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己与成为自己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王江松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05出版)  作者:王江松  页数:454  

前言

六十年代生人的思想文化定位我出生于1963年,今年38岁,已近不惑之年。“文革”爆发那一年,我3岁;林彪摔死于温都尔汗那一年,我8岁;毛泽东逝世和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那一年,我13岁;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二年即1979年,我考入武汉大学,那一年我16岁。此后的岁月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成长的,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经常萦绕于我脑海中的一个问题是:20世纪60年代生人,前与40年代、50年代生人相比,后与70年代、80年代生人相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我们这一代人能够给中国的历史奉献一点什么独特的东西?四五十年代生人,年长者已届六十,年少者也已过四十。这一代中冒尖的人已经功成名就,活跃在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中坚力量和领导阶层。这一代中平凡的人,有的已经或将近退休,有的正被下岗失业问题所困扰,更多的正在过着一种小康或温饱的生活。他们比我们有更多的经历。他们经历了1949年国体的巨变,经历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经历了反右、“大跃进”和“三年天灾人祸”,经历了四清、“文化大革命”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内容概要

  《寻找自己与成为自己》体现了作者近30年来对世界、历史、社会、人性、人生等重大问题不懈思索的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经纬线,这就是一种“辩证人道主义的实践哲学”(经线)和一种“悲剧人生观”(纬线)。由此出发,作者对当代世界、当代中国以及现实人生中许多尖锐的问题作出了富有个性的、振聋发聩的回答。  《寻找自己与成为自己》分为“我的思想漫游——人与世界”;“我的心灵历程——爱与孤独”;“我的生命源泉——母亲与故乡”;“我的精神先祖——中国古代文化畸人”四部分。《寻找自己与成为自己》再现了一个六十年代生人、一个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的知识分子的哲学思想发展进程。

作者简介

王江松,1963年生,湖南湘乡人。先后就读于毛泽东母校东山学校、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任职于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从1989年开始,在《理论信息报》、《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浙江学刊》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数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索引,半数被CSSCI收录。已出版著作:《悲剧人性与悲剧人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职工持股工作手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当代工入阶级与工会新论》(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郭象个体主义哲学的现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悲剧哲学的诞生——从悲剧角度透视尼采哲学的尝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六十年代生人思想录》(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包括《人性与个性》、《寻找自己与成为自己》、《悲剧人性与悲剧人生》第二版、《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一种社会中间层的人生哲学》)。待出版著作:《中国的出路》、《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西方社会结构及其历史走向》、《务实时代的精神资源——邓小平理论新论》、《劳动哲学》。

