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中国社会 作者:李世强 页数:224
前言
他叫曾国藩。 他是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他是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模;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蒋中正说:曾国藩是国人的典范:毛泽东说:近代古人中,我只佩服曾国藩一个人…… 他是一个传奇。 但他并不是一出生就是一个传奇。 青涩时期的曾国藩也曾年少轻狂,“好汉打脱牙合血而吞之”,但这种性格却给他初期的仕途带来了不孙的’打击:一生三次“为众人所唾骂”、三次军事大失败,但最终正是这些耻辱,让他在性格方面“脱胎换骨”,逐渐形成了自己“外圆内方”的为人处世之道。 在棋盘上,他是一个超级棋迷,屡败屡战,一笑了之。在棋盘外,他有很多超级对手,船坚炮利,势不可当。虽然中年后像猫一样圆融,但其骨子里头还是保留了狗的忠诚和刚正,他忠于朝廷,坚守道德立场。虽然掌握了官场生存的秘诀,有时也使用权诈手段,但内心操守却依然分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从不含糊。面对一盘不能再输的“棋局”,局势岌岌可危,他懂得如何落子。 不论是在官场还是在人生,他都是一个充满魔力的不倒翁。在他的成长路上,不是没有受过非议。不是没有经过低谷,只是他没有把那些当做低谷。无数次摔倒,再无数次爬起来,才修炼成现在的宠辱不惊。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人物传记,而是节选曾国藩一生中给他带来启发和成长的事件,结合现实中人们种种人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循着曾国藩的成长轨迹,通过他的成长故事,为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生存大师找寻其中的真谛。
内容概要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人物传记,而是节选曾国藩一生中给他带来启发和成长的事件,结合现实中人们种种人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让我们一起跟随曾国藩的成长轨迹,透过他的成长故事,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生存大师。
本书的作者是李世强。
作者简介
李世强,编辑、自由撰稿人,出版过励志图书:《揭秘羊皮卷解剖狼图腾》《深入浅出职场心理学》《跟奥里森·马登学成功》《与心灵对话——改变你一生的60个心理实验》《每天学点宽心的话法》《感谢折磨你的人》《品“菜根谭”学做人》,文史图书:《遗失的古国》等。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修身养性,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1.做清醒之人,自省己过
2.内外兼修,争做完人
3.锻造气质从读书开始
4.戒骄戒躁戒安逸
5.诚而不欺,立身之本
第二章 选择朋友,就是选择成功
1.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
2.成大事需借良师益友之力
3.容人以恕,宽和为上
4.诤友可遇不可求
5.不可占人半点便宜
6.患难与共的朋友才是真朋友
第三章 忠诚务实,赢得理解和信任
1.诚信之人必能成功
2.忠诚二字切不可抛
3.为国尽忠,死而后已
4.以忠心赢得信任
5.明“识”乃成功之基础
6.“忠”乃安身立命之法宝
7.人才选拔最重忠义朴实
第四章 有志者,方能行天下
1.以“浑”处世,深藏不露
2.用顽强战胜困难
3.以勤奋造就天才
4.拒绝平庸,成就卓越
5.以退为进,占据先机
6.做事需要有恒心
第五章 圆滑处世,左右逢源事事顺
1.做人要懂水的哲学
2.处世要懂“滑字诀”
3.处世之窍在于左右逢源
4.为人处世,面子不可不慎
5.为人要懂“明”“强”之道
6.“忍”乃安身保命之基
7.“缓”乃处世成功之秘诀
第六章 做人之道,敬人敬己
1.兴家之法,“敬”字刻不可离
2.与人交际,“敬”字为主
3.孝敬父母,心存感激之情
4.尊兄敬弟,家族必兴
5.治家要严,敬而不溺
6.以尊敬之心对待同事的意见
第七章 性格坚忍,才可战胜一切困难
1.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3.小不忍,则乱大谋
4.坚持就是胜利
5.委曲求全,以保大局
6.坚忍之中造就英雄
第八章 心态豁达,方可胸怀天下
1.志高以求是,心平以守节
2.功名利禄皆乃云烟
3.得民心者得天下
4.做事需留一分余地
5.卸掉时间俗物,自在享受人生
第九章 用人之道。不拘一格降人才
1.选才需独具慧眼
2.知其特点,用其之长
3.宝剑锋从磨砺出
4.识才更要学会驾驭
5.礼贤下士才会人才倍积
6.延续事业香火,慎重选择人才
7.敢于将权力放给下属
第十章 学无止境,实践当中求真知
1.活到老.学到老
2.学会向对手学习
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学习要懂“涵”“泳”之精髓
5.知一句便行一句
6.读书做事都需专心致志
7.实践当中求真知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曾国藩通过读书最终改变气质的过程,综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的学说,把“静”字功夫看得十分重要。他总结道,“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成为三代后的圣人,也是“静”字功夫足。王阳明也是“静”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 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之所以为佛,都在于在大难折磨的时候,将此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的胸襟,有坦荡荡的意境。这样,身体虽有外感,却一定不至于内伤。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在物欲的引诱下,要想“静”下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他钦服颜回的淡泊,特别指出,如果一个人不经历高山,就仍会对高山仰止,没有得到的,总是有乞求,如果能大彻大悟,能登临高山,已获已得,就不容易动心了。