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基因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戴维·申克  页数:247  字数:296000  译者:暴关宁  
Tag标签:无  

前言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棒球天才特德•威廉姆斯是一个万里挑一的击球手,同时也被广泛认为是他那个时代最具天赋的击球手。“我清楚地记得从夏伊布公园球场的看台上看他打出本垒打的情形。”约翰•厄普代克在1960年的《纽约客》中这样写道。“球从一垒手的头顶呼啸而过,凌空画出一道漂亮弧线,越过围栏后,势头仍旧未减。没有人能打出这种高水平的本垒打。”在大众的心目中,威廉姆斯几乎是人中之神,他那无与伦比的手眼协调性、超常的肌肉力量,以及异常敏锐的运动直觉,无不诠释着他是一个具有非凡运动天赋的“超人”。“特德就是有那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位列名人堂的二垒手博比•多尔说道,“威廉姆斯远远超出那个时代的芸芸众生。”在其他方面,据说威廉姆斯有激光般精准的视力,他能够在球离开投手的手指的一瞬间判断出球的旋转方式,并且能精确地计算出球能够逃离投手板的位置。“特德•威廉姆斯对球的观察力要高于世上任何一个人。”泰•科布说。但是,威廉姆斯却将这些溢美之词中提到的与生俱来的天赋说成是“一堆鬼话”。他固执地认为,自己所有的成绩不过是比赛投入的结果。“要想具备那种能力,除了练习、练习、练习之外,别无其他。”他解释道。“我能读懂球的原因是我总是很专注……这是长期刻苦训练的结果,与超视力毫无干系。”可能吗?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仅仅通过刻苦训练就能达到动人心魄的境界吗?谁都承认练习和努力的价值,但是,努力果真能将出局者或笨拙投手的僵硬动作转化为老虎•伍兹的威猛一击或迈克尔·乔丹的空中芭蕾吗?经过充实的大脑,能产生如爱因斯坦或马蒂斯那样广泛的好奇心和独到的眼光吗?平常的方法和基因能产生伟大的业绩吗?人们普遍不承认这一点,他们认为有些人生来就具有某些天赋,而其余人则没有;天赋和高智商犹如稀缺的精华,遍布于人类的基因库中;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发现它们并进行打磨,还要容忍它的局限性。但是,没有人告诉特德•威廉姆斯他的天赋会脱颖而出。孩童时代,他就不愿看到自己的天赋被人催发,就像沐浴在阳光中的花朵。他只有一个简单的念头,那就是成为最优秀的击球手。他用残酷而又不乏合理性的方式追逐着目标。“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对着球猛击,”他的一个儿时朋友回忆道,“他总是手不离棒,棒不离手。当准备做某些事时,他就会付诸实践并知道原因。”在圣迭戈的旧北部公园场地,距离他儿时住处两座公寓远的地方,朋友们回忆起威廉姆斯每天只要睁开眼就在击球,年复一年。他们讲述了威廉姆斯奋力击球直至球皮被击破的情形,以及连续几个小时挥舞着已经破损的球棒,直至手指起泡、鲜血涂腕的情形。有一个劳工阶层的小孩没有零花钱,威廉姆斯为了能连续击球,出钱雇用这个小孩为他捡球,而佣金则是他的中午伙食费。从六七岁开始,他便没日没夜地在北部公园场地挥舞球棒,直到夜色阑珊,华灯初上,他才会悻悻回家,睡觉前仍要拿着一卷报纸对着镜子练习击球动作。第二天,又是同样的一个过程。朋友们说他上学只是为了能在校队中打球。棒球赛季结束后,别的男孩都去踢足球或打篮球,威廉姆斯依旧围着棒球打转。当别的男孩开始与女孩约会时,威廉姆斯仍是一如既往地在北部公园场地里挥汗如雨。为了增强视力,他上街时会睁一只眼,挡一只眼,走一段,换一换。他甚至不去电影院,因为他听说看电影对视力有影响。“什么都不能阻止我成为理想中的击球手。”威廉姆斯后来回忆道。“回想起来……,当时就像励志书中讲的那般投入。”换句话讲,他为目标狂热、心无旁骛地努力,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他在心中确立了一个目标,并紧追不舍。”他的高中教练沃斯·考德威尔说道。对特德·威廉姆斯而言,伟大不是等待取得的东西,而是等待开发的过程。进入职业棒球队后,这种情况在他身上并没有改变。在威廉姆斯效力于小职业球队联盟圣迭戈教士队的第一个赛季里,弗兰克•谢伦巴克教练注意到他的这位新募队员总是早晨第一个开始训练,晚上最后一个离开练习场地。更有趣的是,每次比赛结束后,威廉姆斯总会向教练讨要用过的球。“你拿这些球做什么?”有一天,谢伦巴克教练终于忍不住问威廉姆斯。“卖给社区的小孩吗?”“不,先生。”威廉姆斯答道。“晚饭后,我要用它们进行额外的训练。”谢伦巴克深知一个完整训练日的艰苦,因此根本无法相信。他后来回忆道,“出于怀疑和好奇,晚饭后,我开车绕着威廉姆斯的住区转了一圈。他家附近有一个运动场,当然,我看见那小子将那两个用过的球打得满场乱飞。我看见特德正站在一块用做本垒板区的石头附近,一个小孩正在向他投球,另有6个孩子四处捡他打出的球。我当天给他的那个球上的缝线已经脱落。”即便是在职业球队中,威廉姆斯的训练强度也远远超出常规,以至于经常会因比赛结束而不快。“他曾不厌其烦地与队友和对手探讨击球技术。”传记作家詹姆斯•普赖姆和比尔•诺林写道。“他四处寻访那些伟大的击球手——霍恩斯比、科布等,并屡次向他们讨教技术。”他以同样的劲头研究投手。“投手习惯于指出击球手的弱点。”与威廉姆斯同在教士队效力的锡德里克·德斯特说道:“威廉姆斯从来不那样,投手挑不出特德的毛病,特德却能指出他们的不足。”第一次看到托尼•弗雷塔斯投球时,那时我们都并肩坐在长凳上,特德说:“这个家伙不会给我一个我能击中的快球。他会浪费这个快球,让我击出弧球。他将落下比分,随后会扔给我一个曲球。”事情的发展正如特德所料。经过在北部公园场地10年不懈的努力,以及在小职业球队联盟磨炼4年之后,1939年,威廉姆斯以一个大牌击球手的身份正式加盟大职业球队联盟,并使球技日臻完美。1941年,在他效力于波士顿红袜队的第三个赛季里,他成为他所在的时代的唯一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能在一个赛季里打出400个本垒打的大联盟球员。在随后的1942年,威廉姆斯以飞行员的身份应征进入海军。检测显示他的视力非常出色,但还在人类的正常视力范围之内。在20世纪的一些小提琴演奏家身上,也发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相比过去几个世纪,他们进步的速度超越前人。我们知道这一点是由于我们固定的基准,就像愉快的《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巴赫《第二号D小调无伴奏小提琴组曲》——那是长达14分钟难以演奏的小提琴作品。这两首作品在18世纪被认为是很难演奏的,但现在许多小提琴学生不仅常常演奏,并能演奏得很好。这怎么可能呢?跑步者和游泳者何以如此之快,棋类玩家和网球运动员的技艺何以如此娴熟?如果人类能像果蝇一样,每一代的繁殖仅需11天,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将此写入遗传学和快速进化,但进化和基因的运行方式并不是这样的。这里有一个一语中的的解释,但它对家庭生活和社会而言却不无激进。话是这样说的:有些人因训练而变得比以前更坚强、更灵巧。我们擅长某些事情,是因为我们知道如何使自己变得更优秀。天赋不是等待取得的东西,只是等待开发的过程。这根本不是我们以前所习惯的看待天赋的方式。对于类似的说法,如“他一定具有这方面的天赋”、“优良的基因”、“与生俱来的能力”、“天生的跑步健将/神射手/演说家/画家”,我们的文化将天赋视做稀少的基因资源,你或有或没有的东西。智商或诸如此类的测试支撑了这一观点,学校还据此开设了课程。记者和许多科学家,始终如一地证实这一点。基因天赋图已经成为我们所理解的人性的中心部分。我们从DNA和进化中学到的东西支撑了这一观点:基因使我们成为自己的蓝图。不同的基因造就了具有不同能力的不同的人。世上何以出现形形色色的个人,如迈克尔•乔丹、比尔•克林顿、奥兹•奥斯伯恩,以及你?但是,基因天赋的整个观念都被证明是不可靠的——在误导和误解的小溪之上可怜地漂流了几十年。近年来,大量科学证据浮出水面,提出了一幅全新的图表:天赋并不稀少,潜藏的天赋还有很多。据此观点,人类的天赋和智慧并不像矿物燃料那样短缺,而是像风能一样充裕。问题不在于我们缺乏基因,而在于我们尚不能充分发现现有的基因。这并不是说人与人之间基因没有显著的区别,从而造成优势和劣势。差异当然存在,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新科学认为,我们中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真正极限;新科学认为我们中绝大多数人还没有着手挖掘科学家所谓的“未开发的潜能”。新科学同时还为人类呈现出宏大的乐观精神。“我们无法得知存在着多少无法实现的基因潜能。”康奈尔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斯蒂芬•塞西这样写道。由此可知,次等基因在逻辑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大多数差等生很可能不是自身DNA的囚徒,而是还没有开发自身的真正潜能。新的图表并非简单地宣告了从“先天”到“后天”的转向,相反,它揭示了“先天和后天”何以成为明日黄花,同时唤醒了我们对自己何以成为自己的重新思考。因此,本书从一个对基因工作机理的全新阐述开始,随后详细考量了天赋与智商的新基石,然后再将其融为一体,于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发过程便呼之欲出了,我们虽然无法完全将其掌控于心,但我们可以影响个人、家庭,以及激发天赋的社会。虽然我们满怀希望,但是新的图表也带来了新的道德问题,我们仍需努力克服。教人对号入座是非常愚蠢的,也并非本书的目的。然而,新科学告诉我们,将平庸视做大脑的自产之物同样是愚蠢的,还没有投入大量资源和时间便认为自己知道了真实的极限,同样也是愚蠢的。我们的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基因。它们是柔性的、可塑的,即便成年也是如此。只要你足够虚心,满怀希望并拥有非凡的决心,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追求卓越。

内容概要

  你还在迷信智力测验吗?你还坚持认为贝多芬生来就是天才,而你注定平凡一生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是上了“基因决定论”的当了!
  神童、音乐家、艺术家、运动明星是万众瞩目的“天才”,我们习惯性地认为他们身上的出众天赋是非常罕见的,并且上天只将这种神秘的礼物赐给了极少数的幸运儿。书中作者讲述了很多关于天才的故事,读后你会发现,达?芬奇、贝多芬、乔丹等有着杰出成绩的人无一不曾刻苦磨练自己的技巧,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经典的棉花糖实验告诉我们,懂得延迟满足自己欲望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成功;被告知“你一定很用功”的斯坦福大学学生,比被告知“你一定很聪明”的学生,学业成绩更优秀。所以,相比先天,后天的环境、教育方法、个人的努力对“成就天才”而言更关键!
  忘掉基因是一成不变的“蓝图”吧,别再以为天赋是上天送给人们的“礼物”。本书综合认知科学、遗传学、生物学、儿童发展学等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人人体内都藏着一个天才”的新观点。找到成功的激情,以宽容的态度接受失败,不断努力,延迟享受,拒绝自满,将体内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你就可以创造出非凡的人生。

作者简介

  戴维·申克,美国著名作家,迄今共出版了5本书,其中包含《失忆》、《信息烟尘》(被称为数字时代的《寂静的春天》)与《不朽的棋局》。他目前担任《大西洋月刊》的通讯记者,同时也替各大杂志、电台撰稿,如《纽约时报》、《国家地理》、《纽约客》、《连线》、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等。

书籍目录

引 言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  VII
第一部分
天赋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第1章
我们眼中的天才:基因究竟有多重要? 
钟形曲线与豌豆实验:基因决定一切 
你眼睛的颜色不是由基因决定的 
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让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 
成长的环境与方式对个体的成功更关键 
第2章
其实,我们可以更聪明 
智力测试的分数,什么也说明不了 
改善智力,我们大有可为 
良好的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智力是动态的,取决于我们的努力 
第3章
天才的背后是长达1万个小时的刻苦练习 
经过练习,你也能成为记忆大师 
莫扎特的才能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刻苦练就的? 
10年时间与10 000个小时的练习 
第4章
男人的忠诚度真的是由撒谎基因决定的吗? 
杰出人士的技能可能在克隆体身上重现吗? 
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詹姆斯 
为什么有的双胞胎非常相似,有的却大不相同? 
第5章
小时候是神童,长大了却未必是成功人士 
为什么有些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大器晚成? 
是什么阻止了神童成长为成功人士? 
“你一定很聪明”与“你一定很用功” 
第6章
心态决定成就:黑人为什么更擅长田径运动? 
牙买加运动员夺得奥运金牌的“秘密武器” 
追求成功的文化与心态孕育出成功的人 
第二部分 培养非凡成就
第7章
找到开启天赋宝库的金钥匙 
发掘你的动力 
做最严厉的自我批评者 
注意负面因素 
了解你的极限,然后忘掉它 
延迟满足,拒绝自满 
设定心目中的英雄 
寻觅良师 
第8章
引领孩子迈向成功人生的四个阶梯 
相信孩子潜能无限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与坚定的支持 
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自制力 
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孩子的失败 
第9章
营造良性竞争的社会环境,鼓励因材施教 
每种天赋都必然来自于竞争 
没有差学生,只有不好的教学方法 
第10章
如何改良你的基因?
生活模式可以改变遗传基因 
我们的个人行为会对后代产生重大影响吗? 
后.记 潜能要靠自己发掘 
附.录 
致.谢

