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万辅彬 等编著 页数:205 字数:13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 《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
内容概要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近百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传统文化,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剧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作者简介
韦丹芳,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专业在读博士生。已发表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铜鼓的起源和发展 万家坝古墓中的铜鼓与铜釜 陶釜 铜釜 铜鼓 铜鼎和铜鼓是同一个〔祖先〕 铜鼓的传播与发展 铜鼓回到民间第二章 铜鼓的传说 壮族民间传说 布依族民间传说 瑶民间传说 苗族铜鼓的故事和传说 彝族的民间传说 其他民族关于铜鼓的民间传说第三章 铜鼓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铜鼓的分类第四章 铜鼓的铸造与审美 铜鼓的铸造工艺 铜鼓的合成成分 铜鼓的矿料来源 铜鼓的乐音追求 铜鼓的优美造型 铜鼓的装饰艺术第五章 铜鼓的社会文化功能 由炊具到乐器 财富与权力的象征 击鼓与权力的象征 击鼓为号 沟通人神 走入民间第六章 铜鼓的民俗 壮族铜鼓民俗 布依族铜鼓民俗 瑶族铜鼓民俗 水族铜鼓民俗 苗族铜鼓民俗 彝族铜鼓民俗第七章 铜鼓的音乐和舞蹈 追寻蚂拐的英魂——壮族 ……第八章 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铜鼓的起源和发展铜鼓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一种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文物。公元前7世纪左右出现于中国云南的西部地区,随着民族的迁移和文化交流,传播到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广大地区,为多民族接受,并被视为神器,流传了两千多年,至今还在一些民族中使用。 但是铜鼓空间是怎么来的的?它的“祖先”是什么?是哪个民族创造的?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铜鼓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这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之中,让我们从古墓中出土的铜鼓开始探索这些问题。万家坝古墓中的铜鼓与铜釜铜鼓,顾名思义,是用铜制成的鼓,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文物。留存至今的各类铜鼓,铸造年代上溯春秋战国,下迄明清时代。不同类型的铜鼓有着不同的冶炼技术和工艺水平,表现了各民族不同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审美情趣。当今民间使用的铜鼓分布于中国南方和西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其多数制作精美。人们要寻找原始形态铜鼓,必须回到更远的历史中寻找相关器物的发展线索并力求考古学的证据。
编辑推荐
《铜鼓》: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