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与备课指南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龙门书局  作者:李宏亮,田国生 编  页数:268  

内容概要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扩大,高中教师迫切需要从新课标理念的灌输向具体的教学指导转变。本套书正是根据这一转变,遵循“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的原则,设有课标解读、教学导航、背景扫描、精彩片段、探索研究、好题推荐及课例展示等7个栏目,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参考书,成为一种教学资源的汇编和教育方式方法的指引。  本套书按照《课程标准》设定的“内容模块”编写,既打破了新课标各个版本教材的限制,又综合了各个版本教材的内容,做到通用且好用。本书的编写建构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和教研基础之上,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由来自广东、江苏、福建等早期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的各个相关学科的优秀教师完成。  本套书共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思想政治9种,可供高中各科教师使用,是高中教师必备的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用书。

书籍目录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节 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第二节 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第三节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一节 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第二节 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第三节 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第四节 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第五节 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节 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第二节 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第三节 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第四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第一节 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第二节 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第三节 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章节摘录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标解读  【宏观解读】  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一定的文化生活之中,时时刻刻都受着文化的熏陶。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既是人类创造的,又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无论是置身于圣洁的艺术天地、领略艺术的无穷魅力,还是深入多姿多彩的生活、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抑或泛舟知识海洋、与前贤圣哲进行心灵的对话,每一次精神之旅,都带给我们独特的文化体验。文化就像血液一样浸润我们的心田,浇灌出一片片精神的绿洲。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给予我们丰富的知识,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赋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都生活在文化之中,理应了解各种文化生活现象,认识文化的本质与特点,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提高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  本单元作为全书的起始,在全书中起着开篇立论和探究导引的作用,后面各单元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并进行深入探究的,学好本单元,你就会明确学习本书的意义和方向,从而为本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按照课程标准的划分,本单元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即:什么是文化,文化对个体及社会的影响,优秀文化对个体的积极作用。三个部分在逻辑上既是一种层层深入、不断递进的关系,也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体。教师在进行该部分讲解时,可以在开篇就对该单元进行宏观上的解读,理清三个部分的相互关系,从而有利于教师在后面对三个问题进行具体讲解时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住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我们来对该单元三个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问题一“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作为《文化生活》的切入点,首先选取学生所生活的三处场景来说明“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其次,在对不同文化现象的对比中得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文化生活各具特色,从而得出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现出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该部分内容相对较为简单,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来进行较为充实的讲解。  本部分的重点是: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这里,需要教师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讲解这一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地讨论,甚至是辩论“天然的景点”能不能称之为“文化”,进而加强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的理解。)其二,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这一点虽然在后文中会再次强调,但在这里进行详细说明则有利于学生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这一课标点的理解和把握。其三,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文化离不开物质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这一点起着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讲透这一点,有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把握后文中“文化对社会及人们的影响”这一重要知识点。  问题二“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在本单元中起着一种过渡作用。它一方面继承着前文中“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又发展着“人们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该部分在编写立意上主要从精神力量的角度说明文化对个人成长和民族、国家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这是全书展开的一个重要维度。设置《文化生活》课程,对学生加强文化知识的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力量,自觉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本部分对整个《文化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重大的引领性作用,同时,该部分内容较多,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大量的感性材料对易于混淆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详细地说明。  具体来说,该问题需要我们重点把握的课标点有四个:  其一,文化对个体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人们有不同的影响。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打上特定的文化的烙印。教材从文化对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作了说明。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可以广泛发动学生对相关案例进行讨论来形成结论性知’识点。  其二,文化对个体影响的特点。在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中,人们得到思想启示、精神享受、情感陶冶等,无不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应该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自觉抵制各种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关于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教材从现象导入,进而引导学生体会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该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混淆,教师应引起格外重视。  其三,文化对民族、国家的影响。经济、政治与文化一方面存在着在经济基础之上相互影响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相互交融的关系。这一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案例,教师应在授课前进行大量搜集,以丰富的感性材料来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的关系。  其四,文化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力对我国的启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我国要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该部分在教学目标中属于“运用”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问题三“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对问题二的承接。“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该部分选取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个体成长的意义和帮助: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此来引导人们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主动去接受优秀文化活动的熏陶。该部分内容相对较为感性,学生易于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进行广泛的讨论。对于该部分的课标点,知识点不是最重要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能否实现才是重点。  第一节 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1.1 【目标分解】  (一)知识目标  1.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识记的知识  文化的内涵  2.学生在学习中需要理解的知识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3.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  (1)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2)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分析判断,明确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的观察,培养和提高自主观察的能力  (2)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的观察,体会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提高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3)通过分析“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的区别,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和体会人们的文化生活,帮助自己形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理论联系实际的价值观  1.2【要点概述】  “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把握“文化”的含义应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人手:(1)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用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活动和人的活动。根据这种理解,文化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点,因此,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例如,考古学中讲的“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通常就是指这种广义的文化。(2)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3)“文化生活”所讲的文化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从内容上看,包括两个部分,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在我国,目前这种文化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  关于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2)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3)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需要注意的是:其一,“特有”现象表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文化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纯粹自然的东西绝不可能是文化。文化的创造需要一定的条件,如人的思维、语言和智能,既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成果,实践的条件和需要,人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等。人具有其他物种所没有的高度智慧的头脑,人脑的信息储存密度要比现代计算机大1万倍。人还可以用口头语言和文字进行交流。人的脑、手和语言的进化是协调进行的。其他动物没有思想只有本能,不会制造工具,更谈不上储存信息。唯有人能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逐渐认识社会,积淀文化,承继文化。文化,既是人类所创造的,也赋予了人类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其二,“素养”表明文化与人的关系,缺少一定的文化素养,很难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成员。(1)人的文化素养的表现。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要通过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体现出来。这样,我们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就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了解人的文化素养。(2)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其三,“离不开”表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不能把精神活动等同于物质活动,也不能把物质载体混同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与备课指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