章节摘录

智力并不是上天的礼物,会伴随着我们从生到死且一成不变,相反,它是一系列成长技巧的集合,为基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所驱动。谁的智力也不是生来就注定的。智力(及智商分数)是可以提高的。成人中几乎没有人完全开发出真正的智力潜能。有人断言人的智力是固定的,无法再提高。我们必须反对这种蛮不讲理的悲观论调。伦敦是出租车司机的噩梦,它是一个大得荒谬,道路错综复杂得可笑的城市丛林,在混乱中存在了1500年之久。这个城市在布局上没有曼哈顿或巴塞罗那那样的规则网格结构,而是由罗马人、维京人、撒克逊人、诺曼人、丹麦人和英国人的殖民街道粗糙地拼凑在一起。以查林十字街地铁站为圆心,周围9.6公里的区域内,是一片纵横交错、混乱无比的区域,有大约25000条街道分布在这里,它们以任何可能的角度相互连接或交叉,其中不少还是死胡同,胡同的尽头连接着公园、纪念碑、商店或者私人住宅。为了获得驾照,伦敦的出租车司机必须牢记这些角落和缝隙。在这一行当中,这些渊博的知识被大家称为“学问”。好消息是,这些学问一旦被记住,就会逐条镶嵌在出租车司机的大脑中。英国神经病学家埃莉诺·马圭尔在1999年发现了这一点,那时她与同事正在从事一项针对伦敦出租车司机的马圭尔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并将之与其他人进行对比的工作。与其他人相比,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有着明显增大的后海马状突起(大脑的这一部分主要负责记忆空间标志)。就这一发现本身而言,什么也证明不了;理论上讲,天生具有较大后海马状突起的人都会有较好的空间感,因而更有可能成为出租车司机。让马圭尔的研究名声大噪的是她随后又将后海马状突起的大小与出租车司机的驾龄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很显然:驾龄越长,后海马状突起越大。这很好地说明了从事与空间有关的工作让出租车司机的大脑产生了积极的变化。马圭尔从而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些数据说明后海马状突起的变化是后来发生的。”进一步讲,她的结论很好地支持了最近其他人在小提琴演奏家、盲文阅读者、冥思爱好者,以及脑血管破裂患者研究中的发现:大脑会根据特定经历进行调整或自我重建。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利昂·艾森伯格在一次综合评论中说道:“环境改变之后,大脑皮层具有强大的重建能力。”这就是著名的“可塑性”,即每个人的大脑都具有按我们的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内部构建的能力。可塑性并不是说我们生来具有几乎相同的潜能,而是说我们所有的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很明显,正是由于可塑性的存在,使得无论一个人处在什么年龄段,都无法确定他的真正智力极限。

后记

潜能要靠自己发掘自从特德•威廉姆斯时代之后,圣迭戈北部公园这一部分就没有发生过太大变动。他儿时位于犹他街4121号的住所在那里,距此两街之隔的棒球训练场也还在。现在被人们称为“特德•威廉姆斯球场”。围栏之外已经被小联盟签下。一个晴好的下午,我来到这里,场地空空如也;再也没有人在这里疯狂地挥舞球拍,直至衣服开线、皮肤磨破;再也没有人用吃午餐的钱雇别人捡球。或许,取而代之的是一些11岁的儿童正在别的地方全身心地练习着大提琴,或者正在编写一款将要改变世界面貌的全新软件。看着这块空荡荡的场地,我不禁联想到一个场景:特德站在本垒的位置,大声喊着让他的伙伴再发一个球,来个力道更大的球;我似乎看见一些没有戴手套的孩子站在外场试图将球接住,但却抓空了绝大多数的球。球棒在不停地击打,劈啪作响,特德时不时地咕哝着“就这样,就这样”。每击失一个球,或者击打动作不规范,他都会注意一下自己的站姿和挥拍方式。他细心观摩球是怎样离开接球手的手、怎样旋转和运行,以及自己开始击球的时间,还有肩部、臀部和手腕的动作。我又想到了我的两个孩子,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对某种技艺抱着这样的决心。我也不知道我是否想让他们这样。实际上,我想让我的孩子有一个大大的梦想,然后永不放弃。我不能代替他们勾画未来,连试一下都不敢。但我可以将父母曾经告诉过我的东西告诉他们:任何梦想都自有其存在的价值,毫无疑问,你可以有你的梦想并铭记在心。上一代人与这一代人所不同的是:我的父母告诉我时,凭借的是直觉、信念和经验,而我凭借的是直觉、信念、经验,除此之外,还有科学。

编辑推荐

《天才的基因》编辑推荐:关于IQ、天赋与遗传基因,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是错的!别再拿基因当借口了,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天生的天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一直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我们后天的成就取决于我们先天的遗传基因。于是,我们常听到一些话,比如:“他一定很有天分”、“他一定有优良的基因”、“他有着与生俱来的能力”、“他是天生的画家”,这些都表明我们的文化把天赋当成事关遗传的稀缺资源。不然,还有什么能造就伟人与庸才,如篮球飞人乔丹、美国总统克林顿、音乐大师贝多芬,还有你?现在,科学研究证明,我们的人生成就不是完全由基因决定的。遗传基因上存在着开关,由后天环境决定它的开关是打开还是闭合。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与我们的遗传基因之间一直在相互作用着,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或多或少又可以为我们所控制。所以,别再拿基因当借口了,我们的能力不是硬邦邦地封存在基因中,而是具有较强可塑性的,即使成年后仍是如此。

