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城市

出版时间:2013-5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译者:杨倩  
Tag标签:无  

前言

怎样使用这本指南?本书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街头巷尾篇和时尚行者篇。街头巷尾篇,主要编排了纽约附近一天之内(包括晚上)可以步行到达的有特色的地方,包括各类休闲地点——咖啡馆、商店、餐厅、博物馆、演出场馆和酒吧——这些地方大多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中一些还鲜为人知。时尚行者篇里列举的地方代表了纽约最好、最具个性的地点——“值得去看一下”的地方和有特色的旅馆(“乐住”一节)、饭店(“美食”一节)、咖啡馆和酒吧(“畅饮”一节)、精品店(“购物”一节)和度假地(“度假”一节)。每个地点都用带圈的数字标注在相关区域的地图上,以便提供一个大概的方位及周围主要景点和地标建筑的信息,而不是精确的位置。每个区域的地点按照地图编号的顺序编排。时尚行者篇中每个条目都有两个编号:前一个表示它所在区域地图的页码,后一个则表示在地图中的具体位置。举个例子,游客可以在时尚行者篇挑选一家旅馆作为旅行的开始。等到达旅馆后,街头巷尾将引导他去一家最好的咖啡馆,消除疲劳后再去逛逛附近的民俗博物馆。吃完午餐,他可以在购物一节的目录里找一家特别的珠宝店。为体验一次难忘的晚餐,他可以查询附近区域并对照着时尚行者篇找到最近的饭店。每个条目下都附上了街道地址,完整的信息——包括电子邮箱和网站地址在联系方式中按首字母顺序列出。度假景点的具体交通和联系方式也在联系方式的最后给出。

内容概要

《风格城市:纽约》内容简介:《风格城市》系列丛书,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风格旅行指南,该系列是一套以著名城市的创意设计细节为线索的旅行指南,书中不但介绍了城市中每个城区的历史故事,还搜集了当地以艺术创意为主打的特色店铺,内容涉及吃、穿、住、行等多个方面,除了店铺的简洁介绍,还配以大量相关店铺的精美细节图片,既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使文字说明更为形象化,是一本适合徒步旅行者玩赏的信息指南。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乔舒亚•斯坦(Joshua Stein) (英国)爱丽丝•特姆罗(Alice Twemlow) 译者:杨倩 摄影者:(英国)英格丽•拉斯姆森(Ingrid Rasmussen) (英国)安东尼•韦伯(Anthony Webb) (美国)井上洋子(Yoko Inoue) (美国)彼得•道森(Peter Dawson)杨倩,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英语系,翻译学硕士,主要翻译作品为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怎样使用这本指南 7纽约简介 8街头巷尾(Street Wise)翠贝卡(Tribeca)•中国城(Chinatown)•小意大利(Little Italy)•诺丽塔(Nolita)•索和(SoHo)•诺和(NoHo)13切尔西(Chelsea)•肉类加工区(Meatpacking District)•西村(West Village)30格拉莫西公园(Gramercy Park)•东村(East Village)•下东区(Lower East Side)•曼哈顿下城(Lower Manhattan)48中心商业区(Midtown)62上东区(Upper East Side)•上西区(Upper West Side)•哈林区(Harlem)76威廉斯堡(Williamsburg)•长岛市(Long Island City)•当泊区(Dumbo) 90公园坡(Park Slope)•史密斯街(Smith Street)•格林堡(Fort Greene) 102时尚行者(Style Traveller)乐住 112美食 134畅饮 148购物 160度假 176联系方式 186

