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老子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管梅  页数:166  
Tag标签:无  

前言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据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又称老聃,为周朝的守藏室之吏,相当于管理王室藏书的官员。据道教的史料记载,老子诞生于农历二月十五日。老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他的著作《道德经》中。老子的在世年龄,也是一个悬案,“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老子之所以长寿,《史记》认为是“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司马迁在《史记》中还列了一个关于老子后人的简单的家世表。老子的儿子名宗,在魏国当过将领;宗的儿子叫注;注的儿子叫宫;宫的玄孙叫假,假曾在汉孝文帝时期当过官;而假的儿子解曾任汉代一个诸侯王(胶西王)的太傅。据《庄子》记载,老子的弟子有柏矩、庚桑楚、阳子居等人。而曾问学于老子的人则较多,如崔瞿、士成绮等。其中最著名者当为孔子。而真正传老子之学的有关尹、庄周、列御寇等。司马迁就认为,庄周之学无所不窥,然其要归本于老子之言。《吕氏春秋·不二篇》也指出,老聃之学贵柔,关尹之学贵清,子列子之学贵虚。由此可以看出,他们三者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道德经》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一颗智慧明珠。    近代以来,《道德经》已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许多外国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都对老子的思想深感兴趣,并从中受到启发。    老子的思想在外国企业界也获得了重视。正当中国的企业界加快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技术时,西方的企业家们也加速了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步伐。《老子》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和有无相生、虚实相资、祸福依伏的辨证思维被许多企业家灵活应用于领导艺术和经营之道中。    此外,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所蕴涵的生态智慧、老子的反战思想等,也受到了世界各国有识之士的普遍重视。    老子所著《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道”。在中国文化史上,“道”的最初含义就是我们所走的路。《说文解字》说:“道,所行道也。”后来含义逐渐扩大,自然与人事所遵循的路径(规律)皆称之为道,遂有天道、人道之说。至老子,始将“道”提升为一个最高的哲学范畴。老子之“道”,兼有宇宙的本原、万物存在的根据、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应遵循的规律等多重含义。自从老子赋予“道”以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后,“道”就成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两千多年来,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乃至普通老百姓,纷纷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一部《道德经》,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先秦时期,先后有杨朱、列子、庄子等继承和发展老子思想,从而形成了道家学派。战国中期,在齐国的稷下学宫,聚集了一大批学者,史称“黄老学派”。他们将老子与传说中的黄帝结合起来,实际上是按老子的道家思想塑造黄帝的形象。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可以说,在中国古代自先秦以来,几乎没有哪个哲学家没有读过《道德经》,没有从《道德经》中受到思想启迪。    《道德经》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也有深远的影响。受老子崇尚自然思想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文坛盛行田园诗、山水诗。他们将纯洁的自然与混浊的社会对立起来,在诗歌中热情赞扬回归自然、忘情物外的生活。著名诗人陶渊明称自己辞官隐居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流连于田园山水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还根据老子关于“小国寡民”的思想,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民风淳朴,不受礼法刑政的桎梏,人人自食其力的理想社会。    老子关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论述则分别寄寓了音乐和绘画的最高意境。白居易《琵琶行》描述一曲终了时候的感觉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清代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老子关于有无相生、崇尚自然的思想,对于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有深刻影响。老子关于崇尚自然的思想,则规范着中国传统建筑原则。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处处体现出“师法自然”的理念,高处建阁,峰回路转处设亭,临水为榭,僻静处造馆,以至于叠山、垒石、引水、聚池、架桥、开路、围篱、设门等,无不是人工建筑活动与自然环境具体结合的产物。这些园林,使人们虽然置身于人造环境的有限空间中,却别有天然环境的无限情趣之感。    《道德经》与中国古代养生方法也有密切的关系。老子关于“道法自然”“少私寡欲”“柔弱不争”“知止知足”等思想,是历代养生家所尊奉的生活态度。老子关于“致虚极,守静笃”“守中”“守一”等主张,成为静功养生的指导原则。老子关于“玄牝之门”的论述,则在道教内丹学中发展成为“玄关一窍”的理论。老子关于“谷神不死”“长生久视之道”的论述,更成为道教徒追求长生成仙之道的理论依据。而大家所熟知的太极拳也深受老子的“柔弱胜刚强”思想的影响。    可以说,《道德经》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而老子也因此成为道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内容概要

  本书通过老子传奇的一生,展示出老子称之为『道』的人生之路,在他那个牮,老子通过『首可道,非常道』成就了传颂至今的《道德经》;在那个牮,老子通过他的思想将宇宙、人生、物质、精神、社会和政治等无数个层面的东西囊括其中,布列得井井有序。

作者简介

  管梅,现居青岛,某知名杂志专栏撰稿人,曾先后发表过《应酬学》《爆笑三国志》《人生就这么回事》等作品,并和多家网站、出版社建立合作关系。作者文得寸笔率真,主题明确,坚持以细腻、严谨、真挚的情感去写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老子其人
 老子出世
 聪颖少年
 智降青年
 枣树姓李
 李耳看桃
 走亲访友
 卖牡丹花
 追乞丐说
 学水处世
 舌存齿亡
第二章 圣人传说
 赴周求学
 知己不易
 最早老师
 李耳架桥
 图书馆长
 孔子问礼
 聃送换幛
 理论县官
 高论生死
 李耳得道
第三章 《道德经》问世
 函谷著书
 有用无用
 点化子居
 《道德经》传
 论养生经
 再授孔子
 治国烹鲜
 李耳祝寿
 老子炼丹
第四章 由人到神
 聃楼台
 如意下凡
 石匣传说
 老子散丹
 见素抱朴
 德善德信
 无道无亲
 圣人辞世
 老子墓地

章节摘录

版权页:都会将问题探个明白,这实在是难能可贵。像现在这种情况,如果我再继续教授聃儿,以我这已知的学识,又如何能,解答得了他那无穷的问题呢?这着实令老夫感到困扰。聃儿是一个有着大志向的孩子,而相邑这个地方是一个比较偏僻闭塞的村庄。如果你希望聃儿将来有所成就、成大器,那就要让聃儿离开此地前往周都以求深造。如此,才不会耽误了聃儿的前途。”商老先生所说的周都被天下称为圣地。称为圣地的原因是,在这里贤士如云、典籍如海,如果想成大器就非得人周都求学不可,否则难成大器。老聃母亲也知道周都是圣地,她在听完商老先生的一番话之后心里就犯了难。她毕竟是一位母亲,而且现在她只有老聃这么一个儿子可以依靠。老聃是老佐唯一的根脉,现在为了求学而让他独自前往那么遥远的地方,又怎么能放心得下呢?正在老聃母亲犹豫不决的时候,商老先生便已经想到她的为难之处,他赶忙对老聃母亲说:“老夫和你说句实话,老夫有个师兄是周太学博士,他学识渊博,心胸豁达,而且还爱才敬贤,以助人为生,以助贤为乐,以荐贤为任。他现在光是在家里养着的神童就有好几个,这些神童都是他从民间挑选出来的。他教育这些孩子不让他们家里出一分钱,所有的费用都是师兄来出,而且待他们都如同自己的亲生骨肉一般疼爱。我曾经将聃儿的事情和师兄说起过,师兄知道聃儿好学而且善于思考,且聪慧超常,早就想见一见聃儿了。这几天师兄特意给我写了一封书信,说他家的家仆数人要路过相邑,想带聃儿一起回周都。

编辑推荐

《走进先贤普及读本:无为老子》是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无为老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