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王江松 页数:438
Tag标签:无
前言
六十年代生人的思想文化定位我出生于1963年,今年38岁,已近不惑之年。“文革',爆发那一年,我3岁;林彪摔死于温都尔汗那一年,我8岁;毛泽东逝世和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那一年,我13岁;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二年即1979年,我考入武汉大学,那一年我16岁。此后的岁月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成长的,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经常萦绕于我脑海中的一个问题是:20世纪60年代生人,前与40年代、50年代生人相比,后与70年代、80年代生人相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我们这一代人能够给中国的历史奉献一点什么独特的东西?四五十年代生人,年长者已届六十,年少者也已过四十。这一代中冒尖的人已经功成名就,活跃在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中坚力量和领导阶层。这一代中平凡的人,有的已经或将近退休,有的正被下岗失业问题所困扰,更多的正在过着一种小康或温饱的生活。他们比我们有更多的经历。他们经历了1949年国体的巨变,经历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经历了反右、“大跃进”和“三年天灾人祸”,经历了四清、“文化大革命”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内容概要
《六十年代生人思想录》 首先,它们记录了一个60年代生人如何从马克思主义出发,走向更广袤的精神世界并在其中寻找自己位置的过程。我们这一代人,同老一辈一样,都是从马克思主义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构成我们的知识基础和精神背景。在厌弃了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后,我们如饥似渴地寻找“真正的”马克思。我们把马克思的早期著作读了一遍又一遍。 其次,它们记录了一个60年代生人如何吸纳西方文化并力图使之本土化的过程。八九十年代,中国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西学热,遍及各个学科和文化分支的西学经典被译介进来,令人惊喜交加、目不暇接。四五卜年代生人完成了译介西学的大部分工作,而直接受益和最大受益的莫过于60年代生人了——译者成年累月才能译出一本书,而我们在一个月内就能阅读十几本他们译出来的书。 再次,它们记录了一个60年代生人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坦白地说,我们这一代人的知识结构有一个重大的缺陷,那就是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80年代我们基本不读老书,一是因为没有时间读,二是认为不值得读。
作者简介
王江松,1963年生,湖南湘乡人。先后就读于毛泽东母校东山学校、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任职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从1989年开始,在《理论信息报》、《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浙江学刊》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数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索引,半数被CSSCI收录。已出版著作:《悲剧人性与悲剧人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职工持股工作手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当代工人阶级与工会新论》(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郭象个体主义哲学的现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悲剧哲学的诞生——从悲剧角度透视尼采哲学的尝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六十年代生人思想录》(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包括《人性与个性》、《寻找自己与成为自己》、《悲剧人性与悲剧人生》第二版、《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一种社会中间层的人生哲学》)。待出版著作:《中国的出路》、《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西方社会结构及其历史走向》、《务实时代的精神资源——邓小平理论新论》、《劳动哲学》。
书籍目录
《六十年代生人思想录》总序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实践哲学探源 一、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抽象对立 二、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抽象对立 三、实践哲学——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四、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命运 自然唯物主义在历史哲学中的命运——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把自然唯物主义直接输入历史哲学的种种尝试及其失败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主义历史观和客观主义历史观的批判 三、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人——科学人道主义化与人道主义科学化 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人 