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互补论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于民  页数:196  字数:180000  

前言

我深深感到,摆放在自己面前的这本书,是一本充满大爱和智慧的书。因为书中研讨的是中国最博大、最具魅力的“气”的宇宙观、“气”的科学和“气”的人文价值。在中国哲学看来,气是生命之源,是宇宙之根。气与道不分,气就是道,就是道之体。道生养万物,妙化万物,都是那“气”所为。因此,气是一切爱与智的源泉。而作者于民教授把这个“气”论述得十分深入、精辟、独到,道尽了气的灵与性,更有力地指明了中国气文化拯救当今人类危机的伟大历史使命。于民认为,中国的心性文化来自身心实践的“气”的体验,气是与西方学术所说的“物质”相区别的另一种普遍性的存在,是中国文化的“中心线素”,我很赞成。如果说,在心之外而与心相对的物质是西方文化的支柱,那么,包容心和万物并与之相融相通的气,则是中国文化的始基。离开了气,就无从谈论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一切品格和特色几乎都与气相关联。汉语里,与气字相接构成的词最多。这些词的词义表明,自然界和人世间一切情性、时势和变化,都根于气,显于气,归于气。可见,抓住了气,就抓住了中国文化,就能够把握到中国文化的精神。

内容概要

本书研讨的是中国最博大、最具魅力的“气”的宇宙观、“气”的科学和“气”的人文价值。     于民教授紧紧把握住中西思维的根本不同,准确地将通往气的思维称作“身心实践的认识方式”,阐明气的感受和概念来自主体向内的反观体验,即天人合一的深层践行,而与西方着重向外观察和实验的认识方式相并立。他的贡献更在于通过大胆而翔实的论证,明白确立中国对气的认识偏向使用右脑为“体验科学”,西方对物质的认识偏向使用左脑为“实验科学”,二者是平行互补的两种科学,两种文化。而且正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对人类的进步和命运各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意义。

作者简介

亍民,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男,汉族,1930年生,河北唐山人。1948年8月赴解放区正定华北联大学习,同年底参军入津。先后在天津卫戌纠察总队、华北军区警卫营和志愿军二十兵团通信处任职,多次立功。1955年考入北大中文系,毕业后在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做宗白华先生助手。1961年参加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教材的编写,负责《中国古代美学史资料选》的编选。个人著作有《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气化谐和——中国古典审美意识的独特发展》、《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史》以及《世纪末中国气功潮》等书。