名人推荐

《时代》杂志:为何基因不能决定人类的命运?瑞典北部偏远地区,积雪覆盖,似乎很难和前端科学—遗传学有联系。该国最北部的一个县城北博滕(Norrbotten),几乎人迹罕至,平均每平方英里仅有六人。虽然人口稀薄,却蕴藏着丰富的人类基因密码。19世纪的北搏腾,与世隔绝。人们靠天吃饭,如果遭遇歉年,就得挨饿受罪。年成的好坏,没有任何先兆,也无法预测。比如说,1800,1812,1821,1836和1856,农作物几乎颗粒无收,生存环境极端恶劣。而1801,1822,1828,1844和1863年,却是五谷丰登,饫甘餍肥。早在20世纪80年代,拉斯.奥雷.本内博士(Lars Olov Bygren),预防保健专家,就想探索丰年和歉年对该地区儿童的长期影响,不仅仅孩子本人,还包括他们的后代。本内现供职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他随意选取了99名1905年在北搏腾奥佛卡利克斯教区(Overkalix parish)出生的孩子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详尽的历史档案,一直追溯到他们的父母以及祖父母。本内和其他两位同事确定了孩子父辈们和祖父辈们年轻时的食物供给情况。同时,他们四处收集材料。有资料说,子宫发育不仅影响胎儿成长,也影响着成年后的健康。本内深深地被吸引了。1986年,柳叶刀刊发了长达两页具有突破性的科学论文:如果孕妇营养不良,孩子成年后患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本内还想知道影响是否早在怀孕前就开始了。父母年轻时的经历是否能改变遗传呢?当时,这种想法似乎冒天下之大不韪。毕竟,多年来,主流生物学,一直向我们灌输,不管行为习惯如何,不管后果如何(比如破坏短期记忆,肥胖导致死亡加速等),但真正的基因(DNA)不会被改变,换句话说,一旦我们有了孩子,孩子的基因,仍是一张白纸,所有不良后果,全都一笔勾销。更为重要的是,环境对物种的作用力通常不会很快显现。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去年11月刚刚庆贺过150岁生日,教导我们进化需历经数代和数百万年的自然选择。但是本内和其他科学家收集的大量历史史实显示极端的环境条件(比如濒临饿死)会在人类卵子和精子的遗传物质上留下深深的印痕。基因标记会在短时间内将新特性传递给下一代。比如,本内研究显示,奥佛卡利克斯教区那些赶上丰年的幸运男孩们——从正常饮食到暴饮暴食——其儿孙辈会折寿许多,和经历荒年的男孩们子孙相比,平均寿命要减少6年多。本内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01年荷兰Acta Biotheoretica杂志上。在考虑社会经济变化因素后,寿命差距上升到惊人的32年。本内 援引了同事提供的北搏腾其他地区的资料,显示女孩也适用。简而言之,经历过丰年海吃海喝的年轻人,产生了类似生物链的效应,即他们的后代要比他们早逝几十年。这可能吗?认识外基因(epigenome)要知道问题的答案,就不能单单从自然环境和后天养育入手。本内收集整理的数据——以及其他科学家20多年来地孤军奋战——诞生了一门新学科——实验胚胎学。该学科主要研究基因变化,在不改变遗传密码的前提下,新特性如何成功潜入下一代。基因表达模式(patterns of gene expression)受细胞物质外基因所控。外基因,高于基因,通俗点说,基因之外(前缀epi-,意即上面)。正是这些外基因“标记”,发出指令,控制基因开关。通过外基因标记(epigenetic marks)作用于基因,环境等后天因素比如饮食,压力,孕期营养,就会影响下一代。实验胚胎学传递出的消息,让人喜忧参半。先说说坏消息,有证据表明,生活习惯比如吸烟,暴饮暴食会改变DNA外的外基因标记,使得肥胖基因占据主导地位,而长寿基因则退居末位。我们都清楚,抽烟或者肥胖,健康受损,缩短生命。但这些不良影响也会波及后代,增加患病和早逝风险,即使他们尚未出生,也越来越有明朗。好消息就是科学家正在尝试控制外基因标记,开发一种能抑制坏基因,激活好基因的药物。2004年,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首次批准了一种外基因药物。氮杂胞苷(Azacitidine),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一种罕见的恶性血液肿瘤。该药通过外基因标记不断激活血液母细胞基因,提高该组基因的主导地位。据总部设在新泽西州的Celgene公司介绍,MDS重症患者服用氮杂胞苷后,平均能多活两年,而采用传统疗法的患者,存活期只有15个月。自2004以来,FDA已批准其他三种外基因药物,工作原理都是通过激活肿瘤抑制基因,冻结肿瘤。对于进行中的外基因研究,我们寄希望于只要轻触生化按钮,基因就能清楚如何抵抗疾病入侵—包括癌症,精神分裂症,孤独症,老年痴呆症,糖尿病等—让坏基因去冬眠吧!最终,我们就有了自己的王牌,可以叫板达尔文。颇为有趣的是,科学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知道外基因标记,但直到90年代末期,外基因现象还被视作DNA的余兴节目。说实话,外基因标记的重要地位,从未被忽视。毕竟脑细胞和肾细胞的DNA完全一致,却如此不同。科学家也早就清楚,当外基因在遗传过程对基因进行取舍时,在子宫中孕育的新生细胞就会不同。最近,科学家越发意识到实验胚胎学能够说明传统遗传学不能解释的某些科学奥秘。比如为什么同卵双胞胎,一个有躁郁症或者哮喘,而另一个却若无其事?为什么患孤僻症的男孩是女孩的四倍呢?为什么北搏腾地区饮食的两级分化也会导致寿命发生巨大变化呢?以上种种,基因或许都相同,但显然基因表达模式发生了偏差。生物学家打了一个比喻:如果基因是硬件,那么外基因就是软件。“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在苹果机上运行Windows。他们芯片都相同,好比基因都相同,但是软件不同,结果就完全两样了。如何孕育一个健康的鼠宝宝实验胚胎学听起来博大精深,但它的化学机制相当简单。达尔文告诉我们基因进化需历经数代,而研究人员发现只有增加一组甲基,就能改变外基因。甲基是有机化学的基本单位:一个碳原子连接三个氢原子。甲基附加到基因上某个特殊点的过程,称为DNA甲基化。DNA甲基化具有改变生物物理特性的重要功能,早在70年代就曾有人提出。但是,直到2003年,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肿瘤专家Randy Jirtle和博士后学生罗伯特.沃特兰(Robert Waterland)撩开了DNA甲基化的神秘面纱,人们才有幸一睹芳容,无不为之惊叹。那年,他们用刺鼠做实验,测试刺鼠基因调节——一种刺鼠独有的基因,能产生黄色皮毛,但也增加肥胖和糖尿病风险。其中一组怀孕刺鼠的饮食富含维生素B(叶酸和B12),而另一组基因完全一致的怀孕刺鼠,并没有给与产品营养加强。维生素B扮演了甲基捐赠人的角色:他们提供的甲基,附着在刺鼠基因之外,改变基因表达模式。这无需改变刺鼠的DNA结构—仅需补充一定的维生素B——刺鼠妈妈就有了一个健康的鼠宝宝,体毛和体重都很正常,但却远离了糖尿病。其他研究也表明环境控制着基因表达。比如说,果蝇接触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眼睛上就会长出一个不同寻常的瘤,这种变异现象至少会遗传到至13代(第2代到第13代,都没有直接接触这种药物)。蛔虫在喂食了某一种细菌后,关闭绿色荧光蛋白选项,更显矮矮胖胖,新特性至少延续40代——数据援引美国生物学季评,Eva Jablonka(实验胚胎学先锋)和Gal Raz(特拉维夫大学学者(Tel Aviv University))合作完成的科学论文。他们一共列举了100种外基因遗传。外基因改变是否会一直持续呢?或许会吧。我们要牢记外基因不是进化。它不改变DNA结构。外基因改变是受环境压力后的生物反应。这种应急反应经外基因标记,能延绵很多代。但一旦环境压力因素被移除后,外基因标记将逐步消减,而DNA密码历经时间变迁后,又重新回到原来的轨道。当前,只有经过自然选择,基因才会发生质的变化。即使外基因干预不能永久遗传,其巨大能量不容小觑。2009年2月,神经学科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刊发了一篇论文,指出即使如记忆那样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通过对上一代的外基因调控,下一代记忆能力也会有进步。论文描述了塔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 )生物化学家Larry Feig的一次鼠类实验。有遗传性记忆障碍的老鼠,从小在有玩具的环境中长大,加强运动和特别照料。实验证明,借助外基因干预,显著改善长时程增强(LTP),虽然不再对他们的子孙特别照顾,记忆力也有了明星提高。LTP是一种重要的神经传递形式,记忆形成的关键,这就很好地解释了科学家为啥对外基因如此兴奋,甚至略显亢奋。科普作家戴维.申克(David Shenk)在其即将发行的新书我们都是天才,是什么误导了我们?(The Genius in All of Us: Why Everything You've Been Told About Genetics, Talent and IQ Is Wrong)写到:实验胚胎学就是一名好的引座员,以“新模式”向我们展示了“先天和后天”之争的真相。他称外基因“或许是遗传学自发现基因后,另一项最重要的发现。”遗传科学家已承认我们之前或许怠慢了早期的自然主义者,他们对现代实验胚胎学的创建功不可没。饱受达尔文主义者诟病的拉马克.詹•巴帕梯斯特(.Jean-Baptiste Lamarck (1744-1829))主张进化有可能发生在一两代之内。他推定由于环境因素和选择倾向,动物们终生都在与时俱进。最有名的一个例子就是长颈鹿脖子如此长,是因为他们的先祖为了够着高处营养丰富的树叶。相反,达尔文认为进化不是出自物种改善条件的良好愿望,而是残酷的,公平的自然选择结果。据达尔文理论,长颈鹿几千年来的长脖子,是由于长脖子基因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占据上风。其时,达尔文要比拉马克足足年轻了84岁,更有能力的科学家,他赢得了胜利。然而,随着外基因学的创立,科学家不得不重新审视拉马克当年的思想火花。揭秘奥佛卡利克斯很显然,19世纪北搏腾丰年和歉年导致了该地区人口外基因改变,这点早在2000年初本内已经很清楚。但是他不清楚它的作用原理。有次,他偶然看到马库斯.彭布雷博士(Dr. Marcus Pembrey,)一篇名不见传的科学论文。彭布雷博士是伦敦大学学院著名遗传学家。该论文发表在意大利期刊(Acta Geneticae Medicae et Gemellologiae,)。彭布雷博士这篇论文现被认为实验室胚胎学上一份开创性文献,然而当时却是饱受争议,主流学术期刊都拒绝发表该论文。虽然,他是一名坚定的进化论者。在这篇论文里,他用现代实验胚胎学的观点质疑达尔文:如果环境压力和工业社会变革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进化要求基因迅速做出反应,情况会如何?如果基因顺应进化需求,无需数百年和世世代代的演变,数代之内就发生改变,情况又会如何?缩短的时间表意味着基因本身并没有充足时间变化。但彭布雷推测外基因标记可能会有调整。但他不知如何验证这个伟大的设想,论文发表后,就被束之高阁了。。但是2000年5月,他意外地收到了本内的一封电子邮件——而之前,他一点都不清楚在奥佛卡利克斯地区进行的调查。两个人很快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着手讨论如建实验平台,揭秘奥佛卡利克斯。彭布雷和本内知道,他们得重现奥佛卡利克斯环境,问题是有谁愿意充当这样的志愿者呢?一组食不果腹,另一组暴饮暴食。而且没人希望60年后再验证结果。幸运的是,彭布雷有机会利用另一组宝贵的遗传数据库。他曾经长期担任埃文纵向研究父母与孩子(ALSPAC)董事会成员。创建人Jean Golding是彭布雷的朋友,某大学的流行病学家。ALSPAC一直关注了1991-1992年出生的孩子和其父母。为了这次研究,他们共招募了14024名孕妇——70%来自布里斯托尔地区,并且在其为其20个月的招募期都怀孕了。自ALSPAC项目成立后,志愿者(家长和孩子)每年都要接受全面的医学测试和心理测试。最近,我遇到了其中一名志愿者,项目成立之初,他还是婴儿,现在都17岁了,非常健壮。随同医生为他量了量身高(178厘米,即5英尺8,不包括高耸的金色头发),左腿骨的骨密度为1.3克/平方厘米,高于平均水平),我们还检查了他的其他身体体征。收集这些数据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揭示个人基因类型和环境压力相结合后,对健康和发育的影响。ALSPAC数据提供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见解:不断上升的花生过敏,含有花生油的婴儿润肤露可能脱不了干系。孩子的哮喘病,与母亲怀孕期间的高度焦虑有关。过分干净的小孩患湿疹风险较高。彭布雷博士,本内和Golding——如今已经在一起工作了——他们利用这些数据, 2006年在欧洲人类基因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联合发表了一篇迄今为止外基因研究领域里最有突破性的论文。它指出14024名父亲中,有166名父亲承认11岁前,即青春发育期前,他们就开始吸烟了。男孩青春期前,雄性基因遗传还未显现,因为他们还不能形成精子。(而女孩就不同了,卵子与生俱来。)这说明青春期前后是外基因改变的重要阶段:如果环境因素欲作用于Y染色体的外基因,什么时间进行基因干预比较合适呢,而不是说等精子形成后再调整。他们三人仔细研究了166名早期吸烟者儿子的资料,结果发现他们9岁前的体重指数要明显高于其他同龄孩子。这也意味着他们成年后,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高于其他人。寿命也非常有可能缩短,和奥佛卡利克斯地区暴饮暴食的后代会有相仿的命运。“ALSPAC和奥佛卡利克斯都具有发育敏感期和性别差异性的共同特征,从侧面证实了他们的假想:祖先环境因素会沿父系一代遗传。”换句话说,你10岁做出一个愚蠢的决定,都有可能改变外基因。如果那时你就开始吸烟,你不仅犯了一个医学错误,更是一个灾难性的遗传错误。探索实验胚胎学的潜力如何利用外基因善呢?200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投资1.9亿美元建立一个多功能实验室,便于国民了解“外基因何时,如何控制基因。”2008年10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开始兑现诺言。圣地亚哥外基因研究中心(科学家协同工作的网络新兴平台)和加州索尔克研究院(the Salk Institute)的高级研究机构拉霍亚(La Jolla,)联合宣布——他们已经成功绘制了“人类外基因详细地图”。宣言有点夸张了。事实上,科学家仅仅绘制了两种细胞外基因的某一部分而已。(胚胎干细胞和另一种基本细胞纤维原细胞)。据索尔克研究院的生物学家埃克(Ecker,)说,人体至少有210种细胞类型,甚至更多。所以,埃克认为国立卫生研究院的1.9亿和工程浩大艰巨先比,简直是“九牛一毛”。还记得人类基因计划吗?该计划2000年3月已经完成,他们发现人类基因里至少有25000种基因,绘制所有的基因图大概需要30亿美元。 而人类外基因包含的基因标记,目前尚未探明,数量之大,完全超出了想象。这个数字可是以百万计的。一张完整的外基因地图还要求计算机能力有重大突破。一旦完成外基因计划(欧洲已经开始了),人类基因计划看起来就像15世纪的孩子用算盘做数学作业,非常小儿科了。实验胚胎学潜能是非常惊人的。几十年来,我们受制于达尔文进化论,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我们一直以为,DNA,,是铁一般的代码,我们撼动它。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是DNA的修补大师,DNA听命与我们。破译外基因密码还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相信外基因时代已经来到。纽约时报书评:天才是怎样炼成的想成为万众瞩目的天才吗?激励大师们说了,“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天才,只等你自己去挖掘”。不信?看看大卫•申克的这本新书吧。讲科学道理,用事实说话,让你心服口服,从今天起就开始为自己的天才之梦奋斗。或许你曾经不止一次听到过这种说法:我们大多数人的大脑在用的部分只有10%。这多半只是臆想,这种说法不知出于何处,是否准确也还有待考证,但因为其言下之意就是还有绝大部分的大脑尚待开发,听起来非常诱人,所以这种说法一直很有市场。要说我们自身的潜能不可估量,还有巨大的潜在智力只等激活,没有谁不爱听的。瞧瞧,多省事啊,这种感觉就像爱上了一个人,这个人却早就是自己的老婆或丈夫了,或者赶着要做一桌菜,到厨房一看却都是现成的。不需要出门,甚至连睡衣都不用换了。从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到托尼•罗宾斯(Tony Robbins),激励大师们一直都在向我们保证,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天才,只等你自己去挖掘。现在大卫•申克(David Shenk)给我们带来一本新书——《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The Genius in All of Us),他在书中指出,我们并非“基因先天不足”,事实上有“大量的潜能”等着我们去开发。我们的问题“并不是先天不足”,而是“一直以来,我们在开发利用自身潜能方面的无能”。事实就是“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真正的极限,而对于科学家所称的‘未开发潜能’,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甚至还未曾想到要去释放这些潜能”。这本书富有创见,对信息过剩、健忘、国际象棋之类侃侃而谈,起初你还以为申克改行要做精神导师了。但是后文他又展现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实例,以支持他的观点。实际上,本书的科学研究又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新兴学科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相关内容,这一学科主要是研究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克里克(英国物理学家佛朗西斯•克里克)和沃森(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那个年代起,我们就倾向于把基因看做是一系列非常明了确凿的指令,是构造人的蓝图。然而,在过去20年里,一些科学家开始认为这一生命蓝图其实远没有这么简单。“研究发现,这些基因指令自身也受到其它输入物的影响,”申克写道,“因为环境刺激、营养、荷尔蒙、神经冲动以及其它一些基因的作用,基因经常被激活或失活。”这也就意味着基因也充满了变数——从娘肚子刚出来时的基因好并不保证你就会成为天才,基因不好也并不意味着你这辈子就没多大个出息。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与我们的遗传基因之间一直在相互作用着,没准儿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或多或少又可以为我们所控制。科学研究内容的第二部分主要是讲人类自身有非凡的才能,以及这种非凡的才能是如何培养的。我们习惯性地认为那些出众的天赋是非常罕见的,上天只将这种神秘的礼物赐给了极少数的幸运儿。申克在书中写到,实际上,科学研究表明这种非凡的才能其实是这些人在某一方面进行“高浓度”钻研的结果。这本书还讲到了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Anders Ericsson)的科学实验,他想看看他能否通过训练使一个普通人具备惊人的记忆力。于是埃里克森选了一位小伙子,并称他为“S.F”。实验开始时,S.F的记忆水平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短期记忆只能记住7个数字,但是到了实验结束时,S.F已经能够准确无误地记住80几个数字,多么不可思议。埃里克森和他的同事总结认为,如果智力训练的方法得当,“人的记忆力水平似乎并没有极限”。这类针对普通人的实验室实验,书中还有很多,除了这些实验而外,申克也穿插讲述了一些天才的故事,比如泰德•威廉斯(Ted Williams)、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 、莫扎特(Mozart)、贝多芬(Beethoven)等,所有这些有着杰出成绩的天才不一不曾磨练自己的技巧,一刻也不懈怠。通过这种理论和实例的结合,这本书让我们开始形成一种全新的“成功观”。申克告诉我们,他有一个“宏大的目标”,就是将这些散见于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搜集起来,“提炼出一种新的通用语言,用一种全新的说法和暗喻”去取代过去那些误导人的说法。忘掉基因是一成不变的“蓝图”吧,别再以为天赋真的是天送给人的“礼物”,还等着老天爷打好了蝴蝶结给你送来。“我们千万不能再抱有那种想法了。”他热切地说道。他提议,我们应该把基因组想象成一块巨型控制板,上面有着成千上万的开关和旋钮,我们可以关闭或打开基因,或者调节基因的高低。另外,别把天赋看成一样“东西”(thing),要把它看作一种“过程”(process);我们不能拥有天赋,却可以练就天赋。1874年,弗朗西斯•高尔顿首次将“nature”(天性)和“nurture”(培养)二词对立起来,从那时起,这种观念就逐渐在人们心中生根,这种比喻也深入人心。要想一举颠覆沉淀了上百年的传统观念,确实算得上是雄心壮志了。然而,申克却让读者相信,这种观念的革命非常有必要,而且他也正在为这场革命有条不紊的做着准备。他讲述动人的故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科学研究,又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那些超乎寻常的表现,比方说,他在书中写到,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往往是受到了嫉妒、忿恨等一些并不光彩的情感的驱使,他又在书里讲了一些稀奇事,从这些事看来天赋似乎有其地缘规律,而且天赋似乎并非是永恒的,他还在书中驳斥了先天基因决定一切的假说。书后有大量的尾注,篇幅几乎和正文一样长,趣味性也不亚于正文,单从尾注的数量就可以看出申克给自己揽了个多么棘手的活儿。写这本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斗争过程——他主张的新观点去和现在的主流看法相搏斗的过程,书中的质问、辩论、惊异,这一幕幕都让我们亲眼见证了作者一路写来的艰辛。申克并没有忘记要给读者一个交待——我们所有人都在等待那个答案,究竟怎样才能变成天才?他甚至单列一章“怎样成为天才(或者成为大师就行了)”。作者并没有摆出激励大师们的那一套陈词滥调,却像这则小笑话:“请问怎样能到卡内基音乐厅?”“练习,练习,再练习。” 一样充满了民间的智慧与幽默。申克写道,不论你想成为哪个方面的佼佼者,你必须反复不断地练习,就像埃里克森说过的,“不断努力,不断提高目标,每次都将目标定得高于自己目前的水平”,而且还要习惯“频繁的失败”。这又叫做“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假以时日,大脑就会发生变化,创造新高便成为可能。你会看到长期以来传说中的“潜能”,最后释放出自己的潜能!申克并未详细阐述具体的过程,但是从他的话我们也能看出这并不容易。“你必须有欲望,有很强烈的欲望,强烈到让你永不言弃,强烈到让你准备好去牺牲自己的时间、金钱、睡眠、友谊,甚至不惜有一个坏名声,”他写道,“你的生活方式会变得不同,一直保持昂扬斗志,而不仅仅只保持几个星期、几个月,年复一年,你都得保持。你是如此得想要得到这种天赋,你不仅要准备去失败,更要渴望经历失败:享受失败,在失败中学习。”在这个自助环节中,申克的论述有两处软肋尤显突出。其一是得到这种天赋所必需的极大的驱动力和自律力从何而来。申克告诉我们,贝多芬一个乐句的草稿就可达6、70份之多,泰德•威廉斯打沙袋可以打到双手流血。最后,申克也许会说,这种狂热的专注是“与生俱来的”——但若不是天生的,那我们每个人都能激发这种狂热吗?我们肯定不能回到从前,让童年的我们就苦苦练习,进而崭露头角,就和申克描述的莫扎特、马友友(Yo-Yo Ma)等众多天才一样。他谨慎地说,我们并非生来就没有限制——只是“在我们耗费巨大资源,投入大量时间以前”,没人知道极限在哪里。同时,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出,这些极限最终将自己暴露出来,也将使得我们大多人对莫扎特的高度望而生畏,不敢逾矩,申克也有意绕开了这个问题。这本书里,一方面“伟大”、“天才”之类的字眼比比皆是,一方面他又传达着一种相比之下更为谦逊的信息:训练能够提高水平,没准儿会超出你的想象,书中气氛紧张逼仄。读罢此书,又感觉申克并没有做虚假承诺,也许是因为他自己也正在虔诚地践行着这些建议。在一条脚注中,他讲述了自己奋斗的过程,竟让人有几分莫名的感动。“我的写作态度很简单:我把我写的都看成垃圾,直到我能写出不一样的东西。一个句子,一段话,或一个章节,我一般会写20次、30次、40次——一直写,写到我满意为止。”正是这种不厌其烦的写作态度,造就了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佳作,饶有趣味,意义深刻。大卫•申克也许还不是一位天才,他需要的只是时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天才的基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9条)

