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5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叶兆言
Tag标签:无
前言
自序多少年来,习惯了被人称为小说家。什么是小说家呢,就是一个喜欢编故事的家伙,成天胡思乱想,同时用文字把思想固定下来,接二连三地杂志上发表,出版社出书,然后凭着这些成绩,便在小说家的椅子上坐实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断断续续一直在写小说,不温也不火,好歹都是坚持,转眼三十多年,蓦然回首,著作未曾等身,也已经有了几百万字。于是开始写些非虚构的文字,说是散文也好,说是随笔也行,不紧不慢又出过几本书。我是个喜欢动笔的人,写什么都觉得津津有味,都能自得其乐。在非虚构的作品中,有一本《陈旧人物》似乎还受大家欢迎,常常有读者提到。本书的体例与《陈旧人物》大致相同,当作续集也未尝不可,无非说说过去的人,谈谈过去的事。以人叙事,以事论人,不同的只是每篇篇幅略短,但范围更广,内容不再局限于文化人,政治和军事都有所涉及。本书起因非常简单,既然有人愿意看这样的文字,读者喜欢,能写为什么不写,何乐而不为。我得到很多鼓励和督促,写文章的都盼望有人阅读,当然更因为喜欢写,技痒难熬自以为是,结果就一而再,再而三,欲罢不能。怀旧是人生难免的一种情绪,陈年旧事说过去就过去,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最后还要唠叨一句,本书内容为第一次结集,有些被删节的文字,尽可能地恢复了。二○一三年三月
内容概要
《陈年旧事》内容简介:遥想当年名士,因缘际会,成时代的风流人物。其人其事,令人不由得心向往之。名之曰“陈年旧事”,慨叹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陈年旧事》以简洁、朴实的笔法,勾勒了40余位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人物形象。作者像聊天一样,讲述了诸如胡适、林语堂、吴梅、竺可桢这类大师的老掌故老段子,将陈年旧事娓娓道来,读来别有一番味道。作者善于结合时代背景,笔下人物令人神往,感慨大师风范以及时代沧桑。
作者简介
叶兆言,作家,原籍苏州,生于南京。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金陵职业大学教师、江苏文艺出版社编辑。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花影》《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我们的心多么顽固》、中篇小说《马文的战争》等。
书籍目录
自序 陈三立虎子无犬父 李瑞清一代非著名书法大师 蔡元培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蔡威廉艺术家活得长很重要 林文铮高开低走的悲剧人生 林风眠画者的浪漫与凄凉 曾昭燏曾国藩家族里的考古学姑娘 曾昭抡学成数理化,也只走好了半片天下 俞大絪你想象不到的显赫家世 俞大维天才横溢,触手成春 傅斯年学术界的曹操 罗家伦当官第三,学问第二,最好的大学校长材料 朱家骅国民党里的“又红又专” 陈立夫官场沉浮,不如去新泽西当陶渊明 陈果夫分到了蒋家王朝的原始股 陈布雷生为蒋之人,死为蒋之鬼 马寅初其实他和鲁迅一样,都是学地矿的 胡适别看学位,看学问 赵元任两颗假牙成就语言天才 竺可桢为何宋人不知梅 陈西滢鲁迅最痛恨的人 朱东润天下尽欺老实人 徐志摩毕生行径均是诗 杨宪益最令人称道的富二代 吴梅喧嚣乱世继清音 黄侃书生意气是狂狷 汪东革命、当官、学问、书画都不误 胡小石“不务正业”的国学大师 汪辟疆给别人排名,自己却被忘了 陈中凡文人的“三书”和“三不” 沈祖棻斜阳里的春愁 程千帆“捡到”的镇系之宝 王伯沆活在民国的六朝人物 柳诒徵旧式文人标本 张元济拒签孙中山,劝降蒋介石 陆费逵用教材押注革命 章锡琛堂堂开明人,俯仰两无愧 王云五从商务印书馆管到国家财政部 林语堂原来写书可以这么赚钱 周越然最有钱的淫书收藏家 林汉达从教材抄袭者到“青年贩子” 桂永清黄埔一期也平庸 杜聿明败军之将,不敢言勇 王叔铭是甲级战犯也是王光美的干爹 胡宗南老一点怎么了 附记1黄埔的底色 附记2黄埔学生的年龄问题 孙立人在缅甸活埋日本战俘? 