二、史前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人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考察 一、生产力的历史演变 二、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 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 一、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二、人类活动与历史规律 三、个体活动与历史规律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问题 哲学从何处突破 上篇:哲学应从人突破 下篇:人的研究应从个人突破 竞争——中国哲学繁荣之路 一、把竞争机制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把竞争机制引入整个哲学领域 论哲学家 一、哲学家的心理构成 二、哲学家的文化修养 三、哲学家的人格品质和生活实践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初探 略论康德的批判理性 中国三代学人对康德哲学诠释范式的嬗变——以郑昕、李泽厚、黄裕生为例 一、《康德学述》:认识论的角度和范式 二、《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人类学本体论的视角和范式 三、《真理与自由》:存在论的视角和范式 四、结语 《辩证理性批判》之第一卷第一分册《方法问题》初探 一、《方法问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萨特论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三、建立历史人学的中介问题和辅助学科 四、萨特论“逆溯一前进”的方法及其认识论基础 五、结语第三篇 人性、主体性、人道主义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论纲 一、论人的存在 二、论人的本质 三、论人的存在与本质的关系 四、论历史哲学与人学的关系 马克思的健康人格思想——兼论马克思的英雄人格 一、病态人格与健康人格 二、无产阶级革命——从病态人格到健康人格 三、英雄人格——病态社会中的健康人格 四、小结 恩格斯的健康人格思想——兼论恩格斯的辩证人格 一、恩格斯的人格思想 二、恩格斯的辩证人格 三、小结第四篇 个体、个人、个性问题 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的理论 一、西方哲学史与个人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个人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个人理论的基本内容 重建马克思主义的个人哲学 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博士论文》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论犹太人问题》 三、1844年的《摘要》和《手稿》 四、《神圣家庭》、《费尔巴哈论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五、《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第五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改革实践 建立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现代文化价值体系 一、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与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比较 二、应建立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现代文化价值体系 三、超越五四与超越历史 务实主义的伟大宣言——兼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特点 一、南方谈话吹响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号角 二、务实主义与“左”倾思想的对比 三、务实主义思想路线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普通职工应该成为改革的主体和推动者 一、改革的原则:无公平的效率还是有效率的公平 二、改革的性质: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三、改革的战略:重蹈西方路径还是独创中国道路 劳动与资本的历史合题——劳动性资本 一、劳动与资本各自向对方演变 二、劳动与资本的矛盾依然存在 三、劳动与资本的现代定义 四、“劳动性资本”这一历史合题能够确立吗? 论经济与伦理的原生统一性与内在同一性 劳动哲学:重构中国工人群众的阶级意识 一、当代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与工人阶级的特殊意识形态 二、劳动哲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和意识形态定位 三、劳动哲学的科学性质和学科定位 四、劳动哲学的理论传统和理论资源 五、劳动哲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 六、从劳动哲学视角看中国工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 七、结语 交互主体论(Intersubjective Theory)——大学德育课改革的基本构想 一、交互主体论的基本思路 二、大学德育课目标的转变 三、大学德育课内容的转变 四、大学德育课过程的转变 五、大学德育课形式的转变 六、与大学德育课改革相关的配套改革王江松作品一览