 
 

  •   古语有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有欧阳修的《卖油翁》告诉我们“无他,惟手熟尔”,说的都是熟能生巧的道理。以前也曾读过薛涌的《天才是训练出来的》一书,当时初次接触这种“天才从来不仅仅是天生的,更是培养出来的。再大的天才,也需要十年修炼成器”这一十年定律,非常震憾,也很为作者“大器晚成的十年深练定理”折服。在薛涌的“十年深练”概念里,讲述了许多自我训练而终有所成的故事,包括各种学者专家调查研究的成果等等,并自我现身说法,在大龄之时还进行诸如常人无法想象的马拉松式长跑,其实所有这些非常人想象,都是自我训练的结果。    今天这本《天才的基因》,让我又想起薛涌的理论,不同的是,这本《天才的基因》从基因学、生理、生物学、认知科学、遗传学等最新科研领域的成果中寻找到这种天才是训练出来的科学依据。作者引用大量的科学实验,辩驳了智力与和才能的传统观念,推翻了“天才是天生的”这一理论,而直言“天才是背后是长达一万个小时的刻苦练习”,诚恳地为那些认为自己不是天才而灰心丧气的人打了一剂强心针。通过练习,你也可以成为记忆大师;10年时间与10000个小时的练习,是达到出色的必要因素。    谈起那些为了获得成功或一点滴进步,而花费无数时间,日复一日不知疲倦地付出的被后人称之为天才的故事,我想起久石让及其所著的《感动,如此创造》一书,创造了无数天籁之音的久石...让,并不喜欢被称之为天才,而在书中表达出自己的一切均是勤奋努力抓紧一切时间辛勤耕耘的结果。而同为音乐泰斗的莫扎特更是一生刻苦的练就。他们的事例也都在说明,任何针对性的训练,都需要“一种对当前能力永不满足的心态,需要经常地进行自我批评,需要几近病态的坚持,需要不断超越的激情,只有这样才能让时时到来的失败和挫折变成真正的渴望,变成一次次跌倒之后又能爬起来的永不衰竭的决心。”    其实此书只分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澄清所谓的天才与IQ智能基因并没有什么关联,向我们指明成为一个卓有成就的人成功者需要扫清的观念障碍,并点明成年成功者“完全依赖于持之以恒的心态、方法和过程,而不是任何与年龄相关的天赋因素”。第二部是对我们如何培养出非凡成就的方法指引,作者介绍了建立自我动力引擎的几种方法,诸如做最严厉的自我批评者,注意负面因素,了解自我极限,然后忘掉它并超越它,延迟满足,拒绝自我,设定目标,寻觅良师等等。事实上,所有的方式方法都力图让人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并积极地自我训练。而在孩童方面,作者也提出了引领孩子迈向成功人生的四个阶梯,具体说来就是相信孩子潜能无限,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与坚定的支持,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自制力,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孩子的失败。除了这种针对个体的自我训练,也对社会环境以及生活模式提出建议,人之所以成为优秀之人,不仅在于个体,还有与他人的互动,比如因材施教,比如自由包容宽松的成长环境等等。    总之,如果说当年读薛涌的《天才是训练出来的》一书时,看到大量的案例故事,从经验直觉中明白天才可以培养,那么《天才的基因》则从科学的理论之上让人更加信服,天才真的可以培养。可以记住两个数字,10年,10000小时。 阅读更多 ›
  •   有的时候,女儿对做一些数学题,并不复杂的一道题,人家只是拐了个弯儿变通下,她便会有些无从下手了,即使我们从旁点拨提示,她愣是想不明白过来。这个时候,我们在心底里有些凉凉地想着:孩子遗传了爸妈平常的IQ,平常的基因,数理逻辑能力相对薄弱。先天如此,孩子无错,理应原谅。是的,我一直都在以为,一个人的IQ聪明与否多半与生俱来,与遗传基因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然而当你读过这本书,你会大大地吃了一把惊。原来之前我们所知道的IQ、天赋与遗传基因都是天生这一认知是错的!所谓“天才”,所谓具有“优良基因”而成就伟大事业的人,决定个人成就的并非来自先天,而是来自后天环境、教育方法、个人的努力等等原因,诚如篮球飞人乔丹、音乐大师贝多芬、莫扎特……这些所谓各自领域的“天才”,他们的成功,只是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的结果。本书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证明。通过对两组新生小老鼠的实验来说明基因会影响一切,但决定作用很小。“先天后天”根本不存在“独自起作用”,它们一直都在“动态交互作用”着,我们每个人都在先天后天的动态交互作用下成长着。没有谁会因为基因而注定平庸。成功与否只取决于我们为之付出的努力程度。通过对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克隆的实验,去说明即使有完全一样的基因也无法制造出一个完全一样的人来。作者通过列举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之后,紧接着使用一些励志的语言鼓舞我们,“天才是训练...出来的”,“良好的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发育至关重要”。IQ是动态的,取决于我们的努力。---学业成功的人并不是生来就比别人聪明,只是由于他们勤奋刻苦,严于律己。“天才”的成功只是他们日复一日不知疲倦,心无旁骛付出的结果。每个人都是一个生物个体,但没有谁的命运是注定的。若要开发我们的潜能,需要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施以滋养、关爱,维护,付出更多的时间……个人若想获取成功,首先自我有一种强烈的个人期望,炽热的、永不罢休的倔强与任性,一份持之以恒的坚持……而到后面又延伸到对孩子的教育上来。父母对孩子,绝对不能把关爱当做成功时的奖励,把冷落作为失败时的惩罚。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相信孩子能取得让自己感到由衷满意的成绩。耐性是平庸与成功之间的区别之一。培养孩子的耐性,鼓励孩子建立自制力,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孩子的失败,从不放弃低估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学会迎难而上,让孩子学会从挑战中体味满足,成功的机会才会更多出现。全书总在传递:每个人都可以是天才。天才就藏在我们的身体里面等待发掘,只要我们对某一方面足够狂热和努力、坚持,假以时日,每个人都能水到渠成地成为这一方面的天才。书中正文文字不多,附录却附注了大量的注释说明,这些注释说明虽然有说明章节,但没有对应正文的索引编码,使人读这些注释说明的时候感觉很突兀,甚至有一些云里雾里,不知哪儿是哪儿之感。事实上于我来看,这些没有对应索引编码的注释说明对阅读理解没有起到丝毫帮助。 阅读更多 ›
  •   这本247页的书里有100页是参考文献,当我看完正文部分的时候正觉得收获巨大、满心振奋,兴致勃勃的想看作者还给我带来了什么惊喜,结果发现这多达100页319条的参考文献居然在正文中没有提示,当时一口血就喷了出来,这真是个大乌龙!本来想怪中信出版社,可是我去找英文版的来看,粗粗浏览下也没发现有引文的标志,好吧,从英文版就错误了那也没办法。 我有个奢望,希望中信再出下一版的时候把引文标上,毕竟也不是很困难。
  •   在我读书的这些年中,所读过的书能被评价为好书的不多,无论你现在的知识水平如何,这本书都会让你对周围的很多事情有个更深刻的认识。
  •       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所期待的是读到一场关于天才和卓越的解读,是让我们理解达芬奇、爱因斯坦、贝多芬、梵高、乔布斯的钥匙。  然而,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是把这本书当作育儿书读完的,而且,我觉得是每一个将要为人父母或者已经为人父母的人,都应该读完后好好反思一下的书。  作者的讲述,从最开始就带着一个明确的目的,破除“基因决定论”的迷信。在作者阐释的天才的形成的理论体系中,G*E(基因与环境的乘积)的动态模式是关键。”在旧的模式下(基因与环境之和的静态模式),基因作用最大,是一切的基础,它给我们每个人发了第一手牌,环境的影响只是后天加进去的。“用作者的比喻来看,旧的对基因决定论的理解像在打升级,不管你的水平有多高,最初的手牌基本已经可以决定了胜负,而G*E的模式则像是打麻将,影响我们之所以成为自己的原因复杂而多变,起手的牌、环境、对手,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一步的选择。这一切之间复杂的交互的影响让我们独一无二。作者引用了麦吉尔大学外基因研究先驱摩西西夫的一段话,”人们过去常常认为,一旦你的基因外代码在早期定性,生活也就随之定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是,生活一直不停的改变,有一直以来的变化,控制外基因的DNA编码将形成一种身体机构,外基因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可以造成巨大的影响。这是我们人生历程中的蝴蝶效应。 ... 关于蛋白质和基因的生物学理解可能不那么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但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却是活生生的。虽然“成功源自百分之一的天才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听起来有点陈腔滥调,但科学和经验都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在这本书中,汗水被量化为1万个小时的刻苦努力,这或许会给普通而平庸的我们以信心,但是真正能经受着1万个小时考验的人却是凤毛麟角。这一方面是我们天性中追求舒适的惰性阻止了我们的天才之路,另一方面,是追求卓越的心态和良好竞争的环境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着所有的一切,只能让我感到灰心,或许我成为某一种天才的机会早已经磨灭于前半生的庸庸碌碌之中,我只能期待着或许我的孩子还会有机会。  那么基因真的不那么重要了么?读完这本书,或许会让你对基因决定论产生根本的质疑,所有的其他因素都能让我们改变基因,改变最开始的手牌,而为什么真正能做到改变的人却少之又少呢?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我们被一切所塑造,也可以塑造一切。我们共有的天赋潜能在于,我们生来具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能力。” 阅读更多 ›
  •   一本书246页,花了40多元,内容还是具有可读性的,毕竟有很多事例在里面,不过封面壳子太坑爹了。
  •   包装仔细,字迹清晰,very good!
  •   这本书是很久以前读的了,记得提出的观点就是IQ是一个GXE的动态模型,所以它是动态可变的,只要后天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努力。
  •   此书比较客观的总结了天才主要依赖后天培养而非先天成就
  •   作者的观点尽管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长达100多页的附注索引很好但不够),但从进化角度而言是有道理的。无疑,家庭、伙伴、导师、社群的作用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一个人生育后代之前,应当尽力为她/他培养良好生活方式的可能,以便其后代直接从出生时即继承。这也提醒那些为后代选择配偶的人多考虑积极生活方式的因素。
  •   在这网上买了好几百本书,这是我唯一做评论的书。这本书将改变你对人的真正认识,基本观点与我以前的一些想法基本一致,但它给了我更深刻的认识。 从你的内心信念去改变,对你自己,也对你现在或未来的孩子。 记住,越小开始越容易培养天才。
  •   两年前的一个午后,我沐浴着暖阳独坐在福州西湖一个露天咖啡座里。当杯中蓝山一寸寸浅去直至空留唇印时,手上的《异类》和《哪来的天才》刚好翻完。此时,南国最后一抹斜阳穿过柳梢映照在金鳞摇曳的湖面。我起身伸了个懒腰,凝望着对岸湖边渐次点亮的霓虹灯。小野丽莎慵懒的呢喃仍在耳边轻声飘荡,而我心里却渐渐回响起激昂雄壮的《英雄交响曲》。... 阅读更多
  •   在评论开篇我先表示一下对作者戴维... 阅读更多
  •   这本书的包装很精美,算是一个精装本。作为一个爱读书,但是经济拮据的人,我很少读精装本的书,毕竟自己买不起,但这并不影响自己对精装本书籍的喜爱。这就像街头的美女,虽然她与你没什么关系,但并不影响你多看她几眼。... 阅读更多
  •   天才的基因,好书!推荐!
  •   又是囤书货
  •   活动时买,收藏, 挺好
  •   天才的基因。
  •   天才的基因
  •   和自私的基因有一拼
  •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评分这么低,这本书很经典,很适合患有抑郁症有自卑情结但有想学一门技艺的人看。
       该书解释了特德.威廉姆斯(棒球天才),迈克尔.乔丹,莫扎特,贝多芬是如何经过非人的努力才走上事业的巅峰的。 一个人在一门技艺上努力10000个小时,他会成功的,你可能觉得10000小时太长了,我不用这么长时间就可以成功,在短期之内你可能会成功但成就不会太大。
       莫扎特说过:“那些认为我的音乐作品是轻松得来的人,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没有人在作曲时像我一样花费如此多的时间”。
       经贝多芬的邻居回忆说:“他的父亲经常拿着鞭子教导小贝多芬练习音乐,不完成今天的任务就不准吃饭”。贝多芬曾在作曲中花费大量的时间,试听,从新修改,再试听,再从新修改,一首曲子这样重复上百次,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小时候乔丹的哥哥是学校里最好的篮球运动员,在学校的比赛中经常拿奖,乔丹却干什么都不如他的哥哥,这使他产生了嫉妒情绪。乔丹上高中后,在篮球上边进行了大量的努力,经常练习球技到深夜。
       名人的成功并非偶然,也不是天赋异禀。是通过后天努力的结果。人的基因是具有可塑性的,人的智力是有很大潜力的。刚出生智力标准只是一个初始值,用程序员的话说,你可以通过良好的教育,来循环递增这个值,使其变得无穷大。美国基因学家在老鼠身上做的实验,老鼠出生时得DNA和经过各种环境熏陶下的DNA有着明显的差别,并且该老
      鼠所生的小老鼠在肤色上完全不一样。这就证明了后天环境是可以改变DNA的。但同样可以改变智力。阿德勒说过脑部某些功能的缺损是可以通过脑部其他器官来替代的,即使无法替代,也是能够靠训练来修复的。我对此深信不疑。
       说到这我想起一件事,爱迪生上一年级的时候被要求退学,老师说他太笨了。正因为这些事激起了他获得成功的冲动,这就证实了阿德勒说的器官缺陷的人会更容易成功之说。虽说这不是器官缺陷,但是更多的人会在智力问题上产生自卑情结。我们一直在逃避成功,因为要为其付出很多努力,会牺牲我们的娱乐时间,甚至精力,我们会焦虑和愤怒,我努力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起色,是因为努力的还不够。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专注一件事忘却空间,时间,和心情,在你的生命中只有你专注的这件事”。那么你就会拥有学习的心境,真正专注于其中,找到兴趣之所在。
      
