
  •   真的不错,分多个方面讲解,文化卷占将近三分之二,政治卷三分之一,对于想了解历史内涵而不是只想读故事的人很受启发。
  •   如果没有文字历史功底,这本书可是要慢慢读的,而且这本书质量性价比都是不错的,值得细读,值得珍藏
  •   大师的讲解,开拓眼界,思路独到。品味大师的杰作,洞察全新的历史!
  •   大师手笔,至今读起来仍无过时之感
  •   书的质量很好,就是运输时有点磕坏了,不过相对于书的内容来说只是一个小问题。书的内容有点深奥,需要慢慢品味。总的来说,赞。
  •   写得很好,价格也不贵,超值
  •   这是买的吕老的第二套书了 写的很好
  •   原来写史还可以这样,不按时间顺序的啊!
  •   吕思勉做学问很扎实,材料详实,值得收藏。
  •   书还没有读呢,简单翻了一下,有空看看
  •   书的包装很好,内容没的说
  •   有评论,有个人见解非常好的书。
  •   很不错的书,慢慢看了
  •   帮同学买的,书的做工和质量都很好。
  •   如题,书很厚实。很喜欢
  •   书里面的年代很全
    文化章和政治章都很不错
  •   书是还不错,但是不太喜欢书的排版,看起来字密密麻麻的!
  •   书纸质量很好,包装也好,很喜欢。只是还没时间看。
  •   有点搞不清,到底自己买没买过这本书,或者之前买的书里面,涵不涵盖这本书里的内容。吕思勉的书,版本是在有点杂。
  •   书的质量不错,值得收藏在家慢慢看。
  •   感觉质量不错,内容还没看,买的书太多了。想看的也太多了。唉,时间真是不够用啊
  •   书内容很好,分了文化和政治来讲
  •   非常好的书 值得一览
  •   是对正规学习的一种补充吧。书,对我们一些文化、政治的阐释更系统,详细,让我们更自由地去思考。不错的一本书。
  •   很喜欢的法理学老师推荐的书,有点古文的味道,书分为政治、文化等部分不是叙述史实的那种,更有兴趣阅读
  •   吕思勉的书,内容当然无需多说,上上等。但是本书的印刷和纸质和内容不太相符。
  •   图文并茂,文字气清晰,图片精美,正版没有商量。超值购书,好书多多,花不到一半的钱,淘到心爱的书。详实丰富的内容,精美流畅的印刷,物超所值的价格。爱**当网,更爱当当网的活动!买的放心,买的舒心,买的开心!
  •   没有看过的,快买本看吧,这是一种不同类型的中国史!!!书很不错!!!
  •   有内涵的书
  •   古文、批注夹杂,可能有点难懂,需要慢慢看。文化方面包括很多的考证研究,政治涉及范围宽广。不同于讲古代故事的书,是一本有内涵有底蕴的书。
  •   这本书通俗易懂的描绘了古代中国的各方面的荟萃。
  •   内容有条理,分不同领域介绍中国文化特征。对于我个人来说,读起来觉得清晰很多。
  •   我喜欢这本书确实很不错,大家也可以来读读
  •   内容好的没的说,我感觉挺好的。 通俗易懂!
  •   简略得当,好书
  •   看到这本书的老公表扬了我,说买的好啊,窃喜!
  •   民俗方面比较多
  •   印刷质量不错,这个厚度用纸选择很合适,拿在手里比较舒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