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5-2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菲利斯•理查森 (Phyllis Richardson),英格丽•拉斯姆森 (Ingrid Rasmussen),安东尼•韦伯 (Anthony Webb),弗朗西丝卡•约克 译者:余巍
Tag标签:无
前言
怎样使用这本指南?本书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街头巷尾篇和时尚行者篇。街头巷尾篇,主要编排了伦敦附近一天之内(包括晚上)可以步行到达的有特色的地方,包括各类休闲地点——咖啡馆、商店、餐厅、博物馆、演出场馆和酒吧——这些地方大多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中一些还鲜为人知。时尚行者篇里列举的地方代表了伦敦最好、最具个性的地点——“值得去看一下”的地方和有特色的旅馆(“乐住”一节)、饭店(“美食”一节)、咖啡馆和酒吧(“畅饮”一节)、精品店(“购物”一节)和度假地(“度假”一节)。每个地点都用带圈的数字标注在相关区域的地图上,以便提供一个大概的方位及周围主要景点和地标建筑的信息,而不是精确的位置。每个区域的地点按照地图编号的顺序编排。时尚行者篇中每个条目都有两个编号:前一个表示它所在区域地图的页码,后一个则表示在地图中的具体位置。举个例子,游客可以在时尚行者篇挑选一家旅馆作为旅行的开始。等到达旅馆后,街头巷尾将引导他去一家最好的咖啡馆,消除疲劳后再去逛逛附近的民俗博物馆。吃完午餐,他可以在购物一节的目录里找一家特别的珠宝店。为体验一次难忘的晚餐,他可以查询附近区域并对照着时尚行者篇找到最近的饭店。每个条目下都附上了街道地址,完整的信息——包括电子邮箱和网站地址在联系方式中按首字母顺序列出。度假景点的具体交通和联系方式也在联系方式的最后给出。
内容概要
《风格城市:伦敦》内容简介:《风格城市》系列丛书,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风格旅行指南,该系列是一套以著名城市的创意设计细节为线索的旅行指南,书中不但介绍了城市中每个城区的历史故事,还搜集了当地以艺术创意为主打的特色店铺,内容涉及吃、穿、住、行等多个方面,除了店铺的简洁介绍,还配以大量相关店铺的精美细节图片,既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使文字说明更为形象化,是一本适合徒步旅行者玩赏的信息指南。
《风格城市:伦敦》编辑推荐:如果你还想着去旅游,那么《风格城市》便不再适合你,这是专为旅行者而准备的创意行指南。说是旅行,其实更像是一次探寻之旅,《风格城市》中展现的不再是旅行网站上千篇一律的景点合照,而是那些如果没有当地人指引或者并非资深旅行者就无法找到的精致小巷,更甚或,是连当地人都不曾涉足的幽静院落和古老店铺,最适合旅人在他乡的城市中漫步而行寻找真正的城市风情。循着书中给出的店铺和街巷线索,读者体验的将是一次真正的格调之行。即使对于那些不得不穿着拖鞋的“室内冒险家”来说,《风格城市》提供的当地信息及也可以成为你了解异国文化的小小天窗。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菲利斯•理查森(Phyllis Richardson) 译者:余巍 摄影者:(英国)英格丽•拉斯姆森(Ingrid Rasmussen) (英国)安东尼•韦伯(Anthony Webb) (英国)弗朗西丝卡•约克余巍(Maggie Yu),媒体编辑人,自由翻译者,外语研习生,近期代表译作有《公司化的生活》。生长于城市,迁徙性人格,近十年辗转于各色城市。同伴语,“富有浪漫情思和批判思维”的“一名伟大吃货”。
书籍目录