  •     发表于 《新人力》杂志2012年12月刊/总第352期
      http://www.dooland.com/magazine/online.php?pid=NjE0OTU=&pageid=104
      
      作为一个有意愿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人,最可怕的不是资质平庸、没有背景,也不是缺少经验和碌碌无为,而是对自己天分的怀疑和经常性的自我否定。
      我们一直在慨叹自己与天才之间的距离,而天才论正是改变自己现状,努力追求成功路上的毒药。这本书恰恰要说明的是:我们所习惯性的认为那些出类拔萃、万众瞩目的“天才”,并非是收到了老天赐予的神秘礼物,他们所获得的杰出成就,无一不是通过刻苦学习,持之以恒的艰苦训练得来的,这跟天才论和基因决定论没有丝毫的联系。
      “天赋不是等待取得的东西,而是等待开发的过程。”
      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偶然。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那些优秀的人总是看起来有“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我们只能自甘平庸,很少有人真正知道或发现自己未开发的潜能。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斯蒂芬.塞西认为,我们是无法得知存在着多少无法实现的基因潜能。从某方面来说,次等基因在逻辑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在学业方面,大部分的差等生不是因为被所谓差等的DNA所束缚,而是他们的潜在能力没能得到有效的开发。
      书中引用了基因学家伊娃.雅布龙卡和马里恩.拉姆曾说过的话:一段DNA能形成某种东西,但将形成什么东西,以及在何时何处形成,取决于其他DNA序列以及所处的环境。打个比方,基因并不是一份已完工的蓝图,而是由所有24000个基因构成的大量旋钮和开关,而身体的每个细胞都有一个巨大的控制板。这开关和大小调节的功能随时发生,即“基因-环境交互作用(G×E)”。G×E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无处不在的发挥交互作用。我们可以理解为,不同的环境会影响基因的发挥。这和身体状况、情感波折、饮食、气候、疾病等都有关联。所以,成长的环境与方式才是影响个体成功的关键。持续的平凡与极端的环境往往使人在不经意间放弃努力,进而放弃追求梦想——这在生活中并不鲜见,但,没有人因为基因而注定平庸。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哈弗大学的20条校训中有一条是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it comes from the thorough self-control and the will.(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莫扎特的例子充分的印证了这一点。作为罗马帝国时期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莫扎特的惊人才能并不是因为天赋神话。具体来说,来自家族的早期音乐启蒙,父亲和姐姐的高水平指导,以及长期刻苦的练习,使年轻的莫扎特得到了令人瞩目的非凡成就。这与“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路迷茫?默默无闻?对贫苦、平凡家的孩子而言,或许没有莫扎特的成长环境与教育条件,所以,能在困境中坚持梦想的人,需要比环境优越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追求成功的心态也可以孕育出成功的人。
      20世纪90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在对一些小学生的研究显示,相信智力和天赋是天生的的人,不愿意挑战自己的智力,在学校的成就也不大,与此同时,那些相信通过用功可以增长智力的人,更能够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更有进取心,也更成功。可以说,“有志者事竟成”并没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站得住脚。
      如何激发你的生命力
      追求成功的过程从来不合逻辑。伟大和平庸不是一步之遥,而是相距千里,但不管是谁,在漫长的人生旅途追求出色追求卓越,都必须放弃和牺牲某些部分,比如时间、享乐、放松……,同事,要无视明显存在的缺陷和看上去似乎难以撼动的障碍,“延迟满足,拒绝自满”,认清体内的巨大资源,并时刻提醒、激励自己去超越自己,做到更好。
      每个人都愿意“变得更好”,没有人希望自己是一潭死水,也没有谁永远一成不变,身体因训练而强壮,心智因学习而丰富,耐力因专注而恒久。有了伟大的志向,坚定的决心,怎样做才能找到开启天赋宝库的金钥匙,迈向成功的阶梯?作者在书中挖掘了人类积极向上的意志核心,列举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名人事例,但非帮助读者发掘自身的成功的基因密码,而是诱导和召唤。
      乔布斯说过,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渴,虚心若愚)。我认为天才的基因,可以用一个公式总结,即:设定梦想+全心投入+刻苦练习+永不放弃。
      
  •     热爱美职篮(NBA)的朋友们一定知道布雷克 格里芬这个名字,他是2009年NBA选修状元,2011年NBA年度最佳新秀奖,以及2011年NBA全明星赛扣篮大赛的冠军得主。NBA一直是黑人明星当道,特别是历年的扣篮大赛,更是黑旋风们的天下,他们在篮下闪转腾挪、奋身跃起,展示自己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湛的扣篮技艺,一直为球迷们津津乐道,但2011年的全明星赛却改变了,格里芬这位白人球员,以令镇服全场的实力,宣告自己的胜利,满场扬起的10分牌显示了球迷们的激动之情,也同时宣告白人球员同样有实力赢得冠军。
      
      就像在美国篮球赛场上,黑人球员永远闪耀光芒,在奥运田径赛场上,以博尔特为首的牙买加人向全世界展现傲人实力,人们在赞叹之余也会慨叹:“瞧瞧人家黑人的基因,钢钢的啊”。是啊,“基因”和“天赋”这两个词在现今社会被充分的联系在一起,人们似乎总是能总结出一个成功的音乐家背后音乐世家传承的基因,又或者总是对于运动明星的后代们寄予足够多的期望。同时,基因天赋也被籍籍无名的人们用作安慰自己的绝佳借口,告慰自己,没成功的原因只是自己没有天赋,于是放弃“毫无意义的奋斗”而认命的继续平庸。美国著名作家戴维•申克《天才的基因》一书,给了懒惰的人们敲响了警钟,用丰富的事实依据告诉我们:“天才是训练出来的”。
      
      戴维告诉我们,动态成长是天赋、生活模式以及所有一切美好事物的新模式,基因会影响一切,但却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起决定作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案例来证明成功的背后是无尽的努力和坚定的意志,同样基因的双胞胎可能因为环境的不同而享受截然不同的生活。如何找到开启天赋宝库的金钥匙,如何掘取世人认可的成功宝藏。戴维告诉我们,被称为音乐天才的莫扎特,从三岁起便被对音乐幼教事业狂热追捧的父亲及全家人不断地训练,而棒球天才特德 威廉姆斯的童年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对着球猛击。
      
      戴维还为我们提供了培养非凡成就的途径,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挑战自我权限,寻觅良师等等,都是可以操作并对迈向成功大有裨益的。此外,书中还对父母们提供了如何引领孩子迈向成功人生的四个阶梯,“相信孩子潜能无限”、“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与坚定的支持”、“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自制力”以及“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孩子的失败”是其中关键的关键。
      
      书中的观点很值得人深思,特别是为人父母的读者,不过我更喜欢书中的最后一段话:“我想让我的孩子有一个大大的梦想,然后永不放弃。我不能代替他们勾画未来,连试一下都不敢。但我可以将父母曾经告诉过我的东西告诉他们:任何梦想都自有其存在的价值。”是的,作为父母,我只期盼我的孩子能够毫无压力的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尽心竭力的去完成父母的梦想,发掘他自己的爱好与梦想,并陪伴他去实现,也许才是我最该做的。
      
  •     S的人看这本书会比较累,书中的语言大多都是抽象、概念化的。真的很像在读政治概念书。
      
      如果你要读励志书,我看你要失望了。而这本书也不是方法书,没有过多的涉及如何才能成为天才,实践1W小时的计划。
      
      但是开卷还是有益的,起码作者从严谨的科学研究中,再次有力的让我们知道了基因并不是制约你成为天才的原因。
      
      "基因距离性状形成过程还差好几个阶段。如果有人被一把史密斯威森手枪打死,没有人会怪罪拉着风箱将铁矿石冶炼为生铁的那个人,尽管生铁会被冶炼成精钢,最后锻造出凶手手中的手枪。同样,基因也不是视力好坏、大腿长短、个性怡人或偏执的确切根源。尽管,基因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想说,如果书中多些这样生动的比喻,我会更容易阅读和理解。
  •     非常抱歉这么长时间才贴出书评,这一段家里真的出了不少事情,老人的、小孩的。在这里真心的对书评的整理者们说一句抱歉。
      
      从外表看这貌似一本非常枯燥的书,本来关于科普类的书籍就不好读,恐怕看到“基因”二字,有些朋友更是感觉闹心,小学生物学的差的我就是,虽然非常喜欢看自然地理,但是对于遗传啊,基因啊,突变啊,这些生理名字非常恐惧。从心底里不感兴趣。
      
      但遗憾的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看法,甚至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我的孩子刚刚一岁半,在教育孩子方面,我没少下功夫,从最初的吃奶,到现在的语言教育,性格发展我都在进我最大的努力使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本以为申请这个本书是个错误,简直就是耽误时间,但事实上它却帮我大忙,改变了我很多想法,让我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重新梳理了一下。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做了很多笔记,对一些好的看法和例子,我都拿出来单独品味一番,还不断的和老公商讨,再针对我们自己孩子的特点谈一些我们自己的看法,我有一个很大的成见,这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哪里看到的东西,但一直根深蒂固的停留在我的脑海里,那就是男孩子的智商,完全遗传与母亲,女孩子的智商则是父母双方的综合,而且我还以我们的智商往上辈比较,竟然发觉说的有道理。所以对于我们儿子我一直感觉他完全遗传我的智商很遗憾,因为我没有他爸爸聪明。
      
      读“天才的基因”到一半,这个推理便被完全推翻,儿子的未来,在我的脑海里又重新被规划了。。。
      
      改变中国人的教育观,推荐给年轻的父母读!!!
      
  •     两年前的一个午后,我沐浴着暖阳独坐在福州西湖一个露天咖啡座里。当杯中蓝山一寸寸浅去直至空留唇印时,手上的《异类》和《哪来的天才》刚好翻完。此时,南国最后一抹斜阳穿过柳梢映照在金鳞摇曳的湖面。我起身伸了个懒腰,凝望着对岸湖边渐次点亮的霓虹灯。小野丽莎慵懒的呢喃仍在耳边轻声飘荡,而我心里却渐渐回响起激昂雄壮的《英雄交响曲》。
      激动之余我拿出手机打给远在泉州的好友:“你觉得天才有几成靠的是遗传?”面对这个没头没脑的问题,他迟疑了一下,然后很肯定地回答我:“九成,至少的。”晚上单车骑行10公里回到家,我不及冲凉就立即上网订购了这两本书给他寄去,半个月后他打电话来告诉我:“书我认真读完了,作为一名有6年教龄的人民教师,我以我的教育经验负责任地告诉你,这两本书讲的都很有道理,但我向你保证,天才八成是遗传的。”
      其后几周,我向身边不少朋友推荐了这两本书。他们的反应相差很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觉得“提气”、“振奋人心”,但仍有人质疑书中的理论,理由是缺乏足够的实例和实验数据支持。而此刻,当我读完这本《天才的基因》,尤其是看到它那在畅销书中罕见的厚厚的附录和参考文献,我突然很想打电话给人民教师:“喂,你小子的‘八成’遗传论要不要考虑再往下调调啊?”
      从《异类》、《哪来的天才》到《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再到《天才的基因》,“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著述不断且本本热卖。与“不恶俗,就在恶俗路上”的成功学书籍截然不同,“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体系主要通过对一系列西方科学界智能和卓越成就的实证性研究的总结,阐述一个古老而无比强大的道理:天才源自训练。该体系的理论核心是“一万小时定律”,即“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天才的基因》在前作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了精深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另译作刻意练习)的重要性;补充了大量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论据;在微观操作层面作了进一步的解构和细化;同时对在个人发展、社会关系和科学育儿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拓展。
      这个理论体系其实不是西方原创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就用“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和“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等精辟而形象的描述指出了通往天才之门的康庄大道。即使是欧阳修笔下的资深吊丝卖油翁,也能在接受高富帅滔滔江水般的景仰之情时,低调而潇洒地丢下一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既然如此,为什么天才永远只是少数人呢?牛顿一语道破其中缘由:“天才只是长久的耐苦。”当坚持训练的苦大于乐时,我们就几乎不可避免地开始动摇,以至最终放弃。
      罗永浩说,他读英语时为了维持“热血沸腾”的状态,曾把自己关起来,拿几十斤成功学书籍每3天换1本读,不断地给自己“打鸡血”(因为那些低劣的鸡血书疗效最长不过3天)。这虽是笑谈,但从中却可看出保持进取动机的重要性。事实上,动力和耐力不足往往是导致训练半途而废的直接原因。追求卓越的激情固然可贵,但细水长流的成就心态和稳定的执行力更有利于远大目标的达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的不是成功学这样的精神鸦片,而是建立在理性和实证基础上的严谨指导。就像在暗夜中摸索前行的旅人,一味赶路难免身陷迷途,此时抬头仰望天边静穆的北极星,或许将给我们带来清新而永恒的力量。
      
  •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把那些才赋迥异的孩子称为神童,把那些才能杰出的人士称为天才,意为他们的神奇是上天所赐,非凡力可为。这虽是赞美的称呼,但也多少表露出平常人内心深处无以言达的羡慕、嫉妒和无奈。然而,他们真的就是因为受到上天的眷顾才天赋异禀、天纵奇才的吗?对此,戴维·申克先生在《天才的基因》一书中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
      
      在开篇的引言中,申克先生就引用棒球明星特德·威廉姆斯的例子申明自己的观点——天才是训练出来的!在接来的第一部分,他更是用莫扎特、乔丹、博尔特等公认的天才的成长实例,以及最新的基因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的研究成果,对天才基因论进行了驳斥,澄清了我们对天才的诸多误解。他认为,天赋并非与生俱来,人生也非基因注定,每一个人都是从受孕开始的、缓慢的、不可见的基因与环境不停交互作用(G×E)的动态过程,而非简单相互叠加(G+E)的刻板结果,天才的真相在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于他们耀眼的光环背后长达1万小时的艰苦的针对性练习,没有人能够仅凭基因就能成就非凡。而在第三部分,他则是对如何挖掘自身潜能,培养非凡成就给出了一些建议(事实上,申克的观点是长期以来有关天才是先天生成还是后天培养的巨大争论的一端,并不很新鲜——中国的年轻家长们老早就已经从备孕开始启动自己的“小天才”培养计划了)。
      
