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李韬 页数:23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沉默的伙伴:美国现代慈善基金会研究》探讨了美国现代慈善基金会缘起及长盛不衰的历史、文化、宗教、社会与制度等因素,剖析了不同类型基金会的特点,分析了以卡内基、洛克菲勒和福特基金会为代表的美国现代慈善基金会在国内外的主要行为及其影响,辨析了慈善基金会与美国政府的关系。透过这些分析与研究可以看出,美国现代慈善基金会在美国内政、外交各方面都默默发挥着影响。它们捐资兴教、繁荣文化、发展科研,对政府的工作间接地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在默默地为美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贡献,也就是说,慈善基金会是美国政府、美国社会与美国政治的“沉默的伙伴”。
作者简介
李韬,山东滕州人,法学博士,曾任中学教师、政府职员,从事过图书编辑与翻译工作,现供职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美国社会文化与中美关系。近年来在《美国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社会导刊》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译文,出版译著近十部。2006年6月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书籍目录
序言绪论第一章 美国的现代慈善基金会第一节 慈善基金会的界定第二节 慈善基金会的宗旨及特点一、独立性二、稳定性三、中介性四、国际性第三节 类型各异的慈善基金会一、独立基金会二、公司基金会三、运作型基金会四、社区基金会第二章 现代慈善基金会的缘起与发展第一节 慈善基金会的缘起一、历史渊源二、宗教与文化传统三、时代与社会背景四、慈善抵税与追求名誉第二节 慈善基金会的发展一、慈善基金会的兴起与初期发展(1889--1929)二、大萧条时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1930-1945)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1946--l980)四、20世纪末期慈善基金会的发展(1981--2000)五、21世纪初的慈善基金会第三章 慈善基金会的国内行为第一节 支持美国的教育事业第二节 推动美国的科技进步第三节 资助美国的文化艺术事业第四节 发展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第五节 关注美国的种族关系第六节 服务美国的普通民众第四章 慈善基金会的国际行为第一节 推进全球文化传播第二节 促进美国的国际问题研究第三节 关注世界粮食与人口问题第五章 慈善基金会与美国政府第一节 慈善基金会的设立与管理一、慈善基金会的设立二、慈善基金会的管理第二节 慈善基金会与政府的互动与合作一、与政府间的人员交流二、参与政府的海外项目……结论参考文献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美国的现代慈善基金会 第一节 慈善基金会的界定 人类从事慈善活动的历史虽然很长,但现代意义上的慈善基金会却是20世纪初才开始在美国出现并兴盛起来的,而对于现代慈善基金会加以明确的定义是20世纪5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的事情。在现代慈善基金会的发源地美国,最先对慈善基金会加以定义的是曾经任卡内基基金会会长达19年之久的弗雷德里克?P?凯佩尔。在其所著的《基金会在美国社会中的作用》(The Foundation:Its Place in Ameri-can Lide)一书中,凯佩尔是这样定义慈善基金会的:“基金会从法律上看是出于‘慈善’目的所设立的基金,由理事会进行管理,习惯上在联邦或州的法律的监管下运作,并享有税收方面的特权。”还有些学者在提到慈善基金会时曾经做出过如下各种不同的描述。德怀特?麦克唐纳(Dwight MacDonald)在对福特基金会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之后写出了《福特基金会:人与万贯财富》(The Ford Foundation:The Men and the Millions)一书。在此书中,麦克唐纳将慈善基金会描述为:“基金会就是被一伙人团团围着的一大堆钱,这些人都想从中得到一些。” 麦克唐纳的这一表述只是说出了慈善基金会一个方面的特征,而且只是像福特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等资金雄厚的慈善基金会的特征,因为只有那些大型的慈善基金会才拥有大笔的钱。他的这句话只能算是对慈善基金会的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另一位学者保罗?伊尔维萨克(Paul Ylvisaker)则认为:“基金会是美国的传输轮。”这句话只是说出了慈善基金会在美国社会中的作用,算不上是学术意义上的定义。 ……
编辑推荐
慈善是世界上既非常古老、又极为普遍的思想和行为,慈善思想为全人类所共有。“同情弱者、济危解难是人们通常具有的一种心态,将其付诸行动被称之为‘行善’,‘行善’一向被视为一种美德,古今中外大多如此。” 宗教乃慈善之母,不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产生过程上来看,莫不如此。” ——亨利·艾伦·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