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丁怀岸 页数:218
前言
由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协等六部门组织的“情系农家,共创文明”系列公益文化活动之一——百部农民作品陆续出版了。这些作品,浸润着农村改革发展的雨雪风霜,散发着神州大地的泥土芬芳,书写了新中国建设成就的无比辉煌,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令人为之自豪,令人为之骄傲!当前已经推出的作品由小说、散文、诗歌、故事、戏剧、书画等组成,堪称体裁多样。这些不同体裁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忠实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伟大变革,是新中国农村沧桑巨变的生动写真,是当代农民鲜活形象的人物图谱。通过这些农民作家的作品,我们不仅看到了60年来我国农村发展的清晰走向,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还看到了在物质方面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已经开始了新的精神文化追求。在新中国的创作史上,还很少有过这样全方位展示农村文化建设成果的集群式作品;在新中国的出版史上,也很少有过这样成规模出版的农民作者的系列佳作。因此,仅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这些作品集中出版的意义就不容小觑。
内容概要
这是农民作家于怀岸的短篇小说集。作品一直在延续他始终坚守的底层叙事风格。猫庄作为故事的发源地,成为作家记忆中的苦难或温暖的终结之所在。收入的短篇小说,大多以猫庄的人和事为描摹对象,那里虽隐含着人性的乖张和乡间旧俗的阴霾,但作家细微的描写凸显出对底层小人物的温情和关爱。书名取《想去南方》,表达一种释放心灵的态势,这与作家的终极关怀和文学价值取向相一致。
作者简介
于怀岸,1974年生于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泽龙村。1993年高中毕业于永顺县一中。1993年至1998年在广州、东莞、深圳、汕头等地打工,做过鞋厂员工、建筑工、采石场工人等,2006年2月起在广州某杂志社打工。 作为湖南“文学湘军五少将”之一的于怀岸似乎天生就是个作家。他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迄今已在“仡城》、《大家》、《上海文学》、《青年文学》、《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及《世界日报》等海内外百余家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近80万字。中篇小说《一粒子弹有多重》获《上海文学》佳作奖,中篇小说《一座山有多高》获“第八届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长篇小说《在风中掉落》获“我与深圳第二届长篇小说网络拉力赛”优秀奖。因为从上中学开始就认为“写作是最好的表达内心渴望的方式”,他一直坚持创作到今天,并拥有一个宏大的计划:用“猫庄系列”小说反映中国农村从1900年到2000年一个世纪的变迁。他会继续写下去。
书籍目录
祖上的战利品/1夜游者/10天堂屋/27白夜/37红马嘶鸣/49想去南方/67鱼为什么没有上岸/76落雪坡/85回家之路如此漫长/98骨头/115放牧田园/136铁树要开花/155鳏夫/168时间之伤/179让你打我一回/1851976年的蛤蟆症/197后记/217
章节摘录
