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2006-2007报告文学精选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北京文学》月刊社  页数:266  
Tag标签:无  

前言

  报告文学虽然是文学中的新军,但报告文学能够直观快捷、集束深刻地反映并揭示当代社会现实中的事件、人物和问题,因而在当今的大众阅读中已经成为文学读物的大餐。  虽然近年来写报告文学的大家及其轰动性的作品不如上世纪80年代,然而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的风景在全国浩如烟海的大众性报纸的连载版面上,却占据着主导地位和最多的版面,成为大众阅读中最广阔又最为夺目的风景。  要知道,这是一个市场化的时代,读者有充分的自由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读物,激烈的报刊市场竞争中的阅读率调查决定着每家报纸每个版面的生死存亡。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能够占据连载版面的主导地位,原因显而易见:读者喜欢。  读者喜欢,同样是面向市场谋求发展的文学杂志的应有选择。  新世纪以来锐意改革,佳作迭出、发行量连年上升的《北京文学》(精彩阅读),除了每期奉献赏心悦目的“好看小说”大餐,其品牌栏目“现实中国”每期的报告文学作品,更是以敏锐独特的社会视角和现实生活的贴近性,聚焦社会热点,揭示现实矛盾,反映社情民意,不断推出像《从分数重压下救出的少年英才》《老年悲歌》《遭遇美国教育》《血泪打工妹》《中国人民的理财生活》《生存与毁灭——亿万富翁杀人案的深层报告》《高考殇》《地狱入口的记忆》《天使在作战》等等一大批报告文学的精品力作。  所有这些报告文学的精品力作,因为题材往往切中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而引起大众读者的极大兴趣并产生强烈反响。《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每期的报告文学刚一刊出,就会受到全国各地报刊的争相连载或转载,转载率数年来一直在全国文学期刊中名列前茅。  《从分数重压下救出的少年英才》和《老年悲歌》的发表,还曾直接促使当期《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杂志的脱销。  人民文学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漓江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每年出版的年度中国优秀报告文学的不同选本,所收入的《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刊发的报告文学,几乎均不约而同地各占据了全书约四分之一的篇目,居全国各文学期刊之首。  在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举办的“正泰杯中国报告文学大奖”中,《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发表的报告文学已经连续3届蝉联此奖,成为中国所有文学期刊中此一奖项唯一的佼佼者。  在2007年10月评出的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国文学最高奖之一)中,《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刊发的《天使在作战》名列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榜首。  热切地关注现实,敏锐地紧跟时代,真诚地贴近大众读者,精心地策划组织作品,正是近年来《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刊发的报告文学作品广泛赢得读者的原因所在。鉴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报告文学所产生的强大的市场效应,应各界读者的强烈要求,我们每年都要编辑一本优秀报告文学精选。  我们编辑的这本《

内容概要

  在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举办的“正秦杯中国报告文学大奖”中,《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发表的报告文学已经连续3届蝉联此奖,成为中国所有文学期刊中此一奖项唯一的佼佼者。  在2007年10月评出的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国文学最高奖之一)中,《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刊发的《天使在作战》名列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榜首。  热切地关注现实,敏锐地紧跟时代,真诚地贴近大众读者,精心地策划组织作品,正是近年来《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刊发的报告文学作品广泛赢得读者的原因所在。鉴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报告文学所产生的强大的市场效应,应各界读者的强烈要求,我们每年都要编辑一本优秀报告文学精选。  我们编辑的这本《(北京文学)(精彩阅读)优秀报告文学精选》,就是《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6—2007年刊发的报告文学作品中的精华。  这本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内容本身强烈的可读性、关注度和时代感。  优秀的报告文学,是能够及时把脉时代、关注社会、折射现实、感动读者、启迪心智的。  看新版《北京文学》(精彩阅读),读最新最好看的报告文学作品,可以说已成为当今中国文学界尤其是广大读者的广泛共识。  不信,您就先读一读这本《优秀报告文学精选》吧!

书籍目录

“走歌”的红妹子——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高西沟调查——中国新农村启示录黄孩子,白妈妈留守陕北的北京知青天使在作战田凤山:一个省部级高官的畸形人生医患之间的战争中国婚姻质量报告

章节摘录

  赣南是山歌之乡,山歌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人人唱山歌,家家练斗歌,许多人从小唱到老,一生唱山歌。红军时期,赣南山歌融入了新内容,欢迎唱,欢送唱,驻扎唱,行军也唱,唱遍了中央苏区,赣南山歌成了红军歌。那时,许多妹子唱着山歌去拥军优属,去扩红,去上前线——人们称她们为“走歌”的红妹子。她们将青春融入了那场战争,成为苏区最亮丽的风景。  “走歌”的红妹子们如何在如花年华为红军倾注理想与爱情?她们又如何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守护爱情,并承受难以想像的情感代价和漫长的生命磨砺呢?  “走歌”的红妹子——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卜谷  第一章 一诺百年的旷世奇缘  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曾旋风式地采访了杨尚昆、胡耀邦、聂荣臻、张爱萍等红军高级将领。他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遗憾地叙述:“死者的名单就是革命运动的名人录。长征时留在江西的人中间,牺牲的杰出共产党人比任何其他斗争时期都要多……粤赣边区军事领导人李才莲也被杀害,但是没人知道是什么时候和怎样遇害的……”  红军长征后,中央苏区中共中央分局12名委员中,唯有李才莲下落不明。曾任少共中央分局书记的李才莲是哪里人,到底哪里去了?  寻找李才莲,自“文革”前始,断断续续一直在进行。1995年,兴国县党史办副主任胡玉春爆出了个大冷门:李才莲是茶园乡教富村人。其妻子池煜华还健在。  史学界及新闻界的同志喜出望外,如同发现一座金矿,刻不容缓地向教富村扑去。中央电视台一、二、四频道及许多省电视台、报刊相继作出报道。池煜华,深深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终年不绝的李溪水由秦娥山的怀抱里涌汇出来,从教富村河背村小组擦肩而过,无声无息地流淌。9岁的池煜华嫁过来给6岁的李才莲当童养媳。  种菜、洗衣、做饭、作田……劳累了很会做事的小煜华,空闲出来的李才莲进了李溪上游的李溪村小读书。学校是播种知识的地方,也往往是播种革命的地方,李才莲秘密地参加了革命活动。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京文学2006-2007报告文学精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