书籍目录

《六十年代生人思想录》总序第一部分 我的思想漫游——人与世界1982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第二部分 我的心灵流浪——爱与孤独时间与生命散淡与幽默儿之愧哲学是什么知识、无知和力量在沙漠的怀抱里与暴风雨共舞好人颂感受阳光自由与爱情夜空我是谁春日感觉致女郎骤遇鹰之坠落感遇无望相思静坐荒原节日 虚无(一)内陆河孤旅的归宿爱情非誓词年代钟声十四行诗(二首)冬夜我该怎样爱你欢乐颂发呆虚无(二)恐怖之夜惯窃你是谁第三部分 我的生命源泉——母亲、故土和乡村中国母亲·故乡·祖国祭母文丧事吾母谭降英传母亲这个人父亲人子之痛舅舅家族乡邻老师追忆年少时光展望小康之乡的未来评“三农”问题上的有关争论小农经济的历史合理性和历史惯性农民与国家30年的历史博弈20多年农村改革的成败得失“三农”问题的症结分析对症下药治理“三农”问题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两种前景第四部分 我的精神先祖——中国古代文化畸人何谓畸人逍遥游子——庄周广陵散客——嵇康佛教的改革家——慧能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儒家的异端——王艮天下第一疯狂才子——徐文长最杰出的叛逆思想家——李贽喋血狂人——金圣叹画坛怪僧——八大山人和石涛扬州首怪——郑板桥王江松作品一览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我的思想漫游——人与世界1985年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看过很多书,接受了很多新思想,对现实强烈不满,以致达到否定一切的、憎恨的程度。但或者囿于其阶级地位,或者固于其个人品质,这种表层思想的变化和革命,并未改变他们的整个人格。他们之接受新思想,或者因为其个人不得意、不得志,或者为了附和时髦、附庸风雅,甚至为了装潢自己,自命新派。他们只是大骂一通、嘲笑一通,或指出一些表面现象,至多只达到对现实本质的某一方面的认识,而并未全面具体地认识现实并真正地去否定现实。这些人(尤其是很多大学生)在没有介入现实生活之前,经常表现得慷慨激昂、义愤填膺,但进入社会后,只要一碰到机会,或者因为顶不住现实的压力,便可耻地背叛了或者毋宁说是复归于自己了。他们会卖力地去做那些从前深恶痛绝的事,做从前鄙弃厌恶的人。否定是一种真正严肃、痛苦和意志紧张的活动,而不是举重若轻地骂骂娘而已,这种谩骂往往不过是其阴暗心理(比如嫉妒)的表现。要真正克服对立面,首先必须使自己强大起来,同时必须深刻地了解对方。停留在表面的义愤,无损于对方,甚至会被对方蔑视为粗野,甚至会被对方嘲笑为小丑。这种抽象的否定实际上是低于对方的。在目的和手段之间,有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手段是正在展开的、正在现实化的目的——目的不在手段之外而在手段之中。自觉地意识到的目的不过是手段的抽象化、理论化。认为为达高尚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历来是政客和阴谋家的骗术和遁词,也使一些不满现实而又找不到真正改造现实的道路的热血青年铤而走险。邪恶的手段会毁坏目的本身。从主观方面来看,阴谋、欺骗、损人利己、出卖灵魂会毁坏一个人的品质和本质,使他从根本上、从心底里失去高尚的目的和理想,尽管口头上还在高谈目的和理想,但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从客观方面来看,当一个人不择手段地掌握了权力和财富之后,就算他心中还残留些许良心,他想要改变现实也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他已经变成了那个丑恶现实的一部分,变成了那个网上的网结,种种习惯和关系已成为他的财富,也成为他的锁链,他根本无力砸烂这一锁链,正如他不能超出自己的皮肤,或者抓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到空中一样。关于做人与做学问的关系,我是这样思考的:做人当然是第一位的,这是因为,第一,做学问也是为了做人,为了过一种更好的人生;第二,做学问,特别是哲学这样的学问,研究的是人、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而世界与人并不是以一种被给予的、现成的模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是一种生成,人是一种生成,人与世界的关系也是一种生成,而人的生成就在于人的自我创造:首先我得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人,然后才谈得上自我意识和研究哲学;第三,对世界与他人的研究(对象意识)必须以自我意识作为相反相成的另一面,只有从个人的活动和深刻体验中真实而具体地触及对象,才谈得上了解对象,只有当你存在于他人和世界中时,只有当你与这些对象发生剧烈的矛盾冲突或者发生真正和谐的交往时,你才能理解对象。 而做人的确是一件极为艰巨的事。当然做一个平庸的人是比较容易的,只需要随波逐流就可以了;做一个坏人不难,因为无需严酷的道德自律和意志紧张,相反,却很容易得到物质的享乐。但是,要做一个好人,一个真正的人,却是最最困难的事情。这需要你有深刻的睿智,能看破种种虚幻的价值,能揭开层层虚假的面纱,而寻找我们做人的根,寻找我们存在的理由、价值和意义,从而建立伟大的理想和毕生为之奋斗的目的。不仅如此,你还必须造就一种超人的意志,能够拒绝一切外来的诱惑,能够承受一切苦难、挫折、打击和厄运,并目在这种双重的攻击下固守并扩张自己的阵地,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尊严。还不仅如此,你还必须造就出一种豁达磊落的胸襟、对世界与人生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洒脱达观的态度,并且在奋斗、受难的同时自得其乐;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方面,那单纯否定性的工作会使你变得暴虐、浮躁、枯燥乏味和自卑绝望。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做学问对于做人也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结果或补充,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在环节:首先,在做人的过程中,本身就充满种种探索,或者说,做人就是做学问。