章节摘录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践哲学探源一、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抽象对立传统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到黑格尔、从泰勒斯到费尔巴哈,竭力追寻隐藏于所有现象后面的绝对本质、整个世界的始基或本原。水、气、火、数、存在、理念、原子、太一、神、自然、物质、自我、绝对精神等等,就是哲学家们找到的所谓宇宙之根,那构成一切、规定一切的绝对本体。这些本体大体上可分为物质性本体和精神性本体。有人主张物质是唯一本体,有人主张精神是唯一本体,于是双方为了确立自身,都不得不来讨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结果又引出第三种观点:认为世界有两个并列的本体。回顾这些追寻世界本原的哲学的演变,我们可以发现,有四种“本体论悖论”像梦魇一样地纠缠着这段历史。悖论1:一元论的自我否定——如果可以找到一个绝对的本原,用它来统摄一切构成世界,那么,物质和精神的对立就是不可能的了。也就是说,如果可以找到一个绝对本原,一元本体论就不可能建立起来。A.如果认为物质是绝对本原,本质上包括精神,精神便失去其独立本质,因而世界就成为一种晦暗的、不透明的存在(物质不能反思)。这样一来,一切认识包括唯物主义一元论本身就都成为不可能的了,因为能建立它们的精神被物质吞噬了。B.如果认为精神是绝对本原,而物质失去其独立本质,精神就成为单纯透明的存在,成为一块其中连阴影也没有的镜子或“白板”,而纯粹的光明正就是纯粹的黑暗——没有对象,精神也不能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规定。悖论2:二元论的自我否定——如果世界有两个本原的话,本体论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两个本原具有完全不同的本质,彼此不可通约,不能转化。在这种绝对对立中,物质不能影响精神,精神不能认识物质,结果对作为整体的世界或“大全”就根本不能加以任何规定和说明。一旦加以具体规定,就必须要求物质和精神的相互作用,而这就宣告了二元论的破产。悖论3:一元论必然导向二元论。一元论坚执自己的绝对性,顽固地认为可以找到一个绝对本体来统摄万物构成大全,但为了避免走向自我否定(悖论1),便暗中求助于二元论,结果又使自己走向另外一种自我否定(自相矛盾)。唯物主义只有承认精神的独立本质才能建立自身,唯心主义只有承认物质的独立本质才能规定自身,因此它们都否定了自己而走向实际的二元论。即使宣称上帝从无中创造世界的神学一元论,到头来也摆脱不了灵魂与肉体、上帝与魔鬼、天堂与地狱的对立——灵魂、上帝、天堂正是由肉体、魔鬼、地狱来规定自己的。任何神学一元论都内在地包含二元论。上帝与魔鬼的对立不过是精神与物质对立的神学表现。悖论4:二元论必然走向一元论。二元论坚执其内部分裂和对抗,但又无法永远忍受这种抽象对立的空疏性,为了避免走向自我否定(悖论2),便转向一元论。一种对整体性和具体内容的渴望,驱使二元论违背自己的初衷而力图使物质和精神统一起来。这样,二元论便或者导向唯物主义,或者导向唯心主义,或者寻求第三种力量(神)来统一物质和精神。传统哲学便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之中,在这里,二元论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外部对抗变成自身的内部矛盾,同时又把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中隐蔽的二元论公开暴露了出来。一元论是潜在的二元论,而二元论则是一元论的暴露了的秘密。这就意味着,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是一种虚幻的因而应当加以取消的对立。这就意味着,那种寻求产生一切而一切又复归于其中的绝对本原的紧张努力是徒劳的,因为这一本原不过是人们所追求的一个幻影。当物质和精神分别僭称为绝对本原时,彼此都受到对方的猛烈抵抗,如同上帝总是被魔鬼纠缠一样。如果魔鬼也是由上帝创造的,那么上帝本身不就是更大的魔鬼吗?如果魔鬼不是由上帝创造的,那么魔鬼就是独立的本体。说魔鬼是堕落的天使也摆脱不了上述困境:天使为什么会堕落呢?二、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抽象对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一元论的两种形态。其实,它们不过是分化为两体的二元论而已,两者的对立不过是二元论体系的内部对立的外在化,正如二元论不过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内在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行过漫长而激烈的斗争,但每一方都不能扬弃对方。唯物主义指责唯心主义无中生有,唯心主义则指责唯物主义从物质到精神作了一次“非法的”、巨大的跳跃,双方批评对方时都显得振振有词,可就是不能使对方相信自己的理论。尽管唯物主义一千次宣布物质的绝对权力,可精神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依然存在,并且本身就是唯物主义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前提;尽管唯心主义宣布一千次精神的绝对万能,可物质世界照旧岿然不动,并且是唯心主义者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如果说,由于双方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因而在一般原则上显得绝对对立,那么,一旦涉及具体问题,双方就不由自主地过渡到自己的对方或偷运对方的内容。比如,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者往往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这绝非偶然,因为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不过是坚持自然先于精神这一发生学原理而已,至于自然和精神在历史运动中的具体关系,则已远远超出发生学的范围而进入相互作用的范围。如果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敢于把自己贯彻到历史领域,那它就会公然无视人的活动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否认人的意志自由,从而把人等同于动物。费尔巴哈对这一点已达到明确的自觉,他说,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可以作为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础,但不能作为大厦本身;向后退时,我与唯物主义者是一致的,向前进时就不一致了。