章节摘录

纽约“不夜城中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朱尔斯•达辛(Jules Dassin)的黑色电影杰作《不夜城》(The Naked City)中的旁白如是说道。那时还是1948年。时至今日,纽约这座超级大都市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800万左右。其中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人能脱颖而出成为这座城市舞台的主唱,但是正是普通大众的和声赋予了纽约城独特的城市背景和活力。并不是只有在林肯中心你才能见到真正的纽约交响乐团,整个城市其实就是一个管弦乐队——从出租车的喇叭声、股票经纪人的叫喊声到唐人街的争吵声,从商人交易的交谈声到中央公园里清扫落叶发出的沙沙声。整个下东区就是一个巨大的铜管乐器,奢华的上东区则是一个木管乐器,而中央公园当然就是甜美的弦乐器。与其他那些漫无边际的大都市不同,纽约是一个孤岛。它不像伦敦或者巴黎一样可以持续扩展。它的边界不是厚厚的围墙,而是汩汩的流水:东边有东河,西有哈德逊河。城市交响乐里所有的演奏者和他们的乐器都杂乱的挤在一起。酒吧被挤到了地下室或者阁楼里。各式的美食也混杂在一起。在这300平方英里范围内的人类居住在上至1250英尺的高空(帝国大厦)下至沥青路面下160英尺的地底深处(第191街1/9火车)。周围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人类的汗水与努力,每个人都努力想从嘈杂混沌的城市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成为公众皆知的人物,正是这种奋斗使得纽约能够不断前行,不断朝着一个更好的城市发展。164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各种机缘巧合下发现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自此以后这里一直都保持着这种欣欣向荣的状态。没有什么能比建筑更能传达历史的回响。从曼哈顿南端伟大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防御工事克林顿古堡(Castle Clinton)及华丽得令人目眩的实业家亨利•佛里克(Henry Clay Frick)和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的宅邸,到充满布杂学院派风格的比梅尔曼斯酒吧(Bemelmans Bar)(见82页)和花瓷砖装饰内廷的中央车站(Grand Central Station)(见66页),历史的声音凝聚在这些花岗岩和大理石的建筑中,召唤着拥有细腻观察力的访客。这座城市的变化以及城市本身吸引了许许多多世界一流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来到纽约:弗雷德里克•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把一片茂盛的荆棘丛改造成了世界上最美的公园;弗兰克•怀特(Frank Lloyd Wright)设计的颇具现代感的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在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东边拔地而起;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的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还有纽约的国际主义与现代风格的集大成者,由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霍华德•罗伯逊(Howard Robertson)爵士设计的联合国总部(UN Headquarters)(见68页)。尽管风格已经有所转变,但是整座城市寄托在建筑上的壮志却并没有终结。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的由玻璃与钢筋构成的纽约时报大厦(New York Times Building)(见71页),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 和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用立方体堆积起来的古怪建筑新当代艺术博物馆(New Museum)(见55页),运用赤陶重新设计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见74页)都在证明这座城市的建筑所一贯拥有的活力。但是设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永垂不朽。伟大的设计风格体现在每一处空间,每一个层级,从阿柏谢克酒吧(Aphtheke)(见158页)的古董瓶和酒吧里的绿色微光到布鲁克林的菲特•索餐厅(Fette Sau)(见139页)的拖拉机座凳。从内接缝的服装到餐厅里富有想象力的主菜,没有什么是没被包含进去的。纽约以其魅力吸引了那些渴望在这座最大的舞台上成为大人物的人们。这里有很多的最字:最大、最好、最多。拥有海量般产品的市场,以及想要在这里获得脱颖而出的愿望造就了数不胜数的新想法和新产品。人们会对此表示怀疑:像这种厨房剧场(The Kitchen)(见41页)这类实验性的剧场,8号项目艺术品店(Project No.8)(第165页)的羊绒盖砖,鲍弗瑞酒店(Bowery Hotel)(见130页)充满维多利亚风格的魅力,或卫理•杜德兰(Wylie Dufresne)的科学美食即兴创作(见WD-50餐厅,第58页)是否只有在这个以消费至上的城市里才能生存并且获得蓬勃发展,而在其他的城市根本无法存在。纽约人口的绝对数量创造了大规模的经济,每一个幻想和每一种思考,都有机会成为这种兴旺繁荣景象的一份子。每一个故事都有不同的主角,也有不同的内涵。如果你能在这里成为主人公,也就是意味着,在其他任何地方你也可以获得成功。经济衰退已经得到缓解,与此同时,纽约就开始有些明目张胆的虚张声势起来。但是缓解既不是永久的,也不具有决定性意义。以往华尔街暴风骤雨似的消费现在也变成了毛毛雨,但因此就认为“时运的改变为城市蒙上一层阴影”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往往就是在这种安静的时候,那些平时不被注意的声音开始逐渐清晰起来。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东村(East Village)和下东区(Lower East Side)的废墟中出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艺术氛围。曾经荒芜的威廉斯堡(Williamsburg)现在生机盎然 。本指南是一份邀请函,请您来倾听这座城市的声音,来演奏您自己的纽约交响曲。7.翠贝卡 三宅一生尚品店(Tribeca Issey Miyake)哈德逊街119号这家店位于一座铁铸建筑物的一楼,出售时尚品牌三宅一生的男女时装,包括其试验性的A-POC系列服装,以及所有与之相关的配饰和香氛。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与建筑公司G Tects通力合作,创造性地采用钛合金制作的波浪装饰了整个室内空间。曾用于建造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许多技术在这里也得以运用,金属结构的波浪和曲线恰到好处地弥补了日本设计师传统的沟壑式设计。艺术事业8.加文•布朗公司(Gavin Brown’s Enterprise)格林威治街620号令人难以捉摸的英国艺术品商人加文•布朗(Gavin Brown)把自己的公司设置在浓缩时尚元素的美术馆之外。公司最初在南切尔西的地址被占用后,他把公司从曼哈顿最最繁华的地段搬到了偏僻的西村(West Village)的尽头。然而,由于总有像费舍尔(Fischer)、马丁•克里德(Martin Creed)、劳拉•欧文斯(Laura Owens)、伊丽莎白•佩顿(Elizabeth Peyton),以及斯宾塞•斯维尼(Spencer Sweeney)(艺术家,桑托斯派对房的所有者;见18页)这类的英国青年艺术家和前途光明的美国青年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收藏家和评论家一直对这家公司保持着密切关注。

媒体关注与评论

“风格城市:眼光敏锐的旅行者们必备的读物。并非只是一部平庸的旅游指南,它更多的是一份总结了最棒的旅行目的地的‘黑名单’。”——《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城市牧游者们又拿到了新的时尚圣经。”——《图像》(Image)杂志“旅行指南中的‘古驰(Gucci)’。”——《态度》(Attitude)杂志“生动、多彩、新鲜的指南。”——《观察家报》(The Observer)“注重风格的旅行者的精选目的地。”——《墙纸》杂志(Wallpaper)

编辑推荐

《风格城市:纽约》编辑推荐:如果你还想着去旅游,那么《风格城市》便不再适合你,这是专为旅行者而准备的创意行指南。说是旅行,其实更像是一次探寻之旅,《风格城市》中展现的不再是旅行网站上千篇一律的景点合照,而是那些如果没有当地人指引或者并非资深旅行者就无法找到的精致小巷,更甚或,是连当地人都不曾涉足的幽静院落和古老店铺,最适合旅人在他乡的城市中漫步而行寻找真正的城市风情。循着书中给出的店铺和街巷线索,读者体验的将是一次真正的格调之行。即使对于那些不得不穿着拖鞋的“室内冒险家”来说,《风格城市》提供的当地信息及也可以成为你了解异国文化的小小天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风格城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