如何使用本指南 7伦敦:介绍 8街头巷尾诺丁山(Notting Hill)•霍兰公园(Holland Park)•肯辛顿(Kensington) 12骑士桥(Knightsbridge)•切尔西(Chelsea) 26梅费尔(Mayfair)•苏活区(Soho)•科芬园(Covent Garden) 40梅利本区(Marylebone)•费兹罗维亚区(Fitzrovia)•布鲁斯伯里区(Bloomsbury)•霍尔本(Holborn) 56克勒肯维尔(Clerkenwell)•伊斯灵顿(Islington)•国王十字站(King’s Cross) 68伦敦市(City)•布里克巷(Brick Lane)•沟岸(Shoreditch) 82南岸(South Bank)•萨瑟克(Southwark)•柏蒙西(Bermondsey) 96时尚行者乐住 110美食 130畅饮 146购物 160度假 176联系方式 186
章节摘录
伦敦伦敦,像许多国际大都市一样,异构且多层,复杂且矛盾。根据2000年联合国人口普查结果,伦敦大都会区包括750万左右的居民,成为全世界最大城市中的第二十六位。虽然它也许不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市之一,却算得上是多样化城市之最,属于文化上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在美国和欧洲之间,伦敦充当着多种桥梁,时常要化解冲突,同时还担当一个岛国的首都,这些都赋予她许多奇异的特质,使她隔绝于(要不是使她得以抵抗)横跨大西洋及英吉利海峡对岸那些更大的大陆势力。伦敦厚重的城市结构已经在1666年的大火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破碎,也加剧了其政治、文化及社会领域的成形,其中蕴含了强有力的交叉和混合的过程。许多欧洲大型城市,都成长于一个共同的历史(通常即中世纪)权力中心,而大多数美国城市(洛杉矶除外),则是建立在民主格局的基础之上,和它们不同,伦敦是若干个本质上自治村庄的相互串联,它们在历史上随着时间推移陆续被合并。在17世纪曾经是皇家猎场的地域,以及在19世纪还是新郊区的地界,已经被纳入到这个庞大的整体,这就是今天的伦敦。结果,伦敦不只有一颗心,而有许多颗。除了商城以外,伦敦的特色都因其它那些宏伟的城市改造而消失,无论是主教西克斯图斯五世(Pope Sixtus V)的罗马,奥斯曼(Haussmann)的巴黎,还是塞尔达(Cerda)的巴塞罗那,创造出来的都不是中心,而是不同的轴。伦敦主要由小街小巷组成的布局,让人觉得分明不够现代,不算庄严,却容易接触——简直是行人的天堂。虽然大多数游客把那些主要旅游景点——特拉法加广场,白金汉宫,圣保罗大教堂——当作伦敦中心,但对伦敦人来说,也许除了自己街区的大马路以外,伦敦就没有真正的中心。这里有金融中心(伦敦市)和文化热点(西区),但大体上,伦敦无处不在。体验日常伦敦的最佳方式存在于她的各个村落里面。千禧年之际,该首府举办了一系列盛大的大奖赛项目,为艺术、设计与时尚各界重新带来了生机,并在媒体之外打造了“最酷大不列颠”形象。新近的这类刺激因子当中,最成功也最流行的大概要数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第101页),它唤醒了英国民众面对当代艺术的普遍保守态度,给来到这座城市的游客提供了一个真正现代的文化目的地,激活了伦敦被忽视的一隅,南岸。此外,有些缺少宣传却同样重要的文化场所,也享受着生活的全新面貌:怡人的国家肖像画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已经完成大规模扩建,新添了一个配殿(其中包括一家餐厅,提供无与伦比的城市观景;见第150页)。皇家节日音乐厅(Royal Festival Hall)(第102页)于2007年进行了翻新,而以市政府大楼为起点沿河而建的皇后步道(Queen’s Walk)被延伸到滑铁卢桥之后,整个滨河区,正在依照里克•马瑟(Rick Mather)的总体规划进行现代化改造。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恢复到其19世纪的原貌,附属的大法庭(Great Court),也在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的玻璃天幕下得以复原,她们继续吸引着大批观众和著名展览的到来。萨墨赛特府(第55页),同时也被彻底改造和复原,其中几个重要艺术收藏也重获新生。