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文化与现代文明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李世东 等著  页数:302  

前言

  近年来,老子热兴起,道家文化以其科学民主精神、生态伦理思想,再次引起世界关注。海内外每一个炎黄子孙,对此无不深感欣慰,都为中国有这样的智者和优秀的文化而自豪。多年以来,笔者便关注研究道家的思想。2008年春,欣闻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将举办首届国际老子文化节,就将多年研究成果汇成专辑。道家文化不仅是科学和民主的文化,还是消除生态危机、拯救未来的文化。  一、本书的结构主线  本书的结构和主线,围绕着老子是现代文明的先知这一论断展开的,其间又分三大块,从不同角度阐明老子及其道家理论的先进性、时代性、先知性等。本书从当代科学发展、历史哲学发展、世界文化发展、世界文明发展等高度,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广博思维,对道家文化进行全面的阐述和深刻的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三篇:  理论与实践篇。主要介绍道家理论观点、治国实践,《道德经》国内研注情况及国外译注情况,特别是老子对西方文明的启迪先知作用,以说明老子热和道家文化的世界性、先知性。共5章。  传承与应用篇。主要阐明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探索道家理论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共3章。

内容概要

本书围绕着老子是现代文明的先知这一论断展开的,其间又分三大块,从不同角度阐明老子及其道家理论的先进性、时代性、先知性等。 本书从当代科学发展、历史哲学发展、世界文化发展、世界文明发展等高度,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广博思维,对道家文化进行全面的阐述和深刻的分析。

书籍目录

理论与实践篇  第一章  道家治国处世理论    一、道家主要人物      老子      庄子      黄帝      其他道家人物    二、道家的主要治国思想      道生万物,道家的宇宙观      道法自然,道家的自然观      道常无为,自然道的最大特征      无为而治,老子的政治法则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的治国法则      君无为而臣有为,黄老道家的治国法则      不言之教,道家的德治法则      为而不争,道家的处世法则    三、道家的养身养性观      上善若水      清静寡欲      甘为人下      树立诚信  第二章  道家理论与中华五大盛世    一、田齐道法结合的稷下黄老之学    二、西汉黄老政治与文景盛世    三、垂拱而治与唐初贞观盛世    四、明初休养生息政策与仁宣之治    五、轻税减赋与康乾盛世    六、道家理论与中国历史兴衰  第三章  《道德经》的传承与研注    一、历代《道德经》注释情况    二、八位皇帝御注《道德经》,四位注释仍存    三、考古学的新发现    四、《道德经》的传承   第四章  老子跨越时空的西行    一、传教士时期道有文化的传播    二、汉学家时期的道家文化传播    三、道家作品的翻译传播  第五章  老子是西方文明的先知传承与应用篇  第六章  道家文化是儒家文化的源头活水  第七章  弘扬道家文化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八章  用好自德原理  加强人类道德建设研究与探索篇  第九章  三类先知——老子三种独特本体论  第十章  道统万物——老子站在哲学制高点  第十一章  德顺自然——老子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  第十二章  原生文化——老子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归宿  第十三章  大同文化——老子文化是普世文化的范式附录一  《道德经》附录二  世界100名家看老子附录三  道家趣闻典故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二、道家的主要治国思想  学习老子《道德经》最困难的是对道的理解。关于道的理解,有说8种意义,有说4种意义。笔者将其归纳为两种含义:首先,道是天地之源、万物之母、生命之始,我们简称为“母体道”,其来源于原始社会创世纪神的崇拜;其次,道是运动之理、运行法则、自然法则、终极规律,我们简称为“规则道”,来源于远古巫师的先知预言。  《道德经》81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为道经,讲述道的理论;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为德经,讲述人类的行为伦理规范,其中道经是德经的基础,德经是应用道经的结论。依据重点突出又简洁明了的原则,我们将道家治国思想归结为8个观点:道经观点3个(道生万物、道法自然、道常无为),应用道经的德经观点五个(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君无为而臣有为、不言之教、为而不争),其中“无为而治”是道家理论的核心所在。  1.道生万物,道家的宇宙观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宇宙之本、天地之源、万物之根、人类之始。《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大意是说: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  老子在后面进一步说明了道生万物的思想。《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意是说,道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八卦,八卦生万物。这句话是上古玄语,不同的人解释不一样,一般来说一是太极、太一、原子、细胞等宇宙万物的基本单位。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人类生存的任何地方,道家都是最早的一种哲学,它推断人类在获得文明的同时,已经打乱了自己与“终极实在”精神的和谐相处,从而损害了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类应该按照“终极实在”的精神生活、行为和存在。  ——[英]汤因比  道家在西方的发展可能与佛教、印度教不同,它不会表现为宗教运动,而会体现在:挑战过头的启蒙理性精神、非此即彼的简单化思维原则,提供新话语、新洞识、新范式,影响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个人选择与生活方式,替代唯物主义与彼岸宗教信仰并引导我们树立生态化精神的态度,有助于西方人灵肉二元论的克服和整体精神态度的转变,道家治疗性的哲学对西方人有关真理观、自我、性别认同等的反思有积极作用,对诊治西方虚无主义的顽症具有显著疗效,因而一般性地对西方反思启蒙的后现代计划有意义。  ——【英】克拉克  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明)朱元璋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林语堂  道家,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  ——张岱年  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之所用也。故能“长而不宰…‘无为而无不为”。君主之国,未有能用黄老者也。汉之黄老,貌袭而取之耳。君主之利器,其惟儒术乎!  ——(清)严复  中国以后若想在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必须一方面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民族之本位。此二种相反而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  ——陈寅恪  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鲁迅  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中国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符合之处。  ——李政道  因为当前文化发展的共通课题是民主与科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只有道家适宜与民主、科学文化对接。  ——陈鼓应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德]尼采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每当道家(道教)思想被认可的时期(例如唐初),经济的发展是较好的,社会是丰衣足食的。道家重生,不仅体现在看重个体生命,也体现在看重社会整体的生计发展。  ——[德】马克斯·韦伯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老子文化与现代文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