曾国藩这样总结:颜子三个月不违背仁,也可以叫做洗涤心灵,退藏到极隐秘处,叫极静中的真乐了。我们这些人求静,要区别于禅家的人定那种冥然无觉的旨意,必须使这颗心有所谓“一阳初动”“万物资始”的气象,这才可以说达到了静极,可以说是“未发之中”和“寂然不动”之体。不然,深深地闭藏、坚决地拒绝外物,使心如死灰,虽然自以为静,而生机或许就要熄灭了。况且这样并不能静,一有什么扰乱,不又幢幢往来了吗?深观道体,阴先于阳,确实啊。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呢?曾国藩在写给胡林翼的信中,极力赞叹孟子的养气说和庄子的逍遥说,从中可以看出,他在这两个方面是下过一番工夫的。 孟子的养气说,是人生自我修养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说之一,即所说的“吾善养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指的是充溢着阳刚的性质的“气”,绝非源于体质的健壮和权势的显赫。身体的强壮和权势的显赫虽然也有某种威慑力量,但是如果没有道义作为精神支柱,不过是匹夫之勇和妾妇之道罢了,因为它们只能使人口服而无法使人心服。“浩然之气”的阳刚性质,源于我们对自我与天道相统一的体认,源于我们对自己道义行为的充分肯定。这“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和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实际是指人的一种真力弥漫、生气勃勃的内在精神品质和人格之美。有了这种浩然正气,就能坚持正义、气节和情操,为了它而赴汤蹈火、舍生取义,视死如归。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曾经说过:“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在亲身感受孟子的“浩然之气”的同时,曾’国藩对庄子的学说也极感兴趣。他通过书信,与胡林翼一同欣赏《庄子》,谈庄子冲淡、超旷的人生境界,认为与孟子的“浩然之气”有异曲同工之妙。 庄子的人生哲学在当时看来是最达观的。他虽然家境贫寒,居住在穷阊陋巷里面,在穷困中织履为生,但是不为富贵所打动,相反,他笑辞千金的重利、卿相的尊位,宁可像泥中玩耍的龟一样游戏于社会的底层而自得其乐。一般人求生畏死,希求长生,庄子却超脱于生死之外,不为生而喜悦,也不为死而悲伤,甚至以死为乐;不仅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而且主张自己死后实行天葬,让自己的尸体作为鸟类、蝼蚁的食粮。 通过对庄子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的理解,曾国藩从中汲取了许多人生的智慧。反观自己中年以前的胸中多抑郁,怨天尤人,中年以后,肝肾都受到这种情绪的侵害,从此一意克制自己,以养其博大胸襟。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 不若就现有之功,而加之以读书荞气,小心大度,以求德日进,言日醇。譬如筑室,譬之立功,弟有绝大基址,绝对结构,以后但加装修工夫,何必汲汲皇皇,茫茫天主乎?这封信虽是写给弟弟的,其内容何尝不是自己心灵的写照?他还写道:放翁每以美睡为乐。盖必心无愧怍,而后睡梦皆恬,故古本每以此自课也。放翁胸次广大,盖与陶渊明、白乐天、邰尧无、苏子瞻……等同其旷逸,其于来虏之意、养生之道千方万语,造次不离,真可谓有道之士。异余备员兵间,不获于闲静中,探讨道义,夜睡、颇戍寐当思玩索陆诗少得裨补乎!通过读书来改变自身气质的实践,使曾国藩的胸怀开阔了很多,身体健康了许多,有时甚至有飘然欲仙之感。由此,他说过一句极精到的话:“书味深者,面自粹润。”这句话意思是说,读书体味得较深的人,面色自然荣粹而且滋润。这句话不是一般人能说出来的,要有深切的体验,并观察很多人、理解很多事,才说得出来。 那些读书体味得深的人,一定是心智高度集中的人。他的心地单纯而洁净,一切人世间的繁杂琐事都被他抛在九霄云外,至少不为这些事所搅扰和纠缠,唯一吸引他的注意力的是书中的境界,这样他才得以守候着自己的内心世界,静心陶冶和修炼。由于他的精气神没有丝毫的涣散,而是一天天充实、丰沛和完善,久而久之,使他超拔于普通人庸常琐屑的生活之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视世间的荣利轻如鸿毛,处理—切事务都有理、有序、有节,而身体也自然日益强健起来。这样,当他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就犹如天仙一般。这就是曾国藩通过读书来改变气质的原因。 那么读书使曾国藩的气质发生了哪些改变呢?曾国藩早年时期爱好诗文,行为浪漫,态度乐观,举止行为非常活泼,甚至不免有些轻浮,大概是和多血质有关;学习宋明理学,用心检束身心以后,言行举止都逐渐规矩起来,感情上虽然沉静而缺少变化,理智却异常丰富,大概和抑郁质有些相近;出山统率军队以后,意志变得坚强起来,态度沉着冷静,虽然屡次遭到挫败,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战斗,这一时期的个性,又与胆汁质相类似;到了晚年,经历了许多忧患与挫折,对世界上的事情看得更加清楚,因而一举一动都权衡利弊,深思熟虑,即使因为过于谨慎小心而受人非难也在所不惜,这又与黏液质极为相近。虽然因为身体的先天素质较差,没能达到“面自粹润”的程度,但是气质和精神境界的改变却有目共睹,所以也是卓有成效的,可见读书的确是改变精神气质的一个有效方法。
编辑推荐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写到,他叫曾国藩。他是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他是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模;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蒋中正说:曾国藩是国人的典范:毛泽东说:近代古人中,我只佩服曾国藩一个人……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不是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人物传记,而是节选曾国藩一生中给他带来启发和成长的事件,结合现实中人们种种人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