你在做人的时候,随时都在发现和遭遇问题,随时都要解决问题,这样一种无穷的进展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做人的逻辑,也就是说,你在把自己塑造成为一部客观的作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一部主观的作品,剩下的工作就是用语言文字把这种做人的逻辑和主观的作品表达出来。其次,做学问也就是做人,不仅因为你做学问的同时,贯穿着你做人的基本准则(所谓“文如其人”,所谓“风格就是人本身”),而且更重要的是,做成一种学问以后,马上会成为做人的指导原则,从而把自己推向一个更高的人生境界。把做人当作做学问的基础,把做学问当作做人的内在环节和延伸,这就是我理解的做人与做学问的基本关系。如此看来,如果说,做人的基本原则是追求自由(幸福是自由的主观体验方面),那么做学问的基本原则就在于敢于怀疑一切、批判一切,而不崇拜任何东西,同时也在于善于接受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正是自由的双重规定。我可以敬佩、尊重、感激等等,但不能崇拜;我可以赞成、同意、拍案叫绝等等,但不能屈从;我可以有信念、理想、追求等等,但不必有什么信仰。崇拜、屈从、信仰,是属于同一性质、同一水平的范畴,它们意味着我们必须拜倒、屈从于一种外在的权威,从而毁掉我们的全部独立性和全部尊严。当然,也不能崇拜自己,从而被自己的狭隘性、主观性,被自己的缺陷所奴役。世界和人自身,都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定在,唯一具有绝对实在性的就是:不断地超越,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实现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转化,从而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改变自身,在美化世界的同时也提高自己。必须反对下列四种片面性:(1)绝对地肯定世界和自身——这是庸人、既得利益者、保守分子。 (2)绝对地否定世界和自身——这是悲观绝望者和虚呒主义者。(3)绝对地肯定世界而否定自身——这是奴才、走狗、受虐狂和偶像崇拜者。(4)绝对地否定世界而肯定自身——这是自大狂、暴君、暴民、无政府主义者。在恋爱活动和艺术创作之间、在爱情的享受和艺术的享受之间,存在某种本质的联系。恋爱就是我的爱、我的人格在对方身上对象化了,而对方的爱和人格也在我身上对象化了,因此恋爱是一种互相创造、互相确证的活动,爱情的享受正在于我在对象中实现了我自己,而对象亦在我身上实现了自己。艺术创作与此类似,那就是艺术家在作品中对象化了他的人的本质和精神世界。艺术品就是艺术家的对象化了的存在,是艺术家的另一躯体,而艺术品一旦被创造出来,也活在艺术家心中,成为艺术家主体精神世界的重要部分。艺术创作,就艺术家对自己活动的作品的迷恋、陶醉、痴爱、欣喜若狂而言,可以说是一种深沉的“恋爱”活动,而恋爱,就其无限地激发人的主体创造力量、就其强烈地表现出人的自由和美感而言,也是一种光辉的“艺术”创作。恋爱活动和艺术创作的不同之处在于:恋爱活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男女交往)显示了人与人关系的人性化,预示了人类社会关系的未来,是富于人性的人类交往的雏形;人类历史的目的之一,就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和斗争,使所有的人都互相肯定、互相实现、互相奉献,使人与人的关系充满“爱情”。而艺术创作则以一种特殊方式显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人性化,预示了人类劳动的未来,是富于人性的人类实践的雏形;人类历史的另一目的正在于使每一种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劳动)都成为“艺术”创造活动。人对自然的审美感觉来源于人类与自然的三重关系:1.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存在的根源、基础、前提、环境、衣食来源、无机的身体。因此,人对自然充满感激和依恋之情。2.自然是人类的实践对象,是人的本质的对应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运动场,是人纵横驰骋的禾地。因此,面对自然,人会产生出一种崇高感和自豪感。3.自然是人类复归的家,是游子回归的故乡。自然,作为与人类合作共处的伙伴和朋友,作为接受人类追求的恋爱对象,作为人类重返其怀抱的故乡和归宿,使人产生无限的热爱和向往。存在的孤单性和开放性都一样不可避免,并且一样构成人的悲剧性。也许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在和睦的同事合作中,在友谊与爱情生活中,你会产生一种与他人融为一体的感觉。可是人在本质上具有孤单性,这不仅在你幸福和身心愉快时就已存在着,尤其是,当你远离亲人和朋友,当你失恋和遭受其他挫折,当你身陷重围、孤苦无告你会异常尖锐地感受到自己彻头彻尾的孤单性、不可替代性、无可幸免性。你无法逃脱你自己,正如你无法逃避这个世界。无论在喧闹中还是在寂静中,无论在光荣中还是在失败中,无论在欢乐中还是在痛苦中,孤单性与你同在,如同你的影子与你同在。这种孤单性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它会给你带来烦恼、畏惧、寂寞、痛苦等等,另一方面又使你感奋、进取、豪情迸发、意气飞扬;一方面它赋予你对自己的责任,叫你自己去完成自己的事业,自己去掌握自己的命运,另一方面,它又赋予你自己对自己的权利,唤起你的自豪和自信,给你以抗拒、反叛、特立独行的天赋理由。孤单性使人成为悲剧英雄。开放性即人对世界的认同性和亲和性,与孤单性相依而存在。

编辑推荐

《寻找自己与成为自己》是由王江松所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寻找自己与成为自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