      申克不但揭开了天才之所以为天才的奥秘,消灭了天才的概念,而且揭开了社会何以相信天才、推崇天才的真相。他一针见血的指出,对于平庸者来说,承认才能和局限是天生的,而对其艰辛的付出视而不见,减轻了因为期望落空带来的压力,缓解了与他人对比产生的不平之气,对个人的情绪是种宽慰,使自己感觉到世界更容易掌控;而对于天才者来说,相信天赋奇才而非努力所致,更有助于获得一种独得上天眷顾的心理优越感,并增进自身的独特性、神秘性和不可超越性,更有利于保持自身超凡的地位,而不愿意透露这个秘密。在申克看来,世间本是没有天才的,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当人们面对那些杰出人士匪夷所思、难以致信的专业技能时,惊呼——天才,又一个天才——的声浪使我们相信了这一切。
      
      然而,知道和做到永远都是两回事,拿到藏宝图,不一定就真的能够找到宝藏。申克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基因差别极小,都蕴藏着塑造自我的巨大潜能,但很多人、可以说是大部分人还是无法找到它,只能自任平庸。原因在于两方面:从主观上来讲,人是有堕性的,安于现状总比接受挑战来得容易,承认别人是天才比自己奋斗成为天才也要容易得多,而且承认基因上没有差别,在带来平等的时候也带来压力;从客观上来讲,即使我们“从基因的牢笼中解脱出来,并没有给我们逞来完全的平等或者真正的自由”,在人生这个不可逆的旅程中,从成为受精卵到出生,到产生自我意识,到主动自我塑造这中间漫长的过程,也并不由自己作主,更多的取决于父母、朋友和社会。假如我们从他们手中接过自己时,个人的自我认知和生活习惯已经形成,而且是一个烂摊子,可能就真的为时已晚,只能做些浪子回头、立地成佛、奋发有为等修修补补的事情了。这不是推脱,也不是借口,而是事实。
      
      那么,在看完申克这本前半部为专业心理书籍,后半部为励志书籍之后,我们大概可以总结一下有关天才学说的真相了,那就是非常残酷的——人人都有潜力,都可以出发,却并非人人都能够到达。当然,戴维·申克的这本书是渴望成功者的福音,他所说的“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潜藏着一个天才”能够给人无限的希望,“我们共有的天赋潜能在于,我们生来具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能力”能够给人莫大的鼓舞,但在片刻的激动之后,我们会发现,通往“天才”的道路依然很远、很坎坷,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必须通过热切的渴望,积极的心态、坚强的意志、顽强的坚持、刻苦的锻炼和不断的反省,来不断的塑造自我、成就自我,以不断的向那个目标挺进(这让我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赎》那部电影)。其实,我们每个人自出生就会被裹挟着踏上这样一个征程,但大多数人会中途掉队或者主动退出,也有些人却始终在路上,最终也只有极少数人能够顺利到达终点,获得成功——这便是天才的真相,也是积极人生的真谛。
  •     
      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所期待的是读到一场关于天才和卓越的解读,是让我们理解达芬奇、爱因斯坦、贝多芬、梵高、乔布斯的钥匙。
      然而,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是把这本书当作育儿书读完的,而且,我觉得是每一个将要为人父母或者已经为人父母的人,都应该读完后好好反思一下的书。
      作者的讲述,从最开始就带着一个明确的目的,破除“基因决定论”的迷信。在作者阐释的天才的形成的理论体系中,G*E(基因与环境的乘积)的动态模式是关键。”在旧的模式下(基因与环境之和的静态模式),基因作用最大,是一切的基础,它给我们每个人发了第一手牌,环境的影响只是后天加进去的。“用作者的比喻来看,旧的对基因决定论的理解像在打升级,不管你的水平有多高,最初的手牌基本已经可以决定了胜负,而G*E的模式则像是打麻将,影响我们之所以成为自己的原因复杂而多变,起手的牌、环境、对手,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一步的选择。这一切之间复杂的交互的影响让我们独一无二。作者引用了麦吉尔大学外基因研究先驱摩西西夫的一段话,”人们过去常常认为,一旦你的基因外代码在早期定性,生活也就随之定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是,生活一直不停的改变,有一直以来的变化,控制外基因的DNA编码将形成一种身体机构,外基因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可以造成巨大的影响。这是我们人生历程中的蝴蝶效应。
      关于蛋白质和基因的生物学理解可能不那么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但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却是活生生的。虽然“成功源自百分之一的天才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听起来有点陈腔滥调,但科学和经验都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在这本书中,汗水被量化为1万个小时的刻苦努力,这或许会给普通而平庸的我们以信心,但是真正能经受着1万个小时考验的人却是凤毛麟角。这一方面是我们天性中追求舒适的惰性阻止了我们的天才之路,另一方面,是追求卓越的心态和良好竞争的环境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着所有的一切,只能让我感到灰心,或许我成为某一种天才的机会早已经磨灭于前半生的庸庸碌碌之中,我只能期待着或许我的孩子还会有机会。
      那么基因真的不那么重要了么?读完这本书,或许会让你对基因决定论产生根本的质疑,所有的其他因素都能让我们改变基因,改变最开始的手牌,而为什么真正能做到改变的人却少之又少呢?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我们被一切所塑造,也可以塑造一切。我们共有的天赋潜能在于,我们生来具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能力。”
      
  •      如果说之前关于一万小时的书是一个个精细的拼图,那么本书就是一张航海图 —— 粗略但全面,给你清晰的导航,让你时刻看清方向。
       我们都看到,关于一万小时理论的研究一直著作不断,而且每一本都非常有特色,最早的学术成果《剑桥专家与专业知识培养手册》的重磅问世,为后续的相关著作提供很好的基础,而这些书都有自己的特点,不断地丰富补充这套理论:心灵鸡汤《哪来的天才》,少数派报告《异类》,提纲要点《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训练教材《学习之道》等等。而这一本“航海图”的出版,能让你通过本书,给自己一个真正有效的自我培养方式,还能够很好地把其他几本书联系起来。使原来看上去比较分散的各个知识点,能组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
      
       勤心物务
       书名的原名写的是:the genius in all of us,中信出版社的翻译很精巧:天才的基因,不是直接亮出原作者的观点,而是暗示读者通过读这本书去找到答案,在这个潜意识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让自己对一万小时理论的理解,有一个更好的角度和深度。这本书的从来没有否认过天赋的意义,相反它一上来就告诉我们:我们都有天赋。由此出发,当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可以知道作者还想告诉我们的是:我们的天赋是可以被培养的。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讲后天努力的重要性,第二部分讲如何培养。因为有之前其他书籍的积累,这本书的金字塔结构很清晰,而章节之间联系也流畅紧密。第一部分通过6章来告诉我们:后天比先天更重要得到了科学性的证明;每一个人的智力高低和他的努力程度正比;努力的时间必须要保证;我们的品质和能力不可遗传继承;不同的努力方式会把我们塑造成不同的人;用功要比聪明靠谱的多。整条思路是从生物学,到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过度,最后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你: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后天的培养要大于先天的基因。第二部分通过4章告诉我们培养我们基因的方法:自我控制,支持鼓励,创造环境,树立榜样。
       最终给出了总结:潜能要考自己发掘。
      
       上下求索
       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事是,不说那一万小时,就是看上去很简单的习惯培养,为什么都没有完成?为什么不能坚持写周记,为什么不能坚持背单词,为什么不能坚持锻炼,为什么不能早睡早起……
       本书告诉了你答案:不相信自己潜能无限;不能爱与支持;没有培养自制;拒绝失败;对自己不严厉;没有目标;不会自我批评;自满贪婪;不了解自己极限,但经常让自己浅尝辄止;拒绝竞争,排斥变换方法……
       其中的任何一种,相信都会有很多书会告诉你怎么解决,但是,如果想真的去实践一万小时,就需要时刻对照这本书,解决任何一个影响的因素。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说为什么大家做不到一万小时,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不是一条简单的路。一万小时只是结果,是你看到成功的人做过的努力,只有亲自开始做了,才会知道,而当你做过一段时间以后,你会逐渐地感觉到:一方面,我们高估了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很多任务的能力,但实际结果很糟糕,还会增加挫败感感;另一方面,当我们看到自己每一天的努力有微不足道的回报时,我们会低估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成就。
       而这,是一万小时真正困难的地方。
      
       笃行后生
       我们必须要前进,这是我们人性本能。我们心里深知,追求卓越的关键在于要坚持充满活力、长期的学习过程,拒绝原地踏步,拒绝平庸无为。因此,积累,永远是最好的方式,积累的结果,有人说是复利、有人说是厚积薄发,有人说是天道酬勤。其实,你管他是啥呢?我们要警惕走向了一条不知道如何让自己更好的路,这是放弃了笃行的悲哀,是真正的悲哀,即使有过绚丽夺目,却没有再现的可能。所以,我们要拿着这本航海图,不停积累 —— 手不释卷,进学不辍。
  •      大家是否还记得《伤仲永》中讲述的神童仲永,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生才华出众,后来自己不要学习,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为一个普通人。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人的知识才能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无独有偶,前两天读戴维.申克先生的《天才的基因》,有些方面与此观点相同,申克先生提出“人人体内都藏着一个天才”的新观点,他指出天才不是靠天资,而是训练出来的,莫扎特、贝多芬都是小小年纪开始训练,坚持不懈,才获得成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恒心和毅力是制胜的法宝,牙买加选手乌塞恩.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取得2块金牌的同时,刷新了世界纪录,其他牙买加选手在田径比赛的11枚金牌中囊获6枚金牌,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不是牙买加人身上具备的ACTN3基因,而是田径比赛在牙买加是主流运动,人们喜爱田径项目,经常的锻炼、比赛,才有实力超强的年轻短跑健将,取得骄人的成绩。
       经典的棉花糖实验告诉我们:懂得延迟满足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成功,相比先天,后天的环境、教育方法、个人的努力对“成就天才”而言更为关键。
       戴维.申克先生在书中强调后天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我不完全赞同戴维.申克先生的观点,记得爱迪生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爱迪生是相信灵感的,他也相信天资,在心理学争论了许久的遗传因素决定论和环境因素决定论孰优孰劣中,他们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只站在自己的观点上阐述问题。
       忘掉基因是一成不变的蓝图吧,内外因相结合,找到成功的激情,以宽容的态度接受失败,不断努力,延迟满足,将体内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发挥自己的无限潜能,你就可以创造出非凡的人生。
      
  •     天才天才,天生之才,这个词语本身就带着所拥有的一切才能乃是先天禀赋的含义。
      念书时,没有人不被灌输莫扎特四岁便会写曲,孔融六岁懂得让梨,甘罗十二岁拜相的故事,我们的脑海中慢慢因而产生了这样一个让人沮丧的结论,即天才只属于特定的人,如果生来平庸,那么便只好终生平庸了。
      虽然发展心理学早就指明,儿童的成长是遗传与环境的双向作用的结果。但我们还是更倾向于相信,存在那么一小部分人,拥有上帝的礼物。英文的礼物(gift)同时有天赋的含义,可见人们确实认为神秘的才能,源于未知的世界,是只属于少数人的财富。
      本书通过对遗传、生存环境、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并结合多位具有特殊才能的人的真实案例,用极其有说服力的方式给了上述结论以有力的回击。其论证的精细严谨,堪比学术著作。
      成功人士的传记中很多重要的事实不会告诉你,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母亲是IBM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了第一单大生意;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由高盛董事接待的。而莫扎特的传记,也很少把重点放在他那个杰出的作曲家父亲身上。
      天赋不是一个等待取得的“东西”,而是一个等待开发的“过程”。后天的培养与不懈的努力,才真正能塑造杰出。在明星球员的光环下,很少有人知道乔丹也有过平凡,但痴迷而疯狂的训练,使他不再平凡。
      天才是什么,天才是一万个小时的努力。我们的成就不存在DNA中,能否出类拔萃,能否发挥潜能,答案在于我们自己的行动与意志。认为自己没有某方面的才能,其实不过是个躲懒的借口罢了。
      真是个振奋人心的结论。
      在篇末,本书对于如果培养自己的“天才”指明了道路。比如要有激励自己向前的动力,比如要寻找优秀的导师,比如要培养良好的自制力等等。
      其中最触动笔者的一点是勇于面对失败。完美主义者都有注重细节,拒绝接受失败的特点,这导致他们不敢去面对新的挑战,只肯游曳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久而久之,发展必然受限。另一方面,还会造成行动的拖拉,并陷入恶性循环,其机制大概是——担心做不好——不肯去做——拖延时间——deadline前匆忙完成——成果不佳。而糟糕的结果会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失败的恐惧,从而在下次的行动中再次陷入上述循环。而敢于面对失败的人士,则能不断尝试,并能正确评价失败,从而不断积累经验,拓展领域,获得成功。
      读了这本书的朋友,如果您也从中获取了成功的秘密,希望您能够知行合一,做自己的天才。
      感谢出版社赠书。
      
