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0-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原研哉 页数:322 字数:92000 译者:竺家荣
Tag标签:无
前言
解说——空白的15年 《请偷走海报》是我1995年出版的随笔集,按时间顺序收录了从1991~1995年间,我在《小说新潮》上连载的50篇文章。由于这本书里的大部分内容都取材于我刚出道时的工作,因此现在重新出版的这本书,暴露了自己15~20年前的不成熟,自觉羞愧难当。不过,当平凡社提出“+3”的建议后,我的态度变得积极多了。 “+3”这个提议,是再加写3篇以目前生活为题材的随笔,附在卷末,这样一来,过去的随笔就能与现在衔接上了。至于中间空白的这15年时间,正因为没有写文章,反而可以作为一段有意义的空白,任凭读者尽情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了。我在35~50岁期间,作为设计师,工作非常繁忙,所以若是想写像以前那样的连载专栏,完全不用发愁没有素材。不过,也许正因为繁忙,才没有写出东西来,但这也有其意义。我想,脱离写作、沉浸于设计乐趣之中的这15年,就让它浮游在空中吧。 或许将来有一天,我会就这15年来的种种体验以及今后的日子,再次提笔写点东西。不过,可能再也写木出这样纵横驰骋、跨越如此之长的空白期的书了。 另一方面,我怀疑自己以前写的文章比较生硬,提心吊胆地重读了一遍,却发现了很多需要自己反省的地方。文章的魅力不在于文笔的好坏,而在于是否具有打动读者的力量。从这些文章中,我能够深切感受到现在已经失却的那个曾经天真稚气、勇于挑战的年轻无畏的自己。 当然,50岁这个年纪虽不算年轻,但也不算很老。正如“+3”的新文章里所写的那样,我想把自己智力和体力的巅峰设定在65岁左右。因此,未来我还拥有充满变数的15年时间。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也可以激励我今后的15年征程。 当然,读者也可以从最后的3篇文章开始看,但我还是希望能够从第一篇文章读起。在本文之后,原文刊登了老友原田宗典为本书出版写的序——《第一次写序》。
内容概要
《请偷走海报!+3》收录了53篇原研哉难得一见的设计散文,其中包括他从1991年到1995年在《小说新潮》杂志上的连载,以及本书出版前新补的三篇文章。书中内容多取材自原研哉刚出道时的设计工作,每一篇文章就代表了一个设计故事,娓娓诉说出原研哉对于设计美学的思维概念,以及他所遭遇的困难转折和工作历程。
原研哉幽默风趣的笔触,浅显易懂的解说,让「设计」这样略为严肃的主题更为亲切易读,同时也让读者有机会一窥大师早年在设计工作上的趣闻轶事,让人读来不觉频频莞尔。
作者简介
原研哉(Kenyahara,1958年06月11日-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设计领域泛于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文宣设计中,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设计理念。在银座松屋百货更新设计中,横跨空间到平面实践整体设计的方向。在梅田医院指示标志设计画中,则表现出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性。
书籍目录
解说-空白的15 年
第一次写序 原田宗典
车票
任性的酒瓶
透明女模特
设计师的低潮期
棘手的工作
外籍评委的心得
飞越太平洋时的忧郁
品之不尽的巴黎
手抄纸回廊
香菇和文艺复兴
做标签的
祈雨和模特面试
寻找沙漠
落选的滋味
法国的向日葵田和高科技
偷海报
撕掉画稿
世界各大酒店寄来的信纸
大米与包装
咖啡的BGM
“V”的故事
文学的脊梁
现代主义的孤独和快乐
遗忘的感受性
要乐观地开瓶
降D小调的彩色铅笔
盒子工匠暨过度包装展
从博物馆听来的学问
Running High(慢跑之趣)
大量生产的眩晕
转动水车的人
幸福的火药库
我的爱好
超级速溶咖啡
装帧设计一千击
被抬进救护车
成年人的楼顶
尝试设计纸
邂逅摄影师
面类食品的设计
濑津先生的古董店
在自己心中垂钓
在工作室里品茶
街头音乐的震撼
书籍设计的变化球
硬骨头的乡下广告
被朋友夸赞的滋味
拉面碗上的浪漫图案
建筑师们的通心粉展
铅字的未来
+1 日语考试选题随想
+2 前往米兰的早晨
+3 水的愉悦
后 记
后记的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解说—空白的15年 《请偷走海报》是我1995年出版的随笔集,按时间顺序收录了从1991~1995年间,我在《小说新潮》上连载的50篇文章。由于这本书里的大部分内容都取材于我刚出道时的工作,因此现在重新出版的这本书,暴露了自己15~20年前的不成熟,自觉羞愧难当。不过,当平凡社提出“+3”的建议后,我的态度变得积极多了。 “+3”这个提议,是再加写3篇以目前生活为题材的随笔,附在卷末,这样一来,过去的随笔就能与现在衔接上了。至于中间空白的这15年时间,正因为没有写文章,反而可以作为一段有意义的空白,任凭读者尽情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了。我在35~50岁期间,作为设师,工作非常繁忙,所以若是想写像以前那样的连载专栏,完全不用发愁没有素材。不过,也正因为繁忙,才没有写出东西来,但这也有其意义。我想,脱离写作、沉浸于设计乐趣之中的这15年,就让它浮游在空中吧。 