林虎走对了前99步 陈绍宽在1928年提出航母计划的人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马寅初:其实他和鲁迅一样,都是学地矿的 有朋友看了我的专栏,很感慨,说没想到国民党的两位中统特务头子,会是学地质矿物出身,而且都当过教育部长。我一开始也觉得奇怪,天下事这么奇巧,书看多了,就觉得很正常。在过去年代,地质和矿物犹如后来的电机、计算机,还有生物,能够时髦与饭碗有关,大家都相信学了这个,日后找工作容易。 真正老资格学过矿物的,是鲁迅,还有后来的北京大学老校长马寅初。我所知道的著名人士,除了李四光学这玩意儿修成正果,其他人都是当作敲门砖,都半路改行。朱家骅和陈立夫从政当官,鲁迅成了文学家,马寅初成了经济学家。因此结论也简单,人生一世,学什么专业不重要,干什么才重要,干成了什么更重要。 李敖先生到北京大学演讲,狠狠地恭维了马寅初,说老先生坚持真理,竟敢和老人家的意思拧着干。马寅初以经济学家成名,生在乱世,没多少用武之地,一辈子也谈不上多大特殊贡献,能让人记住的,也就是提醒大家管好自己的玩意儿,注意控制人口。中国人太多了,多得让人一想到就心烦,就抱怨。 人口问题后果很严重,也很简单。用不着多少学问便想明白,掰掰手指就算清楚,以马寅初自家为例,他老先生生于一八八二年,比鲁迅小一岁,是家中的老五,也就是说,这一代兄弟五人。到子侄一代,有男十一人,女二十二人。到了孙辈,已变成四十七人,男二十人,女二十七人。 用传统眼光看,人丁兴旺是好事,在经济学家眼里,前景并不太妙,基本上是灾难。马寅初的本科虽然是矿冶,却是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经济的人皆会算账,他不得不对当权者说老实话和大白话。广大的农村没电,天一黑就睡觉,这是人口增加之重要原因,不计划生育不行。 尽管一再强调他的人口学观点与马尔萨斯无关,说自己是不折不扣的马克思信徒,毛主席还是一眼就看穿了这个资产阶级把戏。要知道,讲人口学的马尔萨斯,好人坏人都不待见,马克思不喜欢,斯大林不喜欢,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不喜欢,蒋介石恨,毛泽东也恨。 贩卖一个大家都讨厌的观点,很危险。马寅初逆水行舟,仗着岁数大,资格老,以为说几句不中听的肺腑之言,也算是感共产党的恩,帮同志们一把。所幸他并没有因此被打成“右派”,也没有遭过分残酷迫害,相对于另外一些敢说真话的著名人士,已经很幸运,有些委屈,还算不上太亏待。 马寅初是大清政府保送出去的留学生,毕业于北洋大学的矿冶专业。祖辈酿酒和卖酒,到了他这里,忽然想明白洋学问的好处。他爹原来只希望他长大当个小老板,自家酒店管管账,没想到儿子非要读洋学堂,而且以死相逼,不让我到城里去读书,就死给你老爹看。据说是真的投过河,他爹吓得不轻,只好送儿子到上海去读中学。
编辑推荐
《陈年旧事》编辑推荐:著名作家、《一号命令》作者叶兆言,趣谈数十位近现代名士的陈年旧事鲜为人知的老掌故、随手拈来,勾勒出一幅绝不苟且、坚守情怀的精英群像新集文字最大程度恢复曾被删减文字,此间背后究竟有怎样的难言隐语?
名人推荐
叶兆言的性格为人绝对是儒家的,他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满腹经纶,优雅随和,身上散发出某种旧文人的气息。——苏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