  •      当断断续续拖了好几天才把这本书看完的时候,说实话已经把一些当时觉得很有趣的东西忘得七七八八了,好读书而不动手记些东西,对于理解新事物往往事倍功半,不过还好,书中的很多观念其实我们已经是耳熟能详了,比如1万小时定律,还有“心态决定成就”、“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等等。以下就用一些不连续的文字,说说我对这本书的感受。
       申克在这本书中向我们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人人皆有潜能。但是,天赋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一个等待开发的过程。天才的潜能需要靠我们自己去发掘。
       申克认为,在天才的成长过程中,基因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个体的成长环境和成长方式才是关键。只要把环境的影响加以引导,我们就可以超越我们心目中与生俱来的限制。他以小白鼠实验为例,说明基因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所能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其实是很小的,个体所处的环境以及成长方式才是关键。
       说说另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观点。申克在文中说,对自己能力有限的看法,是取得伟大成就或发挥天分的最大障碍之一。“了解你的极限,然后忘掉它”,这句话,于我心有戚戚焉。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人为设限,做事情思前想后,犹豫不决。或是仰望那些光彩夺目的人物。殊不知那些光彩夺目的成绩的背后是付出了多少汗水。要想比别人走得更远,就要比别人更刻苦,比别人花的时间更长。
       整本书内容其实不多,正文只有区区10章,看书快的同学估计一晚上就搞定了。除了正文,附录占了本书很大一部分篇幅,事实上,差不多快到一半的页数了:-) 附录这部分的内容读起来有点儿费事,不像在电脑或者ipad上用手指点点就了解上下文了。
       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推荐,不过千万不要把它当成励志类的书来读:-)
  •     在评论开篇我先表示一下对作者戴维 申克先生的敬意,打小时候起到现在我真没读过几本书作者胆敢花上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将自己写作这本书的动机、搜寻材料的过程,安排他们分布在那个角落的意图全部和盘托出,这让我读完142页以后就感觉震撼不已,有这样一本书的存在,我以后重回教师岗位就可以用其告诫学生,除了那些流行文学,几乎每一本严肃创作的书籍背后都要花费如此之多的功夫,如果用重量来计算,也许你为了一本书积累了数百斤的纸质资料,最后能被援引到作品中去支撑你的论据的却连百分之一都不到,但若想使你的作品有价值,你就必须要学会选择与放弃。而作者的附录也从侧面证明了杰出莫不是辛勤浇灌的结果,黑格尔曾说:嫉妒乃是平庸的才具对于杰出情调的反感。如果你不肯付出努力,就必然对他人的杰出产生嫉妒心,而嫉妒则意味着必然的平庸。
      韩国的一个青年曾在经过缜密的调查后写出一本书告诉人们,很多你以为非常厉害的成就并非需要付出你所想象的那样艰辛到可怕的努力,成功人士之所以那样夸大过程的苦难不过是害怕自己的成功被复制。这本书在相当程度上鼓励了年轻人的创业热情。但另一方面,这也让很多人走到另一个极端,认为成功只是一种运气,与努力无关。其实早在这种言论甚嚣尘上之前,天才论就已经在广大的范围内影响了年轻人的斗志,或者将所有人的成功都异化成比尔盖茨有个IBM董事的母亲,因此再怎么努力都没用,或者认为既然成功不怎么关乎努力,那就是纯粹撞运气的事,那就干脆彻底躺倒。所以当纳粹学者大肆宣扬优生学导致无辜生命被剥夺生存权利的时候,很多人都将之认为是充满善意的行为,无论人类如何进步,这种披着善意面纱的屠杀却不断的重演。今天,曾担任过哥伦比亚大学自由论坛媒体研究中心研究员的申克无疑也意识到了公众舆论对人们的不良影响,促使他写就了这本书。
      度过15年严谨科学研究生涯的申克将所知道的前沿科学领域最传统的,最流行的,最权威的“天才说”,“基因说”等类似学说全部摆在案台上,操刀指斥了一番,这种类似独白的分析稍有武断可能就会导致毫不留情的反驳,但科班出身的功底使得他的分析高屋建瓴而不罕于盛气凌人,这种温和而坚决的分析散见于书中各处:波士顿大学的埃伦 温纳的观点是大多数持天才论的人的典型表达:1.一些特殊的才能表现的太早 2.有证据表明,有天赋的儿童具有“非典型的大脑组织”,是基因、子宫环境和生产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申克肯定了温纳观点的社会影响力,但借助经长期观察后得出的科研成果指出温纳的第一个观点过于粗陋,得出结果的论证也不能让人信服。温纳的第二个观点在气势上占有绝佳的位置,他以似乎无可辩驳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宣传了天才论,申克同样运用理论与实际存在“雨人”们的案例掳下温纳的高冠——有可能在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存在着一个小雨人~水到渠成的驳论
      在本书所有的论证属上例对埃伦 温纳的反驳是最令我推崇,申克在后文中陈述了北京夏季奥运会牙买加获得11枚田径金牌中的6枚和过去一个世纪中大量体育记录不断的被打破的实例,这些精短的事实令人振奋,也是对温纳们的最有力的驳斥。天赋观念,或者说天才论就如古希腊欧布里德斯对于“头上的角”的诡辩,其实并不值得我们花那么多个世纪反反复复的被忽悠,被揭穿固然可贵,但并不需要多么难能的水准则令人扼腕。
      综上所述,这样的书出一部就好了,尽管本书的论证是如此有力,语言是如此的精彩,但希望不需要再出第二部,犯不着把人类最高等的思辨能力耗在这个愚蠢的命题上,这是我的殷切希望。
      
  •     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一鸣惊人,以平世界记录成绩斩获男子110米栏金牌,从此有了“中国飞人”的称号,中国人终于在田径赛场上扬眉吐气了,于是记者们大呼:谁说中国人不行?谁说亚洲人不行?一直以来笼罩中国乃至亚洲人头上“在田径赛场上难敌欧美选手”的阴影就此打破,刘翔用实力反驳了世人一直存在的“亚洲人在基因上就处于劣势”的固有观念。
      
      说起来,这种“基因主宰一切”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我们从小就受到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熏陶,DNA的遗传属性让人们自然的认为基因是代代相传而不易变化的,且影响着个人能力的高低,由此便产成了“基因决定论”的固化观念,从而流传衍生出“天才论”、“天赋论”等各种说法。当一个少年或儿童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远超同龄人的能力时,我们称之为“神童”,对于爱因斯坦这样的伟大科学家、老虎“伍兹”这样的伟大运动员,我们则称之为“天才”。人们将这些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理解为上天的恩赐,反复强化巩固着“基因决定论”的观念,并以此为由让自己的平庸变得心安理得。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基因并非一成不变的,“基因决定论”的观念缺乏科学依据。美国作家戴维•申克这本《天才的基因》通过科学研究向我们证明“基因决定论”是错误的,告诉我们“天赋不是一个等待取得的‘东西’,而是一个等待开发的‘过程’。大多数成就不高者,并非受困于自身的DNA,而是未能开发出自身的天赋潜能。每个人的能力都是具有较强可塑性的,即使成年后仍是如此,作者在书中列举许多实例来证明这一新的观点。棒球“天才”特德•威廉姆斯之所以能成为那个时代最具天赋的击球手,是因为他的训练强度要比常人高出许多;音乐大师莫扎特虽生在音乐世家,但他的成功却是经过魔鬼般的训练过程才最终取得的;牙买加人之所以能在短跑领域异军突起,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崇尚短跑文化的国度,有着长跑传统的肯尼亚人则将跑步视为一个人享受西方教育和拥有西方财富的经济机会,他们之所以在国际大赛中屡夺桂冠并非基因遗传使然,而更应归功于他们国家长期形成的“成功催生成功”的跑步文化。
      
      国外的例子且不说,中国青年钢琴家郎朗的“天才”经历更能让我们信服。在一次访谈节目中,郎朗回顾了他从小学习钢琴的经历,与莫扎特类似,他的成功完全起因于父亲培养一名钢琴家的愿望,在父亲的强力驱动和精心培养下,经过超出常人数倍的强化训练,他才从默默无闻一步步走向成名,走到今天。再回到刘翔,他的每一次超越无不是无数次训练步步积累的结果。如果说刘翔的成功还不足以让人确信“亚洲人并非处于基因上的劣势”,那么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游泳小将孙杨和叶诗文以破纪录成绩四获金牌的战绩足以证实这一点。他们的成功印证了科学训练在运动比赛中的关键作用,也从侧面证明了“基因决定论”在运动领域的彻底破产。
      
      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天才”,所谓的“天才”也同样是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新的基因与环境交互理论不是说基因遗传不重要,而是说基因并非一成不变,他因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从而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激发出人的各种能力。我们看到许多双胞胎长大后具有迥然不同的性格特点正是因此缘故。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沉浸在以往“基因决定论”的传统观念中自艾自怜,我们没有被基因束缚,相反,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坚持来改变基因,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向着自己的梦想毅然勇敢前行。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天才的基因》不失为一本改变人类思想的著作。在科学面前,当固有的传统观念被狠狠打破,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新思想新生命而兴奋呢?至少,这本书改变了我胸中的格局,让我对未来充满想象……
      
      ps:这不是励志书……
      
  •     “一个人越是相信自身的能力能够发展,这个人最后越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整本书中我最爱的一句话,也在此与大家共勉,外界再多的否认,自己也不要放弃自己!
      现在再来看看有关这本书的内容。
      或许你周围有一些朋友学语言学的很快,这时你会很羡慕的说他有语言天赋;又亦或者你发现有个同学在物理和数学等理科方面从来不下功夫,可是做题速度总是最快,成绩总是最高,你又会说他天生就聪明。《天才的基因》也不断的举出名人的例子,如贝多芬、乔丹等被众人夸赞着拥有天才的基因,最后本书在大量的试验结果中推翻了“天才的基因”的说法。
      该书更潜在的说法是,“懒惰的人们,别再为自己的不成功找借口了,凡事都是要付出努力的”。
      书中最初提到“动态影响”,天生的基因加上早期教育的结果、高水平的指导、不停的练习、家庭的培养相结合,才会慢慢走上成功的道路。
      其实你也会发现有些医生、律师、教师等职业的人他们的家庭长辈多数都是从事该类职务的。那种专业的知识指导、氛围的影响都会给他们提供了成功的前提条件。当然,天才的基因或许存在,但是它一定不是起决定作用的那个因素,整本书其实都是在解释这个。
      其实在阅读完之后你会意识到这本书的内容是大量的试验和部分通俗的事例来共同解释大众普遍认为的“天才基因”的错误观点。
      只是书中会涉及一些专业的试验,对于非专业的我来说有些许的枯燥,而且247页的书籍有将近100页的附录。众所周之附录的内容也就是些标注,这样看来书的内容并不是很多。
  •     本书以非常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思考了基因和人的才能之间的神秘联系,并辅以大量的实验和研究结果,这些使《天才的基因》成为了一本严谨的出版物,不仅使观点令人信服,也将对读者产生巨大的鼓励,去挑战自己的极限。中学时代,我从教科书中学到,生物性状是基因在环境作用下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生物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影响的。本书以非常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论述了上述观点。在哲学上,也符合辩证的思想。总之,这是一部论证体系很完整的书。
  •     天才、疯子、白痴。
      哥德巴赫(18世纪著名数学家,提出“哥德巴赫猜想”,给后世人带来巨大的数学乃至哲学难题)、约翰•纳什(精神分裂症患者,电影《美丽心灵》原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塔曼特(自闭症患者,能背诵圆周率过小数点后2万位)。
      所谓“天才”、“疯子”、“白痴”必须是有限定范围的,破除界限,这三种人均可能在特殊领域有突出表现,这就是天赋。
      书中说天赋异禀的成因主流认知是基因、环境两者双管齐下。如果说基因定性了我们的存在是一块陶土,那环境塑就了不同的形状:子宫里的、膳食营养、空气质量、人际关系、教育程度……碰触、吻、谁的吻、怎样的吻……这些捏出你我的形状,从里到外,区分了我们之于莱昂纳多•达•芬奇;莱昂纳多•达•芬奇之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莱昂纳多之于马特•戴蒙……
      
      如果说肖邦是在充满“莫扎特”的环境下从一个“极具天赋的可能”成长为弗里德里克•肖邦,那么或许可以认为没有莫扎特就没有如今的肖邦,这样解释非常易理解——这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莫扎特的存在对于肖邦到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肖邦固然是天才,但这样的天才绝非能孤立形成的。说到天赋,肖邦自然是天赋异禀的,7岁作曲,8岁登台,这种天资绝非人皆有之的,但这样的家教条件也绝不是平均数。
      实验数据显示,在人均教育水准日渐提高的今天,智商普遍高于上个世纪。事实证明,更多的教育能开拓人更多才智,于是现代教育越来越多倾向于“激发人类的潜能”,然而于此同时什么是真正能激发人类潜能的教育模式成为重点,避免重复的机械性操作?
      
      任何时代都需要天才,因为天才在某一领域代表着杰出的造诣以及基因,然而我们却懊丧地发现,天才是不能复制的——因为方法错了,是天才拥有杰出的基因,而非杰出的基因决定天才。过于强调基因的决定性因素显然是片面的,因为影响着我们的因素显然还有更多。
      
      如今看来,基因是颜料,个人意志与客观环境是调色板,抹到画板上去吧……蓝色有蓝的颜色:一笔是肖邦,又一笔,是王尔德……
      
  •     又是一年新生入学的忙碌时节,围绕“开学”这个主题的社会新闻纷纷占领人们的视野,其千奇百怪的程度令人啧舌。整个社会像是陷入了“为教育狂”的狂躁症。一位家长通过广播寄语学校的话可以代表全天下的父母心:“我把一个善良的孩子交给你们,希望你们能还我一个聪明智慧的孩子。”父母对学校的寄望是如此深重,这不禁令以教师为首的教育工作者们备感“亚历山大”。在这点上,父母们从不相信“基因决定论”,如果孩子成绩不好,他们只会埋怨是学校教的不好,是教师无能。这种出于自尊的倔强有时令人为难,但也说不定真是如此?而作为教师本人,却很难不相信“基因决定论”,为什么同样的教法有的孩子进步明显,但有的孩子反应迟钝呢?天生不是这块儿料呗!更何况有句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把方法论教给你了,能不能成才在你而不在我啊!这究竟孰是孰非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拿起《天才的基因》。书的主旨已经清晰地印在大标题上,“关于IQ、天赋与遗传基因,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是错的!”好吧,可究竟错在哪儿呢?
      
      1, IQ是为了简化分类而创造出的工具。就像英语六级一样,是学校入学和单位入职卡人的一道坎儿。
      2, 天赋是被人后天追加的名号。你没成功之前,是没人用天赋异禀来形容你的。
      3, 遗传基因是可以被环境改造的,而且不是1+1似的简单叠加,而是1x N的乘法演算。N代表社会环境、心理暗示、良师指引、父母支持、自我发掘等等。一个“天才”的诞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且正如“一瓶牛奶强健一个民族”一样,良好的营养也是保证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在翻阅本书各个章节的时候,不时会有俗语和成语从脑中跳出来:天道酬勤 (天才的背后是长达一万小时的刻苦联系),生不逢时(生活模式可以改变遗传基因),孟母三迁(成长的环境与方式对个体的成功更关键),心想事成(心态决定成就:黑人为什么更擅长田径运动),甚至包括“蝴蝶效应”(杰出人士的技能可能在克隆体身上重现吗?)。如此一来我发现,其实这里面的道理大家在某种层面上是明白而且赞同的。可为什么人们还是选择忽视这些多元的决定因素,敞开胸怀拥抱“基因决定论”呢?
      