谢家旺曾不止一次地对人说过他最喜欢的就是黑夜。他说他每天都眼巴巴地望着太阳落山,等待夜幕降临。这种感觉就像小时候饿着肚子盼望母亲赶快收工回家生火做饭那样的急切。谢家旺不喜欢白天,他认为白天太亮,什么都看得见,不仅仅是看得见,而且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白天里就是在树脚下撒一泡尿也要东张西望,提心吊胆的,生怕被哪个妇女碰上了,要是被大姑娘撞上那就更不得了,做长辈的斯文扫地呀!夜里多好呀,夜里哪儿都是黑黝黝的,什么也看不见,它掩盖着一切,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谢家旺喜欢夜晚越黑越好,最好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那种,不过有星星也不错,显得富有诗意,但不要太多,一多夜色就透明了,像一锅黑芝麻酱兑多了水,渗稀了,味道自然要淡一些。要是大月夜那就更不好了,跟大白天没什么区别。他认为所谓的夜晚,就是要夜,夜就是黑的意思。不黑不成夜嘛!所以农历每月的十三到二十这一个星期,他夜里是从不出门的,原因很简单,这段时间如果不是阴雨天的话,整夜都会被大月亮照耀着,到处明晃晃的,他就是出门也找不到感觉。谢家旺曾私下里戏称这几天是他的经期,每到这几天他就觉得特别难熬,头昏、胸闷、烦躁不安,而且还觉得小腹下面隐隐地疼痛,脾气也暴躁,动不动就骂人,或者是摔碗砸碟子,而且特别的准时。他有时候禁不住想哪个女人的经期要是有他这么来得准,那她应该是个特别健康的女人,在来那个的时候就不会有多少难受,更不会像他这样了。他老伴以前就是这样的,提前和推迟最多就是一两天,她就像个男人一样,来那个时几乎没有感觉。廖红梅就不同,她前后要相差一个多星期,没来前就头昏、胸闷、呕吐,来的时候痛得在地上打滚。过完这几天谢家旺就会心情舒畅许多,常常是天一黑或者是上弦月一下沉,他就哼着阳戏调子出门了,去村巷里瞎转悠。也不打手电,甚至连烟都不抽,村巷他走了几十年,熟悉得很,就像他教的小学语文课本上的课文一样,早就倒背如流了,哪里有块冲跷跷的石板,哪里有个牛蹄踩出来的水坑他都一清二楚,甚至是从他家走到苏小妹家是多少步,走到廖红梅家是多少步,走到村部楼是多少步……他都反复丈量过,走起来小半步也不会出错。 谢家旺喜欢那种走在黑夜里的感觉。黑夜里,喧闹了一天的猫庄沉寂了,显得空旷和安静,就连那些白天里让人感到压抑的逼仄的大山也像退得远远的了。谢家旺就是这一两年来在黑夜里走多了才听懂了春夜的蛙声秋夜的虫鸣原来是那么动听的音乐,一点也不吵,反而让整个村庄更加安详和宁静。以前给学生上课时他曾反复地解释过“鸟鸣山更幽”,总是解释不到位,越说越糊涂,现在真切地感受到了,却没解释的机会了。他前年就退下来了,是提前退的,让最小的女儿顶班,再迟一年,她就顶不了了,那项政策取消了。小女儿赶上了末班车。谢家旺知道黑夜里还有许多他不知道的秘密有待于他去探索和发现,但谢家旺的兴趣显然不在这方面,他是一个注重感觉和感受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感性大于理性吧。谢家旺喜欢黑夜,就是觉得黑夜能给他带来最大的一个好处,那就是他到处游荡谁也看不到,他自己不打亮,看到有打亮的人老远就绕开了,跟谁都不撞车,所以至今还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是一个夜游者。当然他老伴儿得除外。老伴儿也懒得管他,她只要天天有还珠格格看就行了,现在那台大雪纷飞的十七寸黑白电视机倒成了老伴儿的老伴儿。
编辑推荐
于怀岸有着很多作家无法亲历的生活感受,其作品紧贴和血带泪的不为主流社会所知的小人物的命运,关注光怪陆离的物质繁华遮蔽下的另一种严酷的真实,他的文字是真正的底层体验,传达的是来自中国巨大的草根阶层的呐喊和喘息。他对那些和自己同样处于生活底层的人们充满着温情和关爱,他笔下的人物也许鲁莽和愚昧,却有着自己最善良的愿望和最起码的理想,尽管他们的愿望和理想总是面临破灭。 ——中国作协办副主席 陈建功 于怀岸的作品都是一种底层叙事。这种底层与我们文坛流行所说的底层不一样,文坛所说的什么底层、草根是指一个大众生活层面的概念。我说的底层是一个被主流社会他者化了的阶层,在历史中没有发出声音的,未被污染而保留了真正原生态生活情状的真实记忆。 于怀岸作品在生活的细微处保持着一种批判的锋芒。 ——著名先锋作家 刘恪 于怀岸的小说多写现实底层的生活,但在非常质朴的、写实性的叙述中透出一丝荒诞感。而这种荒诞感源于他面对底层社会种种反常现象的疑惑,对生活中价值失范的疑惑。 ——著名评论家 贺绍俊 于怀岸的写作似乎重新关注了时间中具体时刻的体验,鉴于生存的真实所在正在于每一个具体时刻,我认为这样的小说言语应当是更切近于人的存在本真的知觉。 ——著名诗人 南野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