书籍目录

序自序第一章  从“气”的宇宙观是否“科学”谈到两种科学的产生  第一节  中西文化交流中最突出的障碍  第二节  百多年中西思维比较进程的概述  第三节  中西思维比较难以突破的根本原因  第四节  投身于两种科学交会的洪流,才能感受到那“大时代”的脉搏  第五节  从人类思维分合的全过程中探寻两类科学产生的必然  第六节  人类生存中作与息的不同需要导致对不同时空物质运动的不同探索  第七节  两种科学产生的主体依据——与不同时空相对应的人的左右脑的不同功能  第八节  中国从远古就走出了一条集两种科学于一身的独特之路  第九节  明确人类思维两源,认识两者之优缺第二章  两种不同的科学导致中西思维文化的不同体现之一:西方人重物,中国人重心  第一节  物(不等于“物质”)与心(不等于“意识”)是中西思维比较诸范畴中的基本范畴  第二节  西方重物,走上一条由物——私欲——对立——斗争之路  第三节  中国重心,走的是由心——公、善——互爱——和谐之路  第四节  当代脑科学开始为中西的“物”或“心”的一偏认识进行实证  第五节  心与物的辩证统一是人类社会、思维发展的光明大道第三章  中西思维文化不同的主要体现之二:西方人重“物”则尚“实”,中国人重“心”则贵“虚”  第一节  什么是实,什么是虚?  第二节  虚——与体验科学功能态下的特殊感识密切相关  第三节  “实”出自“虚”,“内视”(非常规感识)高于“外视”(常规感识)  第四节  实虚统一,贯穿人体  第五节  实与虚的相反相成、相互转化  第六节  实虚范畴的出现在认识史上的影响  第七节  实虚关系认识对审美艺术的影响第四章  中西思维文化不同的主要体现之三:西方人重物则分,中国人重心则合  第一节  分,分出了实验科学;合,合出了体验科学  第二节  “分”的哲学是斗争哲学,“合”的哲学是和谐哲学  第三节  天人之分合——最大的分与合  第四节  身心之合——最基本的分与合  第五节  身心之分在西方医学上有着突出的反映  第六节  身心合一的观点在中国养生、医疗上得到充分体现  第七节  分合的不同认识对中西审美文化的影响第五章  中西思维文化不同的主要体现之四:“子”论与“气”论的对立  第一节  分中得“子”,合中得“气”  第二节  懂得“气”才能进一步懂得生命,懂得感觉与思维  第三节  一个借助推理,一个全赖感悟  第四节  从“子”与“气”的对立到“子”、“气”的  第五节  “子”与“气”的对立对中西审美文化的影响第六章  中西思维文化不同的主要体现之五:西方重智与中国重德  第一节  西方人重在做事则尚智,中国人重在做人则尚德  第二节  西方人因何尚智—一在于单一实验科学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人因何独具人类最高道德观念——在于“气”的体验科学的独特存在  第四节  德与智由对立走向统一  第五节  物质文化与心性文化第七章  从两种科学的由对立走向互补看中西文化的相融  第一节  实验科学“由实入虚”带来认识上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节  西方实验科学家向东方求道  第三节  实验科学“由实入虚”的急先锋之一——脑科学  第四节  实验科学“由实入虚”的急先锋之二——信息科学  第五节  两种科学走向互补的西方代表作——《物理学之“道”》  第六节  “新的能量信息技术”在20世纪末突然向全世界公开亮相  第七节  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和他提出的“东方的科学革命”  第八节  两种科学的走向互补导致中西文化的相融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几年前,一个旅游的瑞士友人曾深有感慨地说:“我发现气功与中国文化有极深的源”,对它“仅仅思维是不够的,还应该用身体来体验东方文化,体会它,寻找它的本质”。气的本质只能通过一定体验才可获得,这真是个了不起的认识!在西方有这种认识的不仅有一般人,甚至还包括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可为什么连一个外国人都体会到的真理,我们一些研究古代“气”的思想文化的专家学者,不但未像前者那样受益,提升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反而将它与“气”的思想对立起来,甚至成了反对“气”的理论权威呢?也许正因为前者是西方人,反没“西为准”的框框,后者是中国人,反倒有那“西为准”的框框,以致在他研究“气”的思想时,习惯地用西方科学概念将气的概念加以判定,而不参加气功的实践!搞中西思维的专家学者们,还是走出书斋,与广大群众一起参加一下气功的实践吧!也许,这样不仅能使你摆脱想肯定又怕否定的无法解脱的苦恼,还可能改变那对“气”的宇宙观落后、不科学的认识,使自己的研究合乎实际、合乎历史呢。三、只有亲自体验,相信“气”的真实性、科学性,在中西对比中才可能高举“气”的宇宙观的大旗,做到纲举目张。在谈及中西思维对比的第二阶段时,我们曾赞扬过我国的大陆和在台湾的同时代的学者,指出他们在对比中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中西思维特点的不同与世界观不同的关系,抓住了要点,用语精练,为改革开放至今的有关专家的深入比较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他们之所以做到这一步,不仅在于国学底子的深厚,恐怕也同对气化论的一定相信和受西为准框框影响不深、直至不以西为准的认识有关。但由于时代等条件的限制,使他们的认识也仅止于此,至于为什么形成这不同宇宙观,为什么鲜明地具体地表现出这些对立?他们并未进一步触及,以致目虽清,目与目之间却如条条罗列,看不到内在的关连,终未因纲举而目张。

后记

一、这本小册子,如果就它的酝酿算起,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它开始于六十年代初中国文化研究中对当时以西方思维为准的怀疑。而真正认识的突破性进展,则是八十年代初,伴随着中华气功的兴起,在自己走出书斋,亲自取得一定体验,对中国气的宇宙观有了一定认识,并与西方宇宙观有所比较之后。也正是在此基础上,自己方能于武汉和常熟的两次美学和美学史会议中,明确提出中国思维一气二合的特点,和中西不同思维文化源于两种不同人体科学的观点。这种观点在我的《气化和谐》一书的导言中有着明确的反映。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有关气功与科学关系的讨论,两种科学的认识便首先在1995年拙著《世纪末中国气功潮》的一些章节中体现出来。到了本世纪初,在对中外先进科学著作与评介文章的较多接触,和开始运用两种科学的观点对中西文化的产生、不同和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之后,才最后形成了“两种科学——两种思维文化的产生、对立到互补相融”的比较系统完整的见解。但由于有关现当代实验科学发展必要材料的缺乏和自身疾患所带来的困难,致使这个书稿的内容难以进一步充实与深入,最终未能全部写完和进一步删改。书中重复之处和缺点偏差定然不少,还请专家读者谅解和给予指正。

编辑推荐

《中西文化互补论》是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西文化互补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