然而,同样由福斯特设计的大伦敦政府(Greater London Authority)楼和环绕它的釉面结构圆圈,位于伦敦南岸的伦敦眼(London Eye)(第100页)则由朱丽娅•巴菲尔德(Julia Barfield)和大卫•马克斯(David Marks)夫妇设计,和它们比起来,也许还没有任何一座建筑物更能象征这座城市的乐观及其21世纪的前景。它们拥有位于河岸显著位置之上的曲线轮廓,加上自身卓越的高科技和透明度,标志着伦敦对于现代化和新式表现形式的开放性。然而,即使伦敦表面正在享受一场公开修复,这座城市最具活力的因素仍保留着其繁荣的地下场景,虽然还不太显眼。在音乐、时装和艺术方面获得全球关注的流行新趋势,往往诞生于伦敦的亚文化,而并非来自城市里的成熟机构。千年交替之际,“街头风”的伦敦形象给全世界带来的影响,不亚于伦敦形象在20世纪60年代造成的影响。在前卫而充满生命力的青年文化和多民族广泛影响的启发之下,伦敦创意场将持续确立这座城市作的世界领先地位。如同任何伟大的城市一样,不可能萃取出伦敦的本质;即使终身在此的居民都无法描述这座城市的复杂,也无法把那些英格兰的和那些国际的调和在一起。但伦敦却恰恰依赖于它所创造的矛盾,在它模糊掉的界线上繁荣生长。希望在旅游景点之外体验伦敦的游客将会发现她的气质,她的独特,及其对其在地方的永恒吸引力。作为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都将丰富的大家对伦敦的体验。1 织物天堂布艺店波多贝罗路290号山姆哈雷(Sam Harley)和经理亚历克斯•亚当斯(Alex Adams)在他们位于波多贝罗路口的店里,积攒了一宝库的新老布匹珍藏品,已经15年有余。在里面可以找到古旧威尔士毯子和新出品的苏格兰佃农毯子,还有精选的英格兰羊毛,爱尔兰亚麻布,以及产自麦克尔斯菲尔德(Macclesfield)的领带用真丝布。他们还从更远的地方采购了二十种色样的瑞典亚麻和碎布地毯,匈牙利面料,论公尺卖的坚质条纹褥套棉布,和来自欧洲各地的古董轧压布。2 古董和迷你摆件波多贝罗路波多贝罗路上有伦敦引领潮流的街头市集之一,和19世纪末吉普赛人的马匹交易有所关联,并由此发展而来,如今聚集了售卖古董家具、印刷品及装饰配件的各种摊档,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收藏家和经销商,并因此名满天下。由切普斯托别墅(Chepstow Villas)开始向北,淘货变得很有意思。有些商号是即有店铺的分支,但有相当多的商铺是独立的,质量参差,从货真价实的文物到过分异想天开的物件都有。市集上也满是各式服装、音乐,还混杂有其他各类物件。狂欢节式的氛围也许是她最吸引人的地方,也只出现在周六(尽管店铺每周都开放六天)。要想逛一个上午,或许再淘上一两件宝贝,来这里不失为一个非常愉快的选择。
媒体关注与评论
“风格城市:眼光敏锐的旅行者们必备的读物。并非只是一部平庸的旅游指南,它更多的是一份总结了最棒的旅行目的地的‘黑名单’。”——《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城市牧游者们又拿到了新的时尚圣经。”——《图像》(Image)杂志“旅行指南中的‘古驰(Gucci)’。”——《态度》(Attitude)杂志“生动、多彩、新鲜的指南。”——《观察家报》(The Observer)“注重风格的旅行者的精选目的地。”——《墙纸》杂志(Wallpaper)
编辑推荐
《风格城市:伦敦》编辑推荐:如果你还想着去旅游,那么《风格城市》便不再适合你,这是专为旅行者而准备的创意行指南。说是旅行,其实更像是一次探寻之旅,《风格城市》中展现的不再是旅行网站上千篇一律的景点合照,而是那些如果没有当地人指引或者并非资深旅行者就无法找到的精致小巷,更甚或,是连当地人都不曾涉足的幽静院落和古老店铺,最适合旅人在他乡的城市中漫步而行寻找真正的城市风情。循着书中给出的店铺和街巷线索,读者体验的将是一次真正的格调之行。即使对于那些不得不穿着拖鞋的“室内冒险家”来说,《风格城市》提供的当地信息及也可以成为你了解异国文化的小小天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