所以费尔把哈把自己的哲学叫做人本主义。如果从绝对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自然会指责费尔巴哈(还有法国唯物主义者)不彻底。但是,费尔巴哈拒绝把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绝对化,拒绝用自然解释人类历史,实际上表现出一种正确的直觉。另一方面,唯心主义不过是倒立着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者(比如黑格尔)为了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体系,便不得不把对现实的自然、历史的认识填充到自己的唯心主义框架中去。否则,这种唯心主义就是毫无内容的。真正讲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彼此包含的,因为它们双方都只有默认或暗中包含对方,才能把自身建立起来。纵观西方哲学史,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往往交织在同一哲学思想中。古希腊自然哲学同时带有万物有灵论的色彩,亚里士多德则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从洛克到贝克莱不过一步之差。百科全书派和费尔巴哈半是唯物主义者,半是唯心主义者。至于康德,他乃是哲学史上第一个试图自觉地扬弃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哲学家。但是由于他缺少辩证的方法和找不到扬弃物质与精神对立的现实基础(这两者是互相规定的),因此,他不仅没有扬弃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相反,对立的对方都在他的体系中找到安身之所。康德哲学是一次流产的综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两点是共通时,第一,它们都把探求世界的绝对本原作为哲学的最高主题;第二,它们都把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看成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两点有着内在必然的关联。只要哲学去寻找那统摄一切、创造一切、规定一切的本体,就必然产生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分裂。当人们把某些自然物质或物质一般看做世界本原时,就必然产生这样的问题:那确认、发现这一本体的精神与这本体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它也是这一本体的表现形态,那它为什么明显地不同于别的自然物而能够反思整个世界呢?如果它不能还原为这一本体,那它又从何而来呢?所以唯心主义必然构成唯物主义的对立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一致的:为了确立某一绝对本原,就把对立的某一方绝对化,并用它来规定和说明另一方。由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共同的基础和共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双方都非但不能克服对方。反而受到对方的纠缠和限制。只有抽掉它们的共同基础,打破其片面化、绝对化的思维方式,才能克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这种抽象的二元对立。三、实践哲学——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二元对立,迫使我们回到一个“元哲学”的问题:人类为什么需要哲学?哲学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人的根本就是人自身,因此,哲学最终关怀的也是人自身,是人的价值和人的命运。就是传统的以探讨世界本原为己任的哲学也不例外。难道追寻世界本原的最终动机不正是为了确定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吗?不正是为了使人在这个世界中找到归宿吗?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国先秦哲学、基督教哲学、魏晋玄学、佛教哲学、宋明理学、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皆是如此。不仅建立哲学的目的是为了人自身,建立哲学的过程也必须以人为中心。客观世界不会自动显现在人的面前,人只有在主动向外探索和开拓的过程中,才能把握住客观世界的规律。因此,即使单纯为了认识客观世界,也不得不回到人自身。想摆脱主体而达到纯粹的客观性,同想摆脱客体而达到纯粹的主观性一样,注定是不可能的。当然,哲学要真正确立人的自由和人的价值,就必须注意到人周围的环境、人所处身于其中的世界,所以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不过是这个问题的一个侧面。人和世界的最主要的关系是实践关系,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和其中,才能说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而不是相反,在物质与精神关系的基础上说明人与世界的关系。传统哲学在把人这一鲜明的主题客观化(隐匿)为世界本原的主题的同时,也把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归结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那么传统哲学为什么要去苦苦追求那个绝对的世界本原呢?正是因为人自身的主体性还未得到充分发展。由于人还不能真正从自己内部找到存在的根据,凭自己的本质力量确立自己在世界中独一无二的地位,因此他就向外寻找一个客观的绝对的本原来安身立命,来作为自己灵魂的归宿和终极关怀,来解脱自己对生命有限的恐惧和哀伤。来满足自己对无限、绝对、永恒的“形而上”的向往。所以真正以个体、自我为中心的主观唯心主义是不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无不转向客观唯心主义,无不把精神夸大成为整个世界的绝对创造主,而个体精神不过是这种绝对精神的特殊表现而已,它们来源于又复归于这种绝对精神。
编辑推荐
《人性与个性》是由王江松所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