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01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作者:司马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剑海鹰扬》为司马翎武侠创作巅峰时期作品。书中对于武术之精神层次多所着墨,首创以精神、气势确知的开学原理,令人软佩不已。举凡“心录修炼”、“气机感应”、“以意克敌”及“执简驭繁”,无所不包,精辟无比,加之气魄万千的斗智场面,更使其想象力与构造力臻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远境界。
小说开头写翠华城被屠,城主罗希羽被黑道魔头——七杀杖严无畏击成重伤后死去。而罗希羽的儿子罗廷玉逃脱后苦练武功,成为天下“刀君”,出山报仇。经过种种曲折奇遇艰难险阻,“一代魔王,终于伏诛”。罗廷玉 “把翠华城从一片废墟中,逐渐建造起来”,最后一举迎娶了三位美貌新娘:剑后秦霜波,才女端木芙,西域佳丽蒙娜。“迫近佳期之时,水陆两路,武林人物之多,可说是盛况空前。
作者简介
——还珠以降、金庸之外,最具才华者——武林奇葩——武学巨匠——超技击侠情派奇才——武林智多星——台湾武侠龙头——超拔卧龙生、诸葛青云,引领古龙、黄易,思想深度、武学创见、杂学运用堪比金庸司马翎(1933-1989),本名吴思明,广东汕头人,自幼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文艺基础深厚。1947年随家人移居香港,开始接触还珠楼主、白羽、王度庐、朱贞木、郑证因等人的武侠小说,对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等书尤为喜爱。1957年至台湾入政治大学政治系,始终不能忘情于武侠小说,大二时试作《关洛风云录》,并一举成名,继而休学一年,集中时间与精力创作武侠小说,获得更大名声。大学毕业后,虽担任过报社记者、编辑等职,但其主要精力仍用于创作武侠小说,发表了很多作品,在当时台湾受到热烈欢迎。先后署有“吴楼居士”、“司马翎”、“天心月”三个笔名。他的创作全盛期从1958年开始,以1965年为界分为前后期,到1971年他改行经商,停止了武侠小说的集中撰写。后来偶有所作,但已不能与其以往之作品媲美。1989年逝世于故乡汕头,可谓盛年早逝。司马翎为台湾武侠“三剑客”及“四大天王”之首,文笔清新脱俗,间有现代意味,尤善于运用推理手法铺陈故事情节,又常在刀光剑影中巧妙注入一段武学阐释或人生哲理,令读者心领神会,收获良多。其作品斗智斗力处往往令人拍案称绝,首创以精神、气势克敌制胜的武学原理。在情感描写方面,则善写男女主人公为情所困的心理变化。他被称为“超技击综艺侠情派奇才”、“武林奇葩”、 “武林智多星”、“还珠以降金庸之外最具才华者”,对古龙、黄易、上官鼎、易容、萧逸、萧瑟等武侠小说家都有极大影响。
书籍目录
第1章 血洗孤城第2章 唯我独尊第3章 妙计巧连环第4章 江湖儿女心第5章 刀君剑后第6章 卧薪尝胆第7章 诗酒雅集第8章 剑气扬威第9章 慈悲为怀第10章 超人魅力第11章 护法之战第12章 君在何方第13章 仙子查奸第14章 品花鉴石第15章 炉边清谈第16章 大开杀戒第17章 岂忍卿死第18章 且赴盛宴第19章 大敌当前第20章 见微知著……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名家评价在台湾早期的武侠小说家中,我唯一“迷”过的只有司马翎,他算得上是个天才型作家。记得当年为了先睹为快,我几乎每天都待在真善美出版社门口,等着看司马翎的新书。后来一集追一集地等烦了,一时技痒才学着写武侠小说。——古龙我最欣赏的武侠作家唯有金庸与司马翎,尤其是司马翎,我觉得他是目前台湾武侠界的第一把交椅,他的作品非常有内涵,而且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大胆直接,非常真诚、毫无虚假,卓见哲理、俯拾即是……创造出一个能够自圆其说、有血有肉的武侠天地!……我在武学方面所重视的精神与气势,是受了司马翎的影响。——黄易(司马翎)并不是在梁羽生、金庸的早期作品影响下从事创作,而是在旧派武侠小说的熏陶下走入这一领域的。换言之,他终于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杰出作家之一,完全是自己探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对于人性的复杂性的描绘,不但为旧派武侠小说所无,而且也是在梁羽生和金庸的早期作品中所未见的。——复旦大学杰出教授、中国文学史专家、武侠小说研究学者 章培恒《纤手驭龙》把江湖历练作为创作主旨,把人生体验作为创作的基石,证明司马翎是一位了不起的智者,他不愧是位天才作家。对《纤手驭龙》的阅读,不仅是武侠小说的阅读,同时还是一段历史的阅读和一种厚重的人生阅读。——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会长、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 宁宗一把斗智提升到与武功并驾齐驱的地位甚至更高一筹,是司马翎对“武学”的最大贡献。司马翎通过层出不穷的奇遇和美不胜收的斗智,展现了人性的精妙深微,讴歌了人类的无穷智慧,为中国的武侠小说开创了独树一帜的一大宗派。在今天21世纪大陆新武侠崛起之际,本人郑重指出:司马氏剑法是值得新一代作家认真继承并发扬光大的。——著名学者、评论家,北大中文系教授 孔庆东我生平最开心的享受就是捧一本好看的武侠小说来欣赏一番。现今我坐飞机长途旅行,无可奈何,手提包中仍常带白羽、还珠、古龙、司马翎的武侠旧作。——金庸吴先生(司马翎)的文字清新流畅,略带新文艺之风,一反过去讲故事的老套。武侠小说之中所谓“新派”,吴先生有首先创造之功;誉之为“新派领袖”,实当之无愧。——台湾真善美出版社创办人(始于1950年) 宋今人 “智慧型”的女侠,是司马翎最钟爱、最乐于刻画的,因此出现的频率也最高。同时,司马翎所赋予女性的“自主性”,实际上无异暗示了“女权”的未来的合理发展。——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中华武侠文学学会”会长 林保淳司马翎以修习密宗的经验及融合道家“太上感应”之说再创造出了“心灵修练”、“气机感应”、“以意克敌”及“执简驭繁”等等精神力量,对手正在“思考”施展何种招式,都能先一步出手封住其意图,并蹈瑕抵隙,攻其必救。这种写法在《剑海鹰扬》中更蔚为大观。——台湾大学校长 李嗣涔客观分析司马翎作品,约略有五大奇处与众不同:一、他是台湾最早的“新派武侠”先驱者之一,兼有“旧派武侠”之长。二、他的小说最具“综艺”特色,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杂学,靡不毕具,且兼容并包。三、他的小说最擅长结合玄学与武学原理,多发人所未发,独具创见。四、他的小说人物最讲究身份、气度、门派、来历,而层次井然,合情合理。五、他的小说故事最注重推理,而写“攻心为上”的正邪斗智,更有波谲云诡之妙。——叶洪生
编辑推荐
——古龙写作的启蒙源头 黄易写作的灵感源泉——“蒙尘的明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