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肖立辉 页数:301 字数:286000
内容概要
农村往往是革命和建设的新起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产党正是在广大农村发动土地革命,并带领农民一步步赢得革命的胜利。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也正是在农村率先掀起了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从而从根本上松动了农村僵化的经济政治关系。一些实践经验从农村中产生,并向全国推广。作为当前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村民自治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活生生的实践,并被不少学者视为中国政治发展的社会基础,亦或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部分。也被一些学者视为中国式民主道路的希望所在,是提升乡村社会自组织能力和重构农村基层政权合法性基础的重大契机。村民自治的成功推行正在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民主成就的重要内容。目前,村民自治所倡导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已经成为我国民主政治生活的通用法则,而不再局限于中国的农村基层民主活动范围。甚至村民自治实践有可能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由基层向高层发展的新起点,按萨托利(Sartori,G.)的说法,这种基层民主能够为“政治上层建筑提供社会支柱和基础结构”。
书籍目录
引言 一、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 四、结构安排第一章 中国农村基层选举的历史回顾(上) 第一节 二十世纪以前农村负责人选任方式 第二节 清朝民国时期村级领导人选任方式 一、清朝时期选举被引入乡村社会的政治生活 二、民国初期山西村治中的村庄选举 三、民国时期国统区内保甲制下的村庄选举 第三节 革命战争年代中共领导的村级政权领导人选任方式 一、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村庄选举 二、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的村庄选举 三、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村庄选举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夕村级领导人遴选方式的变迁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人民公社化前夕 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第二章 中国农村基层选举的历史回顾(下)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村委会选举在部分农村的兴起 一、中国第一个村委会的诞生 二、人民公社体制的历史遗产 第二节 村委会选举与村民自治的关系 一、村民自治的定位 二、村委会选举与村民自治 三、村民直选制的深刻意义 四、村级直选得以推行的历史条件 第三节 国家层面有关村委会选举的立法活动 一、有关村委会相关问题的一些争论 二、关于村民自治的立法问题 三、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地的变通执行 第四节 村委会选举的执行情况 一、村委会组织法试行期间 二、村委会组织法(正式法)通过以后 第五节 历史回顾的几点启示 一、两个时代村选的对比 二、村选方式变迁的主要特点 三、当前村选不均衡的估价第三章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村委会选举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互动中的村级直选 第二节 村级直选的主导:国家层面的推动 一、党政机构的行为选择 ……第四章 影响村委会选举的因素分析第五章 村委会选举的过程与结果分析第六章 村委会选举影响农村政治发展的后果分析第七章 个案调查(一):选举冷漠与非竞争性选举——XP村选举观察第八章 个案调查(二):单位化背景下的村治——杨村观察第九章 问卷调查:县委书记眼中的村委会选举第十章 村委会选举制度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中国农村基层选举的历史回顾(上) 任何政治实践既是过去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政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当前的政治现象都可以从过去的历史发展中找到源头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告诫我们,研究任何课题都应将问题放置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对村级直选的考察也不例外。但是,有不少学者认为,村民自治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看法又往往会给人们这样一种印象,即村民进行自我管理的民主实践形式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其实历史资料显示,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大陆就曾经兴起过一股声势较大的村治实验。在这场村治实验中,当局也号召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决策,并且还创造性地创制了民选村长等一系列制度设施。这一历史事实的存在,要求我们在对村委会选举进行全方面研究中不能忽视它的历史背景,而应该将其纳入到20世纪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宏观背景之中,探讨村级领导人的遴选方式在经过了一个世纪之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得以发生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有哪些因素到现在还在起作用,有哪些因素在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中已经不再起作用。
后记
本书自2002年出版至今已有7年。由于印数较少,很快售完。2008年上半年,中国社会出版社总编辑米有录先生提出,可以再版此书,并把本书纳人该社出版的学者文丛书系。作者非常赞成。在再版修订过程中,我增加了两章,一章是我在2006年中央党校县委书记、县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调研时的一个调查报告,主要考察的是县委书记如何看待当前的村委会选举。另一章是我参与袁达毅教授的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一部分,即参照学者有关研究整理出的一份较为完整的修改村委会选举制度的政策建议。几年来,随着社会阅历和学科知识的积累,我对中国政治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研究有些心得。这些心得与基层政治有关的,大体上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层民主既是有效的,也是有限度的。说它有效的,是指不管是乡村干部还是普通村民,对农村自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从乡村干部的角度来说,以前可以随意指派、撤换村官,随意地向“村官”下任务,现在就不行了。他们得根据有关法律指导、引导基层群众的自治活动。从基层群众的角度来看,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公社体制的解体,农民的生存状态发生了重要变化,从集体化的生存状态,从公社和生产队管理的链条上散落下来,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利益主体,也即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现在的农民已经“原子化”了。正是在这种逐渐“原子化”的过程中,农民开始学习、实践基层群众自治,积累自治经验,熟悉自治的程序,维护自治的权利。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基层民主是有效的。
编辑推荐
《村民委员会选举研究》是由肖立辉所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