      因为失败。
      
      我们的教育体制不能容忍失败。即使在学校,成绩上的失利也不仅仅与你的技能相关,而是对人格、能力等所有素质的综合否定。殊不知,这种对失败的错误定义和大范围内的实施,导致了中国的学生在社会上成为最脆弱的群体,在大风大浪面前简直不堪一击。这一点明显地体现在留学生的生活上。
      作为有过留学经验的学子,我在国外目睹了太多中国留学生被抑郁所折磨的情形。在一个对当地文化和语言都不够得心应手的环境中,留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往往差强人意。可是长年以来,他们所有的价值都倚赖于自己在学校的表现,失去了这个支点,他们的生活就开始失衡。对于学业成绩上的不理想,他们无法进行灵活的心态调整,更别说从失败体验中催生动力,进行深刻而具有建设性的自我批评。他们只能感受到自责、羞辱和痛苦,而这些情感对他们而言才是合理的反应。(如果一个小学生考了80分还嘻嘻哈哈,他一定不是好学生,态度不端正,不是么?!)但这种负面情绪只能让失败感更强烈,甚至让人从此一蹶不振。这种现象在优等生身上更明显,因为从小的优越感令他们在失败面前更脆弱,因此他们在个人发展上往往显得缩手缩脚,不敢挑战自我的智力,而甘心停留在自己的comfort zone。可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他们不是不知道,而是跨不过自己那道坎儿。
      
      中国的学生寒窗苦读,呕心沥血,把自己最美好的时光贡献给“读书”两个字,到头来只是一人认领了一套工具性人格罢了。混得好的,给国际型的大公司当工具,混得差的,在小作坊里当工具。工具不是问题,问题是当全民都沦为工具的时候,用什么改良后代的遗传基因?
      
      我们谈天才,谈基因,谈智力,谈天赋,最终不就是为了谈成功吗?可在成功之前,我们必须解开一个民族、一代人、一种教育理念下的心结:不要再逃避失败了!包容它,体验它,给每一个新生应有的试错机会。而身为老师的人们,也不要用“他可能没有这方面的天份吧”这种话来搪塞学生的父母,试着对更多的学生因材施教。
      
      人们热爱奇迹,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往往自主自愿地参与“天才的造神运动”。可现在,是时候谈论些失败了,心平气和地坦坦荡荡地谈论失败。试问,你是不是还在为了给自己的平庸找借口,或者减轻你的挫败感而紧紧抱着“基因决定论”的大腿不放呢?
      
      
  •      首先说《天才的基因》一书,外包装看起来让我想到前一段时间的畅销书《秘密》,但是内容更像是逻辑严谨的毕业论文。这不是一本励志书籍,内容平铺直叙,但称得上质量上乘。如果你喜欢小说,或者迷恋陈安之之类的激情励志,可以绕行了;如果你渴望真理,有很强的求知欲,这本书上的观点值得你参考借鉴。
      
      
       言归正题。引言独到第二页,我就想到了《天才10000小时》的理论。果不其然,虽然书名叫《天才的基因》但作者戴维.申克并不承认“基因”是决定“你”是否为“天才”的唯一必要因素。而是提出了G x E(基因x环境)模型。
      
      
       其实,最早提出“G x E”(“天才”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因素决定)模型的是中华民族。中国有一个词叫“命运”。
       何为“命”?“命”就是指出身,有的人天资聪慧,有的人天生愚拙,但是人生的起点仅仅是起点,并不能绝对的决定人生的结果。
       何为“运”?“运”指“运化”,此时此刻“你”在哪里?“你”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读到这段文字“你”的态度和观点是什么?“你”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之下?同样是销售人员,开辟新的市场,同样是连鞋子都不穿的潜在顾客。一个销售人员看到的是困难,一个销售人员看到的是商机。这就是“运”。
      
       也许看完这本书有人会说“我不能决定自己的初始基因,不能决定自己出生前的子宫环境,甚至不能决定1到3岁的生活环境。我错过了成为天才的最佳时机。”没错,我们生活在一个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能决定的环境下。相信牛根生,史玉柱,等人也有过同样的想法。学术是用来指导行为的,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是我们可以努力的为自己的孩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所谓“天才”无非就是在年少时期便崭露头角,即使错过了最佳时期,也并不代表我们身上的天赋不存在了。每个人的身上依然有等待开启的“天才基因”。崭露头角的时间晚一点,至少是个“人才”,总要好过一生碌碌无为吧。
      
      
       到底是“用进废退”还是“适者生存”?
       这个问题是当我读到本书第2章“其实,我们可以更聪明”的时候想到的。关于IQ测试本书提到“20世纪的平均分数是100分,1900年的相应分数是60分。由此便形成一个荒唐的结论,弗林坦言:”我们的先辈绝大多数都是弱智”。所谓的弗林效应给世界认识研究提了个醒。很显然,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并没有进化的更聪明。这其中,一定是其他的东西在起作用。”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发现一件事:我们那一届的学生平均身高明显高过上一届,而下一届的学生又高过我们,三届的年龄差在三岁之间。难道是一代人与一代人在身高基因上的差异导致的么?显然不是。举例来说,有个学生在他所在的村子里,按辈分,同龄人要叫他“爷”,按年龄来说和同龄人在一起就是哥哥弟弟。他的学习成绩没有明显的好或者不好,身高也没有明显的比同龄人高或者矮。也就是说,“你”可能是家族的第“30代”同班的同学可能是家族的70或35代。但是无论个人是第几代,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造就了某些特质类似的一批人。所以到底是“用进废退”还是“适者生存”?今天的地球环境与2000年前相比有很大差距,人类依然存在着。如果把这两千年的环境变化,压缩在一年之内发生会怎么样?要么快速进化,要么生来就刚好适应这个环境。所以,“用进废退”“物竞天择”都不是绝对的。G X E模型成立。
      
      
       “糠皮在水上漂。要看到水底,就要把糠皮拨到两边,中间能看清了,两边更看不清了。”要成功就一定要专注,专注在一点,就要舍弃很多。专注的人不多,想成为各方面的专家,最后只能是个平庸的人。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性格,态度决定习惯,又是什么决定态度?环境?基因?还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我们必须承认,不是每一个不断练习跑步的人都能成为博尔特,从小学习经济学就能超越巴菲特的可能性更小。天才是需要灵感的,就像作者戴维.申克所说“所有这些成分必须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配比融合到位。任何地方都可能出错。这一过程难以预测,没有人能够完全控制。”
       总结本书观点用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来诠释的话,就像买双色球彩票。如果说中奖就意味着“天才”,那么“基因”和“环境”就相当于“基数”和“所需选择数字的个数”(如36选7 , 36选1, 100选7, 100选1。类似这样的组合)。基因好,环境好就是2选1,依然有可能不是天才。基因不好环境不好,就相当于10000选7,中奖率极低,但是只要努力把一半的数字组合都买了(案例不一定严谨,不考虑成本收益问题)成功率也是1/2,当然运气好到爆(所有的一切以正确的配比融合到位)也可能一下就成了“天才”(比如我就听说过,有人出了车祸,醒来之后拥有了过目不忘的记忆力)。
       总之,“天才”与否不单单是“基因”决定的,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许“你”已经努力了很多年还是平庸,请继续坚持下去。“耐性是平庸与成功之间的区别之一”。你用,或不用,天赋就在哪里,不隐,不显,等待你去开发。
      
      
      
      
       好了,好了正式的书评就到这里,和大家聊会天。其实关于本书还有很多话要说,比如既然天才是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的,那我们不得不重视后天因素,提到后天因素和环境我们不得不说“蝴蝶效应”,很可能你老板的,女儿的,老公的,情人的,侄子拉肚子,就导致了你涨工资或者天赋被开启了(如果没看懂这段话建议你看一下《疯狂的石头》再百度一下“蝴蝶效应”)。所以说对于能否成为“天才”我们好像能决定很多,又好像只能决定很少。书中对如何让孩子成为“天才”给了很多已知的建议,大家不妨试试,毕竟我们对世界还处于认知大于改造的阶段。
      
       另外,对于近亲结婚一定会有明显的病理特征,书中没有提到。不知道是作者有意回避了,还是没有想到。有建设性想法的读者希望可以回复我一下。
      
       希望大家快乐阅读,阅读愉快!^_^
      
  •     人定胜天
      ——读《天才的基因》有感
      
       之前我一直认为人的智力、身高、毛发等身体特征均是直接来自于基因遗传,但本书作者戴维•申克认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他通过详细解说,一层一层地为我们揭开基因遗传的奥秘。
       作者认为我们身体内的每个细胞都像一个巨大的控制板,在环境的微小刺激下可以实现打开、关闭、调大、调小这四个功能。基因与环境的关系已不再是之前的旧模式——基因作用最大,是一切的基础,环境影响只是后加进去的。在新模式下——环境与基因同样重要,我们身高的特征是在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两者之间是乘积关系。为证实此观点,作者列举了1957年的一项实验结果,那一年斯坦福大学同时将具有相同基因的孩子分别放在加利福尼亚和日本长大,并对其身高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加利福尼亚长大的小孩由于拥有较好的营养和医疗保障,身高竟然比在日本长大的小孩高27.7厘米。由此可见,成长环境对个体的成功更为重要。
       因此,从受孕那一刻开始,我们的脾气秉性、智力和天赋就进入了成长环节。基因本身无法单独决定我们是口若悬河还是笨嘴拙舌,是粗俗无礼还是彬彬有礼,是乐感十足还是五音不全,每天来自环境的各种不同方式都会与基因进行交互作用,并促使某些基因活跃起来。
       对于帮助孩子成才方面,作者总结以下因素会对智力产生影响: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历史环境、受教育方式及水平,其中教育对于智力的影响是最显著也是最大的,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有以下几点特别需要家长注意:
       一是尽早与孩子讲话,不断扩大孩子每日接触的词汇量,并尽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是给予正确的鼓励,特别是在出生后的头4年里,并且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尽可能为其制定较高的期望目标。因为只有目标定的高,孩子的发展空间才会大。
       三是对于某项特殊技能给予长时间的训练,且需要培养孩子对当前能力永不满足的心态,目前世界公认培养某个领域的天才需要一万小时即10年的时间。
       作为读书心得,当然也得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一是“人定胜天”确实有理。读完本书,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天才并不是上天赐予、与生俱来的。在书中,作者列举了大量自然科学和成功人士的事例,以此说明智力的提升、成功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长因素的影响和个人的不懈努力。因此,不论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只要我们不断尝试、持续探索,就会取得成功。
       二是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在本书中再一次得到印证。不论是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还是高尔夫王子——泰格•伍兹,他们都是经历千万次的尝试——失败——再尝试,才取得各自领域的成功和地位。同时,一个人在积累过程始终是孤独的,如果太太过于喧哗,就无法精心沉淀,厚积薄发更无法实现。
       除了心得之外,我还对本书在排版上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
      优点是:封面设计非常精美,用回旋线条营造出神秘感觉,这与本书主题十分契合;同时,内文版式编排也十分舒服,提升了读者阅读感受。
       缺点是:本书翻译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书中作者曾提到自己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写作,经常会反复写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一个章节达20遍以上,由此可见作者对文字质量要求还是非常高的。但说实话,本书的翻译确实一般,基本属于直接翻译的阶段,没有经过润饰和本土化的过程,例如:书中提到对于“出生后的头四年里”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个人认为不如改成“四岁前”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更为顺畅。
      
  •   半个月后他打电话来告诉我:“书我认真读完了,作为一名有6年教龄的人民教师,我以我的教育经验负责任地告诉你,这两本书讲的都很有道理,但我向你保证,天才八成是遗传的。”
      
    先表示对同行的支持,然后向承蜩兄表示我觉得是六成
    用飞出小刀的眼神狠狠挖承蜩兄两眼,你这样熟稔的引用《庄子》叫我这大学时担任过一本老庄论文集总校稿的中文系学生情何以堪,无法挽尊啊啊啊啊
  •   哈哈,握爪。
  •   伸爪回握承蜩兄,另外凶狠的表示承蜩兄你第一段太文艺青年装13了哼唧
  •   我也觉得8成差不多,虽然后天的锻炼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人的智力,但毕竟和天生的天才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元认知能力如果这个人本来就一般则不是那么好培养的,很多的大家小时候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在孤独中的幻想生活中长大,理解能力和洞察力远超于常人
  •   异类中说,智商120左右就够了,再往上并不是智商提高多少,成功机会就提高多少的。很多智商够到天才标准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做出任何成就,而是辍学了,当蓝领过了一辈子。还有一份报告也说,那些挤进哈佛法学院的有色人种,毕业后做得并不比别的学生差,而是一样好。
    可见,天分不是万能的,没有天分是万万不能的,总有一个准入门槛。但只要在这个门槛上面,越努力,机会越好,环境越适宜,越能够成功。
    此外,一个人的天赋在很多不同方面,也要看天赋之间的配合,以及他选择的道路是否适合他的天赋。
    这是我通宵读《异类》的读后感。
  •   2013-01-08 18:04:36 七星之城
      扯淡
    ———————————————————————————————————
    闲的你蛋疼是吗?
  •   谬赞
    幸会
  •   大部分人,自制力太差,而且没有目标。一旦结婚生子后就容易认命,心理开始封闭,渐渐地不再接受新知识,开始了和尚撞钟的生活。
  •   一万小时理论,我从开始就不太赞同。系统本身是检查不出系统自身的错误。所以一旦设定成这个模式理论,一万小时内这个系统的错误不可能被看出。人又不能更换系统,所以只有日新月异的升级改造,而怎么去,我个人喜欢每日反省。
  •   看来基本是励志书
  •   算是吧
  •   两句话一段,有木有
  •   讽刺老纸,等着瞧,汪汪,巴扎黑
  •   猫能学会外语也是天赋啊……
  •   哈哈,我们都点出了这不是立志书籍,同时我们也都想到了刘翔和达尔文,说不定是因为我们有类似的生活环境。很高兴认识你,我是 天奇
  •   很高兴认识你,天奇
  •   嗯哪,有道理
  •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外国人才研究到风水,估计下一步就是阴德轮回了。呵呵
  •   这些书读的太多了,大同小异都差不多。没感觉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