或许将来有一天,我会就这15年来的种种体验以及今后的日子,再次提笔写点东西。不过,可能再也写不出这样纵横驰骋、跨越如此之长的空白期的书了。另一方面,我怀疑自己以写的文章比较生硬,提心吊胆地重读了一遍,却发现了很多需要自己反省的地方。文章的魅力不在于文笔的好坏,而在于是否具有打动读者的力量。从这些文章中,我能够深切感受到现在已经失却的那个曾经天真稚气、勇于挑战的年轻无畏的自己。 当然,50岁这个年纪虽不算年轻,但也不算很老。正如“+3”的新文章里所写的那样,我想把自己智力和体力的巅峰设定在65岁左右。因此,未来我还拥有充满变数的15年时间。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也可以激励我今后的15年征程。当然,读者也可以从最后的3篇文章开始看,但我还是希望能够从第一篇文章读起。在本文之后,原文刊登了老友原田宗典为本书出版写的序—《第一次写序》。 任性的酒瓶 不记得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给威士忌和白兰地设计瓶身的了,每每在快要忘记它们的时候就会接到新的任务,不知不觉间已经设计了10多瓶。在旅行途中,去酒吧等地方时,偶尔看到这些酒瓶,“啊,原来它们还在这儿占着地盘哪……”不由得一股亲切感涌上心头。 参与酒瓶设计的平面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是设计贴在制作出来的酒瓶上的标签,很少会去设计瓶身。但是,设计师往往不会仅满足于标签的设计,在对玻璃瓶的质感、形状等各方面发表看法时,不知不觉地就进入了瓶身的设计领域。 通常,瓶身的设计会受到生产设备的限制,因此一直由玻璃制造厂设计部门的人员掌握瓶身设计的主动权。因为他们具备玻璃制作的专业知识,能够按照制造过程中的各项条件进行合理设计。大多数情况下,瓶子的订货方和制造方都熟悉日本企业尽力避免纠纷的合理化生产体制,事先将有可能影响生产效率的具有个性和特色的设计需求都排除掉了。因此,喜欢提出过多要求的设计师加入瓶身设计过程是不太受欢迎的。 但是,有时候还是会需要一些突破常规、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设计。这个时候,就会找到我。设计威士忌酒瓶时,我一般都不绘制常规意义上的平面图,而是用设计草图来完成。用一般的平面图进行设计的话,就会顾忌到具体制造过程中的种种条件限制,使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妥协于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 因此,尽管我知道是任性的要求,但还是向制造公司提出采用草图进行设计。当然,我会尽可能画出比较细致的草图。先不考虑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的实际问题,而是围绕着要实现的设计要点进行绘制。我的草图交付后不久,设计图就完成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图纸后,多数时候会和我的草图迥然不同。我经常纳闷他们是怎样理解我的设计意图而画出这样一份图纸的。经过询问,我得到的回答是:要优先考虑生产效率。
后记
15年前写的后记,由于是出版前作时我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说的重要文本,故而无法割舍。而且,本书再度发行之际,对帮助前书出版的诸君的感谢之情也自当继续存在。因此,在总结新添加的“+3”之后,有必要再补上几句话。 首先,我要向协助“+3”出版的平凡社的下中美都女士和责编福田佑介先生表示感谢。因为这3篇新文章,让我得以面对旧作,重新找回年轻时的感觉。这是意想不到的愉快工作。再次感谢他们找出了本书更新的可能性。 为了打发前往米兰参加展会途中的无聊时光,我带上了新写的3篇文章,并回想起了谈论工作时一幕幕兴奋的情景。只是,现在的工作比以前厚重而复杂,因此内容也相应地变得沉重而复杂了。我现在一边写后记,一边想,或许我应该再细细分类,在各个工作阶段写一些轻妙的随笔吧。“SPA之行”可视为是为了缓解米兰之行的疲劳吧,但毕竟是工作之余的急行军,而不是休假。窗外满目新绿的比利时风景,依然在我的记忆深处留下了美好的影像。那鲜明的记忆,仿佛与即将付梓的新书影像重合在了一起。 2009年5月 原研哉
编辑推荐
《谁偷走海报!+3》编辑推荐:“原研哉现象”热度持续不退,愈演愈烈,受到亚洲越来越多小青年和设计人士的学习和追捧!继《设计中的设计》《白》等畅销书后的全新力作,《谁偷走海报!+3》混合了沧桑与童趣的补记,原研哉以现在的眼光,审视初出茅庐的自己,成名后的“+3”,更具时光感。独特的“美意识”和日式幽默,让你窥视不一样的原研哉。文中充满了有趣的比喻:将写序比喻成理发,将设计师的心情比喻成厨师,将设计的养分比喻成原研哉式幽默的汤底。《谁偷走海报!+3》不仅是设计作品的展示,更是一种设计心情的记录和阐述,比过去的作品更具独特而任性的可读性。你可知道原研哉也有低潮期?35岁时的他曾经设计过华歌尔的内衣美女月历;曾是设计师石冈瑛子身边成绩最差的助手;曾因为害怕设计的咖啡罐包装出错,而校稿了四十次。《谁偷走海报!+3》揭秘原研哉生活中的私密故事(原研哉也喜欢香港美食哦)。真诚对待那些“不堪回首”的旧时光: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的完整随笔集,东奔西走、百折不挠、专注设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